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章是要跟大家探討一個佛家名句 —— 手指指月指非月。
大意是說一個人用手指指向月亮給你看,然後告訴你這就是月亮。然後你卻以為他的手指是月亮。
這篇文章是要告訴佛教徒自己怎樣的被祖師爺騙了還不知情,但,還沒看下去之前,記得訂閱我這粉絲頁,已經訂閱的如果你閱讀之後覺得有啟發的,請點讚這文章,不用分享。
佛教要知道各個修行的儀軌,其實都有其最終要得到的目的。例如:跪拜頂禮是為了要消除自己的傲慢心,讀經是為了思維佛理而消除愚痴,供養是為了消除貪念的執著。
因為信眾貪圖利益,一些佛經或祖師為了方便教導,就會跟人講拜佛、讀經、供佛是有功德的。祖師們嘗試用手指來指月。
講得好聽就叫做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隨順眾生的習慣來渡化他們。
但我可以給大家知道這條路線千年走下來,以欲勾而成功入佛智的,少之又少。
其中你可以看到著名的金剛經,內容中確實有講到佛家心地法門的修持:如夢幻泡影、應無所住等等,這些算是『佛智』的範疇。同一時候經中不厭其煩的重複多次講述就算滿了整個宇宙的珠寶供養佛的功德很大,但都比不上你宣揚金剛經裡面這些『佛智』範疇的金句。
所以好好的一本能夠啟迪你去思維佛家思想的一本經典,最後有更多人士會錯意的把他變成要唸金剛經,因為會有很大的功德,一大眾的人都變成機械式的唸金剛經來累積功德,而幾乎放棄了要你在金剛經理義上用心學習(聞),思考(思)和禪修(修)。
另外一個很經典諷刺的『把指的手指當成月亮』的例子就是供佛。
供養本來是要消除貪執,把心中的貪念放下。不過,現在的佛教徒供養是因為相信供佛後會有功德,所以不斷的供佛來期望得到更多的功德,有了更多的功德以後自己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人間和天上,甚至是出世間的利益。
很諷刺的是:這種要得到更多的功德就是貪的思維,恰恰就已經違反用供養來放下貪念的本意!請問你做再多的供養,真的就會消除了自己的貪念嗎?
這就是錯解了手指是月亮的可笑,把路標當成目的地的愚蠢。
認為唸經供佛是有功德的朋友,不要被佛經和祖師騙了。
得其意,可忘其形。拐杖是幫一個腳受傷的人走路而不再傷腿,不過復原的過程到了某個階段你不肯丟下你的拐杖,你的腳將沒辦法完全的復原。
這種『功德思想』的最大缺點,是會讓人的心往外奔馳,你的心一往外,根本就很難反觀自己內心有沒有貪念。
而且你也不需要求菩薩把你的貪嗔癡都消除,你單單把貪念裡面的其中一個領域,能夠觀察到,能夠面對,能夠節制,能夠駕馭或轉化其中一個慾望,如飲食或刷手機,就很了不起了。
那些天天迴向消除貪嗔癡的,你要他坦然講出自己有甚麼貪念很難駕馭,他都未必講得出,一些甚至還留意不到自己的貪念,卻安慰自己說自己有一天會成佛。
過度正能量,是有報應的!
#千里之行起於足下
#九層之塔起於壘土
(覺得我的文章有啟發作用的話,請訂閱!)
九層之塔起於壘土 在 學國學,漲知識——「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 每日頭條 的相關結果
該局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其中,古代「九層之台,起於累土」中的「累」,可以同 ... ... <看更多>
九層之塔起於壘土 在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修訂本參考資料] - 成語典 的相關結果
千里遠的路程是從邁開腳下的第一步開始。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漸累積而成的。《老子》第六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 ... ... <看更多>
九層之塔起於壘土 在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_百度百科 的相關結果
九層 之台,起於累土”,指九層高台是從一筐土開始堆積起來的。引喻做事是從最基本開始,經過逐步的積累,才能有所成就。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