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從雪風到丹陽──日本賠償艦
昨天的貼文提及了《中日和約》的談判,在雙方來往交涉的過程中,為了盡速達成和約,中華民國對於戰後的賠償沒有強烈主張要求賠償。最後,條約正文並未觸及賠償議題,在議定書中由「為向日本人民表示寬大與友好之意」的中華民國主動放棄賠償。
話雖如此,不過其實中華民國還是有從日本得到賠償,比如日本賠償艦艇。
中華民國的海軍在戰爭初期就幾乎全軍覆沒,殘存的海軍退到了長江流域負責布雷以及長江沿岸的防務;到了戰爭後期,中國還向英國及美國借艦參戰,由此可見當時中國海軍的窘迫。
戰後,盟軍總部接收了日本海軍的艦艇,並安排日籍船艦負責遣送海外日本人或是掃雷。在任務結束以後,盟總拆解、破壞、鑿沉了大型船艦,留下了135艘較小的艦艇用來作為賠償給太平洋戰場四個戰勝國的船艦。
1947年6月28日,日本殘餘軍艦的抽籤分配儀式在東京舉行。中華民國在第一次抽籤抽到了首批包括雪風、楓、初梅三艘驅逐艦在內的8艘軍艦,第二次抽得了蔦和杉兩艘驅逐艦在內的8艘,第三次則是驅逐艦宵月號以及其他7艘船艦,第四次抽籤抽到了波風號和另外9艘船艦。
四次抽籤下來,中華民國一共抽到了包括了7艘驅逐艦在內的34艘軍艦。這34艘船艦在接收以後,固然不是每艘船都能夠再次為海軍所用,但無疑為戰後中國貧弱的海軍注入一劑強心針。34艘船艦中大概只有17艘再次投身沙場,9艘長期以來都只作為訓練艦使用,還有8艘則是投共或是陷共。
這些船艦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在二戰時期以參與十多次作戰且沒有太大損傷而得名「不死鳥」的雪風號。雪風號在移交中華民國以後,改名為丹陽號。雖然中華民國抽到了7艘驅逐艦,但除了丹陽艦以外,足以投身實戰的只有自初梅易名的信陽艦。
由於一開始是是無武裝狀態,丹陽號只有長期停在港內作為訓練艦。直到1948年,為了避免被解放軍擄獲而從上海拖曳到臺灣。歷經修復以及重新武裝以後,1952年丹陽號成為中華民國海軍重要的旗艦。
丹陽號不僅曾在1953年參與敦睦艦隊前往菲律賓訪問,也在關閉政策有出色的表現,曾經攔截了波蘭貨輪柏拉薩號和哥特瓦爾德總統號、蘇聯油輪陶普斯號引起國際輿論,也曾參與臺海戰役。
曾經叱吒風雲的雪風/丹陽號在1966年因為機件裝備老舊,缺乏維修零件而被迫除役,僅在港邊作為訓練艦。由於當初丹陽號是在佐世保市建造,對於這艘日本海軍堪稱傳奇的船艦有興趣的佐世保市曾經希望中華民國轉贈或是轉售到該市展示。但是當時中華民國以還要作為訓練艦使用婉拒。再過數年,丹陽號連訓練也不堪用,只能報廢解體。
為了彰顯對日友好關係,政府決定將丹陽艦遺留的山字錨一具與舵房舵輪一個轉贈給日本,這些文物目前仍然保存在江田島的海上自衛隊學校,而丹陽號的車葉及艦鐘則展示在左營的海軍官校。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戰艦世界#怒海戰艦#歷史 ⚓免費遊玩《戰艦世界》: https://wo.ws/3yKCVGm 使用邀請碼 BOOM 可以獲得豪華禮物! - 7天加值帳號 - 200達布隆(金幣) - 250萬銀幣 - 20 個「重砲不斷」迷彩 - St. Louis 美國巡洋艦 - Emden 德國加值巡洋艦 ...
二戰 海戰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921.08.22
邱志偉:回應拜登的戰略清晰表態,美國應該提升台美夥伴關係!
