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最暖的一款改邪歸正】
看過歐·亨利短篇作品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他的故事最愛在結尾來個反轉,我們往往也都會期待他如何製造最後的反轉。
但這篇應該是少數,小編看到一半就很擔心結尾會反轉的故事。一個關於改邪歸正的故事。
來看看這部有趣的短篇作品吧。
-
重新做人 / 歐·亨利
看守來到監獄制鞋工廠,吉米·瓦倫汀正在那裡勤勤懇懇地縫著鞋幫。看守把他領到前樓辦公室。典獄長把當天早晨州長簽署的赦免狀結了吉米。吉米接過來時有幾分厭煩的神氣。他被判四年徒刑,蹲了將近十個月。他原以為最多三個月就能恢復自由。像吉米·瓦倫汀這樣在外面有許多朋友的人,進了監獄連頭髮都不必剃光。
「喂,瓦倫汀,」典獄長說,「你明天早晨可以出去啦。振作起來,重新做人。你心眼並不壞。以後別砸保險箱了,老老實實地過日子吧。」
「我嗎?」吉米詫異地說。「哎,我生平沒有砸過一個保險箱。」
「哦,沒有嗎,」典獄長笑了,「當然沒有。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你是怎麼由於斯普林菲爾德的那件案子給送進來的?是不是因為你怕牽連某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人,故意不提出當時不在出事現場的證據?還是僅僅因為不仗義的陪審團虧待了你?你們這些自稱清白的罪犯總是要找藉口的。」
「我嗎?」吉米還是露出無辜的樣子斬釘截鐵地說。「哎,典獄長,我生平沒有到過斯普林菲爾德!」
「帶他回去吧,克羅寧,」典獄長微笑著說,「替他準備好出去的衣服。明天早晨七點鐘放他出去,讓他先到大房間裡來。你最好多考慮考慮我的勸告,瓦倫汀。」
第二天早晨七點一刻,吉米已經站在典獄長的大辦公室裡。他穿著一套極不稱身的現成衣服和一雙不舒服的吱吱發響的皮鞋,那身打扮是政府釋放強行挽留的客人時免費供給的。
辦事員給他一張火車票和一張五元的鈔票,法律指望他靠這筆錢來重新做人,成為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典獄長請他抽了一支雪茄,同他握手告別。瓦倫汀,九七六二號,檔案上注明「州長赦免」。詹姆斯·瓦倫汀先生走進了外面陽光燦爛的世界。
吉米不去理會鳥兒的歌唱,綠樹的婆婆和花草的芬芳,徑直朝一家飯館走去。在那裡,他嘗到了久違的自由的歡樂,吃了一隻烤雞,喝了一瓶白酒;最後再來一支比典獄長給他的要高出一檔的雪茄。他從飯館出來,悠閒地走向車站。他扔了一枚兩毛五分的銀幣給一個坐在門口,捧著帽子行乞的盲人,然後上了火車。三小時後,火車把他帶到州境附近的一個小鎮上。他到了麥克·多蘭的咖啡館,同麥克握了手。當時只有麥克一個人在酒吧後面。
「真對不起,吉米老弟,我們沒有把這件事早些辦妥。」麥克說。「我們要對付斯普林菲爾德提出的反對,州長幾乎撒手不幹了。你好嗎?」
「很好。」吉米說。「我的鑰匙還在嗎?」
