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目標公司找朋友
每次求職相關的講座或課程,我都會特別提到「好的機會在人脈不在人力銀行」,尤其許多海外求職成功的故事,多是透過人脈的經驗指導與安排才順利取得門票。分享一則真實故事,大約兩年前某位前端工程師在一個國際技術論壇中,認識兩位Facebook的工程師,相談甚歡成為朋友後,透過內部推薦順利拿到Facebook英國分公司的工作。這真的是很多台灣工程師想不到的路徑,一來這種工作資訊在台灣根本遇不到,二來這些國際知名企業都有自己的招募系統,更有嚴謹的內部推薦制度;所以能夠進入到這種明星企業,真的是除了優秀還要機運。
因此,若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得到面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內部推薦。幾乎所有的公司,不論規模大或小都有內部推薦的管道與制度,尤其知名企業,每天收到的履歷少則千百封,整年累積下來也有數十萬封,就算你條件百分百符合,也可能同時有數十位差不多的競爭者,想要脫穎而出可不容易;但若今天是透過內部推薦,多一個「自己人」認證與指點,必定能大大增加面試機會。
但是,到底如何獲得內部推薦的人脈? 一般來說有幾個方法:
1. LinkedIn連結:尋找該公司頁面,從員工的部分可以看自己有沒有連結,若有第二層就可以藉由共同朋友引薦認識。
2. Facebook朋友介紹:點與點最近的距離是直線,直接PO文詢問有無認識在目標公司工作的人,記得權限設朋友。
3. 參與社群或活動:許多大型企業會舉辦自己的論壇,或是Meetup活動,就是很好認識內部員工的機會。
4. Ptt求職系列:像是Tech-Job版,就可以問到不少大神,向對方請益。
以上方式,關鍵還是要靠個人努力。內部推薦事關推薦人的信用,因此若你實力不足,別人也很難推薦。要讓人願意推薦,除了想辦法呈現出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還要值得讓人推薦,所以真誠交友也是種重要的轉職技能。
向推薦人推薦自己,心態上是先交友後求職。
雖然說許多內部推薦制度是有獎金的,但要拿到所謂的推薦獎金其實不太容易,更不要說前面要花時間給對方履歷與面試的建議,後面還不一定會被錄取,所以大部分的人沒那麼閒會特別幫一個不認識的人準備。因此,雖然你是要求職,但請抱著交朋友的心態,互相交流請益,保持謙虛禮貌,這樣一來即使現在沒合適職缺,留下好印象未來不怕沒機會。
最後,若你想到美國工作,推薦一個部落格叫「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裡面有相當豐富的資訊,包含工作簽證的問題。若你沒有明確的目標,多參加社群與活動,認識不同領域的朋友,也可以發覺有趣的產業或工作機會,拓展視野之餘也能為自己製造機會喔!
#生涯健檢
攝影師: Visual Tag Mx ,連結: Pexels
二之國職業推薦ptt 在 小人物上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100集小人物上籃特別專輯 - 謝謝大家!
https://www.podomatic.com/podcasts/akafu99/episodes/2017-10-20T22_44_48-07_00
挖! 這是真的嗎? 小人物上籃錄超過一百集 !? Are you for real ??
當初小人物上籃會開始錄,單純是因為小人物Fu和小人物Hans在大學分開後發現,其實能夠這樣每天聊極度中毒的籃球話題的人,實在不多。天天都需要依賴籃球養分灌溉的小人物Fu在三年多前發現,自己天天聽英文的籃球節目,難道不能自己錄?
於是小人物Fu在女兒出生後,剛好要回台灣,於是就在Hans去台北找Fu看看女兒的那次機會,開始有了錄屬於中文籃球podcast的想法。小人物Hans還記得那時候剛好是明星賽,Gasol兄弟一起入選。小人物Fu和Hans一邊看NBA明星賽,一邊嘴砲;小人物Fu就說,"就把現在我們的對話錄起來就對了” (“We should just be recording this!”)
