#二確診者曾至屏東市、火車站等地 屏縣完成軌跡消毒
屏東縣政府20日公佈二例其他縣市確診者在縣境內足跡,其中案號「2706」54歲桃園市婦人5月16日至屏東火車站、客運站、屏東市復興南路陳家檳榔店、屏東市弟弟家等地,案號「2357」高雄市45歲女性5月11日駕車與親友至縣內親友家戶外烤肉聚餐,結束後即直接返回高雄,沒有停留其他公共場所。目前二人行經軌跡地點已全面清毒,衛生局共匡列9人檢疫居家隔離,提醒曾出入相關場所民眾自我健康監測,若有上呼吸道、腹瀉、嗅覺異常等相關症狀,應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就醫,不得搭乘大眾運輸。
案號「2706」54歲桃園市婦人5月16日至屏東市弟弟家小住,17日出現呼吸道症狀,19日確診染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通知確認後,屏東縣政府公佈疫調婦人在屏東停留期間足跡,包括屏東火車站、客運站、屏東市復興南路陳家檳榔店、屏東市弟弟家等地,目前均已完成消毒作業,並匡列7人採檢後居家隔離。其餘營業場所因婦人短暫停留或為非特定人,列自主健康監測。
衛生局指出,案號「2706」15日夜間從桃園市統聯客運經國轉運站上車,進入台中市中港路轉運站,經轉搭乘往屏東線之統聯客運,16日凌晨屏東站下車後前往火車站廁所,隨即步行至復興南路陳家檳榔店,向店員詢問第一無線計車電話,並搭乘計程車前往弟弟位於屏東市住處,未再出門。18日因感身體不適由另一位弟弟騎乘機車送至國軍高雄總屏東分院就醫,經醫師評估後,予以採檢以通報社區新冠病毒送驗後返家,19日採檢後確認為陽性,現收治在負壓隔離病房。因其長期居住桃園市,偶爾才回屏東,屏東衛生局也通報桃園市衛生局相關事宜。
案號「2357」45歲女性5月11日下午乘坐妹婿駕駛自小客車,前往親友家戶外烤肉聚餐活動,結束後個案即返回高雄市。
衛生局二案共匡列9人居家隔離,相關足跡地點及業者環境均已完成消毒作業。屏東縣政府表示,疫情嚴峻,請民眾務必配合做好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減少不必要出門,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
中港運輸暫停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台灣正式進入社區感染階段,新增7例本土個案,為疫情爆發以來最多;防疫全面升級,室內百人、室外5百人以上活動不得舉辦;專家:社區已有病毒,防疫策略應從全面防堵病毒轉為減害】
華航諾富特群聚感染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案件仍未平息,疫情再度升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宣佈,新增11例確診個案,包含7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本土個案包含兩起不明感染源個案,分別在宜蘭、新北,前者更為5人群聚感染。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兩起案件目前疫調認為,與華航諾富特感染案沒有關聯,列為不明感染源個案,國內正式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且單日新增7例本土,是疫情爆發一年多以來,單日新增最多的紀錄。
由於病毒已進入社區造成疫情擴大,指揮中心也宣布防疫等級升到第二級,包含室內100人、室外500人的活動必須停辦,營業場所需採實聯制、人流管制等措施,大眾運輸上也禁止飲食等限制。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以及前疾病管制局局長(現為疾病管制署)、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皆表示,當病毒已進入社區,防堵會變得十分困難,疫調永遠只能追著病毒跑,因此除了民眾加強防疫措施外,中央的策略也應從「防堵」轉檔為「減害」,個人做好防護,避免感染人數增加。
■宜蘭羅東出現不明感染源社區感染,已造成5人群聚
