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背道德與最高享受,這裡都有 /
在家上班這段時間,常常有一些小小情緒會冒出來,比方說「好想去日本旅行啊!吃拉麵、逛街,還有泡大眾澡堂!」
你是一個喜歡大眾澡堂的人嗎?我喜歡得不得了,每回到日本,我都會想方設法在行程裡塞進澡堂行程,有時一早出門背包裡就擺著毛巾和沐浴乳,心想等等要去體驗一下我事先找好的風格的澡堂,旅行過程雖然開心,但也是會疲憊,澡堂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行程的中繼站,泡完澡再繼續前進,總有一種可貴的重新開機感。也因此我當我發現有一部日劇叫《白日的澡堂酒》時,整個人狂喜不已。
《白日的澡堂酒》(昼のセント酒)是名聞遐邇的神作《孤獨的美食家》(孤独のグルメ)作者久住昌之的散文作品,在 2016 年改編成深夜劇在週六深夜播出,男主角是戶次重幸。
在《孤獨的美食家》中,大家熱愛的男主角喃喃自語吃美食的招牌段落,到了《白日的澡堂酒》中更昇華為澡堂裡的充滿享受的謎之音。戶次重幸飾演的是一個業績很差的廣告公司社畜,每日胸無大志,最喜歡的就是外出跑業務時,看到澡堂就進去泡一下,泡完再找間食堂、居酒屋等,點盤美食,再來杯生啤酒豪邁地暢飲。
對!故事就是這麼簡單。
————————————————
《白日的澡堂酒》預告
https://youtu.be/mKRZiMPcQlM
官網可看每一集的澡堂
https://www.tv-tokyo.co.jp/sentozake/story/
————————————————
業績差被主管釘、被同事嘲笑,出門跑業務,發現澡堂,泡澡後吃美食喝酒,全片有大量的獨白,就這樣!但短短半小時裡,即便劇情輕薄短小,但對於我來說卻是極佳的療癒感,甚至認為這是一部真人實演的旅遊節目。熱愛澡堂的我筆記著男主角去過的澡堂,代代木上原的大黑湯、京急蒲田的蒲田温泉、淺草的蛇骨湯還有早晨開始營業的上野燕湯等,我在每一集的珍貴情報心花怒放。
對於我來說,每一集的場景都很迷人,男主角明明全裸但又不會走光的拍攝方式也很有趣(?)甚至一路看下來會發現越後面的集數身材線條越好(?)回頭來說,即便如果這種不學無術又戰力低落的同事如果出現在現實裡一定讓我很感冒,但看著日劇,我居然羨慕起這樣每天只想在上班時間偷懶泡湯喝酒的男主角,宣傳文案裡的「違背道德與最高享受」大概就是這種行徑最好的下標。
————————————————
《白日的澡堂酒》最後一集預告
https://youtu.be/peU_7jbQqsc
————————————————
追完劇之後,在那個還能自由自在旅行的時代(哭出來),我確實也在去東京旅行時走訪一些男主角去過的澡堂。我住在蛇骨湯對面的背包客旅館,每晚都跑去泡湯,或者是清晨就跑去泡燕湯,在高溫的池水中,被當地阿北搭訕問我哪來的,我說我來自台灣,是來東京看 Spitz 演唱會,他聽我這樣一說,還在池中哼起 Spitz 的歌給我聽。澡堂約莫就是這種滿溢日常風景,散發人情味的場域吧?