他拿了鑰匙,上樓打開後房的房門。一切都同他離開時一樣。當他們用武力逮捕他時,那位著名的偵探本·普賴斯的襯衫上給扯下了一顆鈕扣,如今鈕扣還在地板上。
吉米把貼牆的折床放下來,推開牆壁上一塊暗板,取出一個蒙著灰塵的手提箱。他打開箱子,喜愛地望著那套東部最好的盜竊工具。那是一套樣式俱全,用特種硬鋼製造的,最新式的工具,有鑽頭、沖孔器、搖鑽、螺絲鑽和兩三件吉米自己設計,並引以自豪的新玩意兒。這是他花了九百多元在一個專門打造這類東西的地方訂做的。
過了半小時,吉米下樓來,穿過咖啡館。他已經換了一套雅致稱身的衣服,手裡提著那個抹拭乾淨的箱子。
「有苗頭嗎?」麥克·多蘭親切地問道。
「我嗎?」吉米用困惑的聲調說。「我不明白。我現在是紐約餅乾麥片聯合公司的推銷員。」
這句話叫麥克聽了非常高興,以至吉米不得不留下來喝一杯牛奶蘇打。他從不碰烈性飲料。
在瓦倫汀——九七六二號釋放了一星期之後,印第安那州裡上發生了一件保險箱盜竊案,案子做得乾淨俐落,毫無線索可循。一共失竊了為數不多的八百元。兩星期後,洛根斯波特有一個新式防盜保險箱給輕而易舉地打開了,失竊一千五百元現款,證券和銀器沒有損失。警局開始注意了。接著,傑斐遜城一個老式銀行保險箱出了毛病,損失了五千元現款。如今失竊的數字相當高了,本·普賴斯不得不插手干預。經過比較,他發現盜竊的方法驚人地相似。本·普賴斯調查了失竊現場,宣佈說:「那是『花花公子』吉米·瓦倫汀的手法。他又恢復營業了。瞧那個暗碼盤,像潮濕天氣的蘿蔔那般輕易地拔了出來。只有他的鉗子才幹得了。再瞧這些發條給削得多麼俐落!吉米一向只鑽一個洞就行了。哎,我想我得逮住瓦倫汀先生。下次可不能有什麼減刑或者赦免的蠢事,他得蹲滿刑期才行。」
本·普賴斯瞭解吉米的習慣。他經手處理斯普林菲爾德那件案子時就摸熟了吉米的脾氣。跑得遠,脫身快,不找搭檔,喜歡交上流社會的朋友;這些情況讓瓦倫汀贏得了難得失風的名聲。本·普賴斯將已在追蹤這個開保險箱好手的消息透露了出去,有防盜保險箱的人比較安心一些了。
一天下午,吉米·瓦倫江帶著他的手提箱搭了郵車來到艾爾摩爾。艾爾摩爾是阿肯色州黑槲地帶的一個小鎮,離鐵路線有五英里。吉米活像是一個從學校回家來的結實年輕的大學四年級學生,他在寬闊的人行道上向旅館走去。
一位年輕姑娘穿過街道,在拐角那裡打他身邊經過,走進一詞掛著「艾爾摩爾銀行」招牌的門。吉米·瓦倫汀直勾勾地瞅著她,忘了自己是誰,仿佛成了另一個人。她垂下眼睛,臉上泛起一陣紅暈。有吉米這種氣質和外表的年輕人在艾爾摩爾是不多見的。
銀行門口臺階上有個男孩,仿佛是股東老闆似地在遊蕩,吉米便纏住他,開始打聽這個小鎮的情況,不時給他幾枚銀幣。沒多久,那位姑娘出來了,裝著根本沒有見到這個提箱子的年輕人,大模大樣地自顧自走路。
「那位年輕姑娘是不是波利·辛普森小姐?」吉米裝得老實,其實很狡黠地問道。
「不。」小孩說。「她是安娜貝爾·亞當斯。這家銀行就是她爸爸開的。你到艾爾摩爾來幹嗎?那錶鏈是不是金的?我就要有一條叭兒狗了。還有銀角子嗎?」
吉米到了農場主旅館,用拉爾夫·迪·斯潘塞的姓名登了記,租了一個房間。他靠在櫃檯上,把自己的來意告訴了那個旅館職員。他說他來艾爾摩爾是想找個地方做些買賣。這個小鎮做鞋子行業怎麼樣?他想到了鞋子行業。有沒有機會?