一名台灣30多歲女性(案1202),在宜蘭羅東的「銀河百家樂」遊藝場工作。她在5月9日出現發冷、全身無力、咳嗽、發燒等症狀,到醫院就醫採檢確診,Ct值20。陳時中表示,由於該遊藝場是室內密閉且擁擠的空間,傳播風險高,昨晚宜蘭衛生局已初步匡列她的同住家人、同事及常客35人進行居家隔離匡列與採檢,其中有4人確診、17人陰性,其餘檢驗中。
4名確診者有3名是遊藝場女同事(案1208、1209、1211),年齡介在10多歲到40多歲,Ct值分別為11、20及25,前兩人無症狀,案1211在8日曾出現身體不適。而另一名確診者是30多歲男性(案1210),他是遊藝場常客,Ct值12,5月9日曾有咳嗽、腹瀉症狀。
這5名確診者近期都沒有出國,陳時中表示,接下來會持續疫調,將會公布更多足跡,也會盡力釐清感染源。該遊藝場即日起暫停停業,現場也將進行環境清潔消毒,所有員工都採居家隔離。而該遊藝場整棟都是遊樂場所,其他樓層的業者也被要求進行員工造冊、健康監測。
針對這起案件的可能感染源,陳時中說,初步判定跟華航諾富特案的關係極低,由於昨晚才確診,後續還有很多調查工作進行中。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這5名確診者的Ct值都很低(數字愈低,病毒量愈高),代表個案在最早期發病階段就被抓到。
指揮中心針對初步疫調結果,先公佈案1202的足跡,請附近民眾提高警覺,至少觀察身體狀況到5月23日。
●5月7日至9日:
00:00-08:00@銀河百家樂遊藝場(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42號2樓)
■新北蘆洲出現不明感染源社區感染,活動範圍廣,初步匡列人數超過百人
今日另一起不明感染源社區本土案例,是一名台灣60多歲男性(案1203),他近期沒有出國史,5月7日出現疲倦、咳嗽、畏寒等症狀,9日發燒至醫院就醫採檢確診,Ct值18,衛生單位初步匡列115人列為居家隔離,疫調持續進行中。
陳時中表示,此案為一名退休人士,時間相對寬裕,因此參與活動多,短時間已匡列百人,也正陸續檢驗、擴大匡列中。
對於媒體報導此案為新北市某獅子會前會長,陳時中不願證實,僅表示將會進行更多疫調再確認。今日也公布此案的初步疫調足跡,附近民眾應觀察身體情形至少到5月20日。
●5月4日,晚上@晶華亭餐廳(新北市新莊區中港路199號)
●5月6日,16:00-17:30 @來來按摩蘆洲長安店(新北市蘆洲區長安街116號)、晚上@大風車婚宴會館(新北市蘆洲區集賢路395號)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下午亦緊急召開防疫應變會議,宣布蘆洲、新莊等足跡風險區校園暫停對外開放,希望各學校暫停校際交流、畢業旅行延後,也強調會加強稽查八大特殊娛樂業場所,配戴口罩、實聯制等防疫措施是否到位。
■專家:防疫應從防堵轉為減害,目標是守住醫院、減少感染人數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社區長期存在感染者,此次看來疫情也已經在社區蔓延,即刻能做的就是守住醫院體系。「在找不到感染源的情況下,要比病毒還要快做到防堵,現在看來已經過了時機,也已經很難全面把病毒都抓出來,因此現在能做的就是減災,避免更多人被感染,醫院好好照顧病人,才能減少重症患者的比例。」
黃立民說,防疫要從全民做起,才能避免病毒到了社區不斷散布,民眾應戴好口罩、勤洗手、減少聚會,盡可能待在家中;較長期來看,打疫苗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
SARS時期擔任疾病管制局局長(現為疾病管制署署長)、現為國衛院名譽研究員的蘇益仁也同意,他表示,疫情一但進入社區感染,唯一能做的就是減災。他也認為,指揮中心應會有一套新的防疫標準,不再要求沒有個案,而是從防堵,轉檔為減災。
疫情爆發的現在,除了民眾做好防堵外,第一線的社區醫療網也極其重要,藥局、醫療院所,對於發燒、疑似個案,都要抱持高度警戒增加通報,揪出隱形病人,「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他也表示,疫情爆發一年多來,台灣已經很幸運,全球疫情嚴峻狀況下,台灣沒有疫苗的保護,幾乎等於防疫完全不能有任何漏洞,要完全沒有本土案例非常困難。「防疫未來還有他國接種完疫苗,要求邊境開放的壓力,台灣不止本土疫情,還有邊境壓力,這是台灣將遇到的兩難。」
