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股市多頭溫水煮青蛙
周五美國股市在就業數字良好下,道瓊不但大漲超過三百點,除了道瓊外,NADAQ、S&P500、費城半導體都創了歷史新高,台灣的期貨盤也漲了35點,週五其實台股又創了收盤波段新高,我不斷提醒大家我只看外資買超的數字,周五外資又買超88億,出現連續買超15天,資金行情欲罷不能,溫水煮青蛙的狀況十分明顯,我也不斷強調在台積電300後,鴻海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果然也沒讓大家失望,不但順利除破7月中的壓力區,外資更大買了47896張,台股多腳並進,千萬不要畫地自限,再度以萬點是常態萬一要習慣這個順口溜送給大家。
中美法說財報車輪戰
我也跟大家說過十一月重量級法說會一路招開,周五的指標是兩家網通IC廠,一家是瑞昱(2379)以單季3.78元的獲利再創歷史新高,並表示第四季在新產品的挹注下淡季不淡,全年預估賺13.5元的歷史高點,跟法人原本的預期差不多。另外一檔就是今年的驚喜立積(4968),前三季2.4元已經不是重點,目前研究報告預估明年大約都是13元上下,所以股價竟然還領先瑞昱,而法說的重點也與瑞昱不同,認為在WIFI 6會有比較大的斬獲,未來針對每場下午的法說,我們都將結合萬寶投顧的研究團隊與萬寶周刊的記者,在全新的萬寶龍LINE@,每天晚上提供所有投資人當天的法說第一手資訊,也會針對每天最新的法說或是市場訊息調整今年與明年的獲利預估,最快提醒大家,大家可以點擊以下的連結 LINE@ https://line.me/R/ti/p/%40nch7916e,或是直接搜尋@marbolong ,相信由萬寶周刊、萬寶投顧與萬寶龍軟體三方合作的新LINE@族群,一定可以讓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美股強勢股帶動台股
此外美國週五表現最好的其實是在PA族群,PA的QORVO大漲了20%,skywork也漲了8%,但台灣過去的PA三雄全新(2455)、穩懋(3105)、宏捷科(8086)反而比較沉寂,取而代之是投信連續兩天加碼的環宇-KY(4991),在與三安光電合作的想像下,股價三天內漲了20%,成為PA股的新指標。其實環宇的算是左右逢源股,與三安技術合作,又與晶電合作新的產能,11月七號將有線上法說,我們也將在法說後提供最新的報告給大家。
而與台灣連動最密切的蘋果,周五也漲了2.8%再度創歷史新高,蘋概股在精神領袖鴻海開始動了以後,小型股也活蹦亂跳了,包括上周法說的台郡(6269),我們在法說後的隔天也幫大家分析,獲利可能略遜於臻鼎(4958),但股價將與臻鼎產生比價,也是近期的強勢股,此外之前演講跟大家分析過的可成(2474),明年獲利將持續成長,投信不斷加碼,外資也在週五買進3024張,也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好標的。只要鴻海持續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持續往淨值87.76邁進,蘋概股就持續良性比價。
生技股異軍突起
週五生技股撐起半邊天,不少個股表現都很強勢,我認為指數都已經要挑戰萬二,但還有哪個族群還是七八千點的位置呢?似乎只剩下生技族群,所以週五的生技股出現滿堂彩,不但有益安(6499)、台生材(6649)攻上漲停,太景-KY(4157)也一度攻上漲停,連營收都還沒有的高端疫苗(6547)也出現大漲,美吾華集團的醫材股安克(4188)也是平地一聲雷長紅表態,整個生技中低價族群欣欣向榮,但如果從未來性來看,還有哪檔九月營收創新高的生技股我認為有機會的呢?我會在萬寶龍的新族群跟大家分享個股詳盡的研究報告。
此外指標股我認為十月營收剛公布的中裕也可以留意,雖然第三季提列大筆損失,前三季並不理想,但十月營收卻破億創下歷史新高,會不會跟勝麗一樣走利空出盡的走勢,一樣七號的法說後將就基本面為大家說分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中裕 研究報告 在 總編當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技成為主流 晟德玩IERS的魔術
