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來分享這個月入手的書籍,《沙丘》這六本一字排開真的氣勢十足,而且還有很多值得介紹的好書。另外,也偷偷預告一下,思考過後,這裡即將重新展開「每月推薦書單」的單元,不同於過去在月初公佈的一次一本,我將會精心挑選當月五本自己相當喜愛的作品,並稍做介紹,希望也能做為大家選購書籍時的參考之一。應該可以把每月固定有的這篇當作初選名單,月底的新單元當作第二階段決選名單之類(自己說
⠀⠀⠀⠀⠀
⠀⠀⠀⠀⠀
先來看,早已介紹過的《#沙丘》六部曲,括《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異端》與《沙丘:聖殿》等六本,取材自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1965 到 1985 年間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是史上公認最偉大也最暢銷的科幻小說,赫伯特從沒沒無聞到異軍突起,克勤克儉堅持寫作,悉心建構出完整的沙丘宇宙,成為 20 世紀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之一。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一舉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
是枝裕和的《#與希林攜手同行》則是一封無法寄出的情書,2007 年到 2018 年過世的十二年間,是枝與希林合作拍攝了六部電影、二部廣告、一集電視紀錄片,並在《SWITCH》雜誌進行六場「導演 VS. 演員」的深入訪談:以演戲為核心,輻射出相關的人事物,由希林半世紀的從影生涯,道出日本近五十年的影視文化、演藝生態、藝人功過及幕後祕辛。希林過世後,是枝無法停止思念這位母親,「能將希林談論演出的言論以書籍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他以雜誌對談內容為基底,翻閱十多年來的行事曆和拍攝日誌,回想兩人的日常互動與希林在拍攝現場的一言一行,融入自己的閱讀思考,在她逝世週年前夕,完成《與希林攜手同行》。
⠀⠀⠀⠀⠀
《英倫情人》的作者麥可翁達傑睽違七年的新作《#戰時燈火》也在本月問世,一部戰火下因祕密而青春破碎的哀歌,隱藏著一群神祕英雄的黑色寓言故事。1945 年,戰爭剛結束。十四歲少年納桑尼的父母卻在此刻離開英國遠赴海外,離開他們,將他和姊姊獨自留在倫敦,交給一個可能是罪犯,名為「飛蛾」的男人照顧。之後經常有一群古怪的陌生人到家裡來。每個人看上去都有祕密,似乎都與他們的母親有著某種關係。多年後,28 歲的納桑尼對於母親當年的不告而別還是耿耿於懷,於是他決心重新挖掘真相。主角拼湊著宛如當年燈火管制下的破碎記憶,拒絕成為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回憶成為最堅固的人生防禦,作者無疑是編織回憶的藝術家。文學寫出了事物的複雜性,翁達傑將複雜寫出了美。
⠀⠀⠀⠀⠀
此本《#無法平靜的夜晚》則出自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2020 年英國布克國際獎公佈時,媒體一片嘩然,因為獲獎者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不但過去沒寫過小說,且年僅 28 歲,從世界各地 124 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不乏知名作家,評審卻選擇了荷蘭新人萊納菲爾德初試啼聲的第一部小說。故事從一個十歲孩子的口吻,純真又大膽地描述一場失去親人後的成長故事。整個悲劇發生一個保守的基督教農家,主角賈絲為了擔心心愛的兔子被當作聖誕晚餐,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不料哥哥真的在溜冰時遭遇不測,從此這個家庭成員越來越古怪,父親自殘、母親厭食、主角和另一個哥哥以及妹妹越來越讓人憂心。萊納菲爾德曾出版過談及死亡主題的詩集,用字新穎情感深刻,早就拿過詩歌獎,這部小說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出版後大受討論,並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荷蘭第三個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且成功拿下大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
《#靈魂穿越手稿》的討論度也相當高,書中書、謎中謎、本書有如文字版桌遊,從書信到懸疑解謎到奇幻浪漫的類型翻轉,就來自於法國作家亞歷斯蘭德金。巴黎高級書籍裝幀師收到一份散發詭異謎樣氣息的散裝書稿,委託他照頁次順序裝訂,唯一條件:不准閱讀內容。客戶是愛書成癡的神祕男爵夫人,收藏珍本名書舉世罕見,尤其專精詩人波特萊爾的作品。沒多久,男爵夫人意外身亡,且沒有對書稿留下隻字片語。裝幀師忍不住和妻子輪流捧讀,發現整本書簡直難以言喻,乍看是三部獨立故事,但男爵夫人卻又留下另一套閱讀順序,再成另一個故事。這本書究竟是浪漫派惡德詩人波特萊爾的最終作品;還是巴黎淪陷前夕流亡作家班雅明遭遇的驚悚謀殺故事;抑或是,奇幻魔法海島上,一名追尋百年、永生不死的魔法師告白?
