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做自己的騎士公主!穿上盔甲,打造自己的美顏盛世!」
我,QQ瑜,25歲時曾經喜歡上像風一般的男子,人生首次感受到自己在他面前好渺小,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觸動我這個處女座的小劇場,覺得自己不夠好看、不夠亮眼、不夠傻白甜的自卑心,4年來帶著各種心碎想讓我被愛孤立!
對,這就是小瑜為什麼會踏上逆襲之路,不斷累積自己的能量、外敷內用提升美貌, 故事的最後是我說了881。成為多才多藝多桃花的公主之後,騎士的選擇不只有他一人,周杰倫唱完還有周興哲接棒,每晚小巨蛋的嘉賓都不同人!
★「人為什麼要成功,就是為了讓自己掌握主動選擇權。」
不可否認,我們都心知肚明,身處看臉時代,你沒有順眼乾淨的外表、沒有基本禮儀的談吐、沒有讓人想下次再見你的香味,各種機會都會被別人插隊,跟小潘鳳梨酥一樣難搶!不管是因為社群網路、大環境變化的影響等,近期像霧眉、矯正牙齒、微整等產業也愈來愈盛行,女性對於自身的「美」有愈來愈多的追求,但如果你一昧跟著潮流走,很容易被潮流給淹沒,最後落得朋友一句:「你怎麼看起來怪怪的?」
★「美的第一步,在於你是否了解自己?」
這句話聽起來很八股,但我大概花了10年才走到這哩路。知道自己的黃皮無法變成白富美,所以我選擇用牌卡打造自己被人喜愛的「白負美」;理解自己是左臉比較美,拍照就盡量站左邊;知道「黃色」穿上去就莫名有女王氣場,所以戰服都要挑同色款;知道自己沒辦法跟一票年輕網紅拼流量,所以我選擇定期運動與打肉毒與地心引力對抗!美,來自於看透自己、接納自己,最後愛上自己。
★「真正困住你的,是不敢說想要的嘴。」
當初接到 #曼陀 的邀約寫稿時,我忍不住跟經紀人說:「可是我沒有這個困擾啊!」經過與團隊、整形醫約翰。尼 高雄 長庚整形外科蔡岳儒醫師開會後,我才知道原來光是願意談論隆乳就可以幫助到很多人,根本就像做慈善,當公眾人物開始從不同角度解讀美麗和自信,大家看待別人的眼光將會更尊重更開放!
蔡醫師表示,隆乳可以讓罹患乳癌的姐妹在進行完切除手術後,藉由重建乳房恢復人生信心。「重建這件事,不僅是重建乳房,也包含心理狀態。病患其實會長期與不確定的情緒共存,當她們結束手術,看到乳房完整美麗、還能穿泳衣,不會時時覺得自己得過乳癌,心情就是不一樣。」
另外像是跨性別者、產後女性、各年齡層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女性,現在都可選擇使用來自嬌生集團,擁有美國FDA認證、全球超過700萬女性的一致選擇的全球第一品牌 #曼陀作為選項,還加碼10年以上追蹤數據,是目前醫界擁有最高滿意度的安心品牌。
「很多女性在談及隆乳手術時,還是會有點害羞。但看到術後的她們,在IG上面開始發自拍、穿衣服也更有自信,就是我們身為醫生最有成就感的時刻!」蔡醫生笑著表示:曼陀有很多不同挺度、飽滿度和柔軟度規格可選擇,越多產品代表,越趨近自然好看的胸型選擇越多,這部分大家可以向專業的醫生諮詢。」不過我擔心的是,如果是天秤座不知道會不會又產生選擇困難症呢?
生活就像是顆鑽石糖,女生可以藉由改變讓自己發光!美麗不只是你的單一選項,更是你成為公主後,還能擁有更愛自己的騎士精神!
