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基隆港賞鷹🦅~幸運的話可以一次看到十幾隻在空中翱翔,台灣能看到老鷹的地點不多了,尤其能同時看到那麼多隻很難得耶!
💡全台唯一老鷹飛行秀在基隆港
基隆港的黑鳶一年四季都會出現,時而彼此追逐、俯衝覓食,可說是最易接近的猛禽。每年1到4月是黑鳶的繁殖季,6到7月黑鳶陸續從各自的繁殖區飛往聚集區;秋冬之際,港口聚集的黑鳶數量較多,12月到翌年1月是黑鳶群聚高峰期,也是賞鷹最佳時刻,老鷹已成基隆的觀光賣點。
💡基隆港是台灣最美的賞老鷹地點
老鷹與基隆港共生的歷史悠久,從西岸的外木山、仙洞巖一直到東岸的和平島、紅淡山、八斗子等地的懸崖峭壁,都有老鷹駐足的傳說。從有文字的記錄起,老鷹在基隆港覓食至少超過150年以上,長年以來,老鷹在基隆港覓食的景象,總是吸引了眾多市民、外國人及觀光客的目光。
💡基隆港賞鷹路線
東岸:從海洋廣場出發→中正公園→忠烈祠→主普壇→大佛禪院→役政公園(在這裡常看到老鷹、大冠鷲、台灣藍鵲等出現)→「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回到海洋廣場賞鷹→到基隆廟口吃美食
西岸:到海洋廣場賞鷹→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歷史建築的海港大樓→文化古蹟的西二號碼頭倉庫→KEELUNG地標觀景台→罾仔寮山頂(昔日報時的午時砲台常見大冠鷲出沒)→沿港邊的中山三路漫步(秋冬空中常可看見魚鷹飛翔)→仙洞、佛手洞→白米甕砲台
二沙灣砲台歷史 在 Cheng Ch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_H_E_N_G_C_H_E_N_G
⠀⠀
⠀⠀
⠀⠀
﹏﹏﹏﹏﹏﹏﹏﹏﹏﹏﹏﹏﹏﹏
⠀⠀ ⠀⠀⠀⠀
⠀⠀
⠀⠀
雙北疫情升溫至第三級,就連出門倒個垃圾都顯得有點緊張,回想起那日與 @ayobento 帶著辣鮪魚醬雙味飯糰一起去基隆二沙灣砲台野餐,愜意吹著海風望向遠方大船入港的場景,竟讓人如此懷念那份輕鬆悠閒。
⠀⠀
第五期 @verse.tw 雜誌邀請讀者走上台灣文化路徑的深度旅行,特別是在無法隨意出走的此時此刻,藉由各路旅人分享在這塊寶島上的旅行見聞、歷史文化及生活方式,令人期待拾起行囊再出發的那一天到來。
⠀⠀⠀⠀⠀
⠀⠀⠀⠀
⠀⠀⠀⠀⠀⠀
﹏﹏﹏﹏﹏﹏﹏﹏﹏﹏﹏﹏﹏﹏
⠀⠀
⠀⠀⠀⠀
⠀⠀⠀
⠀⠀⠀⠀⠀⠀⠀
#戴口罩 #勤洗手
#配合防疫相關措施
#不傳未經證實的訊息
#避免不必要的外出聚會
#下載臺灣社交距離APP
⠀⠀⠀⠀⠀⠀⠀
#同島一命
#沒有人是局外人
#團結防疫守台灣
#感謝所有協助防疫的人
二沙灣砲台歷史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福爾摩沙多元族群島嶼史觀】台灣人都要知道的歷史!公視史詩大戲《斯卡羅》 重現「羅妹號事件」 6分鐘首波預告
羅發號事件亦稱羅妹號事件,是一場發生於1867年3月,因美國商船羅妹號船難者誤闖斯卡羅的領土,被視為侵略者,依當地習慣法將美籍船長等13人處決,繼而引發的外交事件;事後美軍前往軍事報復,史稱福爾摩沙遠征事件。最後,斯卡羅與美國雙方正式簽訂了「南岬條約」,羅發號事件始告落幕。
歷史上「羅妹號事件」的發生,須追溯到龜仔甪社百年前幾乎被洋人滅社的恩怨遠因,為了替祖先報仇並保護部落,於是攻擊擅闖領域的洋人,並非無端引戰。
法比歐演出美國領事李仙得,為消弭因羅妹號事件所引發的風波,來台進行調查、懲凶,遇見了温貞菱飾演、原漢混血的神秘少女蝶妹,讓他對這片土地更感好奇;法裔美籍的身分,讓李仙得終其一生都在尋求認同,這也讓他對蝶妹的身分多了些理解。
蝶妹是琅𤩝客家人與原住民的混血,因通曉英語,擔任李仙得的翻譯陪同進行調查,卻與解開身世之謎後重返部落、由黃遠飾演的弟弟「阿杰」產生矛盾與對立,過程中兩姐弟對自身客家與原住民的混血血統,在身分認同上不時感到困惑:究竟哪裡才是歸屬?
