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交換機制》
理想的情況下,一旦我們透過意識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創造出一條通道,那麼光子就會開始雙向傳輸、彼此交換。
當我們療癒他人時,我們會將自身的光子傳送到對方身上。
不僅如此,當我們對某人感到生氣憤怒時,也會自動地在自己與那個人之間創造出通道,不自覺地想去吸收對方的光子。
但要實現這一點,我們必須使那個人處於一種不穩定的負面精神狀態中,比如懷有愧疚、恐懼、羞恥、悲傷、憤怒、憎恨、害怕或震驚等情緒。
相反的,如果對方處於一種充滿愛且穩定的精神狀態,就能阻絕他人吸收自己的能量,同時也不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中。
這樣一來,他就能保護好自已的生命能量,不會遭受任何損失。這是「一的法則」中最重要的教導之一,如果你想要保護自己的生命能量,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實現。
假如有人能成功地從他人身上獲取能量(也就是讓他人在精神上屈服於他的憤怒),那麼這人就能將他人身上DNA所儲存的光吸收過去,這也是直接獲取能量的一種方式。
在得到這些能量後,這人的專注力會提高,感覺自己活力四射。但是,這種獲取能量的方式實際上非常冷酷無情,而且沒有意義。
這種人常被稱做——情緒能量的吸血鬼。
「就讓她去大吼就好啦!」如果對方堅持過那種憤怒和恐懼的生活,改變他們並不是我們的責任,你完全沒有必要承受負面思考的人所帶來的麻煩,也別抱持「想讓他脫離地獄」的拯救者心態。
對付負面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任由他們繼續。
當你與具有負面人格的人相處(雖然你可能不想跟這樣的人有任何牽扯,但很多時候我們是無可避免或無法選擇的),尤其是發生爭執時,對方一定會用偏激而負面的言語來激怒你,惹得你怒火中燒。
如果可以,盡量與他們保持簡單的關係就好。
即使對方批評我們這種「放任」的做法是不關心他們,你也不要在意。若對方是你的至親好友,善良的你實在無法對他們置之不理,也可以嘗試另一種。
你可以進一步認同他們的負面想法,譬如說:「我知道這對你來說有多難過,這件事真是糟透了。」諸如此類的話。
這乍聽之下,似乎違反常理,但是強化對方的負面感受,他們或多或少會感到放鬆,因為這會讓他們覺得不需再為自己負面的態度辯解,將有助於他們朝有益的方向邁進;也或許當他們「看見」自身負面的情緒時,反而能有所突破。姑且不論結果如何,至少這個做法,可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身處負面狀態時的模樣。
這個方法不僅能幫助他人,對自己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當我們想抵抗別人的負能量時,同時也會產生負能量。
但如果我們能夠順其自然讓對方的負面情緒產生,並讓它離開,我們將只是個旁觀者,而非像海綿一樣吸收別人的負能量。
從他人身上吸取能量時,無論從別人身上奪取了什麼,不久後,奪取的東西也將會通過一種相似方式被拿走。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更有效且完全無害的獲取能量方式,那就是:內心抱持著真實的愛,讓自己活在全然的愛之中。
丹尼爾-班諾博士總共分析了一百九十一項關於精神療癒的不同研究。在這些實驗中,他讓受試者有意識地對各種活的生物體進行療癒,包括細菌、水藻、植物、昆蟲、動物,還有人類。令人意外的是,丹尼爾經過分析發現,在這一百九十一項實驗中,有64%的實驗顯示出明顯的效應,甚至在一些實驗中,受試者還能有效進行遠距治療,比如從紐約到洛杉磯這樣的距離。
這些實驗再次顯示:當我們將自己的思想及感受(特別是懷抱著愛),聚焦於一個生命體時,就會打開一條通道,讓光子進行傳輸。
這種效應非常穩定,在大部分關於療癒的科學實驗中,都能清楚地觀察到這種效應的存在。
然而,最讓人高興的是,根據「一的法則」所說:當你療癒他人時,你自己的生物光子並不曾有任何損失,在療癒過程中,你的角色類似一種能量稜鏡,只是轉送宇宙能量到療癒對象身上而已。
「一的法則」對這一點有進一步的闡述:(能量)療癒者並非是靠自己的力量對他人進行療癒。
在療癒過程中,他的作用其實是一種通道,讓具有智慧的宇宙能量能借此為療癒對象提供自我療癒的機會……
你們人類文化中的傳統治療者,實際上也是如此運作。很多療癒者無法完全瞭解,他們的責任只是提供一個治療機會,而不是去治療他人。倘若他們能夠瞭解這一點,他們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那些無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療癒者,可能會發現自己很難接收「智能無限」的能量。因此、他們可能會變得扭曲失真,導致自己和他人的能量失調。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好馬上停止自己的療癒工作。
靜,減少消耗
虛,吸收能量
實際上,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的過程。