#嬌生 #曼陀 #曼陀隆乳 #曼陀記憶果凍 #曼陀水滴 #星座 #小瑜星座 #騎士精神
乳房 全 切除 手術 恢復 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0年在部落格寫下第一篇文章,就這樣寫了十年
練就了一身囤文章、囤照片的功力
就算消失一陣子,只要有定時發文
也不會有人發現我的生活有什麼異樣😆
不一樣的2020年,讓我更重視生命更重視健康
首圖想放自己的美照,避免家人看到動態會太驚嚇
11月初做了婦科檢查與抽血
醫生隨口說了一句:今年胸部檢查做了沒?
我:沒有耶!
醫生:那我幫你掛乳房X光,你去照一下
我:....喔~好(OS:好麻煩阿!但其實我有兩年沒檢查胸部了)
檢查完了下面又莫名的被檢查了上面
原因為乳房攝影跟胸部X光差不多
乳房攝影會利用儀器將胸部上下夾扁
我第一次照乳房攝影傻傻的,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直接痛到尖叫😱
我:天啊!我不行了!太痛了吧~
放射師:你再忍耐一下
我:這有隆乳的人不能做吧!胸部會爆炸
放射師:對~隆乳不能照乳房攝影,所以你有隆乳嗎?
我:沒有,隆乳不會隆這麼小啦(胸部都被夾住了,有的話問也來不及了吧~🤭)
照完了乳房攝影我覺得當天元氣耗盡,然後就回家完全忘記要看報告這件事了
一個禮拜後我接到醫院打來的電話
護士:王小姐昨天怎麼沒有回去看報告?
天兵的我:我不知道還要看報告阿?
護士:我幫你掛明天回來看報告好嗎?
天兵的我:沒關係~我有空再去掛
又隔了一個禮拜,醫院又打電話來提醒我回去看報告
醫院連續提醒了兩次,我才掛號回去看報告(真的很散仙)😅
到醫院我以為只是單純的看報告而已,沒想到一進去門診就現做了乳房超音波
醫生:你有家族乳癌病史嗎?
我:沒有!(想嚇誰)
醫生:你的乳房攝影有看到很大的腫瘤
從乳房超音波看到非常多的腫瘤,其中有三顆腫瘤問題比較大,都有三公分
腫瘤越大就越容易突變,我們先來做切片化驗一下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我:要怎麼切片?
醫生:我會打針到你的胸部抽取腫瘤液體化驗
我:....我...我下禮拜再來做切片好了(想逃)
醫生:化驗報告要等一個禮拜,你確定要拖下去(不可思議的看著我)
我:那~那就現在做切片吧!🥲
切片的方式是在每一顆腫瘤的位置各打麻藥,再各抽四針液體化驗(我有三顆阿)
我又直接在門診室裡面尖叫~
我:這裡隔音好嗎?我怕我嚇會大家
醫生:這裡隔音很好,外面聽不到
是的,每次我很害怕很痛的時候,都會瘋狂想跟醫生聊天轉移注意力
每次做完檢查我都覺得氣力耗盡
過了一個禮拜到醫院看報告
醫生:你有兩顆腫瘤是良性的,但三公分都建議手術拿掉
有一顆比較麻煩,腫瘤裡面布滿了乳腺,引發乳腺癌(乳癌)的機率非常高,不管怎樣都是建議手術切除
我:那拿掉腫瘤胸部會凹凸不平嗎?
醫生:不會,外觀不會有變化
我:那傷口會很大嗎?
醫生:手術有傳統的切除腫瘤跟微創手術
傳統的方式就是切開皮膚取出腫瘤,腫瘤有多大傷口就有多大
微創手術適用針頭切片抽取腫瘤,傷口大概一粒米大小,但比較貴
我:好,那我再跟先生討論看看
跟小寶討論之後,我們決定再去其他醫院做檢查
醫生給的建議也是趕快受術切除腫瘤,最後選了微創手術
挑了小寶比較不忙的時間,安排了手術
因為我是雙邊乳房都有腫瘤,必須住院一天,從午夜12點開始禁食
跟小寶一起送油條去幼兒園上課,八點到醫院報到辦住院
12點手術一直到3點才結束,全身麻醉昏昏沉沉的胸部掛了兩顆石頭奶
一直到了下午5點精神恢復趕快叫小寶買晚餐給我吃
然後快去接油條下課,提醒不要帶小孩來醫院,我自己住院一天
失策的是我忘記先預訂單人病房,隔壁床病人打呼整夜🤦🏻♀️
自己躺在病床上真的負能量爆表,人真的不能生病,生病就是拖累家人阿!
