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施打與否在個人 毋需吹捧更不應刻意唱衰】
指揮中心宣布下週開始施打高端的新冠疫苗,我也把握受邀至高端疫苗參訪的機會,跟過去長期從事「無國界醫生」而聞名的 #連加恩 醫師請益,藉此整理說明一般人對於國產疫苗的疑問。
💉政府用獨特的EUA標準護航國產疫苗?
台灣目前以 #免疫橋接 跟AZ比較中和抗體效價來做為EUA的審查標準確實是國際首例,而現行歐美採用三期數據的EUA標準難以在台灣施行,則是因為疫情與國際相比「不夠嚴重」。
傳統三期試驗保護力數據的實驗方法為找兩批受試者,在雙盲條件下分別施打疫苗與安慰劑後,等到受試者群體染病達一定程度時,再去比較施打疫苗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罹病與重症率差異,以台灣的環境條件而言,需達 #連續60日每日確診千人以上 才能獲取足夠有效的數據來分析。
因此在「疫情嚴峻」加上國際疫苗「全世界皆短缺」的情形下,台灣採行「免疫橋接」來審查國產疫苗的EUA可以理解為不得以而為之的方式,就像不同疫苗「混打」與否的可行性與保護力,現階段也是以免疫橋接的方式來評估,且亦有數個東南亞國家在台灣核可EUA後與高端 #洽談採購意願,再加上今日最新消息也指出聯亞生技「未通過」EUA審查,因此說政府用EUA護航國產疫苗上市其實並不盡公允。
💉高端疫苗沒有保護力數據與國際認證
高端之所以能通過台灣的EUA審查是因其中和抗體效價較AZ高3.4倍,這是做為第三方學術機構的中研院所量測,高端20-64歲實驗組的效價為733,AZ的實驗組來源為台灣首批接種的醫護人員,在同樣的實驗條件下量測出的效價約在180-250左右。
那抗體效價能否與保護力畫上等號呢?依現行的學術研究(Nature Medicine,可參考先前科普文)指出兩者之間 #具有正相關性,因此批評高端疫苗「不具任何保護力」反而沒有依據,至於效價與保護力的因果關係則需更多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
至於國際認證則相對不是緊急迫切的問題,一般沒有緊急出國需求的民眾,在居家檢疫與邊境管制尚未解除前,即便接種了兩劑AZ或莫德納也不會輕易出國,而依高端正進行的三期試驗進度,則 #預期明年(2022)上半年進行申請取得國際認證的相關作業。
📒個人小結
我認為是否選擇國產疫苗是民眾的自由意志,但毋需吹捧與過度唱衰,個人則已登記接種高端疫苗的意願,對於高端疫苗的有效性也採「審慎樂觀」的態度,如著名知識型Youtuber台大醫師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表示,雖然國外也有其他疫苗的抗體效價表現比AZ高,保護力卻不如預期的情形,但其預防重症的效果仍然很好。
無論接種什麼疫苗都不是萬靈丹,大家仍須保持衛生習慣、社交距離與戴口罩,站在預防重症的角度也呼籲大家,無論是何種疫苗,只要輪到了就盡快去打,一起努力早日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
#我OK我會打
#下周高端疫苗開放36歲以上預約
#繼續等待下一輪
📖蛋白次單位疫苗介紹
https://reurl.cc/O0oVDD
📖國產疫苗解盲小知識
https://reurl.cc/7rqRWD
📖 蒼藍鴿相關評論
https://reurl.cc/9rKQ0j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ALMA望遠鏡,是目前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而中研院團隊,負責其中的第一頻段接收機計畫,從研發到技術零件的打造,有七、八成都是台灣完成。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98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
中研院 機 台 預約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聯亞疫苗未通過EUA審查,中和抗體數據未達標準;食藥署完成61.4萬劑高端疫苗封緘檢驗,8月23日起開始第六輪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新增8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2例境外移入,無新增死亡案例。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已完成共計61萬4,204劑的高端疫苗封緘檢驗,可提供第六輪預約民眾接種,且未來視封緘情形可能再增加數量,預計36歲以上登記高端疫苗之民眾皆可獲得接種。