邱志偉,立法委員
上周末才撰文提及阿富汗情勢岌岌可危,沒想到僅數日時間,阿富汗政府竟已完全垮台,速度之快不只讓本人感到震驚,更已成國際頭條數日。拜登政府立刻出面指責這是阿國政府不願抵抗所致,台灣內部也正掀起一波「疑美」論戰。
阿富汗如今機場的末日場景,許多人都想起了1975年南越垮台之際,西貢的末日場景。當年有無數與美國關係密切的越南人,如翻譯官,甚至是替美國人煮菜做飯、訂做衣服等所有人都擠在美國駐西貢大使館,等候CH-46直升機來回奔波於海上航母等船艦,最後因為北越已突破所有封鎖線,佔領總總府,美軍不得不中止撤離行動,留下絕望的越南人在大使館內,看著一去不復返的直升機遠離。
1973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在電視演說宣布,將要以「Peace with Honor」終結越戰,要讓美軍有尊嚴離開越南。在與北越簽署巴黎和平協議同時,更承諾南越政府,只要北越違反規定,美軍會以武力制裁。可惜尼克森很快以水門案下台,最後上台的福特繼任總統,眼見北越一路南下,呼籲國會應當授權政府反制,卻已無力回天,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西貢淪陷,越南完全赤化。
這樣的過去,時至今日都是美國揮之不去的痛,二戰後不可一世的軍事強權,首嘗明確敗績。即便美軍之後波灣戰爭扳回一城,但我們已難想像美軍越大規模回到亞洲。若非九一一恐攻,美軍很難再度大規模派遣地面部隊進入中東地區,甚至即便如此,二十年過去,依舊是夢一場。
拜登政府現在多次開記者會,甚至上媒體專訪指責阿國政府放棄抵抗,但我仍舊認為,美國簽署與塔利班和平協議時,美國所承諾自己盟友的應當是會確保新政權可以和平方式共商執政。拜登亦在七月前多次表示:「塔利班並非北越,就實力而言,他們遠遠無法相比。我們將不會看到有人被從大使館上方被抬下,這些都是沒有可比性的。」(白宮原句:“The Taliban is not the south — the North Vietnamese army. They’re not — they’re not remotely comparable in terms of capability. There’s going to be no circumstance where you see people being lifted off the roof of a embassy in the —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fghanistan. It is not at all comparable.”)
拜登從1973年開始擔任德拉瓦州聯邦參議員,且其長期活躍於外交事務委員會。拜登甫任國會議員時,正面臨美軍自越戰撤出的高峰期,他必定相當清楚若阿富汗戰爭結束的局面宛若越戰,那會是何種場景。
我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剛落幕時,於11月10日投書自由時報。當時我在台灣國內一片不安於新政權上台的聲浪中,鼓勵台灣人要有信心,拜登熟稔外交,對國際事務的處理會更理性穩健。但今日阿富汗的場景,確實會讓我感到一絲憂慮,美國是否完全清楚自己對台灣的承諾為何,又拜登未來處理台灣議題時,他的態度又是否將出現任何質變。
我們知道拜登是戰略模糊的信仰者,並堅持兩岸必須維持戰略模糊,台灣才能安全,甚至日本才能安全。現在美軍駐日人數高達53,732人,駐韓美軍則達26,416人,假若真如拜登所承諾,台灣完全無法與阿富汗類比,甚至如同日、韓的安全承諾(拜登原話:Same with Japan, same with South Korea, same with-- Taiwan),是否應該提高與台灣的安全合作力道?