■指揮中心:已進入社區感染,防疫升到警戒標準第二級
陳時中表示,今日爆發兩起不明感染源的本土社區案例,一起造成5人群聚,代表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今日上午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臨時前往指揮中心視察開會,表示台灣防疫成績很好,但時間久了容易鬆懈,呼籲國人「該收心了!」,應提高警覺做好防疫措施。
陳時中也宣布,根據指揮中心頒布的《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已符合防疫警戒標準第二階段「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因此防疫即刻升級:
1.全國醫院、長照機構至6月8日前,停止開放探病,陪病至多1人。
2.避免出入人多的場所,須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違規不聽勸者將嚴格開罰。
3.集會活動需落實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或使用隔板、「實聯制」、體溫量測、消毒、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措施,否則應暫緩辦理。
4.停辦室外 500 人以上,室內 100 人以上集會活動,但主辦單位若能採固定座位、梅花座、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可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構核准後實施。
5.營業場所、公共場域應確保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或使用隔板、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前述措施的場所應暫停營業,必要時將強制關閉。
6.餐飲業應落實用餐實聯制、環境定期清潔消毒,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勤洗手,並協助顧客量測體溫、手部消毒、公筷母匙等個人防護措施;非特定對象併桌共餐時,需維持適當區隔或使用隔板;無法落實的店家,建議民眾外帶用餐。
7.雙鐵(臺鐵、高鐵)、客運等大眾運輸禁止飲食;5月15日起,雙鐵禁止站票、高鐵不販售自由座。
除了上述規定外,國中會考將在本週舉行,陳時中表示,會考不會暫停,但按規定不能陪考,試場也要維持通風、若有較高風險的考生,應在不同教室、單獨應試。
今日是疫情爆發一年多來,單日新增最多本土個案的日子,陳時中評估,社區本來就可能有一些隱形、未爆發的帶病毒者,但長期社區民眾都有戴好口罩、避免接觸,因為阻擋了一部分的傳染。而今日爆發的個案因為有症狀採檢而被查出來,希望透過逐層匡列,讓疫情不要持續擴大。「去年世界疫情剛起,大家的緊張度很高,過了一年多少有些防疫疲乏,還是呼籲提高警覺,守好個人防線。」
■華航機組員擴大採檢完畢,並維持「清零2.0計畫」降低擴大感染風險
華航諾富特群聚案今日也再新增一例機師家人確診,是一名40多歲的女性(案1201),他是昨日(10日)確診機師案1187的同住家人。此案沒有症狀,因為9日被安排居家隔離採檢,結果確診,Ct值為22,沒有額外匡列接觸者。
目前華航群聚案件一共有36人確診,包含13名機師、1名空服員、6名飯店員工、1名飯店外包商,以及15名確診者家人。張上淳表示,華航諾富特案至今一共5人重症,其中一人已順利移除呼吸器、拔管,準備離開加護病房,但也有一人進入加護病房插管,這幾天狀況正改善中。
針對華航擴大採檢1279人,現已完成1261人採檢,18人屬於國外休長假或留職停飛中的機師,會等回國後再採檢,但目前整體機師採檢已結案。
陳時中表示,除了加強機組員個人防疫之外,外站加強管理也是必要措施。這次要求機組員陸續檢疫14天,原先飛航規定,機組員飛航達某時數需要有一定休息時間,此次清零2.0計畫,希望在合法範圍內,讓機組員短時間排班密集一些,等達到當月飛行時數上限規定後,就進入檢疫期,期滿14天後再進入社區,並希望航空公司可以給予相關防疫假,完成檢疫後再重新出勤,檢疫完畢的機組員,需要接種疫苗,就可以從風險組歸類為安全組。