此外,今日記者會中也宣布「聯亞UB-612新冠肺炎疫苗」(以下簡稱聯亞疫苗)未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造成該公司股價一度跳水逾百點。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說明審查過程,表示昨(15)日邀集22名專家召開會議,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疫苗安全性可接受,但中和抗體數據與AZ疫苗相比,未達國產疫苗EUA免疫橋接的療效評估基準,最後經專家投票結果,4人補件再議、17人不同意通過(主席不參與投票),建議不予核准專案製造。
【晚間9:35更新補充】
聯亞公司在晚間8點半發表聲明,表示對於EUA審查結果深感遺憾。文中提及,不只是中和抗體數字,食藥署也應該納入疫苗其他的免疫力評估指標,包含T細胞免疫反應,以及對抗變種病毒株的能力,將向醫藥品查驗中心(CDE)與食藥署申訴。
聯亞聲明提及,目前大部分上市的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性抗體,對於Delta病毒株皆大幅下降,而「聯亞疫苗對Delta變異株仍保有與原始武漢株(WT)相近的中和抗體效價……,食藥署公告標準是原始病毒株,並非目前的流行株……,」換句話說,聯亞宣稱所生產的疫苗除了能有效對抗原始武漢株病毒,也能對抗印度Delta變異株等變異病毒,對目前只比較AZ的中和抗體並不公允,表示非常遺憾。
---
■ 高端疫苗61萬劑封緘檢驗完成,公費平台已有4成民眾完成預約
今日新增8例本土病例,其中6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3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10日至15日。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例、台北市及桃園市各1例,有6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持續疫調中。指揮中心統計,5月11日至8月14日累計14,644名確診個案,有13,178人解除隔離,比例達90%。
至於整體疫苗接種狀況,指揮中心宣布截至昨日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為39.04%,劑次人口比為41.86%;其中65至74歲族群接種率達78.34%,75歲以上族群則有66.68%。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檢驗封緘完畢尚未使用的AZ疫苗有27萬劑,莫德納疫苗有20萬劑。今日上午10點也開放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六輪的預約,可接種疫苗為高端疫苗,符合預約資格者的60萬5,359人中已有24萬2,654人完成預約,約佔4成。
指揮中心公布,自8月2日起截至今日,食藥署已完成9批、共61萬4,204劑高端疫苗的封緘檢驗,效期最接近者為今年9月23日,最久則到明年1月1日。陳時中表示,如果未來還有封緘檢驗合格的劑數,不排除再加入平台,但目前封緘檢驗完成的數量已確定可以滿足36歲以上登記有意願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
■ 聯亞疫苗未通過EUA,股價一度跳水逾百點
指揮中心於下午記者會中宣布聯亞疫苗未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會議結果建議不予核准專案製造,讓目前在興櫃市場交易的聯亞藥(6562)股價瞬間大跌。今日股價原本從169元開盤後一路攀上最高點207元,但未通過的消息一出,在10分鐘內股價跳水,最低跌至100元,最大跌幅超過百點,最後在117元收盤。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說明審查過程,昨(15)日邀請國內化學製造管制(CMC)、藥學、毒理學、臨床醫學、公衛、法律及醫學倫理專家召開會議,討論聯亞疫苗專案製造申請。
根據聯亞疫苗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疫苗安全性可接受,具免疫細胞反應趨勢,但中和抗體效價與AZ疫苗外部對照組數據相比,則未能達到今年5月28日專家會議所訂定核准國產疫苗EUA療效評估的兩項基準。22位專家與會,主席不參與投票外,21人投票結果為4人補件再議、17人不同意通過。