雖然拜登此說,已經和拜登的戰略模糊信仰相反,也因此美國國務院等相關官員出來加以澄清,美國對台政策不變。但我希望的是,即便台灣情勢與阿富汗不同,美國亦應當針對此刻出現的國際情勢,要有更堅定的承諾,安定盟邦信心。
期待未來三年多,在拜登執政下,能夠更大力道加強與台灣的安全合作。更不可複製當年美國政府為越南問題拉攏中共。中國現在製造全球的肺炎問題,是要被制裁對象,我們希望美國政府必須認清這樣的合理事實,也相當樂見美國政府目前已有這樣子的表態。
目前美國已提名新任駐中國大使人選為前外交官伯恩斯(R. Nicholas Burns),希望伯恩斯大使能在參議院聽證會上,針對疫情問題與中國往來態度等,可以有相對明確表態。
不過,部分中國政府或疑美論人士,所提的美國必定背棄台灣說,則大可不必。
根據任職於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Bruce A. Elleman著作:《看不見的屏障:決定台灣命運的第七艦隊》所言,美國在過去數十載,堅定扮演台海安全維護者角色,不少美軍在台海戰鬥中犧牲性命。在沒有邦交情況下,美軍更在95-96年台海危機,以航母戰鬥群震懾中國不敢犯台。我們一直相當感謝美國的安全承諾,亦希望台灣多數人不必漲中國威風,滅自己士氣。台灣的安全與和平,維繫於自身的信心與實力,同時有外援,更能降低中國不理性的舉動。
同時,我也要在此鄭重提醒國民黨諸君,越南、阿富汗案例都再再提醒我們,和平協議簽不得,若未來該協議必須逼迫美國放棄台灣關係法的安全承諾,或明令台灣政府拒絕外援。那麼,屆時台灣安全,必定比這紙協議的厚度,還要輕薄。
二戰 海戰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205個國家的體育健將在東京奧運競技奪牌時,疫情及天災毫不留情地同步在全球各地肆虐狂飆,而美國鷹與中國龍的軍事對峙更有增無減。
在台灣的人由於東京奧運新一代國手的優異表現而暫時忘卻疫情陰霾和台海風雲,大家恰似被溫水慢煮的青蛙,早已失去危機感。若非有中國「小粉紅」胡言亂語,製造「台獨」,台灣人完全忘了:「大敵當前,毋忘在莒」這句老話。
事實上,8月3~16日美軍在全球17個時區舉辦「2021大規模演習」(LSE2021),而中國也於8月6日到10日在南海進行超過10萬平方公里範圍的軍事訓練,並延伸至西沙群島東北方,這是解放軍近年最大規模的南海演習。
此外,2021年以來美軍維持每月一次穿越台灣海峽的頻率,7月15及19日,美空軍C-146A特種作戰運輸機及中情局所屬C-130J運輸機先後降落台灣機場,更是突破1979年美台斷交以來的首例,令人側目。
今年7月9日是美國前國務卿,「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季辛吉密訪北京,突破美中敵對關係50週年的日子。已屆98高齡的季辛吉,是當年推動美中建交的幕後高手。回顧美中建交種種,他透過視訊表示:
「中美之間的衝突,將會分裂整個世界。」
「美國必須和中國針對全球秩序達成新諒解,以確保國際體系的穩定,否則世界將重返一次大戰前的危險期。」
他更在2021世界AI大會開幕式致詞時呼籲,「由於高科技的商業領域具有壟斷性,雙方必須建立符合安全利益的限制。」「中美兩國應建設互利共贏關係,雙方領導人應展開對話。」
其實,早在2019年的聯合國大會上,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指出:
「值此全球大國關係過度的異常時期,一個新的風險迫在眉睫,那就是在中美兩國間出現大分裂。」、
「我擔心世界將分裂成兩個陣營,地球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建造兩個獨立的、相互競爭的世界,各自主導貨幣、貿易和金融體制,以及自己的網際網路和人工智能,還有零和的地緣政治和軍事戰略。」
美國自二戰結束後以戰勝國之姿稱霸全球,冷戰時期,蘇聯成為敵對手;美中建交後極力拉攏扶植中共政權。90年代蘇聯解體,中共坐大,對美並未感恩圖報,反倒要與美國共管太平洋,平分國際霸業,終於促成共和及民主兩黨同仇敵愾。中國已雪百年之恥,但美國正要洩「養虎為患」之恨,這就是當今龍鷹爭霸的歷史因緣。但美國離中國太遠,台灣卻離中國太近,因而成為龍鷹兩強必爭之地。
自古紅顏多薄命,台灣的戰略地位以及人文資質如此珍貴,我們必須自重自愛,自立自強,在美中雙強之間左右逢源,隨遇而安。當今的南韓是一例,新加坡更憑恃既說英文又懂中文的優勢,扮演美中外交的最佳諮詢角色。李光耀及李顯龍父子,每當美中元首會晤之前,均成為中南海及白宮的座上賓,對雙方關係詳加解析建議,新加玻雖無「和平中立」之名,實已善盡「和平中立」之實。
