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想分享年假第二波書單,一直拖延至年假早已放完的現在才緩慢補上,累積半個多月的時間轉眼又是厚厚一疊,但也在這半個月的短暫時間裡整個世界風雲變色,書展延後了,市場靜止了,尤其是亞洲地區受意料之外的人禍影響甚劇,確實足以視為一個契機讓大家不得不窩在家裡從事一些有益身心的靜態活動,無法行萬里路的時候退而求其次,雖然這輩子應該難以讀萬卷書,但我們盡力而為。
一、二月就是個各家出版社備戰迎向年度盛會的重要月份,縱使書展不幸改期,出版計畫卻必須按照時間走,因此仍上市的作品精銳盡出目不暇給,這陣子入手新書的數量與頻率大概是一年之最,之前陸續介紹過幾本,而在今天開始為期兩天的博客來會員日又祭出極為優惠的折扣以及回饋,剛剛又結了兩批,等日後收到書再來分享。
年前就拿到手的是私心非常想推薦,但閱讀工程必定浩大如馬拉松的幾本著作,其一就是自天安門事件便移民美國的中國作家哈金四本新版短篇小說集,分別為《光天化日》、《新郎》、《好兵》、《落地》,有的被列為禁書,有的源自真人真事,寫軍隊生活也寫移民故事,融合美國文學傳統亦探討中共思維,是非常值得深度認識的當代作家。
其次四本一套的《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由胡淑雯與童偉格主編,耗費長達一年的時間從近兩百本的作品中選出三十位作者,在文藝創作的昇華與對話中,解除政治僵硬的歷史詮釋,讓當代與未來世代以文學靠近記憶的現場,對歷史與人性擁有寬廣與複雜的認識。根據春山出版總編的所言,「出版這套書並不是強調收攏白色恐怖的認識與定義,而是重視兩件事情,一為白恐在時間上的前因後果,一為極盡複雜化白恐的各種面貌,形成對戒嚴體制的深刻描繪」。過去收了很多春山的書,他們同期還推出《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出版於二次大戰期間,影響深遠,是重新檢視當前劇烈波動的經濟、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等社會經濟弊病極具價值的參考點,他認為隨工業革命而來的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不但推動經濟與整體社會脫離,也進一步將社會其他層面套入自由市場邏輯,從而引發各種嚴重問題,包括對民主政治的反撲與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寄生上流》原著劇本與 162 幕分鏡圖電影套書以及昨日介紹過的二月選書《古拉格氣象學家》就不重複贅述,等了很久終於等到菲立普克婁代另一部作品《非人》,透過以二十五當代寓言,諷刺現代生活及亙古人性。再者,最想提的是本月相當想選的戰前殖民地時期韓國文學代表作選集《吹過星星的風》,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崔末順操刀,為台灣首次主編韓國經典文學,讓我們主動理解受到日本殖民、接觸歐洲西方文化、現代化起飛、社會運動與學生運動影響的韓國作家,開啟中文世界與韓國的共同對話,對照彼此歷史經驗,勾勒出東亞近代文學面貌。另一位韓國作家更不容忽視,就是影迷耳熟能詳的河正宇,接連在台灣出版兩本散文集《走路的人,河正宇》和《有感覺: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讓人愜意輕鬆的從日常生活以及全新角度認識這位才華橫溢又與眾不同的演員與藝術家。
其餘值得注意的東亞文學也包括三島由紀夫《禁色》全新譯本,與《假面的告白》並列男色小說的代表作,不但持續挑戰當時的日本社會禁忌,引起相當大的迴響。韓麗珠的《黑日》書寫香港這八個月以來的遍地磚瓦,催淚瓦斯、無差別暴力、死因不明的屍體、大規模的逮捕幾乎成了日常,親身經歷繁華之都的巨變後,她也找到了香港的根與希望,原有秩序的崩毀讓人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信念、價值,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這座城市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自從翻完《鬼地方》後從此被陳思宏圈粉,一並購入他的兩本前作《去過敏的三種方法》與《第九個身體》,準備好好繼續認識這位台灣作家的創作宇宙。