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聽到了「母難日」這個詞,心裡有點感觸。
__
過去會聽到長輩和小孩提醒:『你的生日是母難日,要感謝你的母親。』的確,生產的過程對每位女人來講,都會是又喜又痛又難以言喻的獨特經驗,衝破生理和心理的極限,有太多的心情可以訴說。然而,許多母親就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逐漸地只記得寶寶和自己相處的每一刻,而不僅僅惦記生產過程的痛苦。過去的年代中,女性在生育的選擇上被許多觀念給綑綁,替夫家添丁,多子多孫,相夫教子成為女性的義務時,女性在成為母親的過程中,有許多的不得已成為說不出口的情緒,或是期盼兒女成為救贖。
.
許多大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聽過:
『我沒有和你爸離婚都是因為你。』
『我這麼辛苦,你不要讓我失望。』
更甚者變成:『要不是因為你,我需要這麼辛苦嗎?』
.
這些話語對於長大的大人們有什麼影響?也許是花了許多時間去找尋自我價值,也許是擺脫不了的來自於原生家庭中情緒上的負荷,
『我這樣是不是不孝?』
『我要怎麼樣才能獲得他們的肯定?』
甚至是懷疑父母親為什麼可以不經過自己的同意,就把自己生下來,面對這個感受不到愛的世界。
.
我自己在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也會犯了這樣的問題:期待孩子看到我的付出,作為他們應該要如何如何的交換。還記得在前年的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自己帶孩子出國,孩子吵架吵得不可開交時,我很生氣地說:『帶你們出國玩,你們還這樣吵架!』我在情緒之下聽見自己這樣的聲音,一開始覺得很合理,越想越氣。等到自己去超市採買,冷靜了一下後發現:我帶孩子出國是因為我也想全家一起創造回憶,不是要換得他們很乖。孩子們吵架也和有沒出國無關,他們就是會吵架。
.
然而,究竟什麼原因,讓我把付出和對孩子的期待成為一個因果關係?可能是疲憊,可能是文化世代的各種聽聞庫存在記憶中的一個概念,也可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付出者甚至是犧牲者的位置,然後期待付出被看見,被理解。#母親的付出是因為自己的愛與選擇,孩子的調皮是因為他們的發展階段,以及這是當時選擇孕育孩子,我們必須擔負起教養的責任。而教養中,有愛,也有溫和堅定。理解孩子的心情,但也界定好規範; 理解母親自身的情緒,但 #也擔負起面對自己情緒的責任。
『歡迎你來到這個世界上,謝謝你成為我的寶貝。』
.
期待每個女人在選擇生育時,能夠有充分的心理空間替自己做決定,生育孩子,是我的選擇,是我和伴侶一起的選擇。
從懷孕到生產,再到教養,有太多因素影響著母親的心情,絕對是一條有幸福也有困難的路,但如果能更明白這是選擇之後的後果。愛孩子,也同時愛著自己,知道我自己該怎麼調適我的心情,不把自己的情緒交給孩子來負責,明白 #身為母親這條路就是有愛,#也有承擔。
.
抽出自己的心情與需求去看待孩子的行為,才會看得更清楚,也才能夠用彼此是獨立的個體去理解孩子。而 #孩子將會在這條路上把被理解的經驗內化,#成為他未來理解其他人的基礎與情感的養分。
.
如果你是一位和原生家庭有很多糾結的母親,希望我們都能夠透過成為母親的過程,思辨自己的感受,哪些是來自於現在,哪些是來自於過去。看到自己所有的努力,而知道自己的誕生值得祝福,也知道我們的寶貝擁有我們的祝福,而 #成為他自己。
.
孩子的生日,也是母親這個身份誕生的日子,一起學習好好愛,一起學習理解自己與彼此,上一代,這一代,以及下一代。
也擔負起面對自己情緒的責任 在 老是怪東怪西又愛抱怨?孩子其實在找安慰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要了解孩子抱怨背後的感情,可以先回想自己曾經抱怨的事件,如:抱怨 ... 當孩子情緒穩定,就能有較多的能量去面對自己抱怨的事情,並擔負起責任。 ... <看更多>
也擔負起面對自己情緒的責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我很關心,面對關係中的對方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人沒辦法覺察自己所丟出去的石頭,只看得見湖面的一圈圈漣漪。 ... 把心情準備好,不一定都能開開心心去面對對方,但起碼擔負起處理自己情緒的責任,先讓自己自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