除了從飲食中獲取能量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從虛空中獲取能量、這個能量的獲取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虛、靜二字而已。
虛極、靜篤是道家修煉的最高層次。在這個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可以為我所得。
首先,你要靜下來。靜下來,代表你開始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虛,才能開始從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
而能吸收到什麼樣的能量,則取決於你的內心,你有什麼樣的內心,你就會感召到什麼樣的能量。
這就是同氣相求、物以類聚的道理。
智慧,也是一種能量
智慧是一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其實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他的智慧。
智慧能量的來源需要我們能虛極靜篤來從天地吸取。
一個靜不下來,虛不下來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智慧的。並且一個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他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價的。
其實,無論是生命的過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能量的收放過程。我們說,當一個人運氣好的時候,他往往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因為這個時候他內在的能量是充足的。
我們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過起心動念消耗的。你每發出的一個念頭都是通過能量的消耗來完成的。
能量具有吸引性和傳染性兩大特性。相同振動頻率的能量會互相吸引,引起共振。
此外,能量還具有傳染的特性,如何才能讓自己時時刻刻擁有強大的正能量呢?這需要方法、需要智慧,更需要不斷地練習。
#讓生命充盈正能量的五個原則
01.鎖定好你的焦點
我們的生活,我們身上所擁有的正負能量的比例完全是由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心態,即所關注的焦點來決定的!
當我們能夠掌控好自己所關注的焦點時,我們就把握了生命的主動權。
能量法則最重要的原理就是:我們關注什麼,我們自己就是什麼,什麼就會越多。
如果我們向自己、向他人、向世界傳遞和發射了很多負面的能量,那這個負面能量首先會回饋給我們自己,我們生命中的負能量就會發生災難性的增長;如果我們能真誠地向自己、向他人、向世界傳遞和發射愛、感恩與欣賞的能量,那麼首先被愛、感恩與欣賞的能量滋養的也是我們自己,我們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
幸福、成功和喜悅將永遠與我們相伴。
02.應對負能量不要抵制,只能轉化
能量原理中一項很重要的法則就是:我們抵觸的東西,我們害怕的東西,我們試圖消除的東西都一定會持續存在。
因為無論我們抵觸什麼,我們害怕什麼,我們恐懼什麼,我們都是在給它關注,而給它們關注也就是意味著給它能量。
所以,我們抵觸的東西往往會持續存在,並且它的能量會越來越強大。
03.管理好語言、視聽與生活環境
我們的語言是一種頻率極高的能量。
當我們在祝福別人的時候,實際上自己也在被祝福;當我們在咒罵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在被咒罵;我們攻擊別人,其實等於是在自我攻擊,因為我們是最忠於自己感受的那個人。
04.分享帶來更多美好能量
在一生中,我們奉獻、給予的越多,我們幫助的人越多,我們的生命就越有價值,我們的正能量就會越強。當我們吝於付出,吝於給予時,也就是生命凋謝的開始。
05.愛與感恩創造世間最大的正能量
感恩,穿越時空,改變我們的過去;
感恩,塑造喜悅,彰顯我們的現在;
感恩,夢想成真,創造我們的未來。
你有足夠的尊重自己嗎?
你允許你身邊充滿可以和你進行能量交換和能量滋養的朋友嗎,還是你老好人做的太久了,對於身邊大量的一味要求你付出而無法給到你情感和能量滋養的」朋友「做不到斷捨離?
我們要正確的看待自我價值。朋友之間需要是平等的,你也需要多和高頻或至少是同頻的人交朋友。
一方不可以永無止境的付出,忽略自己被滋養的需求-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不尊重和低自我價值的體現。
我們需要足夠地尊重自己,也許我們周圍的人做不到和我們正能量的交換,但至少,我們可以多留出獨處的時間去平衡我們的需求,由內在甘泉滋養自我。
正能量,不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瞭解能量的流動韻律,在內心、人際、環境三個維度創造出你的正能量場域!