今天即使大盤在外資再度賣超百億的賣壓下,指數下跌82點摜破半年線,但生技股仍十分活潑,領頭羊新藥股股王的中裕(4147)在投信大買進千張的買超下,大漲7.1%,往三百大關邁進。中裕即將在美國開賣,最近也調高了適應症的使用人數,可能在兩萬五千人,比原先法說的成長近倍,雖然沒有開賣沒有人知道結果,但股市永遠領先反映,而三百元的關卡應該是唾手可得,而漲到新藥股後,整個生技族群就有了動能。
首先一樣在法說公布要在美國販售第四季發售戒毒藥的美時(1795),週六我們把詳細的資料跟大家分享,今天再度創下波段新高,而已經在美國販售兩項藥品的生達(1720),今天萬寶投顧的張文赫老師,也在東森的連線跟大家說明,目前在美國的銷售狀況,加上持有生展(8279)接近一半的股權,同時也是生泰(1777)的大股東,所以股價一度漲停,有興趣了解的投資人可以加入張文赫老師的LINE@群組 https://line.me/R/ti/p/%40scq3163j,它將會幫大家做詳細的解釋。
今天的生技當然是大主流,有多檔股票攻上漲停,包括達爾膚(6523)、商之器(8409)、和康生(1783)、濟生(4111)、東生華(8432)、合世(1781)、晟德(4123)、佐登-KY(4190),甚至連明天要開法說,說自己切入醫療領域的三顧(3224)都漲停,生技股雖然看來氣勢如虹,但老實說如果以基本面來看,我認為值得討論在這些漲停板的公司只有兩家,其他的就是拚氣勢而非基本面,一個是晟德一個是佐登-KY(4190)。
晟德一年要賺25元以上
今天經濟日報以晟德今年拚賺百億,每股獲利25元到三十元之間,這麼聳動的內容當然不漲停也難,聽說有多家投顧也紛紛叫進共襄盛舉,表面上聽起來言之成理,先處分部分股權給中國的中信農業基金,然後因為辦理現增,所以失去控制權,因此就可以以IFRS最新的貼近市值計算方法,認列持有澳優乳業的潛在利益,以最近的收盤價當參考,價值約當於是港幣20億,可認列約15億港幣台幣六十億的潛在獲利,再加上原本的處分利益,看似新聞寫的獲利百億不是夢其來有致。
潤泰雙雄102年的故事重現
一個賺30元的公司本益比到底應該多少,所以看來今天追價是應該的,但我先跟大家說個故事,在102年的時候有人記得潤泰雙雄的獲利當年是多少嗎?我幫大家複習一下,潤泰全(2915)當年54.85元、潤泰新(9945)29.03元,為什麼那麼高,因為潤泰集團說對中國大潤發沒有實質控制權,所以要認列中國大潤發的潛在持股利益,當年獲利就跟晟德一樣,但更有趣的是時機,當年剛好潤泰集團要辦現增,股價就是沒到現增價,眼看現增有可能破局,沒想到剛好就以IFRS的計算方法,讓季報獲利大成長,淨值也大幅上升到八十幾元,結果股價就過了現增價。
這故事還沒完,潤泰全從102年以後股本都沒有改變,每年賺的獲利也都不錯,分別獲利8.0元、8.57元、8.4元,去年更因處分中國大潤發賺了15.15元,其中總共配息了近13元,然後我跟大家說個有趣的算數,當年計算完中國大潤發淨值不是到80幾了嗎,後來四年又賺了快四十元,才發13元的股息,現在淨值應該破百了,甚至到120了,但現在潤泰全的淨值只剩41.34,淨值怎麼憑空消失的呢?當然就是因為中國大潤發股價狂跌,但有趣的是竟然在損益表都不會彰顯,那消失的淨值到底是誰來承受呢。
現在晟德也是認列奧優的潛在利益,跟102年潤泰全如出一轍,會計原則都沒錯,所以晟德當然理直氣壯,如果奧優繼續漲大家就算了,但如果沒有呢?是不是又會出現消失的淨值呢?就算把晟德持有的奧優都市價化,晟德的淨值增加三十元,等於51.64元,在加上持有益安(6499)、智擎(4162)、永昕(4726)還有在興櫃的豐華(6553)、金樺(6521),這都是當年我專訪林榮錦董事長,我特別想的一篇五虎將,全部都按市值計算,淨值增加四十元好了,其時也低於目前的股價,當然我知道有研究報告把所有的潛在可能都算出來,有超過七八十元,但正如我之前分析過,中美晶(5483)持有環球晶(6488)超過千億,難道中美晶的市值就一定要千億嗎?