旅館職員被吉米的衣著和風度打動了。他本人也可以算是文爾摩爾那些還不夠格的時髦青年之一,但是現在看到了已明白差距。他一面揣摩吉米的領結是怎麼打的,一面懇切地提供了情況。
是啊,鞋子行業應該有很好的機會。當地沒有專門的鞋店,綢緞和百貨商店兼做鞋子生意。各行各業的買賣都相當好。希望斯潘塞先生能打定主意在艾爾摩爾安頓下來。他將發現住在這個小鎮上是很愉快的,居民都很好客。
斯潘塞先生認為不妨在鎮上逗留幾天,看看情形再說。不,不必叫小廝了。他自己把手提箱帶上去:箱子相當沉。
一陣突如其來的愛情之火把吉米·瓦倫汀燒成了灰燼,從灰燼中重生的鳳凰拉爾夫·斯潘塞先生在艾爾摩爾安頓下來,一帆風順。他開了一家鞋店,買賣很興隆。
在社交上,他也獲得了成功,交了許多朋友。他的願望也達到了。他結識了安娜貝爾·亞當斯小姐,越來越為她的魅力所傾倒。
一年後,拉爾夫·斯潘塞先生的情況是這樣的:他贏得了當地人士的尊敬,他的鞋店很發達,他和安娜貝爾已經決定在兩星期後結婚。亞當斯先生是個典型的、勤懇的鄉間銀行家,他很器重斯潘塞。安娜貝爾非但愛他,並且為他驕傲。他在亞當斯一家和安娜貝爾的已經出嫁的姊姊家裡都很受歡迎,仿佛他已是他們家的成員了。
一天,吉米坐在他的房間裡寫了如下的一封信,寄往他在聖路易斯的一個老朋友的可靠的位址。
親愛的老朋友:
我希望你在下星期三晚上九點鐘到小石城沙利文那裡去。我請你幫我料理一些小事。同時我想把我那套工具送給你。我知道你一定樂於接受的;複製一套的話,花一千元都不夠.喂,比利,我已經不幹那一行啦;一年前歇手的。我開了一家很好的店鋪。如今我老老實實地過活,兩星期後,我將同世界上最好的姑娘結婚。這才是生活,比利,正直的生活。現在即使給我一百萬,我也不會去碰人家的一塊錢了。結婚後,我打算把鋪子盤掉,到西部去,那裡被翻舊帳的危險比較少。我告訴你,比利,她簡直是個天使。她相信我;我怎麼也不會再幹不光明的事了。千萬到沙利文那裡去,我非見你不可,工具我隨身帶去。
你的老朋友
吉米
吉米發出這封信之後的星期一晚上,本·普賴斯乘了一輛租來的馬車悄悄到了艾爾摩爾。他不聲不響地在鎮上閒逛,終於打聽到他要知道的事情。他在斯潘塞鞋店對面的藥房裡看清了拉爾夫·迪·斯潘塞。
「你快同銀行老闆的女兒結婚了嗎,吉米?」本輕輕地自言自語說。「嘿,我還不知道呢!」
第二天早晨,吉米在亞當斯家裡吃早飯。他那天要到小石城去訂購結婚禮服,再替安娜貝爾買些好東西。那是他到艾爾摩爾後的第一次出門。自從他幹了那些專業「工作」以來,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他認為出門一次不會有什麼問題。
早飯後,家裡的人浩浩蕩蕩地一起到商業區去;亞當斯先生、安娜貝爾、吉米、安娜貝爾已出嫁的姊姊和她的兩個女兒,一個五歲,一個九歲。他們路過吉米仍舊寄住的旅館,吉米上樓到他的房間裡去拿手提箱。之後他們便去銀行。吉米的馬車停在那裡,等一會兒由多爾夫吉布森趕車送他去火車站。
大夥走進銀行營業室的雕花橡木的高柵欄裡;吉米也進去了,因為亞當斯未來的女婿是到處都受歡迎的。職員們都樂於接近那位將同安娜貝爾小姐結婚的,漂亮可親的年輕人。吉米放下手提箱。安娜貝爾充滿了幸福感和青春活潑,她戴上吉米的帽子,拎起手提箱。「我像不像一個旅行推銷員?」安娜貝爾說。「哎呀!拉爾夫,多麼沉呀!裡面好像裝滿了金磚。」