阮慶岳的《散步去蒙田》從書名就抓住我的注意力,以那需要有一點閱歷和失望才能讀懂的哲學家為散步伴侶,同時觀察萬物也反思自我,從遊走過的城市記憶、建築美學、旅行隨想、生活隨筆,反覆鑑照生命的靈光。私心很想讀讀婁燁《蘭心大劇院》原著《上海之死》的作者虹影最新小說《羅馬》,鮮明的暗紅色著墨於兩個出生於重慶長江南岸貧民窟的女孩,由一場跨國婚禮做引線,夢幻與現實交錯,跨越時間與空間,一個發生在羅馬僅僅五天半的故事,卻勾連起兩個國家、兩座城市、兩代人的過往、現在與未來。
「主編總編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主編總編差別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主編總編差別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主編總編差別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主編總編差別 在 Re: [請益] 特約編輯- 看板Publis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主編總編差別 在 主編跟編輯企劃(我是指名片上面印的職稱)(畢竟 ... 的評價
- 關於主編總編差別 在 如何眼光精準押對寶? feat 愛米粒出版社總編莊靜君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主編總編差別 在 觀點:從Pinterest 界面之濫用,談閱讀行為、訊息與版面(傳統 ... 的評價
主編總編差別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心念念想分享年假第二波書單,一直拖延至年假早已放完的現在才緩慢補上,累積半個多月的時間轉眼又是厚厚一疊,但也在這半個月的短暫時間裡整個世界風雲變色,書展延後了,市場靜止了,尤其是亞洲地區受意料之外的人禍影響甚劇,確實足以視為一個契機讓大家不得不窩在家裡從事一些有益身心的靜態活動,無法行萬里路的時候退而求其次,雖然這輩子應該難以讀萬卷書,但我們盡力而為。
一、二月就是個各家出版社備戰迎向年度盛會的重要月份,縱使書展不幸改期,出版計畫卻必須按照時間走,因此仍上市的作品精銳盡出目不暇給,這陣子入手新書的數量與頻率大概是一年之最,之前陸續介紹過幾本,而在今天開始為期兩天的博客來會員日又祭出極為優惠的折扣以及回饋,剛剛又結了兩批,等日後收到書再來分享。
年前就拿到手的是私心非常想推薦,但閱讀工程必定浩大如馬拉松的幾本著作,其一就是自天安門事件便移民美國的中國作家哈金四本新版短篇小說集,分別為《光天化日》、《新郎》、《好兵》、《落地》,有的被列為禁書,有的源自真人真事,寫軍隊生活也寫移民故事,融合美國文學傳統亦探討中共思維,是非常值得深度認識的當代作家。
其次四本一套的《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由胡淑雯與童偉格主編,耗費長達一年的時間從近兩百本的作品中選出三十位作者,在文藝創作的昇華與對話中,解除政治僵硬的歷史詮釋,讓當代與未來世代以文學靠近記憶的現場,對歷史與人性擁有寬廣與複雜的認識。根據春山出版總編的所言,「出版這套書並不是強調收攏白色恐怖的認識與定義,而是重視兩件事情,一為白恐在時間上的前因後果,一為極盡複雜化白恐的各種面貌,形成對戒嚴體制的深刻描繪」。過去收了很多春山的書,他們同期還推出《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出版於二次大戰期間,影響深遠,是重新檢視當前劇烈波動的經濟、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等社會經濟弊病極具價值的參考點,他認為隨工業革命而來的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不但推動經濟與整體社會脫離,也進一步將社會其他層面套入自由市場邏輯,從而引發各種嚴重問題,包括對民主政治的反撲與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寄生上流》原著劇本與 162 幕分鏡圖電影套書以及昨日介紹過的二月選書《古拉格氣象學家》就不重複贅述,等了很久終於等到菲立普克婁代另一部作品《非人》,透過以二十五當代寓言,諷刺現代生活及亙古人性。