當然講得永遠都比做得容易一百倍。剛開始開錄的時候,Hans/Fu不知道怎麼控制時間,不知道如何建構節目,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一位每天在醫學院實驗室14個小時的Hans,加上連電腦工程師都會嫌他無聊的Fu, 聊籃球的內容連自己聽節目都覺得無聊透了。記得節目剛開始錄的時候,在小人物Tyler加入之前,每集的收聽次數大約都在7左右...都是自己人,還有當初最死忠的小人物Feng En Yeh。
後來錄到30幾集後,小人物Fu在網路上找到以前在台北一起打籃球的白人隊友小人物Tyler。第一次有了小人物Tyler的錄音,小人物Hans就直覺的知道 "押到寶了!" Tyler會捲舌還充滿成語的中文,以及充滿喜感的個性,帶給小人物上籃重要的喜劇以及新鮮感。從那個時間開始,小人物上籃的收聽率就開始有穩定的成長,從當時的個位數直到現在每一集都會有穩定的50-70次的收聽率。
這過程當中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其實小人物上籃第一個合作夥伴是Hans的學妹,人在英國的Yoyo。她當時幫忙小人物Hans/Fu為了Steve Nash退休錄的特別專輯分享至PTT籃球版上。雖然在板上被砲轟到爆炸,但是也帶來了自開錄以來第一波的訂閱人潮。
當時為了拓展聽眾的廣度,小人物們也邀請過小人物汪六和Greg一起錄音。小人物Tyler還記得,小人物Greg第一次的錄音根本就無聊透了!! 但是小人物Greg其實是很搞笑的人!! 好家在第二次一起錄小人物Greg就揮別緊張,成功開啟嘴砲模式。小人物汪六現實生活也是酷酷酷的人,說他的話跟周杰倫一樣多是貼切的。小人物Hans回憶有一次同時和汪六和Fu一起錄音,兩邊的冷度比蒙特婁的-40oC冬天還冷,Hans差點錄到發瘋。
當然還有許多時常留言的小人物們,包括hoop junkie Pentel, 去年全世界唯一曾擔心勇士無法奪冠的葉奎麟,開口閉口都是馬刺的廖彥涵,無條件提供我們使用他的音樂的饒舌歌手大支,以及無償提供給小人物上籃自製音樂的Spykee Jin。幫助過,按讚過,分享過,跟朋友推薦過小人物上籃的朋友們當然也不僅於這些,也無法一一列出來,但是還是非常非常感謝各位小人物們每一次給我們的支持,有了你們才會讓小人物上籃們能夠繼續有動力錄音下去。
現實上小人物上籃的錄音,是比一開始小人物們想像的辛苦的。除了台灣加拿大美國英國個時區的差異,Tyler時常出差無法錄音的困難,以及那種明明才剛下班一秒鐘,下一秒就要打開Skype開始討論等一下要錄音的流程。尤其是Tyler的時區比Hans/Fu多兩個小時,常常錄完後就半夜一點,幾個小時候他又要起床當爸爸上班甚至出差。小人物Hans也常常面對實驗做不完或研究計畫明明就要開天窗了,還是得撥出一個多小時來錄音。套一句小人物Spykee Jin安慰Hans的說法 “除了燃燒熱情以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人物Tyler的加入也開啟了小人物上籃一個很意外的收穫,就是在社會政治議題上的討論。當好順著NBA成為全美最開放自由的職業聯盟,加上美國社會議題,政治議題的發酵,NBA球員紛紛公開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開放的表達自己的對於各種族,歷史,社會和公義等議題的支持與看法。長期觀察社會政治的小人物Hans,搭配小人物Tyler來自美東白人中產階級的背景,剛好讓這方面的討論成為小人物上籃,和其他所謂"純體育"的節目討論,有了非常不同的元素色彩。
有沒有小人物們彼此受不了的地方? 小人物Hans爆料,小人物Fu在還沒成為電腦工程師之前,就已經有個貨真價實的電腦工程師的頭腦了。相對的,這部分讓所有的討論,包括看籃球的目的,球員的好壞,節目討論的方向,議題,錄音的時間,甚至音樂的使用,都必須要用工程師的邏輯去說服他。好處是很好預測,壞處是....well, 我們花了三年才有機會改變小人物上籃的主題曲。再次感謝Spykee Jin.
最後,小人物上籃會有下一個100集嗎? 小人物Hans不能夠確定,但是當然期待。未來希望有更好的音效,更好的音樂,更多的小人物參與討論,上節目一起錄音。回到原點,小人物上籃一開始開錄的目的,其實也就是讓愛籃球的小人物們一起討論嘴砲。越多,越熱烈,越好。
再次感謝所有一路以來小人物的支持,歡迎隨時留言,更歡迎和我們一起錄音!
也歡迎來加拿大,明尼蘇達,洛杉磯,或是在我們回台灣的時候,作伙飲一杯~
期待未來更多的小人物上籃!
#真的錄超過一百集了! #小人物上籃跟Fu的女兒一樣大 #2014 #期待下個100集 #再次感謝所有的小人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