「裝著許多包鎳的鞋楦,」吉米淡淡地說,「我準備還給別人,我自己帶著,可以省掉行李費。我近來太節儉了。」
艾爾摩爾銀行最近安裝了一個新保險庫。亞當斯先生非常得意,堅持要大家見識見識。保險庫不大,但是有一扇新式的門。門上裝有一個定時鎖和三道用一個把手同時開關的鋼閂。亞當斯先生得意揚揚地把它的構造解釋給斯潘塞先生聽,斯潘塞彬彬有禮地聽著,但好像不很感興趣。那兩個小女孩,梅和愛葛莎,見了閃閃發亮的金屬以及古怪的時鐘裝置和把手,非常高興。
這時候,本·普賴斯逛了進來,胳臂肘支在櫃檯上,有意無意地向柵欄裡瞥去。他對出納員說他不要什麼,只是等一個熟人。
突然間,女人當中發出了一聲尖叫,亂成一團。在大人們沒有注意的時候,九歲的梅好奇地把愛葛莎關進保險庫,學著亞當斯先生的樣子,關上了鋼閂,扭動了暗碼盤。
老銀行家跳上前去,扳動著把手。「門打不開了。」他呻喚著說。「定時鎖沒有上,暗碼也沒有對準。」
愛葛莎的母親又歇斯底里地尖叫起來。
「噓!」亞當斯先生舉起發抖的手說,「大夥都靜一會兒。愛葛莎!」他儘量大聲地嚷道。「聽我說。」靜下來的時候,他們隱隱約約可以聽到那孩子關在漆黑的保險庫裡嚇得狂叫的聲音。
——「我的小寶貝!」她母親哀叫道。「她會嚇死的!開門!哦,把它打開!你們這些男人不能想些辦法嗎?」
「小石城才有人能打開這扇門。」亞當斯先生聲音顫抖地說。「——老天!斯潘塞,我們該怎麼辦?那孩子,她在裡面待不了多久。裡面空氣不夠,何況她要嚇壞的。」
愛葛莎的母親發瘋似地用手捶打著保險庫的門。有人甚至提議用炸藥。安娜貝爾轉向吉米,她那雙大眼睛裡充滿了焦急,但並沒有絕望的神色。對一個女人來說,她所崇拜的男人彷彿是無所不能的。
「你能想些辦法嗎,拉爾夫。試試看,好嗎?」
他瞅著她,嘴唇上和急切的眼睛裡露出一抹古怪的柔和的笑容。
「安娜貝爾,」他說,「把你戴的那朵玫瑰給我,好不好?」
她以為自己聽錯了他的話,但還是從胸襟上取下那朵玫瑰,交到他手裡。吉米把它塞進坎肩口袋,脫去上衣,捲起袖子。這一來,拉爾夫·迪·斯潘塞消失了,代替他的是吉米·瓦倫汀。
「大家從門口閃開。」他簡單地命令說。
他把手提箱往桌子上一放,打了開來。從那一刻開始,他就仿佛沒有意識到周圍的人了。他敏捷而井井有條地把那些閃亮古怪的工具擺出來,一面照他平時幹活的脾氣輕輕地吹著口哨。周圍的人屏聲靜息,一動不動地看著他,似乎都著了魔。
不出一分鐘,吉米的小鋼鑽已經順利地鑽進了鋼門。十分鐘後打破了他自己的盜竊紀錄,他打開鋼閂,拉開了門。
愛葛莎幾乎嚇癱了,但沒有任何損傷,被摟進她媽媽懷裡。
吉米·瓦倫汀穿好上衣,到柵欄外面,向前門走去。半路上,他模模糊糊聽到一個耳熟的聲音喊了一聲「拉爾夫!」但他沒有停下腳步。
門口有一個高大的人幾乎擋住了他的去路。
「喂,本!」吉米說道,臉上還帶著那種古怪的笑容。「你終於來了,是嗎?好吧,我們走。我想現在也無所謂了。」
本·普賴斯的舉動有些古怪。
「你認錯了人吧,斯潘塞先生。」他說。「別以為我認識你。那輛馬車還在等著你呢,不是嗎?」