丹尼士統治者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周H&M,有不少歷史上的大事發生。
首先,二戰正式宣布落幕。
我至今看二戰的日本,依舊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啥情況。
從上到下,各個都說效忠天皇,也就是說天皇主導了戰爭嗎?可日本又常態性的發生「逆上」現象,也就是任何一個人,那怕是基層到不能在基層的官兵,都可以自己一時腦抽風的瞎搞,然後說自己的行為是為了天皇以及大日本帝國,最後用既定的事實壓迫高層統治集團。(比如日本人炸死張作霖,還有九一八事變中攻佔中國東北,現在有越來越多檔案文件顯示以上行為都是底層官兵的自導自演,首相跟天煌後來接到消息都是整個傻眼。)
可要說天皇是被架空的,他老兄卻又很有權威,比如日本的皇道派軍人曾發動「二二六事件」,指使軍隊謀殺眾多政敵以及政府高層高原,而皇道派也是高喊「為了天皇」,結果裕仁天皇得知事情後卻是感到震怒,並立刻宣布皇道派軍人屬於非法行為。由於天皇的打臉,皇道派軍人被迅速的剿滅......一言即可平亂,難道天皇權威不大嗎?
而XXY搭配的電影「日本最漫長的一天」,其實就體現,直到戰爭都要落幕之際,日本仍處於以上詭異的狀況。
當時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日本的文官集團主張結束戰爭,而天皇也接受此建議,並錄製了「終戰宣告」。
但底層官兵卻有人主張要跟盟軍戰鬥到底(其實高級軍官也普遍主戰,電影中尤其有帶到東條英機跑去鼓動基層官兵,說「如果天皇本身違背了報國,也就是作戰意願,為了日本,可以對天皇採取行動」,說到此處,我真的想對東條英機破口大罵,因為你老兄如果有此主張,為何不是你自己去做?而要鼓動別人動手而自己從頭到尾是袖手旁觀?而且當你口口聲聲說要殺身報國,結果很多人真的在戰場上死了,也有不少人在戰敗時選擇自殺好做所謂的「報國」,你東條英機卻沒有任何犧牲動作,最後來是被盟軍逮捕......這那你講個屁犧牲!),所以這些底層官兵決定破壞「終戰宣告」的錄音盤,進而脅迫天皇繼續和盟軍開戰。
換言之,有那麼微小的可能,二戰會繼續拖延下去。日本直至戰爭陷入頹敗之際,仍處於躁動,當我讀到這段歷史,一方面感到無言及嘆息,另一方面卻又陷入不解的疑惑之中。
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夠澄清疑惑,那代表我某部分更了解了過去,但眼下,我起碼能慶幸,無論如何,那時候的戰爭總算結束了。只是,後來又很快陷入了冷戰,而抗戰勝利的中國,更是很快進入了內戰.....
最近奧運落幕,而這一屆的奧運有特別紀念慕尼黑奧運發生的慘案。
簡而言之,當時有恐怖組織挾持了參與奧運的以色列選手,最後更是在被通緝的過程,射殺了以色列人質,讓當年的慕尼黑奧運染上揮之不去的血腥陰影。(話說德國辦奧運,一次柏林奧運跟納粹黨牽扯上印象,一次慕尼黑奧運跟恐怖組織牽扯上印象,這個國家的奧運經驗也實在是太衰了吧。)
但事情並沒有因奧運而結束,以色列後來派遣特工對恐怖組織展開行動代號叫做「上帝之怒」的復仇行動,這也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關係陷入更惡劣的對立。
我上到以巴衝突的單元,就是以慕尼黑事件以及上帝之怒行動,來幫學生濃縮這延續至今的動盪。而「慕尼黑」這部電影,雖然這其中當然有不少改編元素(尤其是這其中還有007演員時,我都會非常出戲,我總會想......拜託,讓丹尼斯克雷格一個人就可以分分鐘搞定吧,當然,這也只是我串戲的個人毛病啦),但很多片段相當衝擊人心的還原這當中的場景,如果對於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我相當推薦本部電影。
最後提一下羅賓漢這部電影。
本部電影的導演是雷利史考特,他的歷史題材電影很多都成為經典,例如:神鬼戰士、黑鷹計畫、王者天下。其中,王者天下當初我是在電影台收看,然後感覺......挺難看的。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人必然會出現的失手,但是在大學,我的朋友讓我看了王者天下的導演完整版,然後我覺得......天呀!超好看的!