幸好我只需要住院一天,可以自己待在醫院沒問題
回家後一直處於休養的狀態,胸部裡面像塞了石頭,又腫又痛
因為乳房手術有切到乳腺,動作太大乳頭就會開始滴血(以前滴的是母乳,現在滴的是血)
這幾天胸部有開始消腫,我發現我的胸部凹了,就像小沙丘用手指戳了凹洞
不知道凹下去的地方能不能再彈回來😢
Lois以為我遇到神醫,檢查下面也能看出上面有問題
要感謝醫生,不然我可能就這樣拖著,越來越嚴重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滿喜歡運動的,看起來也挺健康的,沒想到身體藏了危機
也幸好自己有保險,光這樣一個小手術就花了快七萬,保險全額支付
我跟小寶說...沒有保險真的沒有資格生病,小手術就花七萬,對一般家庭都是負擔阿
在2020年的尾聲跟大家分享這個不好的消息是想提醒大家,記得定期做健康檢查
如果沒有保險的人快去買保險再去做檢查,一但檢查發現重大疾病才想買保險,幾乎都是不給保的
希望我的家人看到動態別嚇到,對~我的家人完全不知道我去動手術😂
我很好,不需要擔心,不好的都留在2020年
跟大家一起健健康康,好好的迎接2021年
打了一長篇,健檢快預約起來吧!
☀️補充大家問的檢查:
▪️子宮頸抹片:國民健康署補助 30 歲以上婦女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每年健保補助免費一次
▪️乳房超音波:15歲以上都可以做乳房超音波,建議每半年一次,一般健保可以給付
▪️乳房攝影:45~70 歲或 40~44 歲二等親曾有乳癌家族史之婦女,每兩年可接受一次免費乳房攝影
以上網路資訊,有錯誤請提醒修正,謝謝大家🙇🏻♀️
乳房 全 切除 手術 恢復 期 在 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幾個星期前我收到了讀者的來信,大概是看了我寫的書,想找我簽名,我發現她是我大學的學妹,才剛要畢業,因為同學要來我們醫院應徵住院醫師,順便來到花蓮
我們坐在民宿的客廳聊天,聊起現在學校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舊圖書館已經拆除,以前上課的教室“杏樓”也將改建新大樓,她說她以前上麻醉學時,聽洪維德教授講課,就很喜歡麻醉科,我則是感到汗顏,當時杏樓旁邊就是籃球場,上課的時間我大多在籃球場上度過我的青春,只有要點名的時候,才會匆匆地趕回去,人出來混都是要還的,雖然都沒去上課,後來卻選擇麻醉作為終生的職業
我問起她有沒有上過戴正德教授的課,他是我的啟蒙老師,這些文字、書假如沒有他,大概都不會出版,教授現在還是在學校客座,教生死學跟醫學倫理,我常常想起他對我的影響
我發現學妹正走過與我類似的青春,我跟她對大學的生活有著共同類似的記憶,她後來寫了一個她當見習醫師時看到的故事,筆觸情感有如“麻醉科醫師的憂鬱”一書,溫柔而真摯
我由衷地希望她可以繼續寫下去,或者有一天她也會成為一位麻醫,可以告訴我們在成為一位醫者的路上,她所遭遇關於悲傷、失落、眼淚還有愛的故事
<妳的傷口還會痛嗎>
我在當見習醫師的時候,有一次在乳房外科照顧 一位30歲的女孩子,她看起來相當漂亮,有一幅精緻動人的五官輪廓,穠纖合度的高挑身材,看起來就不像是一位應該來住院的病人,我打開她的病例,發現她得的是預後最差的第四期的乳癌, 要進來做乳房切除跟重建手術 ,而且腫瘤細胞已經轉移到骨頭和肺部了。術式中有個步驟叫做water jet dissection,年輕病人乳房相較之下緻密許多,操作起來特別難以執行,執刀醫師用盡力氣才勉強分階段完成,對在一旁拉鉤的我而言,看到那種場景,已經要用怵目驚心來形容,不敢想像這個傷口術後會有多痛⋯⋯
