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面試官的限制與歧視
.
這期能力雜誌專刊報導「遠距AI面試」,採訪我關於AI面試的10大FAQ。其實,這對國內外較領先的企業與人力資源單位,早就是現在進行式。因此隨著人工智慧(簡稱AI)相關技術突飛猛進,外加新冠病毒帶動遠距會議和教學,同時追求永續發展節能減碳之成效,"迫使"全球各大企業開始導入自動化「AI面試」的APP或機器人。例如美國的「HireVue」、「Modern Hire」與「Talview」、德國的「PRECIRE」、瑞典的「Tengai」、俄羅斯的「Robot Vera」、日本的「in人」、南韓的「inAIR」、中國大陸的「RecruiTas」、台灣的「HRDA」以及「Lasso」。
.
這些AI面試的運作原理,大都是蒐集應徵者或員工在面試過程中的錄影記錄,包括臉部表情、聲音、回答內容等上百萬以的口語和非口語特徵值,與雇主對求職者或員工的心理/行為測評數據,例如性格、溝通技巧、印象管理(包裝或欺騙)等,進行深度學習(AI的技術)找出關聯性,並建立預測模型。未來只要取得錄影面試的資料並套用這個模型,不需再經人工測評,就能預測出應徵者的測評結果,並作為初步人才甄選的參考資訊之一。
.
理論上,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AI面試官,相對於真人面試官或人工測評工具,除了避免人與人接觸的防疫效果外,能更快速、更省錢、更節碳、且更精準地對應徵者進行快篩 (例如: 預測性格),也解決了傳統真人手動線性模型或機器學習難以突破的預測力。
.
因此,台灣有愈來愈多雇主導入AI面試作為結構化自動面試與測評的參考,再由人資或用人主管評估是否邀請進行真人面試。據筆者與研究團隊調查發現 (若有誤請來信告知),金融業的國泰金、中租迪和、遠東商銀,科技業的緯創、群創、華碩、康舒、美超微電腦,生技業的大江生醫,光電業的聯合再生能源,教育業的中央大學、台灣知識庫,工程業的中鼎,辦公室設備業震旦行、互盛、金儀,軟體業的遊戲橘子、遠通電收,人力銀行/仲介業的華卡企業,外籍移工仲介服務業傑報人力,餐飲業的路易莎,體育用品業的巨大(捷安特)、宇榮高爾夫科技等知名企業都將AI面試納入初步甄選流程。據聞,全台最大的半導體與商業銀行也即將導入AI面試。此外,臺師大、中央、中山、中正等國立大學人力資源相關系所,和台灣最大的人力資源交流與學習社群─人資小週末,也與業者簽訂產學合作並將AI面試納入上課實作教材或學術研究工具。
.
這些雇主導入AI面試的方式大致分為以下三種:一、若目標人才與廠商建立AI模型的樣本相似,會直接付費使用廠商的AI模型,評鑑基準則是參照廠商內建的人才屬性分佈進行比較而來,又稱作「常模」;二、與廠商合作,共同客製組織內部常模,以雇主內部員工的特性分佈為比較基準,但評鑑的項目相同 (例如:五大性格);三、更進一步與廠商結合學術機構進行產學合作,共同開發組織特有的AI模型,其評鑑項目(特定的核心或專業職能)與常模都是依雇主量身訂作。
.
然而,AI不是萬能,無論對雇主或求職者,使用AI面試可能也會面臨許多限制,若模型設計不當,甚至會出現歧視的問題。筆者根據近幾年產學合作開發AI面試的相關研究與使用者經驗,在本期能力雜誌的專訪中,回答有關AI面試常見的11道問題,特別是AI面試的限制與歧視議題。基於尊重智財權,有興趣的朋友與同學,觀迎上網訂閱下載。
.
數位版
https://www.taaze.tw/products/25100014999.html
.