⠀⠀⠀⠀⠀
暢銷小說《#來自星星的奇蹟》當時第一眼看到就覺得一定要讀,故事敘述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鳥類學家喬,母親罹癌過世後,瘋狂投入工作,試圖忘記孤獨和痛苦。後來診斷出乳癌,與男友分手,這才發現大自然與鳥,彷彿是陪著她度過剩餘人生的緩刑。她前往一座偏僻小鎮繼續研究,一天,在後院遇見自稱來自西翠亞星球的高智商小女孩珥莎,星星女孩說自己必須來地球見證五個奇蹟,才能取得家鄉的博士學位。這段期間,兩人一同觀察靛藍彩鵐築巢,將螢火蟲散在黑夜裡形成星座圖案,喬發現珥莎所在之地彷彿充滿了魔法,而奇蹟也一個個降臨。但喬愈來愈困惑,為什麼遇見珥莎之後好事接連不斷?為什麼珥莎晚上總會消失?為什麼她在紙上畫了一座墳墓,上頭卻寫著「我愛妳,對不起」?這個看似不到十歲的高智商女孩身上,到底藏著什麼祕密?
⠀⠀⠀⠀⠀
日前特別介紹過的《#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是此排唯一一本傳記。瑪麗柯爾文為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多數人的記憶當中。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
身為日本移民下一代的美國作家大塚茱麗,改編自其家族史的《#天皇蒙塵》也非常值得一讀,關於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故事。1941 年 12月 7 日,日軍空襲太平洋歐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也是日裔美國人噩夢的開始。美國西岸超過十一萬名日本人與日裔美國人被視為國家的敵人,不分性別、年齡皆送到各地拘留營(但日裔美國人認為這就是集中營),圈禁超過三年,直到二戰結束才返回家園。這就是《天皇蒙塵》故事的背景,她以母親小時的親身經歷為本,寫出這個既詩意又殘酷,簡練卻充滿細節的獨特作品,2002 年出版就備受各界好評,也獲得文學獎項,提醒世人這個發生在美國的違反人權事件不該被遺忘,美國一直到 1988 年雷根政府時期,也就是超過四十年後才對日裔美國人進行補償。
⠀⠀⠀⠀⠀
還有一本,是即將到來的公視時代劇《#茶金》的小說,1949 年,全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原本應招贅一個男人,接管她的人生與父親吉桑的龐大事業。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介入債臺高築的家族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學習談判、妥協、忍辱、抉擇,穿梭在以男人為主的商場上,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耐和本事,在一場場「茶葉商戰」中,帶領著搖搖欲墜的公司尋找生路。一個無法代表家族在宗祠上香的客家女兒,歷經退婚、倒債和詭譎難測的政商算計,如何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和精準的判斷,贏得父親的信任,並將臺灣特有的膨風茶推向世界舞臺?
⠀⠀⠀⠀⠀
必須推的還有這本 CD 書《#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由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最後一部,則是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集《#像看花一樣看著你》,不但是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更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 115 首,相當適合當作睡前讀物。羅泰柱在小學任教 40 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已經討論過美國這個川普到底算不算是法西斯,接下來我們就要來討論,台灣隔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算不算是法西斯主義呢? 那我們之前提到了五個法西斯主義的特色,那就這個定義來看,中國算是法西斯主義嗎?或許有人會覺得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中國是不是法西斯主義有什麼差別嗎?就算多扣中國政府一個法西斯的帽...
二戰 音樂家 在 楊錦聰-創夢大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次播客的特別來賓邀請到了温隆信老師,老師雖然已經77歲,可是郤能感覺到他還是有一顆年輕的心,而且身體很柔軟。他的一生非常精彩,七歲學鋼琴,十三歲就會作曲,而且六歲就開始學遊泳,也曾經當十項運動選手!走遍全世界80多個國家,包括撒哈拉沙漠,登頂阿爾卑斯山,人生閱歷實在非常豐富!