本·普賴斯轉過身,朝街上走去。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5的網紅KK 我,走著、走著、走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覺得我點的餐點都滿好吃的✌️ 從外面看餐廳,你可能會覺得昏暗 #一杯起 是不是酒吧?還是高級餐廳? 可能讓你怯步不會進去? 別怕,開門就是了~~ - 餐廳主廚是來自 #夏慕尼 鐵板燒出來創業開的 融合鐵板及串燒料理餐廳 讓你吃的健康不油膩 讓你用平價吃出CP值的美味! 還有提供各式酒類特調,專治...
九點半酒吧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極光與雪地旅行-阿比斯庫】
搭乘這趟往瑞典極圈的火車,從斯德哥爾摩開到阿比斯庫國家公園莫約二十多小時,沿途可以飽覽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山海風光,沿途大半都是雪景覆蓋著森林,偶爾會經過港口,眺望著波羅地海。
阿比斯庫是瑞典北部北博滕省的一個村莊,位在北極圈內。所謂的北極圈是指緯度數值66°34的一個假想圈,以內的都算「北極地區」,陸地部分包括了格陵蘭、北歐三國、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北部。在每年的秋春之際,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附近,地球磁場迫使其中一部分沿著磁場線集中到南北兩極,當粒子進入極地的高層大氣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並激發,能量釋放產生的光芒形成圍繞著磁極的大圓圈,即極光。
所以很多人問「極光是什麼?」答案不是女神,也不是傳說,更不是千載難逢的奇特景象,而是大自然現象。所以在特地時間前往極圈就有機會抬頭看見天空跳躍著不同顏色的彩光,又以南北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帶狀區域內是最長見到極光的區域,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冰島與北歐極圈。
北歐圈的極光聖地以幾個城市最為著名,芬蘭的聖誕老人村羅瓦涅米、挪威的極光首都特羅姆瑟,在瑞典則是以基律那中心。這次要去的是瑞典往芬蘭的邊界的「阿比斯庫國家公園」。
說也巧合,出發前有位台灣的極光獵人-Frank正在招募極光採訪團,所以就同一群媒體在此集合。剛好此時是春分時節,日照的時間比冬日逐漸延長,大約九點日出,四點日落。抵達的第一天還在適應環境,傍晚旅館的服務人員就敲門讓大家出來,請每個人往天邊抬頭看。
我急忙著問:「發生什麼事了?」抬頭往天空看,什麼都沒有啊!服務人員指著遠方說:「是極光。」我努力揉了眼睛,怎麼看都是黑的,一點都不覺得天空上有光影飛舞,彷彿有些白色的雲霧,看上去一點都不像極光。