■專家分析聯亞因「中和抗體效價不足」,推測未超過100
今日指揮中心並未公布聯亞的明確中和抗體數據,僅表示可由聯亞決定是否公開。對此,一名專家指出,「二期期中報告的資料,確實屬商業機密,廠商有權不公布,但國外的狀況,知名藥廠多數會選擇公開。至於二期的效果不理想,是否可以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則是業者的商業考量,但提出臨床試驗後,當地法規單位有權力同意或不同意。」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此次聯亞沒有通過的原因,主要在於中和抗體數字不夠高,無法證明疫苗保護效果不劣於AZ疫苗。
根據6月27日聯亞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記者會,聯亞宣布自中研院做出來的中和抗體數字為102.3;但同樣由中研院負責,高端的中和抗體數字則有662。(延伸閱讀:【獨家披露合約內容】國產疫苗二期期中報告出爐後兩大難題 https://bit.ly/3AVccZq )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每一個實驗室做出來的中和抗體數字會差很多,不過高端、聯亞都是中研院負責執行,兩者能夠比較,也可看出抗體有差距。同時,因為不同實驗室的數字差異太大,目前國際上有共識提供中和抗體的「國際標準單位」來做參考:莫德納的中和抗體數值約為1300、輝瑞900、AZ約130、高端下修至約400,聯亞雖未公布確切數字,但因未通過國內EUA相關標準,推測比AZ還要低,應未高於100。
如今聯亞疫苗確定沒有通過緊急授權,無法在此時加入接種行列,接下來計畫為何?《報導者》致電聯亞公司並未得到回應。黃立民則表示,廠商有三條路可選擇:第一,改變設計,持續研發到抗體達標,但這代表整個試驗得要「打掉重練」從頭來過;第二,雖然抗體不足,但認為疫苗仍可能生成足夠保護力,而繼續往下進行三期研發,照正常流程完成疫苗研發,再來判斷三期試驗的數字是否能通過有效疫苗的審核;最後則是放棄研發。根據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聯亞將會選擇繼續投入三期臨床試驗。
聯亞疫苗的合約預採購量為500萬劑,陳時中表示廠商在EUA通過前必得先製造一定數量,但EUA通過後才會封緘供民眾使用,前期已生產之疫苗政府會負擔相關的材料成本。至於聯亞與政府簽訂之合約是否仍有效力,莊人祥表示合約沒有完全失效,聯亞還是可以再提EUA申請,或等待三期試驗結果,只要取得合法授權和藥證一樣可以使用。至於聯亞疫苗的實驗受試者可選擇等待三期結果出爐,或依個人意願改接種其他廠牌疫苗。
■國產疫苗採兩大標準才合格
目前國產疫苗EUA評估採免疫橋接比較,對照組為接種AZ疫苗的65歲以下成年受試者,比較接種第二劑後28天的血清中和抗體值,且須同時達成以下兩個標準才算合格:在95%信賴區間的前提下,一、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eometric mean titer ratio, GMTR)下限須大於0.67,二、血清反應比率(sero-response rate)下限須大於50%。吳秀梅亦說明,已通過EUA審查的高端疫苗,在95%信賴區間時,中和抗體效價為AZ疫苗的3.4倍,血清反應比率為95.5%,皆遠高於審查要求,因此核准專案製造。
醫藥品檢驗中心(CDE)醫師詹明曉亦說明國產COVID-19疫苗的專案製造審查流程,目前國產疫苗在廠商自行研發時,食藥署和醫藥品檢驗中心便會駐廠監製、提供輔導。根據《藥事法》第48-2條,因緊急公共衛生需求,廠商檢附完整資料可申請緊急使用授權,由食藥署召開專家會議審查,核准後獲得「專案製造同意函」才得申請檢驗封緘。
詹明曉表示,會議中包含眾多審查項目,以確認產品品質、療效、安全性,且不同批次間要有一定的一致性和可比較性。在安全性方面,須先完成動物的藥毒理試驗,臨床試驗則要有3,000名以上的受試者,並追蹤一定時程,才能符合國際上的審查要求。
(文/陳德倫、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戴淨妍;攝影/陳曉威、張家瑋、林彥廷)
#延伸閱讀
【首支取得EUA的國產高端疫苗,防疫角色如何定位?保護力監測與國際接軌考驗在哪?】https://bit.ly/3xUvoEJ
【疫苗解盲幕後/緊急授權標準最後一刻出爐,高端二期成功、聯亞月底揭曉,但得和AZ做療效PK】https://bit.ly/3wDrz5w
【沒有醫院的小鄉鎮,守下傳播力最強的變種病毒──枋山Delta病毒抗疫記】https://bit.ly/3lR2C4H
