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以「轉型正義」之名進行政治清算工程,從立法院訂定不當黨產條例、促轉條例、政黨法,修訂人民團體法等開始;接著透過黨產會、促轉會、內政部等行政部門全面追殺;然後藉由阻絕藍營尋求司法救濟,完成最後一塊拼圖。從提名多位支持「討黨產」大法官,到蔡總統表姊夫吳明鴻出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再到邢泰釗領軍起訴馬英九後,旋即升任高檢署檢察長,這些都讓外界產生「司法政治化」的疑慮。只是這個以「民主進步」為名的執政黨,把三權制衡的民主原則,變成立法鋪路、行政濫權,現在如果連司法也成圍事的威權政治,無疑是扯掉其創黨價值的最後遮羞布。三中案的判決結果,恐怕也將是驗證民主法治最後一道防線能否守住的重要指標了。>
台北地檢署重新偵辦「三中案」,台北地方法院將於十月廿七日宣判;日前的最後一次辯論庭,檢察官建請法院對前總統馬英九等人從重量刑。馬英九卸任總統後便遭上百官司追殺,國民黨也因黨產遭清算而訟案纏身。但司法機關如此政治化,等於扯掉了蔡政府「民主進步」的最後一條遮羞布!
北檢偵辦三中案,一開始就充滿爭議。三中案早就在二○一四年即由特偵組無罪簽結,二○一六年民進黨重掌政權,便以「特偵組簽結並無約束效力」、「黨產會舉發」、「新增國民黨舊中央黨部案」以及「掌握新事證」等理由,重起爐灶。但與其說是「重啟調查」,外界看來卻像政治與司法「套招」結果。
而在偵辦過程中,更是政治意圖明顯。在當時北檢檢察長邢泰釗領軍下,北檢以空前的人力、物力投入偵辦,甚至挑選特定媒體揭露辦案進度和錄音光碟譯文,看來像透過輿論將焦點從司法攻防轉移到政治聲討。
後來北檢的起訴書,更是集想像、牽強、泛政治道德以及「未來法律感」之大成。如國民黨為符合廣電法「黨政軍退出媒體」規定出售三中,起訴書說是「營造馬英九及國民黨正面形象」;當時尚未訂定不當黨產條例,起訴書卻說三中等是「性質屬未來依法應歸還國家之準國家資產」。難怪馬英九無法接受檢方對他的「非常規起訴」。可以說,早在重啟偵查前,北檢就準備要入人於罪了。
最後一次辯論庭,檢察官要求對馬英九等人「從重量刑」,「沒收犯罪所得」;但北檢根本查不出馬英九有何「犯罪所得」;而從重量刑理由,則是被告「預置安排鉅額訴訟救助費用」、「找律師演練訴訟避罪之詞,開串證大會」。但中華民國是法治國家,被告為己辯護、聘請律師乃至釐清法律攻防,都是基本司法人權,怎會成「態度不佳」理由?難道北檢認為,所有被告都應放棄聘請律師,甚至對莫須有指控俯首認罪,才是「態度良好」?
除馬英九的三中案即將宣判,蔡政府透過司法手段清算國民黨和「親藍團體」,也到緊鑼密鼓階段。被黨產會認定是「國民黨附隨組織」的中華救助總會和婦聯會,資產被移轉國有的停止執行案,都遭最高行政法院「逕為裁判」廢棄。最高行顯已做出政治選擇,包括國民黨、婦聯會、救總、中廣等多起案件,前景實難樂觀。
聯合報社論/司法如此政治,扯掉了蔡政府的遮羞布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5672874
串證大會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當今蔡皇治下
我可以理解北檢追殺馬英九向蔡皇表功的求官心態
但我也真是服了北檢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鬧笑話本事
其中兩個最好笑的笑話是
第一,北檢要求沒收「馬英九」的犯罪所得
我真是笑到肚子疼
你知道馬英九在三中案裡面的「犯罪所得」是多少嗎?
是「零」
是「零」
是「零」
因為根本沒有一毛錢流入馬英九私人的口袋!
北檢明知馬英九沒有拿到一毛錢
還強調要沒收馬英九的「犯罪所得」
就是故意在誤導民眾
導引出馬英九手腳不乾淨的觀感
第二個笑話也超級好笑
北檢痛批馬英九在偵查、審判之前,曾多次找律師討論,說和律師討論推演就是「串證大會」
天啊!照這個邏輯,中華民國法律根本該禁止人民請律師啊!
北檢你是有事嗎?
可不可以把你大學的法律系畢業證書亮出來讓我們確認一下你真的有畢業?
#明朝有東廠
#蔡皇有北檢
#廠公依舊在
#古今相輝映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664478
串證大會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支持重判馬英九 ~
那些與馬英九共事三中案的人為什麼要保留證據以求自保,揭示馬英九確實扮演主導角色?
是不是大家都信不過你不想當替罪羊?
檢察官指控,馬英九在全案居於決定交易對象與價格的主導地位,偵審期間卻一再推稱不知交易細節,#並預留高額的訴訟經費以備追訴 ~
#且在偵審前多次找律師演練臨訟的避罪說詞,根本是在開「#串證大會」;審理期間馬還濫用財金會計專業術語,以掩飾扭曲犯罪行為,犯後態度不佳,建請法院從重量刑,並沒收犯罪所得。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66133
串證大會 在 陳其邁Chen Chi-Mai - 東窗事發的串供大會...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司法實務見解,串證是指有犯罪嫌疑之人為了避免被刑事追訴,所進行的證據或證詞勾串,在列為被告之前所作的密室會談,都會作為日後法官認定是否有「串證之虞」的重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