我覺得他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百科全書啊!也是活出豐盛的人生的代表,是祖師爺輩等級的,跟他相談甚歡,一見如故,以後要常常主動跟他請益,越活越年輕,越老越有創造力,值得我們大家共同學習~~~
🌿🌿🌿🎧🌿🌿🌿 🎧🌿🌿🌿🎧
🎙#podcast EP45 行走的活歷史!用音樂演繹六堆心 feat. #温隆信/國際知名作曲家
温隆信老師生逢二戰末期,歷經日本、國民政府來台,是行走的活歷史。
年幼時生活艱辛,肚子餓的時候老師連蟋蟀、蟬都能夠下肚,對比現今的生活令我們有點無法想像。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環境造就了他,求生慾及對於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強烈,只要下定決心要做什麼,老師都能夠完成。
為了實踐音樂夢想,面對父親的干預是非常反彈的,認為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甚至以頭撞牆表達訴求。雖然聽從父親指示念了甲組,但也偷偷報考了音樂學院,最終成為國際上知名的音樂家、作曲人。
除了音樂,老師也分享了過去旅遊的心得和他開始畫畫的契機。沒想到提起畫筆後,這一畫便不能收拾,還開了多次畫展!對於自己的成就,老師總是很謙虛地說:「我只是比較Lucky啦!這個世界有很多浩瀚的東西,我到現在仍然沒有參透。」
✨精彩內容✨
🌾在田野間,耕耘我的音樂夢
「我的爸爸會拉小提琴,大部分去日本唸書的人都會喜歡音樂和藝術。」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昆蟲,能入口的我都吃過了。」
🎻我的人生我自己負責
「父親對我的音樂成就,始終沒有把握,直到我40歲的某一天,他跟我說:『我錯了,我當初應該要支持、尊重你的想法。』」
🎨音樂之外的温隆信老師
「第一次開畫展,畫廊還收了我五幅畫,太意外了。」
「旅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坐駱駝、日夜溫差大,快曬成人乾,晚上沒有帳篷,我們只能睡在駱駝肚皮下。」
💎持續前進的動力
「這個世界有很多浩瀚的東西,我到現在仍然沒有參透。」
「願意對事物有很深的believe,願意再嘗試、反省,你會發現還有很多高山。這個東西就會吸引著你,願意持續地攀爬下去。」
🎧馬上聽本集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R0Kq8r
▫️Spotify:https://reurl.cc/Gmzjv3
▫️SoundOn:https://reurl.cc/W3exg5
▫️KKBOX:https://reurl.cc/noQNjv
▫️Google播客:https://reurl.cc/a9pqbG
◽️ MyMusic:https://reurl.cc/0jVvbk
📣延伸推薦 📣
交響六堆心 X NSO—六堆300紀念音樂會」
時間:110 年9月17、24日(五) 19:00
地點:國家音樂廳、屏東演藝廳
購票網址: https://reurl.cc/xGYl3V
更多資訊請至官網:https://reurl.cc/3adgjL
🔹 温隆信播客 斜槓阿伯: https://reurl.cc/1Y6mrV
🔹Clap&Tap室內管弦樂團: https://pse.is/3n27bu
【追蹤訂閱】
🔹 創夢大叔楊錦聰 https://reurl.cc/3L1jDl
二戰 音樂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黃耀明的閃耀印象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黃耀明因為在 18 年兩場補選活動中獻唱,「涉嫌觸犯防止賄賂條例」遭 ICAC 拘捕,後獲保釋,不足一星期之內就要上庭應訊。