不過,人的肉眼看不到的,手機卻能拍出來!相機則拍得更好些。才知道極光有區分大小,極光指數(Kp Index)從0到9,是觀測極光的重要指標,當指數越高,代表極光覆蓋的範圍越大,看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手機可下載APP Aurora Now就能查詢。
沒多久,眾人跑去空曠無光害的冰原上等待,因當晚天氣良好,極光條件天時地利人和,滿天的極光用肉眼就能看到,手機也能清楚拍下閃動的模樣。
然而接連之後的幾天,就再也沒看到極光的蹤影,其中一天我們乘坐著雪上摩托車前往阿比斯庫的森林區域。林地四面寧靜毫無光害,每個人都穿上厚重的雪衣,彷彿是南極的科研人員。等待極光的前一個鐘頭人人是興奮到心跳加倍,即使森林處於零下二十度的低溫,也澆不熄對於極光的熱情。但到了後一個鐘頭,滿天星光的美好逐漸變成腳趾頭的凍傷疼痛,手指跟腳指的血已經不再流動,腦子快被痛佔領全部思緒。那個當下真覺得再不回旅館休息,我就要死了。
此刻就像演災難電影,我開始發難說:「可以回去了嗎?」身旁幾個人也跟著附和,看來大夥都冷到受不了。只有兩個來自美國的遊客,依然不肯離去說要等待極光。那時真的很想把這兩人身上的衣服抽掉,心想:「我們不想陪妳們一起死,好嗎?」那個當下真心覺得,沒有極光也沒關係,人能活著比較重要。
回到旅館之後,準備體驗了北歐人最愛的桑拿(sauna)!極光獵人Frank說在北歐的桑拿房就跟廚房一樣重要,泡完溫暖熱水澡後,進到溫度在50度左右的烤房,裏頭正燒著木炭,偶爾用水澆灑著,汗水從額頭緩緩的流出,身體整個熱烘烘的,特別舒服。走出桑拿房後,簡單穿上一件輕薄外套,就能在雪地裡走上幾分鐘也不覺得冷,旁邊的大姐則叫我們趕快把衣服穿上,說這樣特別容易著涼。
冬季極圈旅遊,因為日照短,活動也變得不多。有狗拉雪橇、雪地摩托車、國家公園森林雪地步行等,其外還有兩個特別的活動,就是去芬蘭的納爾維克Novik漁港城市與基律納Kiruna的季節限定冰旅館。
納爾維克同樣位在北極圈內,只是地處芬蘭的峽灣港區,你可以參觀戰爭博物館,同時也是挪威著名的滑雪勝地。我們到訪當地的魚市場,令人訝異的是跟我所認知的魚市場完全不同,漁貨幾乎都是冷凍,除了挪威甜蝦。挪威甜蝦是環保生物,能吃掉浮游動物,從而扮演海洋勤勞淨化者的角色,並含有大量蛋白質及低卡路里。
基律納則是瑞典極圈第一大城,冬日會建置特色亮點「冰旅館Ice Hotel 」,裡面除了由頂級藝術家設計的主題冰雕客房外,還有冷死人不償命的冰酒吧、華麗的冰教堂以及戶外冰雕作品。要在旅館住宿一晚價格不斐,價格一房都是破萬起跳。所幸還有入場參觀門票,有專人帶領參觀,並可以在酒吧喝一杯酒。
極圈旅行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嚮往,圍繞在極光、冰雪跟桑拿中,也是很多人感慨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實際走一遭,並不覺得非要報團才能參加,更非貴到上天讓人剁手,主要貴在是行程費用,住宿跟交通與飲食並沒有想像中難以讓人入手,當然前提必須要有踏出自助勇氣出發。
下一篇 波羅地海的郵輪之旅
-
9/4 9PM 線上直播聊北歐自助旅行 (你們答應會來嗎?