再者,最想提的是本月相當想選的戰前殖民地時期韓國文學代表作選集《吹過星星的風》,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崔末順操刀,為台灣首次主編韓國經典文學,讓我們主動理解受到日本殖民、接觸歐洲西方文化、現代化起飛、社會運動與學生運動影響的韓國作家,開啟中文世界與韓國的共同對話,對照彼此歷史經驗,勾勒出東亞近代文學面貌。另一位韓國作家更不容忽視,就是影迷耳熟能詳的河正宇,接連在台灣出版兩本散文集《走路的人,河正宇》和《有感覺:河正宇的繪畫與生活隨筆》,讓人愜意輕鬆的從日常生活以及全新角度認識這位才華橫溢又與眾不同的演員與藝術家。
其餘值得注意的東亞文學也包括三島由紀夫《禁色》全新譯本,與《假面的告白》並列男色小說的代表作,不但持續挑戰當時的日本社會禁忌,引起相當大的迴響。韓麗珠的《黑日》書寫香港這八個月以來的遍地磚瓦,催淚瓦斯、無差別暴力、死因不明的屍體、大規模的逮捕幾乎成了日常,親身經歷繁華之都的巨變後,她也找到了香港的根與希望,原有秩序的崩毀讓人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信念、價值,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這座城市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自從翻完《鬼地方》後從此被陳思宏圈粉,一並購入他的兩本前作《去過敏的三種方法》與《第九個身體》,準備好好繼續認識這位台灣作家的創作宇宙。阮慶岳的《散步去蒙田》從書名就抓住我的注意力,以那需要有一點閱歷和失望才能讀懂的哲學家為散步伴侶,同時觀察萬物也反思自我,從遊走過的城市記憶、建築美學、旅行隨想、生活隨筆,反覆鑑照生命的靈光。私心很想讀讀婁燁《蘭心大劇院》原著《上海之死》的作者虹影最新小說《羅馬》,鮮明的暗紅色著墨於兩個出生於重慶長江南岸貧民窟的女孩,由一場跨國婚禮做引線,夢幻與現實交錯,跨越時間與空間,一個發生在羅馬僅僅五天半的故事,卻勾連起兩個國家、兩座城市、兩代人的過往、現在與未來。
主編總編差別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96這一鍋,遲早是要炸開的﹞
996,久仰了!
在台灣,年經人在討論外派中國大陸時,一定會提到的關鍵字就是「996」,每天自早上九點上班至晚上九點,一星期六天。近日大陸也在熱議這個現象,網民罵成一片,逼得幾位企業「大老」跳出來表態,為「996」伸張正義,更加吵成一團。對此,我只有一個看法:
996這一鍋,遲早是要炸開的。
阿里巴巴馬雲說,能夠996是年輕人「巨大的福氣」,但是他不強制規定員工必須要996;京東商城的劉強東也說他不強制,不過強調每個京東人都必須具備拼搏精神,還說了一個故事:「地板的鬧鐘」,提到創業維艱的4年,都睡在辦公室地板上,旁邊放個鬧鐘,每兩小時一響,為了保證24小時服務,解決客訴。
每次鬧鐘一響起來,睡沈了的劉強東,像是被地震搖醒似的,再睏也會醒過來。秉持這個精神,劉京東和兄弟們在上千家電商公司裡殺出一條路,活到了今天。不論是馬雲或劉強東,都說過很多這類故事,說的全是同一個主旨:
創業家的精神。
草創時期,和他一起開疆闢土的元老也是這樣胼手胝足走過來,日子雖苦,回想起來卻是甘美,一段令人懷念的時光。結果他們成功了,也就相信這麼不計一切﹑勤奮打拚就對了,以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以後也還是要這樣堅持下去。
問題來了,後來十幾萬或幾十萬的員工,是陸陸續續招募進來的,他們是來上班,不是來創業。對於企業主來說,996象徵的是哥兒們肩並肩作戰的革命情感;對於員工來說,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們是來領錢做事,最好是錢多事少離家近。這說明什麼﹖
兩方對彼此的期待過大,大到看對方像是見到外星人,說啥呀﹖聽不懂!