8月3日在ASPEN安全會議中,李顯龍說中國「東升西降」的想法是錯誤的,他不認為美國正在永久衰落,因為「所有的華裔諾貝爾科學獎和醫學獎得主,除了一位是中國公民,其餘或者是美國公民,或者變成美國公民,可見美國最能吸引世界各國人才。」不過,李顯龍也說,「中國不會消失,因它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力量,擁有人才並決心在世界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國家。」他指出,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希望美中兩國的惡化關係可以控制住,一旦發生衝突,不僅對兩國,對全球都是災難。
李顯龍也對台灣問題表達關切。一方面他不認為中國會在沒有受到任何挑戰的情況下,片面使用武力改變台灣現狀,因為風險太大,尤其「台灣三分之二的人認同台灣而非中國。」但他不諱言,台海戰爭可能會因「誤判情勢」而釀成大災難。
忠言向來逆耳,未知習近平和拜登是否聽進季辛吉及李顯龍的逆耳忠言?至少我們看到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甫抵華府,就於凌晨12點多,以推特恭賀美國運動健將們榮獲奧運金牌榜首的消息。其實東京奧運美中實力相當,金牌得主以39比38一面之差,美國險勝,中國小輸而已。秦剛此舉,算是向美國遞出橄欖枝。
奧運精神是揖讓而升,公平競爭;勝不驕,敗不餒。台灣雖然進步多多,但也不能夜郎自大,畢竟在205個參賽國中,得獎排名34,而日本第三,英國第四,頗與全球實質國力相符合。
然而辣椒辣,不必大。台灣不只小而美,小而強,更重要的是小而善!在美中兩強之中,我們應該學會扮演新加坡的角色,不卑不亢,更不選邊站!打造和平中立好台灣。
二戰 海戰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戰艦世界#怒海戰艦#歷史
⚓免費遊玩《戰艦世界》: https://wo.ws/3yKCVGm
使用邀請碼 BOOM 可以獲得豪華禮物!
- 7天加值帳號
- 200達布隆(金幣)
- 250萬銀幣
- 20 個「重砲不斷」迷彩
- St. Louis 美國巡洋艦
- Emden 德國加值巡洋艦
--------------------
• 會員會給你奇怪的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LNrHzggGEZnmgCZXDZ_4w/join
--------------------
• 沒奶沒腿,但依舊經典!
https://www.instagram.com/matt_gamenight/
--------------------
• 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快加入Discord社群吧!
https://www.patreon.com/gamenight850813
--------------------
•🔈新的Podcast節目《What a maxx》上線囉!
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9gi5tCoM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8mp-m8lSjp9OjTKDnrNTKwcvmYQ)
二戰 海戰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擁 #核彈 大國前3名: #俄羅斯 、 #美國 、 #中國 。修等幾咧…台灣也差一點有核彈?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核彈有個厲害的稱呼叫做毀滅性武器,它的毀滅性究竟有多高呢?從二戰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可見一斑,當時的廣島與長崎成為人間煉獄。根據報導,當時大難不死的人回憶,身邊看到的人都是全身灼傷,分不清是男是女,接近爆炸點的人幾乎是瞬間蒸發不見。另外有份統計資料顯示,廣島25萬,長崎近14萬人都死於美國的原子彈轟炸之下,並且危害持續到了現在。
核彈威力如此之大,成為各國顯示強大軍力的象徵,根據2020年6月日本「共同社」報導,長崎大學核武器廢除研究中心公布全球核彈頭的分布圖,全球9個持有核彈的國家,合計約有13410枚,擁有核彈頭數量最多的是俄羅斯,有6370枚、第二名美國5800枚、中國則增加30枚至320枚,成為第三名、去年第三的法國有290枚、英國195枚、巴基斯坦160枚、印度150枚、以色列90枚,北韓35枚。
但在同年的8月,美國陸軍發布的報告則指出,據信北韓坐擁至多60枚核彈,除此之外,北韓更擁有20款化學武器、存量最多達5000噸,為全球化武規模第3大的國家。只能說金小胖這麼嗆,原來是超有底氣的!
