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弟弟、弟妹聊起了我最近寫的幾篇文章,弟妹說我弟弟也是很不怕承認自己的黑歷史,別人覺得不怎麼光彩的事情,我弟不僅跟弟妹的朋友聊天,笑稱自己「每逢畢業必重考」,還興高采烈的跟弟妹的朋友相認重考巨人補習班的學長學妹。
說來說去應該是我媽就不覺得他的孩子丟臉,自然的我們就覺得自己重考啊,被拋棄啊沒什麼好丟臉的。
接著又聊起了「凡事必有時」那篇文章所說的,沒有感覺就不要太勉強,時候到了自然會去學,否則胃口弄壞了就不好了的概念。
我說我五專國貿科五年,只要碰到什麼「計」的一定當- 統計啊,會計啊,都已經暑假三修了還不過。如果不是老師開恩讓我唱歌給他聽,他就給我及格,恐怕我五專都畢不了業。
到了大學,我對社工很有興趣,想要在這個領域出類拔萃,上統計課有一種七筋六脈全打通的感覺,怎麼聽怎麼懂。也因此初任大學教職時還去教統計,因為自己曾經不會,所以很會教。
這應該可以說是凡事必有時的最佳例證。只要有需要,腦袋就變聰明了。
但我還是怪小時候對數學的害怕把我的胃口弄壞了,多一個零和少一個零我完全沒有敏感度。後來還因為做了質性研究,又把統計全部忘光光還給老師了。
弟弟聽了我的分享,說我對數字的缺乏敏感度,只要有需要,還是有得救。
原本他也是數學老是三、四十分的人,對金錢跟我一樣沒有敏感度。
然而他的生意多是用日幣,有一年日幣浮動相當厲害,經常瞬間啥都沒幹就差了幾十萬,這使得他對數字的敏感度整個爆表,也因此開啟了他對金融市場的游刃有餘。
我弟弟說我是因為沒缺錢,有缺,有需要,我就會變聰明了。
我和弟弟的對話應證了我所推崇的老子哲學的教養觀。
逼有什麼用呢?有動力啥都學得起來了。
孩子為什麼半夜打電動,不讀書、不學習、不工作?
因為他在家躺著就有得吃穿,哪裏會有動力讀書、學習、工作呢?
要讓他有動力很簡單,只要讓他離開學校去工作,不供吃、不供穿、不幫著繳信用卡、手機的錢。當孩子有吃穿、買東西、交手機費用的需要,很自然動力就跑出來了。
讓孩子離開學校賺少少的錢,雖然當下可能讓爸媽很難看,但是爸媽暫時的「丟臉」(如果覺得丟臉的話)可以換孩子有動力,不值得嗎?
我也在另外一篇文章說了,任何的黑歷史只要能跨越與復原,那都是光榮的。
小時候,我爸是研究員,我哥是醫學院學生,我和我弟這兩個小的讀書很掉漆,連重考在補習班都會逃學。即使如此,我爸媽也不會拿我們和我哥比,讓我們自己去找出路,不唱衰我們,也不以我們為恥。
現在,就算我數學爛爆,我還是大學老師。多元入學管道讓我進了世界排名名列前茅的McGill University. 對。沒考數學。
而我那數學一樣爛爆,逢畢業就重考的弟弟,現在經濟寬裕,沒事就把才用一個月的咖啡機給我,還會預約一年半後要給我一台Toyota Camry Hybrid,害我不缺錢,沒手沒腳沒有動力去學賺錢。
不要太早看不起你家不會讀書的小孩。看不起他,唸他,他就像被咒罵的花草一樣,枯萎長不好。
你沒有看不起他,他就看得起自己,像天天被鼓勵的花草一樣,越長越好,而動力也就隨著需要,很自然的長出來了,
花朵,終將遍地盛開。
「五專畢業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五專畢業後的出路?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五專畢業的你現在再做什麼工作?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Re: [閒聊] 文藻是間甚麼樣的學校? - 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建議] 五專畢業出路- 看板CareerPlan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心得] 從商科五專生到中醫師 的評價
- 關於五專畢業出路 在 [請益] 台中科大五專部跟台中家商的選擇ncrw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五專畢業出路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郭葉珍教授很棒的人生故事,推薦給所有爸媽跟年輕人看!