而在導演完整版開播之前,是雷利史考特的一小段演講,畫面中,他滿臉幹意的表示:「當初戲院版因為某些原因,我刪減了片段,現在大家收到武最喜愛的完整版,你們可以自己評斷這樣的刪改是否合適。」話語內容以及語氣雖然算平和,但那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我可以感受到老雷面對電影被刪而導致的負面評價是有何等強大的怨氣。
後來羅賓漢上映,我還是在電影台看,然後覺得......挺難看的。我想,羅賓漢究竟是否好看,可能又要去看老雷的導演完整版吧。
我是能體會片商的賺錢考量(畢竟大部分人未必想看3個多小時的歷史電影,而且這樣的片長,也必然導致放映場次的減少,近一步縮減賺錢的可能性),但想到自己要被導演完整版刮掉一次我的錢.....呵呵。
大家對於本周的歷史事件有何想法呢?歡迎留言來聊天,更希望大家幫忙分享,讓更多人能有機會認識歷史與電影的樂趣喔。
丹尼士統治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小說再次偉大?】
寫作真的是件殘忍的事情啊
真的
不知道為何昨天又有人跟我聊到「創作顛峰」的話題,一時有感🤣🤣
對啊,儘管我目前自己好像還有些很薄弱的信心
但是
那也僅止於如此短暫的此時此刻而已
還是覺得很可能我某天一覺醒來就江郎才盡了
到底還能撐多久呢?
怕.jpg
‧
這裡貼一下今年三月印刻雜誌封面專輯
我與駱以軍老師的長對談
真的是長對談
名副其實,非常長
有1.5萬字左右
我找了其中大概最輕鬆有趣的一回合貼在這裡
提到有次2006年
機緣巧合,駱以軍開車載我從南投回台北
路上塞車
所以我們就尷尬又歡快又激情(?)地在車上「共處」數小時的事情
(剛寫完時,我曾開玩笑地想把這次對談命名為「讓小說再次偉大」🤣🤣🤣)
‧
然後週六晚上8點有個中國的直播活動
(應該是類似podcast)
如圖
有興趣聽我聊一下生物龐克的朋友們可以自己掃QR扣
────
駱以軍:
我記得十幾年前(搞不好十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去南投一個文學營演講,你也去了,我回程台北時,你搭我便車。如今回想,我那時也才不到四十歲,所以你也不到三十歲?更早些時我就認定,你們那一輩的頂尖天才,一個童偉格、一個你、一個甘耀明。這和後來的文學地位無關,我就是只讀到你們二十多歲時第一本小說時的,一種同為練武者,對這年輕作者,他初展露的某些極特殊的眼球轉速,或濾光的方式,或奇怪為何他為特別定格某一幅畫面。
這是我作為武痴內心真的驚嘆。當時你搭我的車,年輕的你非常害羞沉默。其實我好像後來變成一個哈啦大叔,但那時碰到純質的小說天才,我會有一種怕碰碎玻璃器皿的笨拙。天知道那次台中到台北的高速公路大塞車,我們的車好像緩慢在車陣困了五個小時嗎?天啊那對我是和一個劍氣在身的下一代頂尖小說家,我們在封閉車內共處五小時!
