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全世界 #刺沙蠶 在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種類占了1/4,台灣就至少有10種刺沙蠶,特別的是,當中有8種是世界新種‼️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薛攀文研究科博館累積20年以上的標本,發現台灣10種刺沙蠶中有8種是世界新種,並將發現新種以台灣原住民與發現的地名為這些新種命名。
當中 #巴布薩刺沙蠶 目前只在彰化沿海地區發現,薛攀文採用早期居住在彰化沿海的平埔族 #巴布薩族 來命名。歷史上對巴布薩族的記載很少,巴布薩族因為被漢化、被殖民,與被迫遷移而凋零,不僅文化散失,族語也流失了。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甲蟲日記簿2:熱血阿傑的觀察與繁殖飼養筆記」介紹 訪問作者: 黃仕傑 內容簡介: 熱門甲蟲觀察飼育|冷門甲蟲探索分享 ◎審訂 鄭明倫博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推薦 楊平世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榮譽教授 邵廣昭博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徵才]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徵專任教師一名-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生命科學領域教師專訪(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劉雨庭教授主講) 的評價
- 關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中興生命科學找教授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回應世界科學家們發出的氣候緊急狀態警告,國內大氣、生態、土壤、水保、都市治理、河海工程等82個學研單位、#143位科學家加入具名連署。
今(21日)由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等六位發起人對外說明,並呼籲政府積極減碳,讓氣候行動也能對世界發聲「Taiwan can help」。
學者提醒,「後疫情時代」排碳量可能迅速回升,各國已在積極布局,#紓困同時重視減碳、能源效率、智慧基礎建設等的國家將搶下先機。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也提醒,台灣有許多紅樹林、海草,可將碳固定於海洋生態系統。國際間將這類「#藍碳」當成碳匯,賣給需要抵碳的企業。台灣有很大的資產,政府卻不重視。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墾丁潮間帶生態遭破壞😱】
👨💼有學者發現
墾丁潮間帶附近
藻類大量生長
但卻不是好事
為什麼呢⁉🤔🤔🤔
來聽專家怎麼說😎😎😎
#含氮汙水
#海草床
#珊瑚礁
#反聖嬰現象
#藻類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
《延伸閱讀》
➡大潭藻礁發現瀕危幼鯊 學者籲設保護區
https://goo.gl/7o3dQW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甲蟲日記簿2:熱血阿傑的觀察與繁殖飼養筆記」介紹
訪問作者: 黃仕傑
內容簡介:
熱門甲蟲觀察飼育|冷門甲蟲探索分享
◎審訂
鄭明倫博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推薦
楊平世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榮譽教授
邵廣昭博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林仲平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曾惠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助理教授
汪澤宏博士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
黃一峯 金鼎奬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蕭志瑋 千萬網紅八弟/狂哥蛤吶畫雞丸
作者黃仕傑長期投入生態觀察與攝影,尤其熱愛甲蟲,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與作品。2018年出版的《甲蟲日記簿》匯集他多年來在海內外的訪蟲故事,可惜受限於篇幅,仍有很多精彩的甲蟲無法收錄,於是接續推出《甲蟲日記簿2》。
本書內容七成是熱門甲蟲,由作者個人經驗挑選種類介紹,以飼養繁殖訣竅或是自然觀察心得為主。另外三成是與甲蟲有關的新知或少見種類的介紹,盡可能溶入科學知識,並分享自己如何在接觸飼養的過程中找尋答案。鼓勵讀者親身體驗觀蟲、養蟲的樂趣,進而得到啟發。
作者簡介:黃仕傑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只喜歡自然觀察,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最高學歷:大同國中),即投入就業市場。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四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捩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原生動、植物知識。近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臺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現為三立電視《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同時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為《國語日報》科學版和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專欄作者,以及小學國語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經常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著有:《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昆蟲臉書》、《帶著孩子玩自然》、《螳螂的私密生活》、《好家在森林》、《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霸王甲蟲小百科》、《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甲蟲日記簿》、《鍬形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相關著作:《鍬形蟲日記簿(新版)》《甲蟲日記簿:熱血阿傑的自然觀察筆記》《鍬形蟲日記簿》
作者粉絲頁: 熱血阿傑(黃仕傑)
出版社:紅樹林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3UK7Na4WPc/hqdefault.jpg)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RuvdbPa1S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TfersieQFOZl8hytMd3dhnCjaLg)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1437 likes · 206 talking about this. 培育兼具國際視野、領導與解決問題能力、跨領域整合與創新能力之生命科學領域專業人才. ... <看更多>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中興生命科學系評價、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榜單、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就來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中興大學 ... ... <看更多>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在 [徵才]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徵專任教師一名-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職缺名稱】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誠徵專任教師一名
教師職等:專任教師(助理教授含以上)一名。
【工作單位】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徵求條件】
「群落(群聚或群集)生態學」專長,須開設群落生態學,並協助生態學及普通生物學等
相關課程,需配合全英語授課。以海洋無脊椎動物為研究對象者佳。具博士學位及至
起聘日前具一年(含)以上博士後研究經驗,或在國內外學術界或業界專業領域具有優秀成
就且具博士學位者,其具體事蹟應提供明確資料佐證。符合教育部EMI相關規範者優先考
慮,EMI教師員額定義為「不得為我國公私立大專校院及學術研究機構現職編制內專任教
師及研究人員,並應協助雙語計畫推動或EMI課程教學」。
【起聘日期】
2023年2月1日
【待遇】
起薪(不含年資)助理教授71280,副教授81170
【應聘方式】
報名網址(請以google chrome開啟):
https://forms.gle/tNNsnPAkTKQrgSsF6
繳交資料採線上作業,所有資料之電子檔皆須於2022年5月8日前上傳完成,逾期不受理。
表格下載(請以google chrome開啟):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u/0/folders/1j8PfqjY2Pm5LrUlH_Rk-63YQ6n6zLeiO
聯絡方式:
(1) 聯絡人:王秀玲小姐
(2) 聯絡電話:04-22840416#302
(3) E-mail:[email protected]
Recruitment of Faculty Position: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The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at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invites the outstanding applicants for one full-time faculty
positions at the rank of assistant professor or above with an anticipated
starting date of February1, 2023. Applicants should hold a Ph.D. degree with
at least one year of postdoctoral training (by the date of appointment) and
have demonstrated outstanding academic/industrial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ty Ecology”. The potential candidate, preferably but not limited
to marine invertebrate researchers,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eaching
Community Ecology, and the related parts in courses of Ecology and General
Biology. Applicants with English teaching ability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are highly preferred. Please upload all application documents on
https://forms.gle/tNNsnPAkTKQrgSsF6 by May 8, 2022.
Application Documents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u/0/folders/1j8PfqjY2Pm5LrUlH_Rk-63YQ6n6zLeiO
Contact Information:
Ms. Hsiu-Ling Wang
Tel: +886-4-22840416 ext. 302
Fax: +886-4-22874740
Email: [email protec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2.1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46992993.A.F1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