整個手術順利完成了,在她脫離麻醉時,不知道為什麼,平常都只是協助搬病人的我今天特地去握住她的手,那怕只有一點點支持的力量,也不想她覺得刀房太過冰冷孤單,下一幕,著實嚇到我了。
她醒來後,突然爆出一聲哀鳴,嚎啕大哭,撕心裂肺那種
我想大概是一路走來太累太辛苦了吧,即使化療讓她的皮膚指甲全部變黑、頭髮掉光,或許都不曾打擊她對抗疾病的勇氣,但是這一次,真的失去了一側乳房,取而代之的是350cc,不屬於她身體組織的矽膠假體。 我緊握她的手說不要緊張,我們陪她去恢復室,這一幕每天晚上都在我腦海中重播著。
從學長口中得知,這個病人因為發現子宮頸有變異增生的癌細胞變化, 而沒有理會乳房硬塊,晚了一兩個月就診,那時她的男友已經跟她求婚了,她正處於人生最美好的時刻,沈浸在幸福中的準新娘子,據說她知道自己罹癌後,化療有可能會使卵巢細胞發生變異,所以很積極的想要人工受孕,但兩次都流產了⋯⋯刀房裡,大家都知道,以她的狀況,在化療前先選擇凍卵,等到疾病治療到了一個段落,再選擇人工生殖,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隔天查房的時後,她很鎮定的告訴我昨天吐了三次,頭很暈,但今天好很多了,我提醒她去廁所一定要有人攙扶千萬不要跌倒了。傷口還會很痛嗎?1-10分大概有幾分呢?我覺得有7-8分,她說。如果想調整止痛藥隨時跟我們說,我們會盡力讓妳不要太不舒服。好的,謝謝妳,她說這兩個字的時後,臉上甚至掛著美好的微笑。
我只能用這些制式的問答與她互動,我甚至沒有辦法看著她的眼睛,我每看她一眼就好像我經歷了她的人生,失去了自己的乳房,我知道我會承受不住她的故事。我想,她應該不記得也認不出我是昨天握著她的手的跟她年紀相仿的女孩吧⋯⋯
那天我在instagram上引用了學長“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書中的一段文字:而身為一個醫生之所以令人痛苦的地方在於,當這些病人告訴你他們的故事之後,你的人生就再也沒辦法回到從前,你沒辦法假裝不知道,你只能看著他們死亡,或者是想像著接下來他們會如何的死亡,而每一個每一個死去或是即將死去的靈魂,他們所說的話,會一直縈繞在你心中,就好像在你的心裡刻下一道道的傷痕,讓你無法忘懷,知道病人背後的故事,權衡如何在他們面前表現出「放心,我們會照顧好妳的」卻又不能過度感性,真的好難,我們能給的就這麼多,但,我們不能幫妳堅強。
在習醫的道路上,會看到腹水一大包、肝腦病變卻死不戒酒的病人;也會看到不煙不酒無不良嗜好沒有家族史,才29歲就乳癌末期的病人,明明很不舒服很害怕,卻不會把一絲憤世忌俗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而且她還是準新娘子。
怎麼會公平呢?這世界。
「妳的傷口還會痛嗎?」手術的傷口會隨著時間癒合,但是人生的傷口呢?儘管時間已經過了那麼久了,我還是常常想起那位病人,當她從麻醉的過程中醒來,所發出的那一聲哀鳴,是因為乳房傷口的疼痛,還是因為她所失去的人生,向這個世界所發出的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