————————————————
我去「燕湯」
https://www.instagram.com/p/BX9Ll5dhMlq/
點選在 ig 裡點選 #dato錢湯紀行 可以看到我的錢湯圖文
————————————————
入門後給老闆娘 460 日幣入場費、在更衣區卸下行囊脫光衣服,然候在富士山的壁畫下泡澡,泡完來瓶冰果汁牛奶,最後穿上鞋子,無論是繼續旅行行程,或是往旅館的方向前進,都是我一個人旅行時超級喜歡的模式。
《白日的澡堂酒》被譽為是澡堂版的《孤獨的美食家》,在滾燙池水氤氳裊裊之間放鬆心情,在一人美食盛宴中捕捉幸福的波光粼粼,這生活中珍貴一瞬,相信就是你我此時此刻最濃烈的嚮往。
久住昌之不喝酒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照顧者書房 電視劇《野武士美食家》
文:陳曉蕾
。
有別於《孤獨的美食家》總是工作完後好好吃一頓,《野武士美食家》的香住武(竹中直人飾)退休了,每一集都是不用上班的生活:放開懷抱,在中午喝啤酒;光顧無人前往的館子,吃到糟透了的劣食;在咖啡廳閒閒坐一整天看書……六十歲,和二十出頭的世侄女吃燒肉,感慨年青的任性糟塌美食,忍不住輕聲教訓;轉個頭,自身難保,身體健康要覆檢,好在最虛驚一場,自然少不免一頓大吃大喝。
這劇集彷彿在教男人如何適應退休生活:不用急,慢慢發掘生活,看書、做運動,還可以有新嘗試,例如當臨時演員,在苦等一天後,平庸的開工便當也變得美味。
。
電視劇資料:
2017年 Netflix日劇 《#野武士美食家》,又名《#浪人餐桌》
改編自 #久住昌之 同名漫畫,#竹中直人 主演
。
即刻聽
Anchor:https://anchor.fm/carersvoice/episodes/ep-emiut8/a-a3s7su7
。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11crIHJsM7injChWjCa0Dx
Google: https://shorturl.at/belK8
Apple : https://apple.co/32D9U2f
久住昌之不喝酒 在 H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旅人之森充滿幹勁的老闆娘喬茵強力推薦,《日常藍調》也將在出現在台中新光三越MUJI BOOKS七月旅行主題中與其他很棒的書籍一起展售,路過可以去吹吹冷氣看看這些關於旅行的書(疑?)。
http://gbcms.muji.com/tw/mujibooks/recommend_test.html#2
#旅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
#老闆娘愛碎嘴但總第一個買書第一個支持創作
#可能最近照顧小孩要記得東西太多是日常藍調才對XD
(旅人之森 幫 MUJI BOOKS推薦書)
很開心可以接受自己喜愛的無印良品邀請
幫忙推薦七月旅行主題的選書
「旅行時喜歡/適合閱讀的書籍」
這些喜愛的書籍也同時會在台中新光三越的無印良品展售
最棒的就是可以到現場看大家推薦的書啦 !
MUJI BOOKS
http://www.muji.com/tw/mujibooks/recommend.html#2
本人 ︱ 張喬茵
職業 ︱ 旅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 主理人
最推薦的旅行國家/城市 ︱ 日本/沖繩, 京都
最想去的旅行國家/城市 ︱ 西班牙的各城市(其實沒去過的地方都想去看看)
最喜歡的MUJI旅行用品 ︱ 護照套, 文具
*1 吉井忍:《東京本屋紀事》
逛書店一直是我旅行中很重要的主題之一,延續著日常生活的習慣,旅行到各地也想探訪當地富有特色的書店,期待和店主的選書相遇。
作者採訪了東京11個經營類型不同的書店及特別的選書人工作,不只有書店歷史沿革特色說明,還詳細採訪了書店持續經營的現實問題。開書店並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也一樣面臨著
嚴格的存活問題。
在拜訪書店前先做功課了解喜愛的書店,再把它排進下一趟的東京行程中,這是我的旅行企劃方式。
*2 中村好文、神幸紀:《打造夢想麵包屋》
對空間設計佈置極有興趣,又有幾次改造空間的經驗,讓我對於空間改造的書充滿熱情。
這是一個由委託者及設計師共同打造一個理想工作及生活空間的書信紀錄集,詳細地記錄著委託者如何尋找理念相投的設計師,寄出信件希望能委託設計師代為設計空間,過程中不斷地討論甚麼才是最適合的空間?修正再修正終於協力完成了作品。