再來看看全球排名,哪國的核武最殺?第10名MK-14核彈 國家:美國、第9名 MK-16(TX-16/EC-16)核彈 - 700萬噸 國家:美國、第8名B53(MK-53)核彈 - 900萬噸 國家:美國、第7名MK-36核彈 - 1000萬噸 國家:美國、第6名常春藤“邁克”氫彈 國家:美國、第5名 MK-24/B-24 - 1000萬噸至1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4名MK-17/EC-17 - 1000萬噸至1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3名TX-21“小蝦”(城堡行動) - 1480萬噸 國家:美國、第2名B41核彈 - 2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1名沙皇炸彈(RDS-220氫彈) - 5千萬噸 國家:俄羅斯。
據報導沙皇炸彈的殺傷力是廣島原子彈的3333倍,爆炸的蕈狀雲直衝上64公里,擴散範圍超過一百多公里,爆炸威力十分驚人。
別稱為沙皇炸彈的RDS220,是冷戰期間由蘇聯所製造的氫彈,總計數量有兩枚,一枚試爆,另一枚留作研究和備用。一顆被稱為庫茲卡的媽媽,在俄羅斯諺語中有「要你好看」之意,製造計畫是由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狂熱推動而成,他希望能夠製造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讓世界在蘇聯的面前顫抖,經過改良設計後,將炸彈的反應釉塗層改為金屬鉛,減緩了爆炸威力,不僅讓當時輸送炸彈的人員有機會逃生,也降低爆炸產生的輻射量,而此場試驗更引起國際重視。
戰鬥民族就是狂,俄羅斯國防部日前(25日)表示,他們已經有能力從該國位於敘利亞的空軍基地派出裝配核彈頭的長程戰略轟炸機,拓展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實力。
根據《路透》報導,俄羅斯國防部發聲明說,3架配備核彈頭的長程戰略轟炸機「圖-22M3」(Tu-22M3)已經飛往赫梅米姆(Hmeymim)空軍基地。該基地的跑道已經加長,其中1條跑道甚至加長至能讓俄羅斯運營所有種類的飛機。而這3架剛送到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轟炸機,在返回俄羅斯之前,將在地中海附近演習。
另外,被列為美國空軍最高機密的新世代無人太空飛機「X-37B」,於2010年4月22日首次升空試飛,至今已經6次,美國空軍從未說明它的功能。俄羅斯軍火工業高層驚爆,X37-B可能是一架不折不扣的「太空核武轟炸機」,具備攜帶核彈的能力,而且一次能夠攜帶6顆,可隨時攻擊地球上任一目標,沒人可以攔截!真的是這樣嗎?
而台灣與核彈的距離也曾經只差一步之遙,據報導指出,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接受學者口述歷史訪談,讓沉寂多時的台灣核武議題再次浮上檯面,一位熟悉台灣軍武發展的退休官員說,台灣過去距離擁有真正的核子武器,其實只剩一步之遙,我國現在仍具有相關實力,「但不再製造,也不會再擁有。」
前述退休官員指出,台灣發展核武的起因,在於中國在一九六四年試爆原子彈成功,讓蔣介石深受震驚及威脅,因此引進以色列經驗及技術,在台灣成立中科院。而中科院所屬的各個研究單位,都是為了要配合發展核武而成立,一九六六年中國又成功試爆核彈,更讓政府堅定發展核武的決心。
這位離開中科院多年的高階退休官員說,七○年代,我國的國際環境接連遭遇被迫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重大挫敗,加上中國核彈技術日漸成熟,中華民國台灣實際上是處於一個風雨飄搖的環境中,「台灣發展核武,絕非要擁核自重,而是希望擁核自保」,才會在美國的嚴密監控下仍執意要發展核武。
退休官員表示,在張憲義事件爆發前,我國其實距離擁有真正的核彈只有一步之遙,「電腦模擬數據都已完成,能攜帶彈頭的長程投射載具雖然不夠穩定,但也有了,只差沒有做核試爆…。」核彈這麼厲害,但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有可能做出比核彈更具毀滅性的武器嗎?
最後要來講講台灣有可能成為遠征基地的核心嗎?國防院(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指出,美國海軍陸戰隊高層相信,今後陸戰隊須轉型為具「遠程精準打擊能力」分散小部隊,執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任務,以垂直起降的MV-22魚鷹式旋翼機、濱海戰鬥艦、突襲快艇搭配無人載具,快速在選定的島嶼、島礁間進行突襲並迅速撤離的機動作戰,目的在於將對手領域周邊的一連串島嶼、島礁改造成飛彈陣地。
而近期所揭露的最新計畫,美陸戰隊更希望透過由兩棲突擊艦、駁船甚至是浮動平台,將遠征前進基地擴充為陸上加海上的據點網絡,加強對地面與空中機動部隊向外突擊支援,而台灣則可作為「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的關鍵核心。
#施孝瑋 @RJ台灣台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K6dYv6j5Ow/hqdefault.jpg)
二戰 海戰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1979-MAY. 04 鐵娘子上任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00:18:17) 1944-MAY. 05 甘地獲釋 / 《#甘地》Gandhi
(00:36:29) 1967-MAY. 06 香港六七暴動 / 《#喋血街頭》Bullet in the Head
(00:56:12) 1942-MAY. 07 珊瑚海海戰 / 《#決戰中途島》Midway
(01:19:08) 1429-MAY. 08 奧爾良之圍結束 /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Jeanne D'arc
(01:49:24) 1945-MAY. 09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終戰 / 《#帝國毀滅》Downfall
(02:09:24) 1940-MAY. 10 邱吉爾上任 /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02:30:59) 結語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u3BtxUH9Du4
▶ 收聽PODCAST聲音: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79-MAY. 04 鐵娘子上任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英國政治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瑪格莉特柴契爾,同時也是20世紀在位時間最久的首相;這位被稱作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是如何挽救英國的經濟困境,政壇上展現鐵腕作風而影響後冷戰時期的世界局勢?