像我一畢業就經歷石油危機﹑失業兩年的人來說,我懂!當時能夠有份工作還真是巨大的福氣,要我996就996,哪裡有第二句話說﹖爬都要爬過去!可是那是匱乏的時代,現在大陸遍地機會,彎下腰來撿,還嫌腰會閃到,年輕人真的聽不懂馬雲這句話!
簡單說,時代變了。
馬雲的演講影片,我一定看,他說出來的每句話都泛著一層光圈似的,有智慧之光,也有指向未來之光,他的觀念思維相當具有前瞻性,打從心底敬佩。最近linkedIn調查最想去上班的企業,阿里巴巴勇奪冠軍,是一家人人想去的夢幻企業。不過也像一般企業主,穿上國王衣服之後,再也看不到真相。什麼是真相﹖
當員工有錢了,就不會想要人生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沒有家庭﹑沒有自己﹑沒有朋友,他們要工作與生活均衡,追求理想的人生,過得起他們想過的日子。也就是把工作的比重降低,減少工時,準時下班,去上個館子﹑去看場電影﹑去和朋友唱歌喝酒…做什麼都好,就是要能夠感受到—
上班賺錢的意義,無非是為了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這是基本的人性,也是時代的進程,更是一股不可逆的趨勢,任誰都擋不了,只能順勢而為,才能留住優秀人才,並推動企業朝向高效能的康莊大道上向前走。這個走勢,在歐洲走過,在美國走過,在日本走過,最終企業都必須屈服,選擇讓員工朝九晚五,下班後享有自己的人生,他們才會滿足與快樂。
馬斯洛在「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們在圖得溫飽﹑解決生理需求之後,會往上走,追求更多,都是心理上﹑社會上的需求,都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滿足,提高人生的滿意度,否則他們就會活得不快樂﹑不幸福,然後不斷問自己:
「我這麼辛苦,到底是為了什麼﹖」
遺憾的是,老是愛說「一代不如一代」的上一代,總是無法體會到下一代內心這些微弱的吶喊,偏偏還愛在下一代面前,滿臉驕傲地談起過往自己的打拼。
20多年前我在報社當主編時,總編輯談起當年他太太生第一胎時,正好趕上一條重大新聞,他不僅沒進產房探視,還三天三夜沒回家,聽在我們後生晚輩的耳裡,沒說出來的話是—
「你太太只有你一個丈夫,報社則有幾百個記者,有不可取代到這個地步嗎﹖」
這麼多年前,我當時年輕,已經這麼想,礙於倫理,不好直言心裡的不悅,可以想見這一代年輕人更是不以為然,差別在於他們敢說出來,在網路上指名道姓地批評。
雖然不論馬雲或劉強東尾巴都帶上一句「不強制規定員工996」,但是無可諱言的,都已經用言語行為在形塑企業的加班文化,誰還敢不加班﹖結果,加班就會被形式化,也會被用來考核一個人的忠誠度,據以決定留任或升遷,這是一種無言的威脅,帶給員工的壓力莫大。
我有個讀者由於不滿公司的加班文化,上班時間特別講求效率,是公司裡任務達成率最高的一位,可是由於不加班,受到其他同事排擠與孤立,決定離職。遞出辭呈的那一刻,老闆居然跟他說:
「既然你從不加班,對工作絲毫不投入,走了也是好,免得影響到其他人的工作態度。」
這才是可怕的地方!然而老闆永遠感受不到這一層,也渾然未察加班文化已然自動演化成情緒勒索,並且降低工作效率﹑趕走高效率的好人才。對於員工來說,加班就表示工作太多﹑人力不足,企業要做的就是增加人力,或是提高管理效率,而不是員工要用犧牲自己的生活去承擔非他們人力所能及的問題。
員工都想公司經營越來越好,前途才會有保障,但是同時他們也想要過生活,這就像蹺蹺板的兩端,最終會找到一個平衡,需要的不過是時間。
圖/每日頭條
*** ***
詢問我的課程,請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主編總編差別 在 主編跟編輯企劃(我是指名片上面印的職稱)(畢竟 ... 的推薦與評價
