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讀者的感受,貼來和大家分享
《空中讀書會》
魚夫人間味—-邊吃邊說四十年
魚夫著 圓神出版
這是我最近讀過最「好看」的一本書。什麼書是「好看」—-輕鬆愉快而且讓人愛不釋手,又捨不得看完的書;讀完又覺得「若有所得,若有所失。」所得,好像比較博學多聞了,知識增長了。所失,我怎麼這麼孤陋寡聞,很想多認識作者並和他做朋友(包括古人和今人都可以做朋友)。
我從小寒暑假都會到臺北,跟著大我四歲的二姑坐公車看電影吃小吃;大學四年在臺北也有機會接觸書中提到的一些小吃(尤其是「龍門客棧餃子館」就在臺大法學院附近,特別引起我憶想當年。)但是比起魚夫真是差太遠了!
推介這本書!先認識作者(魚夫很有名,但我一直印象模糊,包括魚夫不是「漁」夫)本名林奎佑,原住民西拉雅族人,1960年出生於屏東林邊。作家、畫家、美食家(他自己定位是美食評論家)、生活家。雙子星座興趣廣泛不愛墨守成規。曾任報社主筆(中時,但是他不願再提;另外是自立晚報)、漫畫家、主持人、電視台總監、動畫公司老闆、大學教授。現已退休移居臺南。
著作等身,圖文並茂為其特色。近期著作有《雨的布魯斯》《臺南巷子內》《臺北食食通》《戀戀故鄉屏東行》《桃城著味》等作品。(桃城是嘉義市,不是桃園)。
很可惜魚夫好像跟台中沒有緣故,不曾寫過台中。鳥人劉克襄好像不太愛吃,沒有寫過臺中小吃巡禮之類「食情並茂」的書。
日語「人間味」直譯是「人情味」,魚夫寫的不只是人情味,而是包括了美食背後的人情世事、歷史文化、感動人心的故事⋯⋯
邊說邊吃「四十年」是指1980至2020這四十年。第一個十年作者約20歲,大學生,初來乍到台北城,見識西門町、中華商場、貴陽街(台北城內)、萬華等區域。第二個十年作者已經就業,著墨較多的是圓環、大稻埕、迪化街、通化街、永康街。第三個十年探討各種小吃美食,例如天婦羅、鰻魚飯、佃煮、蒟蒻、蕎麥麵、可樂餅、炸豬排⋯第四個十年作者已經五十歲了,開始回味;包括伊麵(意麵)、咖啡、泡麵、秋刀魚等等。
書後還有「美味店家地圖索引」方便按圖索驥,尋找懷舊的滋味。每篇文章後附有二維條碼,掃描一下就播出「跟著魚夫漫遊」的節目三五分鐘,讓讀者身歴其境,雖然製作不及美食節目的精彩(或誇張)但短小精幹,也頗值得看看。
書裡的漫畫插圖是魚夫本人畫的
魚夫行文喜歡夾雜台語,例如:「生意沖沖滾」「四界拋拋走」等等,有些語詞和我所知常用的不太一樣,但至少不是音譯,不勉強也有趣!我在字裡行間發現不少值得探究的字詞,查字典查谷哥,增加閱讀的樂趣。
最後抄錄一段書封的文案,推薦這本書:「聞香老味道,發現新滋味。在時光中慢燉一場火候十足的盛宴—-不只有回憶,探尋文化遺產級的美味足跡,深入歷史考據,解構今昔飲食文化的DNA,跟著魚夫,一起漫遊在飄香四溢的臺北街角!」
中華蕎麥麵泡麵 在 魚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位讀者的感受,貼來和大家分享
《空中讀書會》
魚夫人間味—-邊吃邊說四十年
魚夫著 圓神出版
這是我最近讀過最「好看」的一本書。什麼書是「好看」—-輕鬆愉快而且讓人愛不釋手,又捨不得看完的書;讀完又覺得「若有所得,若有所失。」所得,好像比較博學多聞了,知識增長了。所失,我怎麼這麼孤陋寡聞,很想多認識作者並和他做朋友(包括古人和今人都可以做朋友)。
我從小寒暑假都會到臺北,跟著大我四歲的二姑坐公車看電影吃小吃;大學四年在臺北也有機會接觸書中提到的一些小吃(尤其是「龍門客棧餃子館」就在臺大法學院附近,特別引起我憶想當年。)但是比起魚夫真是差太遠了!