.
▶ 1944-MAY. 05 甘地獲釋 / 《#甘地》Gandhi
印度國父、印度的民族啟蒙代表甘地,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帶領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並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進行了一場偉大的獨立運動?做為一位獨立派的領袖,英國政府多次以不同罪名將他逮捕入獄,1944年5月5日是他第四次出獄。
.
▶ 1967-MAY. 06 香港六七暴動 / 《#喋血街頭》Bullet in the Head
影響香港近代史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性暴動,英國、中國、香港三地的矛盾情結,持續延燒至今;吳宇森早期少數以真實歷史背景的兄弟情誼電影,梁朝偉、張學友、李子雄三大明星的精彩演出!
.
▶ 1942-MAY. 07 珊瑚海海戰 / 《#決戰中途島》Midway
海軍戰爭史上第一場視距外作戰的海戰;也就是交戰雙方都是在肉眼無法觀察彼此的情況下開戰,美日雙方以航空母艦作為攻擊主體,宣告海軍的大艦巨砲時代走入歷史。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第一次日軍由攻轉守的關鍵之役,為接下來的中途島海戰揭開序幕。
.
▶ 1429-MAY. 08 奧爾良之圍結束 /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Jeanne D'arc
來自農村的聖女貞德,帶領著法國援軍成功解救了被英國軍隊圍困長達半年之久的法國中部城市 奧爾良,讓聖女貞德成為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的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僅用了九天的時間完結長達半年的奧爾良之圍,可說是奇蹟中的奇蹟。
.
▶ 1945-MAY. 09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終戰 / 《#帝國毀滅》Downfall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隨著希特勒在4月30日自殺後,柏林戰役結束而進入尾聲階段。盟軍攻破納粹德國的柏林大本營後,德國與盟軍所簽屬的無條件投降書,在5月9日這天開生效。
.
▶ 1940-MAY. 10 邱吉爾上任 /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因為主張姑息主義政策,放任納粹德國勢力坐大,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張伯倫在辭去首相一職後,向國王推薦邱吉爾擔任首相。被趕鴨子上架的邱吉爾,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成功帶領英國人民度過了這個最黑暗的時刻,因次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影響近代世界歷史甚鉅。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3BtxUH9Du4/hqdefault.jpg)
二戰 海戰 在 [問題] 關於二戰海戰史的書籍? -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教各位
有沒有比較推薦國內翻譯
關於二戰各戰場海戰的戰史?
也就是說對二戰的海戰作一通盤的記述與評論
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雖然描述詳實
但在海戰上的記述非常簡略 書中幾乎是歐洲與北非的陸戰史
大西洋之戰濃縮成單章來記述
太平洋戰爭的海戰幾乎是島嶼戰鬥的背景
其母國皇家海軍在地中海的戰鬥更是付之闕如
法蘭克.霍夫(Frank O. Hough)的<<島嶼浴血戰>>
對太平洋戰爭的兩棲作戰、陸地戰鬥記述頗具價值
可惜對海戰的描述也只是兩棲戰鬥的背景
王書君的<<美日海空爭霸大剖示>>
雖然對太平洋各海戰的戰鬥過程有較完整的描述
但其近乎小說的手筆 對戰略評論也不盡客觀
且侷限於對太平洋戰事的描述
不可能提及地中海、大西洋甚至是印度洋的海軍行動
那請問還有什麼好書可以推薦?
希望不要以人物傳記(海軍將領的傳記)作為主體
而以海上戰鬥或行動為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3.223.6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