我連年輕跟同輩哥們在PUB喝酒亂屁小說、電影,也沒那麼長時間。而且那時我(愁苦於自己那麼窮,然後妻小,一籌莫展),你(愁苦於家人還不接受你放棄醫學系,改要寫小說),我們都並沒那麼多的人世閱歷,哪怕如今如果這樣場景我們還可說些自己遇上的倒楣事,但那時我超焦慮。
我後來才認識童偉格,啊啊那更是你發動漫天唬爛忍術,他都可以一句話不說就只傻笑的悶葫蘆。
不過那一次困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拯救了我焦慮的那五小時,我問起你「最喜歡的世界小說家」。
說真話,我覺得我自己那樣真的很幼稚,但我記得我年輕初遇黃錦樹、董啟章、童偉格時,都會很白痴問這問題,甚至會問「你心目中的第一到第五名」?真的很白痴,但如今想來真美好。因為這些人也會出現同樣崇敬、嚴格內心排名的表情,真的認真和我說起來。卡夫卡、波赫士、馬奎斯、杜斯妥也夫斯基、納博科夫、大江,這些人一定跑不掉的。偉格很意外對我提到巴加斯.略薩,錦樹則對我展開那時我根本不認識的奈波爾。
這幾年,有次我遇見黃崇凱,我和他說到波拉尼奧,簡直像在說喬丹那樣的迷醉。
我記得你對我說起符傲思的《魔法師》,然後我們也歡快激情的說著艾瑞斯‧梅鐸的《大海,大海》。
天啊,那可是那時我內心的兩大天書!極品!啟發之理想大小說的某種「城堡設計圖」啊!我沒有和任何人提過(後來才有在文章中提過)。
對我而言,我們兩個像是對了「通關密碼」,為何那其中的設計、展開、愛之瘋狂、高藝術修養之人,但卻搞了個莎士比亞《暴風雨》的現代演劇。我們講得超嗨,完全忘了之前的拘謹、張力。就像兩個天才棋手在大聊哪一年世界西洋棋大賽,哪一局經典然後白方哪一手下錯,黑方在哪一手如何做局,那真是聊的暢意、兩眼發光。
當然之後,我們其實隔幾年遇見,某些對談活動,某些和其他創作者的咖啡屋聚會。但好像不再能復返,那樣我們相較都年輕,然後像高手拿劍晃幾下探對方內力的傻瓜行為。
但我心中留了個念想,想有機會再聽你說說。
‧
伊格言:
你提到多年前這件事(準確地說是二○○六年十二月;因為我清楚記得前晚天氣極冷,我在南投文藝營住宿處小房間電視上看到陳菊以極小票數差首次擊敗黃俊英當選高雄市長。換言之,那時《噬夢人》也還在我腦子裡還沒被寫出來呢),我讀得熱淚盈眶。
是啊,如你所言,那多麼「傻瓜行為」,純淨而真誠無比──並無特別私交,但同樣懷抱著對小說這藝術行當的虔誠之心的兩個瘋魔者(是啊,不瘋魔,不成活)的彼此試探,擺好了架式過招;然而同時又信服於對方的虔誠與深情,心知肚明因而有種知音的相濡以沫。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刻。而確實也正如你所說──那樣的時刻如何可能?連你(以軍老師!)和你的同輩們聊小說,也不太可能一聊五小時啊。黑暗的北上高速公路上黑暗的車裡,有時車行順暢,路燈的橘色燈光霧氣般間歇性侵入車內;有時路面擁堵成為大型停車場,舉目所及所有車輛方盒子共同陷落於一個被按下了暫停鍵的虛擬夢境中。
而後我們竟然就這樣聊小說聊了五個小時!誇張點說,出之以〈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主角葉月春奈之語:一切豈非近乎神蹟?
所以「上帝」是什麼?「神」是什麼?我們何德何能,何其幸且不幸,與那樣既徒勞無功又煙花般燦爛的命運相遇?
我想到的是,在無神論者佛洛依德那裡,那是人類用以抵禦恐懼的心靈幻覺(《圖騰與禁忌》、《一種幻覺的未來》);在另一位無神論者馬克思那裡,那是統治階級用以麻痺人民的鴉片。而如今重新思索這不可思議的提問,如果一如馬克思與佛洛依德所說,「神」純粹是人類心靈的創造物,那麼我會問的是:在何種時刻,在「智人」此一物種的心靈中,恐懼誕生了,神也因此而誕生了?
尼安德塔人的心中有神嗎?黑猩猩們的心中有神嗎?虎鯨、狗或貓的心中有牠們自己的神嗎?