... 總編輯→副總編輯→主編→副主編→編輯→助理編輯」,往上可能還有出版總監之類(俗稱社長)。各自負責的工作範疇不一,副主編以上會負責審書、選書 ... ... <看更多>
主編總編差別 在 如何眼光精準押對寶? feat 愛米粒出版社總編莊靜君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寶? 面對成立出版社的各種挑戰她是怎麼突破? 本集重點・分享編輯的工作內容・ 總編輯 和編輯有什麼 差別 ? ・原本就熱愛編輯這份工作嗎? ・怎麼發現 ... ... <看更多>
主編總編差別 在 Re: [請益] 特約編輯- 看板Publis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myonly (Joanne)》之銘言:
: ※ 引述《chata (風色逸然)》之銘言:
: : 作者: chata (風色逸然) 看板: Salary
: : 標題: [請益] 特約編輯
: : 時間: Wed Jun 13 14:09:01 2012
: : 前幾天在yes123上應徵了某出版的這個職務,
: : 今天收到回信,工作內容是修改、潤稿、校對,
: : 只需要在家裡以mail聯絡就好,
: : 小說的字數每本約在8~10萬字,
: : 論件酬勞是5千到8千。
: : 想請問這樣的薪資在合理範圍內嗎?
: 除了上述條件,還有一些條件可能必須要算進去
: 一本書你需要負責校對幾次?
: 我接觸的出版社,一般沒有專業內容的純文字書
: 1校約是25元/千字,2校約是20元/千字,3校約是18元千字
: 這算是比較低廉的價格,不過話說後來聽到幾家好像也漸漸相差不遠
: 你的作業是僅限於word上,還是需要修改indesign檔案?
: 如果是後者,通常價格會再往上加。
: 可以再問清楚一點囉: )
我也是特約編輯/校對
(外包、專案.....等其實是講同一件事,就是不在出版社的編制內。)
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譬如我剛「出道」的時候,難免要些做一些口碑場。
(我是重作馮婦,不過上一份正職的編輯工作是十年前)
應徵時的履歷都寫著待遇「依照公司規定」。
我接收到的市場行情比M大高一些:
一校30元/千字,二、三校20元/千字
有一個CASE是要核對英文專有名詞:三校25元/千字。
(其實,三校稿常常和一校稿也沒多大差別,三校才核對專有名詞?)
網路上幾位接CASE的校對前輩,是統一收25元/千字。
我的校稿常常弄成潤稿......
漸漸地,潤稿就漲到60-80元/千字,
較有難度的校稿,總編也幫我加碼:40元/千字。
潤稿有時也會變成編輯,例如幫忙寫文案、新書資料等,
那就再議價。
編輯的行情,更混亂。
有一本書(自製中文書大約7萬字)
從電腦稿潤稿(含下標)到紙槁一校、二校、三校、清樣,
通包,給1萬的。(有的還要加封面文案、新書資料)
也有翻譯的圖文書,256頁,有2~3萬的行情。
(潤稿費+編輯費+編索引費)
總之,看出版社、看編輯、看書的難度、看自己的報價.....
考慮接案要評估很多因素,和出版社的合作關係、自己的檔期(時間)、書的內容....
到底小說十萬字給八千,合不合理(市場行情)呢?
我也無法給什麼具體的建議。
大概就是問更多細節吧!
特別是用email往來,要問一下校稿要幾次?
像我這種老人,非常依賴列印(紙)稿,
直接在PDF檔修改,會提早報銷我的眼睛和手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172.2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