推介這本書!先認識作者(魚夫很有名,但我一直印象模糊,包括魚夫不是「漁」夫)本名林奎佑,原住民西拉雅族人,1960年出生於屏東林邊。作家、畫家、美食家(他自己定位是美食評論家)、生活家。雙子星座興趣廣泛不愛墨守成規。曾任報社主筆(中時,但是他不願再提;另外是自立晚報)、漫畫家、主持人、電視台總監、動畫公司老闆、大學教授。現已退休移居臺南。
著作等身,圖文並茂為其特色。近期著作有《雨的布魯斯》《臺南巷子內》《臺北食食通》《戀戀故鄉屏東行》《桃城著味》等作品。(桃城是嘉義市,不是桃園)。
很可惜魚夫好像跟台中沒有緣故,不曾寫過台中。鳥人劉克襄好像不太愛吃,沒有寫過臺中小吃巡禮之類「食情並茂」的書。
日語「人間味」直譯是「人情味」,魚夫寫的不只是人情味,而是包括了美食背後的人情世事、歷史文化、感動人心的故事⋯⋯
邊說邊吃「四十年」是指1980至2020這四十年。第一個十年作者約20歲,大學生,初來乍到台北城,見識西門町、中華商場、貴陽街(台北城內)、萬華等區域。第二個十年作者已經就業,著墨較多的是圓環、大稻埕、迪化街、通化街、永康街。第三個十年探討各種小吃美食,例如天婦羅、鰻魚飯、佃煮、蒟蒻、蕎麥麵、可樂餅、炸豬排⋯第四個十年作者已經五十歲了,開始回味;包括伊麵(意麵)、咖啡、泡麵、秋刀魚等等。
書後還有「美味店家地圖索引」方便按圖索驥,尋找懷舊的滋味。每篇文章後附有二維條碼,掃描一下就播出「跟著魚夫漫遊」的節目三五分鐘,讓讀者身歴其境,雖然製作不及美食節目的精彩(或誇張)但短小精幹,也頗值得看看。
書裡的漫畫插圖是魚夫本人畫的
魚夫行文喜歡夾雜台語,例如:「生意沖沖滾」「四界拋拋走」等等,有些語詞和我所知常用的不太一樣,但至少不是音譯,不勉強也有趣!我在字裡行間發現不少值得探究的字詞,查字典查谷哥,增加閱讀的樂趣。
最後抄錄一段書封的文案,推薦這本書:「聞香老味道,發現新滋味。在時光中慢燉一場火候十足的盛宴—-不只有回憶,探尋文化遺產級的美味足跡,深入歷史考據,解構今昔飲食文化的DNA,跟著魚夫,一起漫遊在飄香四溢的臺北街角!」
中華蕎麥麵泡麵 在 蘭貴人(全台家庭煮婦海鮮首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用川味牛肉麵讓日本人吃的全身冒汗
我說 這口味能否在日本生存 日本翻譯人員說
這味道實在是太讓人印象深刻且會讓人懷念
我說 日本的拉麵就是中華拉麵翻版
幾位日本人就三條線⋯
所以我找了資料給他們看⋯
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麵條的記載是明朝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用麵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
「ラーメン」的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被最多人認同的說法是來自漢語的「拉麵」,所以漢字寫做「拉麵」。另外的說法包括:老麵、滷麵、柳麵 。
在明治時代早期,拉麵是橫濱中華街常見的食品。1900年代,來自上海和廣東的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麵,配以簡單的湯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間,拉麵在日本開始流行。那時拉麵被叫做「支那そば」或「南京そば」(以中國都市命名乃強調其為中國產,而非特指南京)。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來自美國的廉價麵粉和從中國戰場回來的士兵使得中國風味的麵條大行其道。同時日本政府官方禁止使用一切關於「支那」的詞彙,故民間習慣稱呼改為「中華そば」。「そば」是日本使用蕎麥製作的蕎麥麵條。
1910年出生於大日本帝國台灣嘉義廳的安藤百福,在1958年發明的泡麵(即食麵)叫「拉麵」,創立日清食品公司。拉麵成為流行的方便食品。由此「拉麵」這個詞的使用也超過了其他的名稱的使用。1980年代,日本拉麵成了日本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各地都有人研發出別具地方風味的拉麵。
中華蕎麥麵泡麵 在 分饗食堂- 前段時間一蘭拉麵來台設分店而掀起一股日本正宗 ... 的推薦與評價
... 中華蕎麥麵,而拉麵命名卻是臺灣吳百福日清所產的沖泡式素食泡麵的名稱。(詳見食貨誌) 好吃、愛吃又那在乎正宗不正宗?... ... <看更多>
中華蕎麥麵泡麵 在 只有日本7-11才有賣 超高人氣的泡麵開箱評比來了 ll Kevin ... 的推薦與評價
... 泡麵 #KEVIN想得美————————————————————— 時間軸 00:00 Open 00:45 飯田商店魚乾拉麵01:37 鳴龍擔擔麵03:02 山頭火旭川鹽味豚骨拉麵04:51 中華蕎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