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未來可能取代藝術家?
多媒體產業的人工智慧化是一項細膩的工程,關係到影像、聲音、情感與體感層面等多模態 (cross-modal) 資料的整合。
本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蘇黎 助研究員的實驗室有套 #虛擬音樂家 系統,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得以呈現人類與虛擬音樂家的合奏演出。其中,虛擬音樂家不僅能自動理解音樂內容,跟隨著人類詮釋音樂的速度,也能根據音樂內容做出相對應的肢體動作、進而搭配自動生成的舞台效果。
其中,真人與虛擬角色的合作需掌握兩項關鍵機制:
🎻虛擬演奏者的肢體動作、聲音和視覺效果的自動生成機制
🎻真人與虛擬音樂家演出內容之同步與校正機制。
虛擬音樂家系統包含三項技術 🎯自動伴奏 🎯音樂肢體動作生成 🎯音樂視覺風格轉換。只需指定曲目,虛擬音樂家即可自動與人類練習並完成帶有視覺效果的演出。
但是三個技術是如何運作的?完整介紹👉https://pse.is/3dleqt 👉《我們與機器的距離:與人類互動的虛擬音樂家系統》
#中研院訊1738期 #漫步科研 #虛擬音樂家 #人工智慧
▾▿▾▿▾▿▾▿▾▿▾▿▾▿▾▿▾▿
㊙️ 成果不只停留在研究室,現在你也有機會看到真人與虛擬音樂家共同演出,詳見留言區⬇️⬇️⬇️⬇️ #臺南
▾▿▾▿▾▿▾▿▾▿▾▿▾▿▾▿▾▿
🔔訂閱中研院訊,精采好文不漏接
https://newsletter.sinica.edu.tw/
🔔想多跟我們互動?追蹤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academiasinica_official/?hl=zh-tw
📩本期電子報下載
https://pse.is/3c34nv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