明哥當然是專業歌手,更是香港文化界的寶藏。為免篇幅過長,暫且不談達明一派。黃耀明的重要和獨特之處在於:
1. 繼達明一派之後,黃耀明繼續模糊流行曲與非主流歌曲的界限。當然有很多人都有類似嘗試,但他似乎最為成功。這個印象是多年來看其作品、訪問、演唱會談話所得出。主流音樂有一個森嚴的法度,違反主流方式的人都會被市場懲罰。黃耀明沒有完全拒絕它,沒有躲得遠遠,反而是貼身上去打,有時會用主流歌曲的符號和格式反過來解構它。例如《每天你愛多一些》,衝著戀歌文化而來;《你真偉大》就衝著耶教(或者更高的父權)而來;他的超名作《春光乍洩》其實相當貼近主流,但林夕用了極唯美的方式講述性與愛,他們當年共同挑戰了一些東西。
2. 他曾經跟容祖兒合作開騷,改編容的骨灰級 K 歌《痛愛》。總之在多年的遙距觀察裡,黃耀明有強烈的自我風格,也有一種特立獨行的自信,但他並不顯得孤憤。對於「主流音樂」,他一有機會就會去參與,也自稱是唱「流行曲」。多年來,可能有很多人因為他的實踐,開了音樂和藝術上的眼界。「香港流行曲」的音樂風格、內容和深度,因為他而拓展了疆界。
3. 黃耀明是一個出色的改編家。黃耀明以主音身份出道,在表演上似乎少見他玩樂器,但他對歌曲有著不一樣的鑒賞力,所以他挑出來翻唱的歌,都可以「據為己有」。王菲、楊千嬅、黎明、鄭伊健、Suede、Pet Shop Boy、Massive Attack 等的歌,他都翻唱過。他的翻唱,我當是新歌,因為編曲和演唱就足夠使其成為新歌。
4. 在他較年輕時,可能每隔兩三年就會有一張新專輯。樂迷們私下都會競猜新碟會不會有翻唱作品,如果有又會是翻唱甚麼歌。2006 年大碟《若水》有一首《阿姆斯特丹》,當初有人以為是翻唱 Coldplay(其實不是)。總之,很少歌手能令人對翻唱作品如此期待。
5. 黃耀明最好的大碟應該是世紀之交出版的《光天化日》,將獨特性與流行性拿捏得最妙,而且水準平均。有一些大碟是十首歌,十首都可以做主打。例如周杰倫第一張同名大碟,《光天化日》也是如此全能的大碟,裡面的《下一站天國》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可一不可再的顛峰。
6. 黃耀明有前衛一面,也有念舊和傳承一面。《光天化日》之後,似乎開始想整理香港流行文化。《我的廿一世紀》這張大碟除了是關於「最美的上世紀」,也觸及了 TVB 劇集和主題曲文化,視為粵語流行音樂遠古時代的突破點。後來他就放手大玩顧嘉煇、黃霑、盧國沾、黎小田等大老的經典作品。無線、亞視、麗的那個年代本已蒙塵,或者只限於懷舊圈子,但因為他,我也認識和喜歡了《天蠶變》、《浴血太平山》這些作品。
7. 黃耀明不只自己閃亮,也提拔了很多音樂人。現在他的很多後輩都已成為獨當一面的音樂家。
8. 如果說那時楊千嬅是林夕心頭的一塊肉, 2014 年之後黃耀明也成為更多人的心頭塊肉。黃耀明 1962 出生,他的「自傳演唱會」談到那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形成二戰以來最大傷亡風災。60 至 70 年代,那個年代很火紅,也很動蕩,vice-versa,也是新舊、香港內外文化互相衝擊的年代。黃耀明總是閃耀著那個年代的理想主義光輝,有時會膠膠地,但做人可能真是要有點膠膠地,才能走得遠,能夠堅持某種自我。
9. 在公共印象裡,你不會知覺到黃耀明已經 59 歲,因為他的作品和言行,總是令你覺得這是一個閃光的理想主義青年。所以他深受一些年輕人歡迎。看到他,你也會覺得這種青春無可企及。他那個年代的藝人大都已長大,成了成年人、老人,他還是那麼青春。使人覺得無論歲月如何走過,黃耀明都只是「資深青年」。
二戰 音樂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已經討論過美國這個川普到底算不算是法西斯,接下來我們就要來討論,台灣隔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算不算是法西斯主義呢?