「羅妹號事件」下的台灣族群衝突
「羅妹號事件」的風波也引發閩、客、馬卡道平埔等族群長年的恩怨積累,劇中社寮頭人吳慷仁、柴城頭人雷洪、保力客庄頭人夏靖庭,這三大族群在大時代的困境下,夾縫中求生存,都只為了要「活下去」。吳慷仁飾演的「水仔」,為了部族生存,常於閩、客、部落間角力與調解,受到事件波及的他,卻又無從脫身且無力反擊。
「羅妹號事件」最終由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展現過人的智慧與勇氣,統整各社之力齊心對外,與李仙得簽下台灣第一份國際和平盟約「南岬之盟」,紛爭終得落幕。
而過程中因清朝官員認為「羅妹號事件」發生之地為「不隸版圖」、「治理不及」之境,引發李仙得對台灣番地所屬的質疑,之後李仙得轉任日本外務省顧問,以國際法及「番地無主論」之由,提供台灣情報,協助日本出兵台灣,自此改變台灣命運、影響台灣未來。
「羅妹號事件」不僅是部落與洋人的一次衝突,更是每個台灣人都必須知道的歷史、一次影響深遠的國際事件。
羅發號(羅妹號)事件 經過
1867年(同治六年)3月9日,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又譯羅妹號)自中國廣東汕頭港開往滿洲牛莊港,3月12日途經臺灣海峽時,遭風浪漂流至七星岩(位於今恆春外海)觸礁沉沒,14名遇難船員[1]於獅龜嶺海岸一帶登陸(位於恆春半島,今墾丁附近),於「龜仔甪社」(排灣語:Kulaliuc,又譯龜仔律社,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旁社頂部落)上岸,誤闖排灣族領地,被誤認為侵略者,故遭到原住民武力反擊,船長約瑟·杭特(Joseph Hunt)與妻子梅西·杭特(Mercy G. Beerman Hunt)等13人遭出草殺害。唯一倖免的粵籍華人水手逃至打狗一帶(今高雄),並向當地清廷官府報告。
清廷其「理番」政策以教化程度高低來劃分熟番、生番地帶,對法令無法管轄的「生番」地帶向來以不歸王化的理由,不願介入。清廷地方官員以番治番、以夷治夷的觀念,企圖消極處理,便在地圖明顯標出官權不及的「番界線」,以枋寮至鵝鑾鼻為排灣族之地,不在管理之內作為緣由而不受理此事,美國於是決定自行處理。
後續交涉
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聞訊後赴台,1867年4月18日抵達台灣府,希望能與原住民直接聯繫,但被拒絕上岸。1867年6月,美國海軍派軍艦二艘、水兵181名遠征,在英國商人必麒麟引路下成功登陸,惟仍遭臺灣原住民伏擊得手,遠征軍指揮官麥肯齊戰死,美軍撤退,美國政府態度轉趨強硬。
見到美國政府態度強硬,清廷才驚覺事態嚴重,恐開罪美方,便命令台灣總兵劉明燈率兵士500員進發,至柴城一帶(今屏東車城鄉)受阻於瑯嶠十八社的抵禦。劉明燈乃與首領卓杞篤見面,企圖說服解散聚集的原住民。
李仙得見清廷方面亦不得要領,自偕同「通事」六人於9月4日扺臺,劉明燈不得已9月10日率兵隨行,9月23日到達琅𤩝[11](今屏東縣恆春鎮)。10月10日在琅𤩝與臺灣瑯嶠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直接交涉,雙方達成口頭協議,同意歸還船長杭特夫婦的首級及所劫物品,並允諾將來海事受難者皆以「紅旗」為信號求援,表示對臺灣頭目的友好,也希望不再殺害船難者,是為南岬之盟之平等條約。不過美方要在象鼻山設立炮臺、燈塔的要求,為出席的清廷臺灣道尹吳大廷、台灣總兵劉明燈否決,造成日後美方直接繞過清廷與排灣族「親善盟約」的另一項因素。李仙得10月23日回到廈門。
同治八年(1869年)2月,李仙得再度來台確認原住民是否遵守該條約,2月28日與卓杞篤再度會面,雙方正式簽訂了「南岬條約」的書面協議,羅發號事件始告落幕。
影響
由於李仙得在此事中獲得大量有關台灣的珍貴資料,之後在台灣牡丹社事件(屏東)中,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器重,獲日本聘任為「外交顧問」,協助日本交涉和對付台灣住民,特別是屏東原住民。
在「親善盟約」中,李仙得要求在「番界」中建築砲台、駐紮守軍,讓原住民感到「威壓」的存在,然而此砲台後遭清朝所廢棄。終於,在同治十年(1871年)又發生琉球國人民船難事件,甚至進而引發史上著名的牡丹社事件。
清廷受船難事件頻傳之影響,以及羅發號及牡丹社事件後美國與日本等國際壓力,於1875年在恆春設立燈塔(即今著名的鵝鑾鼻燈塔),保障台灣海峽東南部與巴士海峽之海上運行及作業安全。
(以上內容擷取自網路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