看完這本書,我在心中許願,希望可以有一天再次造訪北海道,一定要拜訪這間理想的麵包店,還有書中提到的附近的店家也要一併排入行程中,有時候我的一段行程是從一本書發展
出來的。
*3 早川由美:《半農半創作,悠悠晃晃的每一天》
六年前從台北回到台中,從上班族轉而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過起不同的生活,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於是機緣下我就開始學習陶藝,不知不覺也五年多的時間了,直到最近對這個創作材質才稍稍有點自己的心得。
開始創作後,生活的態度也會轉變,我開始儘可能地選擇少量生產的創作品,或是嘗試自己設計創作出喜歡的物件,手作很慢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所以作品會注入獨特的感情,這是時間的魔法痕跡,因此也會珍惜著物件,這和很便宜簡單地購買消費的狀態不同。
生活旅行和創作彼此滋養著成長,作者由美和陶藝家先生哲平移居到高知山上谷相,過著自己動手耕作創作的生活,做著自己喜愛的事物充滿感激地度過每一天,這也是我目前的生活
樣貌。我喜歡在獨自旅行的交通工具上閱讀,這個時候是我最能思考沈澱的時刻,旅行的時候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本書。
*4 徐至宏:《日常藍調》
延續前一本書《安靜的時間》的風格,記錄著創作者日常生活、旅行及駐村的經歷,不是高潮迭起的跨國奇遇,而是用一種很平實的方式以畫筆及文字記錄著,十足的阿宏風格。
看著阿宏的作品,會突然想起小時候的生活,回想起來物質選擇不多卻也不覺得單調,反而比起現在的多選擇來得富足,就像是一塊單純美好的白土司。
身為豐原人,求學退伍後又返回豐原生活創作,阿宏紀錄著每日經過的豐原日常角落是我覺得最迷人的,可以在每天看到的風景中挖掘出不同的觀看角度,距離台中搭火車只要約二十分鐘的豐原,非常適合來一趟一日小旅行。
*5 瀨底正之:《沖繩旅行,淡淡的生活》
2010年我們第一次造訪沖繩,從此愛上了這塊土地,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興起沖繩旅行的念頭,今年二月還帶著小孩第四次拜訪沖繩,很多朋友很訝異我們居然可以拜訪沖繩這麼多次,沖繩在多數台灣人印象中就是跟墾丁差不多的地方,看了我們的沖繩行程後,完全顛覆腦中的沖繩印象讓我們對沖繩徹底改觀的就是這本書,在沖繩與它相遇(日文版)後才發現,原來沖繩這麼精彩,有很多有意思個性的旅宿、咖啡廳、麵包店、選品店、工藝品藝廊、藝術家工作室等,我們開著車上山下海拜訪這些秘境。
如果你也想來趟很不同的沖繩旅行,那這本書要優先放入購物車。
其他漏網之餘推薦
*內澤旬子:《世界屠畜紀行》
每次跟朋友介紹這本書,許多人的反應都是:什麼!居然是一本講著宰殺動物的書!真是太恐怖了,我不敢看。(明明大家平常都大口吃著肉卻不敢面對殺生這個事實)
但是,這本書被我放在書架上,想到的時候就會取下來翻閱幾個章節,看了之後完全不會有恐怖的感覺而是發現太有趣了!這真是原本被自己忽略不曾注意過的領域。
作者選擇了世界各地有意思的屠宰現場實地採訪紀錄,以旅行的主題來說真是另類。其中很特別的是他採訪了韓國的狗肉屠宰場及當地特別的狗肉文化、埃及的駱駝屠畜等,每一個章節深入採訪紀錄,內頁的插畫也獨具特色,輔助文字說明。
平常總是吃肉,卻不去思考製成肉的過程?那是個非常有趣的世界。看完這本書後也許會打開你對主題旅行內容的多元性。
*久住昌之:《野武士一路向西:從東京散步到大阪,兩年間的即興遠征》
年輕時嚮往的旅行跟現在不同。
年輕的我總是在旅行前做了很多功課,且制定密密麻麻的行程表。理想旅行模式就是希望把行程表上面的規劃地點都順暢走完,常常結果是一天的結束都疲憊不堪。
現在的我最常的旅行方式是只為旅行訂定大方向,一天只安排一兩個喜愛的地點,其他的時間就在附近散步閒晃發現一些驚喜事物,或找間咖啡館看書或觀察環境路人。
看似鬆散的行程但身體五感開啟充滿收穫。久住昌之的旅行哲學非常貼近我這幾年的旅行風格,他的作品《孤獨的美食家》、《白天在澡堂喝酒》等都有拍攝成日劇,作品一慣的風格就是在身邊尋常的小地方中找尋樂趣,也很適合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只要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生活,日常生活即是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