http://reading.udn.com/v2//magDesc.do?mag_id=1131
中鼎 人才 網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賀!呂正華局長獲頒「李國鼎管理獎章🏅」
日前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 頒發109年「李國鼎管理獎章」給包括本局呂正華局長在內的五位受獎者,呂局長獲頒具體事蹟包括:
☄#推動台灣產業發展
推動製造業導入雲端、大數據(Big Data)等進行智慧製造生產,規劃並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加速發展並重塑產業供應鏈,已吸引網路通訊設備、伺服器、電腦周邊產品、機械設備、自行車、汽車零組件、民生用品等 206 家台商回台,投資金額達新臺幣 7,891 億元;
積極規劃我國AI產業發展計畫及策略做法,配合行政院積極擘劃未來產業在數位創新、數位轉型、設計加值的具體落實,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的材料、設備、人才的扎根,致力打造台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與「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
☄#協助提升口罩產量
帶領口罩國家隊製作口罩,保護國人健康,迅速進行口罩增產專案計畫,發揮工業局多年累積的經驗,緊急以政府預算採購 92 台口罩機器,使口罩生產量自188萬片/日增加至 2000 萬片/日以上。
☄#推動智慧應用科技
積極推動智慧城市,應用科技帶動產業發展,運用公私民協作機制(Public-Private-People Partnership,PPPP)模式,以中央與地方協力方式,輔導業者投入能量淬鍊自有解決方案,透過智慧化服務協助地方及民眾解決問題,針對不同面向產業需求,運用物聯網與智慧科技,加速軟硬體整合,實地淬鍊國產化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強化地方政府數位治理能量,打造民眾有感智慧生活環境。
👨💼呂正華局長表示,
能夠在國家面臨疫情關鍵時刻,貢獻公僕為民服務的精神,激勵國人對於工業製造的榮譽感,提升國人對政府的信賴,本次獲頒「李國鼎管理獎章」是所有工業局同仁努力的成果;獲獎之後,深感責任加重,也希望帶領同仁們效法李國鼎先生的精神,不斷汲取新知、新的觀念,與時俱進,運用科技管理啟發的動能,提出創新看法與策略,賡續為我國產業升級與轉型做出積極貢獻。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bit.ly/3gkjEn7
#李國鼎管理獎章
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自1993年設立,目的在獎勵對從事管理教育、管理科學技術有卓越貢獻之社會賢達之人士。今年度獲獎者有五位:
🏆呂正華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
🏆余忠仁 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院長
🏆林廷芳 勤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傳章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楊宗興 中鼎集團副總裁
中鼎 人才 網 在 雜學校 ZA SHA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設計潮間帶 Education, Design, Intertidal】展。區。介。紹 (3)
來自各路的教育理念相遇在潮間帶相遇,潮起潮落,乘著教育信念的浪潮,動身設計及創造。
潮間帶裡的展位實在太多太豐富,前面兩波還沒看夠?
接下來我們壓軸的第三波,登登登登場!
-
▪️C17 MOOC轉動世界/Let MOOCs run your world
Mooc轉動世界
# 科學 # 平台 # 培育 # 數位學習
MOOCs由國內最大開放教育平台-「ewant育網」與各大學組成推廣小組,讓數位學習轉動您的學習視野。
▪️C18 CodingBar
Coding Bar
# 平台 # 培育 # 程式 # 一起coding吧
致力於程式教育普及化,透過有趣、方便、個人化的方式,顛覆只有工程師要學程式的觀念,打造一個新的程式學習體驗。
▪️C19不來梅知識學校/Bremen Knowledge Academy
Bka知識學校
# 藝術 # 培育 # 閱讀 # 溫知識
BKA 知識學校獨到的行銷觀點及經驗豐厚的講師群,強調循序漸進、學作並重,透過知識教育鍛鍊思考力與創作力,培育Smart Creative 人才。
▪️C20 讓狂人飛/Flying crazyer
讓狂人飛
# 平台 # 培育 # 程式 # 狂
讓狂人飛是一個致力於提升線上學習成效的工作團隊,利用AI提高10倍的線上學習成效,讓所有知識能更有效率的被傳播。
▪️C21 教育丸子/Education ONE
教育丸子Education ONE
# 藝術 # 平台 # 閱讀 # 教育丸子
教育部的資訊社群平台,透過社群懶人包、資訊圖表,提供教育資訊給青年及關注教育議題的大眾,並結合時事,以創意破除「教育=學校」的刻板印象。
▪️C22 探索台灣-永續發展國際營隊/Taiwan in my eyes 120h - SDGs International Camp
財團法人中鼎教育基金會 CTCI Education Foundation(CTCIEF)
# 平台 # 培育 # 地方創生 # 永續發展
積極展開「探索台灣計畫」系列活動,有計畫地培育國內大專院校學研生永續工程,以及企業社會責任扎根和國際視野養成。
▪️C23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 藝術 # 教育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六十九萬件華夏文物,並以「文物」為核心,推動美感教育,舉辦眾多藝文活動與巡迴展演,期許文物之美遍地開花。
-
展覽主題 │ 喧嘩、珊瑚、什錦麵 Noise, Sanga, Mixed-Noodles
展覽期間 │ 2019/ 05/16(四)- 2019/05/19(日)
展覽地點 │ 臺北 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
活動網站|http://www.ozzie-art.com/zsytpe19/
#雜學 #ZASHARE #雜學青 #ZASHAREYouth
#DareToBe #DareToDream #喧嘩珊瑚什錦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