★提供觀點,促進思辨,#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聯亞疫苗 #高端疫苗 #疫苗預約 #EUA #緊急授權 #COVID19 #疫情 #二級警戒
中研院 機 台 預約 在 新竹水牛曾資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中午已截止第六輪高端疫苗登記,8/16開放預約接種,許多民眾對於高端疫苗充滿疑惑?上禮拜我參訪了竹北的高端疫苗場,當天也針對民眾的疑問,近一步透過資料數據佐證回應大家得疑慮。
第六輪前一兩百萬劑都是單劑量注射針,後面就會換多劑量包裝。食藥署有宣佈為何高端通過,因為有很多不同聲音說高端好像被獨獲,食藥署當初有訂一個規定,你必須跟AZ去比,這些AZ來源就是部桃醫護人員AZ去打看綜合抗體有多高,要大於0.67倍,橫數比AZ高了3.4倍,綜合抗體比AZ高。
#高端與聯亞及美國Novavax疫苗的差別
這些數值在記者會上報告的跟高端用來比對國產疫苗要怎樣核可?跟兩百個部桃醫護人員打過AZ兩針隔8周的濃度來比,他的濃度問題很大,因為換個實驗室可以差10倍,看Novavax的報告是3300,AZ是32,Novavax比AZ多一百倍沒有人會相信,發現實驗室條件不同沒辦法比較。
指揮中心一開始說聯亞、高端跟部桃AZ都放在同個實驗室,中研院生醫所同一組人、同樣機械設備、同樣抗原盤、台灣第四號確診病人等所複製出來的病毒,這環境所做出來的數字,高端是662、聯亞記者會說明是102,AZ在台灣人青壯年醫護人員這樣打出來隔8、9周是200、聯亞是100,高端則是773。從動物試驗至臨床前、臨床一期、臨床二期,大概是唯一一間公司找得到的。
Novavax來源有限,數字很漂亮,臨床試驗非常成功,最大問題卡在量產出了大問題,這家公司在2019年快倒了、現金流不足,後來把工廠賣掉,他賣出去之後,2020年初新冠肺炎來了,結果趕快去用、連試驗用疫苗都要找代工廠,實驗很成功,但缺乏工廠,大家記得疫苗常在缺貨,缺貨最重要是工廠。
Novavax遇到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工廠,沒有工廠送EUA登記、藥證登記的時候,查驗是不會通過,工廠核可一定要拿到、臨床試驗要成功,還有CNC製成,三個要素才能拿到EUA或一張藥證,所以目前Novavax是卡在工廠問題
#目前12至18歲以後只有BNT可以施打
#來來年輕人有沒有機會可以施打高端
青少年已經在全國五個醫院開始臨床實驗,這五個中心大概快要收400位年輕人,整個資料出來約在10月中,大概在11月會和食藥署申請,等核可後。實驗室需要時間,第一針及第二針需隔28天,打完第二針之後,綜合抗體下降才能抽,這樣前後就兩個月,送到實驗室去做化驗還要兩個禮拜。
#民眾擔心高端疫苗副作用眼壓高
試驗中心有報,食藥署就把他寫上去,目前高端要請食藥署把這副作用拿掉,因為試驗已經說這和疫苗無相關。一般醫院眼壓正常值是10到20,所以左眼14、右眼16,沒有眼壓高。
中研院 機 台 預約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ALMA望遠鏡,是目前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而中研院團隊,負責其中的第一頻段接收機計畫,從研發到技術零件的打造,有七、八成都是台灣完成。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98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中研院 機 台 預約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獲得「威爾許化學獎」,要表彰他在化學研究、尤其是「醣科學」領域所開發的技術和方法,更為新藥和疫苗研發等研究,帶來新契機。翁啟惠是第一位獲得「威爾許化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93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中研院 機 台 預約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獲得「威爾許化學獎」,要表彰他在化學研究、尤其是「醣科學」領域所開發的技術和方法,更為新藥和疫苗研發等研究,帶來新契機。翁啟惠是第一位獲得「威爾許化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93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