他說明,清零2.0方案可以確保機組員在進入社區前,都已完成14天檢疫,且華航評估認為運量可維持8至9成,「但確實機組員會變得很辛苦」。
■新增4例境外移入,皆自印度入境
今日也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都是從印度入境。
一名台灣50多歲男性(案1204),於2019年12月至印度工作,至今沒有症狀,Ct值29;另一名為台灣40多歲女性(案1205),2021年3月至印度工作,4月24到26日陸續出現咳嗽、鼻塞、發燒、嗅味覺異常等症狀,Ct值30;還有一名是台灣20多歲男性(案1206),5月3日出現咳嗽、胸悶及胸痛,Ct值29。
3人於5月8日搭乘同一班機返台,都持有登機前3天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今日確診,他們跟昨日確診的兩名民眾(案1192、1193)搭乘同班機返台。該班機一共73人,其中5人陽性、陰性41人,其餘27人檢驗中。
另外還有一名印度籍20多歲女性(案1207),長期在台工作,2021年4月22日返回印度處理事情,5月9日返台,持有登機前3天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入境後到集中檢疫所檢疫,5月10日接受採檢確診,Ct值30,已匡列同班機機接觸者1人列為居家隔離。
(文/陳潔 ;攝影/楊子磊;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延伸閱讀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機師 #華航 #防疫旅館 #群聚 #感染源不明 #社區感染 #印度
中港運輸暫停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者證作為呈堂證物]
與反修例運動的法庭審訊,出現不同證物。有黑衣、護甲、護目鏡、防毒面具,甚至雷射筆、索帶。然而,今次法庭上呈堂的證物,包括一張來自「香港電台」的記者證。一位曾經榮獲過多次新聞報導獎項的記者的記者證,和她有份拍攝獲得逾百萬點擊率的優秀紀錄片光碟,成為了檢控的證物。在今日香港,一位盡責的記者原來如此「危險」。
上周三,因為採訪721元朗事件,香港電台鏗鏘集記者蔡玉玲捲入「虛假陳述」案件。開庭審訊時,控辯雙方都同意的事實是,被告在網上申請車輛查冊,按掣時從三個選項中剔了「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事宜。」(其他兩個選項為「進行法律程序」和「車輛買賣」。)
控方把案情說得簡單:記者查車輛車主身份作採訪用途,在現行法例並不容許。控方指,在網上填表,申請拿車牌車主資料,涉及敏感資料和個人私隱,不能「毫無約束和約制」地隨便向公眾披露,否則是濫用,亦不是「立法原意」。
控方說,字面上,申請表格上的「與交通相關事宜」選項,並不包括記者今次的行為。控方提及記者的行為時,咬字清楚,於庭上指控道:
「去訪問呀!去訪問呀!被告打畀地產公司的職員,聯絡車主,被告繼續去…….做訪問呀!佢使用資料係想『訪問』,查找一件和交通無關的事。『訪問』呢樣嘢呢,呢個行為呢,係和交通無關的。」
「佢做咗兩樣嘢,一。係採訪;二,係報導出來,達至兩個目的。佢係電話訪問埋間公司既職員,係節目播放出來,並非係和交通有關既用途。」
在現場旁聽百計人士,不少是資歷十數年的新聞界前輩和管理層。有人甚至說笑,整個香港電台的同工,都告假來旁聽了。大家聽到新聞業內數十年均用作為負責任報導的查冊工具,在法庭被指為從來都不容許做的事,都啞口無言。席上的旁聽者,大半生做的,就是「訪問」「報導」這兩件形事。
「而採訪和報導,即使係同721元朗事件有關,這件事都不是和交通有關,亦不是和交通有關的罪案。」控方律政司代表續道。
此時,穿了黑衣、墨綠色布褲子,剪了清爽短髮,微胖的蔡玉玲,交叉雙手放在胸前,坐在犯人欄前的長木櫈,專心聆聽着。「採訪」和「報導」就是這宗案件不容許的罪名。
更諷刺是,控方呈堂的「證物」;除了該集《鏗鏘集》的光碟,還有是警員從蔡玉玲家裡搜出來,於採訪時使用過的手機,還有一張香港電台發出的「記者證」。