我必得如此提問,因為我無法無視於數世紀以來人類的智識進展與文明跳躍。那是達爾文的凝視,《盲眼鐘錶匠》的洞見,丹尼爾‧丹內特等一眾心智哲學家手術刀般鋒利的思索,凱文‧凱利的的空照視野,甚至再加上伊隆‧馬斯克等夢想家的狂想與實踐。
法國作家韋勒貝克在《誰殺了韋勒貝克》中虛構了一幅藝術家傑德‧馬丹的成名畫作,題為「比爾蓋茲和賈伯斯討論電腦資訊的未來」(韋勒貝克的描述是,畫幅中,北加州燦爛的夕照下,正向生命終點快速趨近的賈伯斯眼中燃燒著深沉的火焰,「不只是預言者、先知的火焰,也是儒勒‧凡爾納筆下描述的發明者的火焰」)──
而在我們這個時代,毫無疑問我們該凝視的是「伊隆‧馬斯克與哥德爾虛擬視訊會議」或「凱文‧凱利、理查‧道金斯與教宗聖方濟各針鋒相對」。
我懷疑,在小說的世界裡,「神」與「鬼」或許都是命運的代稱(幾年前我寫過一篇談及普利摩‧李維的小文章,題為「鬼是命運的隱喻」)。
《魔法師》的作者符傲思並未迴避此一大題,在序言中,他明白表示,《魔法師》最初的原名叫「上帝遊戲」。是,我個人以為,符傲思在討論的確實就是「命運」;而小說主角于爾夫的遭遇無非是一部微縮膠卷化的個人心靈史──必須說明的是,此處的「個人心靈史」並不僅是小說情節中的角色個人心靈,而毋寧隱喻著整部人類文明之智識啟蒙流變的歷史。
在我看來,符傲思與《大海,大海》的艾瑞絲‧梅鐸(Iris Murdoch)、《基地三部曲》的艾西莫夫,以及韋勒貝克等人是同一類小說家
(當然了,或許可以再加上《三體》、《阿特拉斯聳聳肩》),他們思索的是整個文明過去的脈絡與未來的去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個人哲學三問,在此或已化為烈焰煙塵中的「文明三問」:「文明是什麼?文明從哪裡來?人類文明終將往何處去?」。我以為,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小說了。
小說還能有多「大」?是以,就此一角度而言,或許我可暫且心虛地回答你半開玩笑的提問──你提到,你很想聽我唬爛看看「愛的量子力學論」。
當然了,我沒有直接回答的能力,但或許恰恰有一趣事可供參照:在《噬夢人》的幾十則註解中,有一則我簡稱為「方程式測定儀」的註解──我假想未來有位名叫森山和正的日本教授發現了關於「愛」或「靈魂」的物理學證據。
事實上,此刻,二〇二一年科學家們所掌握的弦論已然推測,我們身處其間的世界並非僅只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四維時空,而是另有七個細小的維度踡曲於其中;是以,宇宙並非四維時空,而是以共十一維的形式存在。而小說中森山和正教授的理論則論證了,類似「靈魂」、「意識」、「生命」與「愛」,甚至「詛咒」這樣我們此刻以數學或物理無法證實的「東西」,都實存於那感官不可見的七個細小維度中。
《噬夢人》成書於二○一○年;而其後數年,英國大導諾蘭就釋出了他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在電影中拋出類似設想:「愛」就在第五維度裡。我有時演講時提到此事,不無得意,開玩笑地說我與諾蘭大約是英雄所見略同吧(笑)。
當然了,這在《噬夢人》中僅是一支線,而在《星際效應》中則得到了完整的發展。諾蘭無疑是個自造迷宮的高手,《星際效應》中迷宮仍在,但明顯不如《全面啟動》(*Inception*)與其後疫情下的《天能》(*Tenet*)般錯綜迂迴,取而代之的則是巨大的、寬闊的,宇宙尺度的深情。我在想,這個小巧合或許也代表了我對此類「大小說」的個人偏執。小說此一藝術形式,究竟可能「宏偉」至何種程度?
我對此事好奇無比。而這點,又直接連上了我個人對藝術的另一理解或執念──小說,或謂藝術,是否有可能更有效、更毫無閃躲地回應當代人類的議題?如何「讓小說再次偉大」?
作為一位虔誠的文字手工藝人,我猜想,這或許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行當為文明做出一些無可取代的創新的機會吧?
丹尼士統治者 在 丹尼士統治者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丹尼士統治者丹尼士統治者 10.1米,在1984年在英國蘇格蘭服務。 香港雅高巴士在1993年向蘇格蘭購入二十二部丹尼士統治者, 這此二十二部丹尼士統治者有些特別地方, ... ... <看更多>
丹尼士統治者 在 彩虹道(彩虹邨碧海樓)@1990's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Jul 29, 2019 - - 彩虹邨碧海樓 - 【碧海樓】巴士站 巴士型號資料: - 舊圖: 丹尼士統治者(DM1)@九巴74A線往觀塘碼頭 - 新圖: 富豪B7RLE 12米(AVC45)@九巴74A線往九龍 ... ... <看更多>
丹尼士統治者 在 丹尼士統治者Dennis Dominator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丹尼士統治者 巴士又譯丹尼士多明尼加巴士(Dennis Dominator),是丹尼士車廠的第一款後置引擎雙層巴士,於1977年投產。統治者型亦是丹尼士自從Loline三型雙層巴士於1967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