還是很謝謝 Lapland Trip 北極秘境極光之旅 的Frank阿
九點半酒吧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明心諗估唔到原來交友app識啲女都幾主動,Theresa星期五生日,見都未見過,佢竟然約自己當晚到諾仕佛諾單打獨鬥,本身剩係期待一吓都扯扯地,但阿明望真啲佢相約見面嘅地點,好似有啲唔對路,唔係餐廳嚟喎,竟然係剛復業嘅酒吧,即係代表咩?即係想去就要打疫苗。
阿明想問清楚Theresa,Theresa表示自己已打了BioNTech,乜你仲未打咩?佢反問返阿明,阿明只好硬住頭皮話自己當然打咗,到時見。
阿明心情忐忑不安,本身諗住去媾女播種,無諗到自己最後係要去接種,不過往好嘅方面諗,Theresa當晚極有可能係想搵一個百分百安全嘅男人轟轟烈烈渡過一個夜晚,社交可以有距離,但性交是沒有距離,對象當然是打了疫苗的好。
阿明上網預約接種疫苗時卻晴天霹靂,佢發覺星期五前BioNTech嘅預約已全部額滿,相反科興的疫苗係放題式嘅任你約任你打,但嗰刻嘅阿明覺得無選擇餘地,佢選擇咗科興。由申請預約科興個一秒開始,佢就對呢個世界多咗一份依依不捨,半夜不時回憶童年嘅點滴,甚至考慮過是否應該寫遺書,但經過咗一晚,性慾還是戰勝了恐懼,第二日,他喺街口遠望住嗰個已變成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嘅體育館,然後喺褲袋扲咗包威豪出嚟,點起咗支煙隊咗幾啖壯膽,然後就頭也不回走入接種中心。
晚上九時正,阿明準時到達酒吧,酒吧除咗職員外空無一人,阿明隨意揀了張大梳化,但等咗半個鐘都仲未見人,阿明開始有啲焦急,但好彩嘅係,呢個故事並唔係好老土咁主角又比人放飛機,Theresa終於到咗,佢吊帶短裙,一身惹火打扮,絕對有備而來。
Theresa喺酒吧門口已見到阿明,佢甜笑起上嚟,阿明禮貌地揮手示意Theresa過嚟,點知佢喺門口被職員攔住:「小姐,你要嘟安心出行。」「可唔可以填紙仔?」「而家無紙仔填。」「我無裝喎,咁點算」「咁請你裝返。」阿明見唔對路,立即上前睇吓有咩幫到手,Theresa問:「點解你會入到嚟?」「因為我有嘟安心出行。」阿明答。Theresa臉有難色的再問:「安心出行你都裝?」「我科興我都敢打,裝安心出行有咩問題? 知我咩料啦!」阿明只係有話直說,奈何Thersea 嘅反應係用手掩面,然後搖住頭,轉身離開。
阿明無離開到酒吧,佢返埋位,仲block埋Theresa 嘅whatsapp,呢個臭西,我為咗佢打科興,佢竟然連安心出行都唔肯裝,阿明心諗。時間係九點半,阿明仲好樂觀,望住空無一人嘅酒吧,佢覺得只係啲客人未嚟,如果呢個晚上,只要有一位單身女客人入嚟,一定會係自己嘅獵物,又肯打疫苗又肯裝安心出行,一定跟自己一樣有一些苦衷,有一些故事,大家同是天涯淪落人。
時間係兩點鐘,酒吧直至閂門嗰一刻,除咗阿明之外,係一個客人都無,醉醺醺嘅佢,就係唯一嘅淪落人,離開酒吧後,佢獨自喺後樓梯嘔吐大作,或許是嘔出了打針前吃的早餐而堵塞了氣管,或許是因為仆落樓梯,總知阿明很快就休克後死亡,佢嘅死一定唔關科興事,如果硬要冠以一個死因,佢死因就係衰咸濕。
九點半酒吧 在 KK 我,走著、走著、走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覺得我點的餐點都滿好吃的✌️
從外面看餐廳,你可能會覺得昏暗
#一杯起 是不是酒吧?還是高級餐廳?
可能讓你怯步不會進去?
別怕,開門就是了~~
-
餐廳主廚是來自 #夏慕尼 鐵板燒出來創業開的
融合鐵板及串燒料理餐廳
讓你吃的健康不油膩
讓你用平價吃出CP值的美味!