那我們之前提到了五個法西斯主義的特色,那就這個定義來看,中國算是法西斯主義嗎?或許有人會覺得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中國是不是法西斯主義有什麼差別嗎?就算多扣中國政府一個法西斯的帽子,中國政府自己又不 care 。這有什麼好討論的?但是法西斯現在正在擴散,二次大戰就是為了對抗法西斯主義擴散才打的,死了七千萬人,所以檢視中國到底算不算是很重要的。
那我們來檢視五個法西斯主義的特色,第一個是種族主義?這個絕對有吧?中國政府很常說什麼要中國人站起來了。也很常看到只要是海外華人隨便講個政府就會被罵數典忘祖之類的,背叛中華人民。
第二個是神化領袖,塑造強人形象。強人形像當然有,像小熊維尼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小熊維尼這麼無害也不行,之前甚至有個旅居歐洲的中國音樂家劉克清,只是因為太像習近平,結果因為「形象違規」抖音的帳號就被封鎖。這個規定絕對是為了避諱長得像神;而且中國也不能公開發表批評習近平的言論。
第三個是挑起對立,創造敵人。這個也有吧?遇到什麼事情,通通都是美帝的陰謀。這應該也是沒什麼爭議一定算。
第四個是反對自由民主,對於揭露真相的人跟真相本身都會大力攻擊。這個也有,現在那些披露水災災情的人,都會被批評在造謠。劉樂妍的新聞就很慘啊,她不只被罵說在造謠、添亂耶,還被說「希望妳作為公眾人物不要大驚小怪,被人拿去做文章」,所以第四項也 check 。
那第五項是:推崇暴力鎮壓行為,剷除異己。這一項也很容易判斷啊,香港、新疆,還有西藏,還有動不動就威脅要對台灣動武。都是不聽中國政府的話就要被打。所以中國也是全部都符合耶,中國政府就真的是在走法西斯主義的路線。
不過拿法西斯主義來比喻中國會不會太客氣?剛剛我們說了五項特色。但是很多地方,中國政府根本比這些項目都還超過。比如說攻擊真相,中國政府根本就是全面控制媒體,根本就是「製造真相」,這不是「攻擊」就可以形容的?
之前美聯社還有一篇報導,就說中國在新疆除了再教育營之外,還直接強迫維吾爾族的人節育或是絕育。生小孩超過數量要被罰款,不然就要被關進再教育營。還有強迫人民裝避孕器,這根本就是針對特定種族的強迫性節育,根本不只法西斯主義而已。
現在中國還有很多科技可以拿來用,之前法西斯主義這個詞出現的時候,沒有什麼天網系統、AI 監控。中國還不只自己用,還輸出監控技術到全球60幾個國家,這個絕對比法西斯主義還厲害吧?要說中國的什麼比法西斯弱的話,大概就是中國沒有祕密警察吧?不過想想看美國有CIA,俄國有KGB,但中國是?完全沒有人知道他們叫什麼,妳看有多秘密。他們這個是中國特色式的法西斯主義,乾脆叫做法東斯主義,或是法中斯主義。反正中國政府的行為就是這樣,我覺得叫什麼都沒差。
另有學者指出,法西斯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喜歡大型動員,把群眾集合起來揮舞國旗喊號那種,川普就很喜歡,但習近平的中國我不是很確定,另外,法西斯主義是極右派的代表之一,但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又是極左派的路線之一。最早以前中國共產黨是會拿「反法西斯」當做主要路線在宣傳的耶,在國內會舉行反法西斯的遊行,週年慶之類的時候還會有相關的慶典。
但是有個學者叫Matt Stoller,他說中國共產黨結合了軍事政治跟商業於一身,用龐大的市場來脅迫西方世界出售科技,甚至用偷的,這都是三零年代的法西斯常用的伎倆。在Matt的看法,中國比二戰時代的納粹還要危險,因為它更有錢,科技更強,西方對它依頼很深。
不過金融時報著名專欄作家Edward Luce就不贊成,他認為Matt的說法忽略了現在中國在跟美國在競爭老大的這個事實,他認為比較好的比喻是一戰前的新興勢力「德意志帝國」,美國就是當時的老大大英帝國。也就是說中國現在很多舉措,其實是因為要跟美國競爭的結果。
最橫提醒大家,我們非常歡迎大家來一起討論,但不要只有謾罵。不是怕罵,而是只有謾罵,但是不談議題,就會完全失去討論的意義。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二戰 音樂家 在 古典好好聽Classicalmusic to go 的貼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二戰 的時候, 希特勒禁止所有猶太裔作曲家的作品, 也包括禁止猶太裔演奏家的演出, 因為希特勒討厭猶太人, 他利用所有的事物來反對猶太人, 也包括了音樂, ... ... <看更多>
二戰 音樂家 在 【独孤子黑】8分钟看完《钢琴家》,二战幸存者的真实经历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讲述了 二战 中的真实经历。导演是罗曼·波兰斯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