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信徒簡松樹議員參加過火儀式
今日是王公生活動的重頭戲-抓童乩跳過火,雖然是非假日,但仍吸引不少王公信徒與熱愛廟宇文化的民眾前來,透過過火儀式,能驅除晦氣淨化心靈,過火的炭火能求平安、解厄。
四天的2020二結王公文化節活動順利結束,添油香、購買過火衣,祝王公廟新廟早日完工,這特殊的廟宇建築將會是宜蘭新地景。
二結王公廟建築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除了古蹟會自燃,許多 #無形文化資產 也在代代傳承中,成為教科書上只能用來回顧的歷史。
宜蘭二結王公廟,在王公壽誕時間,舉辦一年一度的過火儀式;阿里山鄒族達邦部落,利用不同植物鋪設更換建築,以舉行歷史悠久的戰祭Mayasvi;台灣建築保存最古老的教堂萬金天主堂,每年12月8日舉辦的聖母遊行,迎回降世在馬槽中的聖嬰⋯⋯。
政府指定設立無形文化資產,目的是為了守住這些重要的記憶,但卻也因為 #過度觀光化,讓它們受到了干擾、甚至產生質變。在保存與推廣之間,應該拿取什麼樣的平衡?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守護無形文化資產】今晚 22:00首播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二結王公廟建築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穿過宜蘭二結王公廟,沿著萬長春圳(宜蘭最大的灌溉水圳),走訪這間 #台灣碗盤博物館。
自外觀到展間,博物館以清水模建築突顯碗盤、陶瓷器,以及匠人工藝呈現的結構美感與特色;二樓更有館長從世界各地收集達2萬件的碗盤、陶瓷及相關藝術品。
大航海時代、東洋陶瓷,具有南洋風情的椰子盤.....,每一件都訴說著故事→
專欄作者:Jamie慢森活
台灣碗盤博物館 Taiwan Bowl & Dish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