然而,在案中被追查的車子,不是一架普通的車子,而是一架於7月21日,元朗發生白衣人襲擊市民的當晚,記者透過詳細追查元朗的閉露電視片段而發現的一輛車子。法庭上,播放了涉及今次案件的《鏗鏘集》。
兩個離地十來呎的投射屏幕上,一粒珠子「叮」一聲,耳熟能詳的《鏗鏘集》片頭音樂響起,「誰主真相」的節目名字打出。這天在法庭上,「誰主真相」四大字,格外諷刺。追查真相的記者,這天坐在犯人欄裡,舉頭看到自己拍攝過,百萬計全球觀眾看過的偵查報導,這天,明明是別人的犯罪片段,反而成為了控訴她的罪證。
節目中,無辜被打得整個背部都是籐條印的市民在屏幕上控訴着:「要還事件一個公道,我唔知點解畀人打,點解打我?點解警察做唔到嘢?定唔去做呢?」
接着,畫面左上角看到一輛淺色的車子。辯方律師提醒裁判官,這一節片段,就是和案件有關。辯方大狀說:「請法官閣下留意13分48秒……有人從車裡拿出武器。」
《鏗鏘集》的旁白男聲說:「這架中港車,當晚八時半到場,兩小時後,一班白衣人,從車尾箱拿出竹枝來分派。」片段裡亦見到白衣人從車尾拿出條狀物。記者稍後聯絡了該車子的登記公司負責人,其後,一名男人聯絡記者,表示知道司機是誰,但指司機應該在做「私事」,近半年身處內地。
辯方律師在節目播放完畢後,反問法庭:「這件事,怎會和交通沒有關係呢?有閉路電視拍攝到車輛運輸了疑似武器,而疑犯用了該車子在路上作犯罪工具。顯而易見,被告沒有作出虛假陳述。」
控方不同意,堅持以狹窄的字面意義解讀「和交通及運輸相關事宜」,並只舉例,如一架車子停泊在路上阻塞交通,要把車子移走,需要聯絡車主才算相關事宜,而記者採訪報導就不是相關事宜。
此時,辯方說:「那這就涉及複雜的法律問題,有點學術性了。」整個下午,辯方律師展開了漫長的法律觀點辯論。
從車輛查冊自1935年緣起,到1950年開始有車輛查冊,到「私隱」概念乃近年才出現,數十年前究竟政府有權不接納申請,還是付費了就必須提供車主資料的歷史都有沾上。從英國的案例,談到香港的案例。從法律上 “May”和 “Shall”的使用,與運輸處處長的權限都提及到。
技術性的觀點沉悶枯燥,午飯後旁聽席上不少人都忍不住打瞌睡,也有有多個聽審經驗豐富的記者忍不住私下討論,審訊的不尋常:「今次只是在裁判法院,討論到的法律層次問題,好像在更上級法院才會辯論吧。」
究竟事件是如控方所說,這只是一個個別記者「誤導」了電腦系統;還是如辯方所說,今次申請根本就是如填表時所述的交通相關事宜,只是控方定義太狹窄,根本不存在犯罪行為?
辯方大狀找出立法會文件,裡面披露了運輸及房屋局對車輛查冊措拖的看法,其中一份文件引述了2003年的數字,可圈可點。文件透露,車輛查冊之中,有一年度其中25%涉及新聞機構的申請,亦即2800宗。
每年數以千計的車輛查冊,是由記者以新聞機構名義作出申請,而政府是知情的。
辯方律師說:「控方說到,好像從頭到尾是不容許傳媒申請車輛查冊,但我們看到歷史,看到幾十年的紀錄,這個脈絡……」
辯方說到最後,向裁判官陳述:「車輛載着的物品用作犯罪工具,公眾有權知道負責任車主如何使用其車子,怎會不是和交通有關的事宜?故此,被告並不是作出虛假陳述。懇請法官閣下,判我的當事人罪名不成立。」
裁判官表示,需要約一個月時間考慮,着雙方於四月底回到西九龍法院三庭,亦即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法庭,回來作裁決。
在庭上播放的《誰主真相》鏗鏘集中,結尾是一名於721元朗事件中的商戶,這名挺身而出,把店裡的閉路電視交給記者,該商戶語重心長說:
「勝利者正不停竄改歷史,真相慢慢好像被世人遺忘,他會用千方百計令真相消失。但每一件事情發生咗既事會記係我地心度,我相信良知一定會戰勝邪惡,幾年或者幾十年後,我相信真相會水落石出。」
審訊之後一個星期,《鏗鏘集》及港台的多個製作,被管理層以各種原因被抽起,另外,多年來在國際新聞比賽橫掃獎項的港台,廣播大樓走廊擺滿了獎座的陳設或許也會成為過去,管理層最新指示,要求港台同事暫停參加各項比賽,即使早前遞交了申請表,也要求撤回參賽資格。
記者證可以被沒收,比賽可以不參加,節目也可以被抽起,然而一個人的「記者魂」並不那麼容易被消磨。香港電台亦沒有再跟蔡玉玲續約,但她仍在鍥而不捨地實踐記者的職責。早前白衣人被控暴動案開審,蔡玉玲以自由身記者身份,仍然旁聽着案件發展,在網絡平台,仍然繼續紀錄真相。
(圖為上周三蔡玉玲在審訊時於西九龍法院留影,攝影: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