我不是說晟德不應該漲,而是請大家要分析一檔股票基本面,就要好好做功課,不希望人云亦云。
佐登-KY中國切入直營 挑戰麗豐-KY
記得我上周在CMONEY直撥三月營收創新高的公司,我特別提到一家創新高幅度很大的,就是佐登-KY(4190),創新高的幅度很驚人,記得佐登掛牌的時候我就去台中專訪陳正雄董事長,他創造出佐登妮絲的美容王國也是一方之霸,在台灣幾乎都是直營店,可是在中國鞭長莫及的狀況,幾乎都是以加盟的形式,但正如我們之前跟大家說,中國的水很深,加盟族不易管理,所以他痛定思痛,把加盟模式改為直營,把加盟主的店面一一買下或重新改裝,如此一來營收與獲利都有直接的幫助,相信這樣一來大家一定會想到那不是跟麗豐-KY(4137)的模式很像,今年早上永豐證的研究報告估今年獲利有大幅跳升的機會,而明天也將在永豐證召開法說,要說明中國改直營模式的變化,我也會派人去了解,將在藏經閣的族群與大家分享。
此外長期有聽我直撥的投資朋友,都知道我一路看好被動元件族群,今天又全面噴出,到底電阻、電感、電容要買哪一個,到底通路跟製造誰比較好,我也會在我的族群跟大家分享,請大家參考下面的資訊。
有興趣知道更多產業消息者
歡迎加入
股市藏經閣LINE@:
https://line.me/R/ti/p/%40berich
中裕 研究報告 在 萬寶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藥股的賭石投資理論
連寫了幾天的生技股
可能有人認為我很不看好生技
但適得其反
我一直很認為台灣要發展生技這類的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就如同當年我去拜訪智擎(4162)葉常菁總經理的感想
13個人怎麼創造350億的市值
看來就只有生技了
因此我才特別在當時做了一本生技特刊
將台灣股價在50元以上的公司幾乎都專訪一遍
但現在為什麼有時投資人會認為我站在相對保守的一方呢
因為每家公司的確都很兢兢業業的在經營
大家也都希望有好的成果
但有時在股價過熱或是高估的時候
的確很容易造成投資人的受傷
畢竟高報酬一定隱含著高風險
怎麼分析過熱呢
記得三年前我在做生技專刊的時候
跟投資人提到505(b)(2)或是特殊學名藥的時候
大家都點頭如搗蒜
像是吸收新知ㄧ樣
但現在大家都對這些名詞朗朗上口
卻對它隱含的意義似懂非懂
這就好像擦鞋童理論一樣
才是最恐怖的
那到底怎麼評斷新藥股的價值呢
一般普遍被認同的方法
就是計算每顆藥能夠創造的總市值
就是公司未來可以達到的價值
看似公平簡單明瞭
但就是所有的變數皆不可知
成功的比例要推估
成功後奪取市場的比例要推估
藥價要推估
有沒有後續競爭者要推估
在那麼多不可知的變因下
那創造的總市值
變成只有研究報告上的數字意義
想推薦就把變數調高一點
想降評就把變數調低一點
因為算出來的數字從來不準
所以到底要怎麼投資呢
我過去提出一個有趣的想法
叫做賭石理論
我們知道在中國賭石一度甚為流行
拿到玉石礦區的一個石頭
就開始抽絲剝繭推測市價
一開始只看外表的石紋
這就好像0期或是IND的時候
只看題目就要決生死
當然一般人不會想賭
想賭也是相當低價
所以就有人會開始敲敲打打
如果因此看到雜質或是根本非玉
那就失敗了
但如果開始看到碧綠的部份
就像實驗到一期
就有人開始待價而沽了
當然如果更有信心的人
就繼續琢磨看到石頭內涵更多的部份
失敗就一切歸零
成功價格又開始三級跳
那什麼時候是賭石的人最好放手利潤最大的機會呢
我認為絕不是把它全部看清
因為要把他看清
就是一翻兩瞪眼
它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完全失敗 那就可能跟基亞(3176)一樣 從天堂到地獄
第二即使成功 但表現不如預期 例如寶齡(1760) 商品開始販賣候不管是銷售或是分紅都不如預期
第三是雖然大賣
但股價已經充分反映甚至過份反映
就像現在的浩鼎(4174)與中裕(4147)
我相信目前市場的價值都已經反映他們必過
而且還要大賣
當然我們也十分祝福他們可以成為台灣之光
但即使真的過關
還要賣的動賣的合乎預期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
會去賭這顆石頭到最後嗎
我只能說投資人越來越聰明了
這次大選前大家都認為中裕是蔡英文概念股吧
但當選當天中裕有漲嗎
是漲在前面吧
股市永遠是領先預期
真的可以抱著越久領的越久並不容易
否則台積電就不會那麼的有價值了
聰明的你抱著新藥股
什麼時候是你獲利的最高峰
看著賭石的人什麼時候賣出的邏輯
就可以看出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