還有提供各式酒類特調,專治酒蟲患者😆
如有自備食材,也有代客料理服務
-
✅食記文章/菜單:
https://halokkvision.com/taipeifood-onemoreshot261/
-
用餐日期: 2020年12月06日 (星期日) 晚餐
📍 #一杯起_鐵板x串燒 one_more_shot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261之1號1樓
(近🚇信義安和站, 台北101/世貿站, 國父紀念館站)
電話:02 2701 1611
營業時間:17:30-00:00
餐點價位資訊:鐵板美食、特製串燒、各式酒類,歡迎訂桌包場,也有提供私廚客製化料理,加收7%服務費,Uber Eats 外送服務。
📣店家活動:
▪️限時優惠活動(依粉絲團公布為主)。
▪️週一~週四晚上八點半前結帳,打八五折。
▪️週一~週四晚上九點後,享一杯起創意料理 / 1道(價值約NT$300) / 依當桌人數提供份量。
▪️提前一天電話預約,不限任何時段,打九五折優惠。
以上優惠不能與其他平台優惠合併使用,僅能擇一選擇唷!
🔸另於Google評論,留言一句想說的話,即可以兌換Asahi生啤酒一杯 (依當桌參與人數贈送)🍺
-
分類搜尋🔍 #kkvision台北美食
-
FB遇見我💙【我,走著、走著、走著,】
https://www.facebook.com/halokkvision/
IG追蹤我❤【halokkvision】
https://www.instagram.com/halokkvisio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6YDdb04RgM/hqdefault.jpg)
九點半酒吧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藍色恐懼》、《#千年女優》、《#盜夢偵探》日本動畫大師今敏經典再現第二彈,全新4K數位修復版搶先亞洲上映
★2003日本媒體藝術節賞年度最佳電影、日本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優秀獎劇情片
★『史上最偉大動畫電影之一』_洛杉磯時報
★『感人至深的電影』_好萊塢報導者
★『引領觀眾進入全新境界的美好作品』_綜藝報
劇情介紹 :
在大雪紛飛的冬夜東京,原本應該是全家團圓的聖誕夜裡,流浪漢阿銀、小花與美由紀卻在新宿街頭意外撿到一個被遺棄的女嬰。阿銀堅持要將女嬰送交警察局,但前媽媽桑阿花卻一直渴望有個小孩,執意留下女嬰直到找到她的親生父母為止。但女嬰親生父母的資料只留下一張酒吧名片和幾張照片而已,於是三個看似放棄人生,沒有任何未來的流浪漢,在都市叢林展開了一段尋找女嬰親生父母的冒險之旅。在經歷了無數的巧合及意外,究竟他們最後尋找到的,是先找到這女嬰的父母亦或是他們三人的幸福呢?
其他出沒地區
►【半瓶醋】臉書粉專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QDDQT
這邊其實是每天都在出沒的區域
►【半瓶醋】IG
https://www.instagram.com/baofuzhang/
其實一直沒有很習慣用IG...
►YouTube頻道【半瓶醋】
https://pros.is/RDVPU
每週五晚上九點半固定會有【半瓶醋夜未眠】的實況節目,然後會不固定的發佈一些影片,以前很多電影影評與少許的遊戲介紹,不過最近比較少了。
►Twitch【半瓶醋】
https://www.twitch.tv/bpf1980
會聯播每週五晚上九點半的【半瓶醋夜未眠】,之前都會用這個台玩遊戲,可是因為老是被Ban,所以最近轉戰YouTube了
Podcast
基本上就是把【半瓶醋夜未眠】當中的精選討論片段放上去,不想看畫面只想聽聲音的朋友可取用。
►iTunes Podcast【半瓶醋】
https://pros.is/SRYWZ
►Spotify Podcast【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SN9AN
部落格:之前有很多個部落格,不過目前縮減到只有兩個還在更新
►GQ【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THT4V
►巴哈姆特【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SPSUU
專欄:媒體合作的供稿,不定期出影評
►派特88【半瓶醋】
https://vinegarfilmcafe.pros.is/T3HRD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dBRM-fFqKw/hqdefault.jpg)
九點半酒吧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pc1sxl4Yt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