人就是在這樣不斷的探索過程中成長、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天才小孩」才能做探索。
當爸媽的真的不用急。人生是看一輩子的,讓他好好探索找到自己的出路,不用為了讓他贏在十八歲而焦慮。
(歡迎分享)
「孩子做的事我不喜歡怎麼辦?」
回想起來,我兒子說要休學就休學,我女兒說要去雪霸刷廁所就去雪霸刷廁所,我這個媽媽連動一根手指頭反對都沒有,這和我爸媽對我的無為而治有絕對的關係。
我唸五專的時候是唸國貿科但「主修音樂」,唱合唱團、到處比賽,功課一塌糊塗,年年暑修,我媽沒跟我說:「再當就不准去唱歌。」只講說:「你要不要一次乾脆一點及格,要不然一直暑修都不能玩也很可憐。」
五專畢業以後,剛好我哥哥有個朋友尿毒症末期,神識不清楚有譫妄,我去看過他一次覺得他好可憐,就每天下班去長庚看他,給他加油。我媽也沒說:「非親非故的又不認識人家,花這個時間幹麼?」我就這樣一直去探望他直到他離世。
大學的時候跑場唱西餐廳,一年365天唱365天,除夕颱風照常騎車跑場子。我曾經大雨滑車全身是傷; 曾經唱黑道開的場子; 曾經經歷唱歌的餐廳發生槍擊命案,我被警察抓去問話不給回家,打電話回家騙爸媽說「有朋友來找我聊天,我晚點回去」,我爸爸回我說:「不用騙了,新聞都出來了。」即使我爸媽明顯反對,但還是沒有阻擋我去跑場賺錢冒險犯難。
我懷老二時強烈的想唸書,我表妹幫我辦了加拿大技術移民,我的好友幫我募款,幫助我到加拿大蒙特婁McGill University圓夢。我爸爸很反對,但也沒有阻擋。
唱歌能一輩子當飯吃嗎?不能。可是因為我爸媽沒擋我,所以我從跑場子的經驗中知道,我矮紅不了,當不了明星,也學到黑道人生像是什麼樣子及如何吸引聽眾的技巧。
有時間不好好進修,去醫院陪伴無親無故的人幹什麼?因為我爸媽沒擋我,原本人生沒有志向的我,因為體會到人的苦,整個卯起來辭職讀書參加轉學考,第三名考上東吳大學社工系。我爸媽還以為搞錯了,這個人是唱歌給老師聽才畢業的啊。
在龍蛇雜處的西餐廳駐唱太危險了吧?可是因為我爸媽沒擋我,所以我超會時間管理,除此之外大災小災經歷過,趴在鋼琴上流口水的小弟也碰到過,身經百戰的危機處理經驗使我在工作上、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出國讀碩博士時一點都沒有應付不來的感覺。
如果當初我爸媽擔心我書不好好讀,成天不幹正經事,阻擋我到處唱歌比賽,我現在在學校教書不會那麼順利,台風也不會那麼好。
如果當初我爸媽勸我不要去幹那種沒有投資報酬率的事,阻止我花時間去探望照顧臨終病患,我不會知道原來我一生的志向是要陪伴人們一起學習如何免於恐懼,離苦得樂。
如果當初我爸媽怕我有危險,不讓我去西餐廳唱歌,我的危機處理能力不會那麼好。
如果我爸媽阻擋我出國,今天我就不會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教授了。
有沒有可能孩子沒有志向是因為爸爸媽媽太擔心了、太主導了、太目標導向了?這個擋,那個也擋,擋到孩子的能力長不出來,擋到孩子沒機會讓興趣浮現出來。
我知道孩子永遠會做很多事情讓父母看了眼睛很痛。到底要不要阻擋?到底要不要插手?父母效能訓練責任釐清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做決定。
當事情是屬於孩子的責任,孩子擁有這個問題,家長要做的是支持與傾聽,但是不給意見。孩子在敘說苦惱時,你支持,你傾聽,你不下指導棋,當他感受到你的接納,他會長出智慧來負起責任。
但務必不要過度幫忙,幫到孩子沒有負起責任。
我決定出國讀書時,我爸媽提醒:一個人帶一個小班,一個大班的孩子去異地生活,真的沒有問題嗎?我顯然不知死活的以為沒有問題,直到有一次我女兒腸胃炎吐到用噴的,我怕兒子跟著去急診也會感染,在沒打電話給我爸媽的狀況下就把兒子送到我爸媽家。我爸媽當時正要去高爾夫球練習場練球,淡定的跟我說:「我們要去練球,已經約好了。」沒有酸酸的對我說「不是要自己帶嗎?好啊,就自己帶啊」,也沒有落井下石「就讓你嚐嚐沒人幫忙的滋味」,很單純的就是讓我扛起我該負的責任。
什麼狀況會是爸媽擁有麻煩可以插手?真的很少。
以我家為例,我兒子書讀不下去決定要休學是誰擁有問題?是我兒子。
我女兒台大畢業去雪霸刷廁所,是誰的事情?是我女兒的事情。
這些事都不是我所擁有的麻煩。雖然我看了眼睛痛,但那不是我有權力插手的事。出手會害孩子長不出能力,插手會扼殺他們覺察自己人生方向的機會。
只有在我兒子書讀不下去跟我要養老的錢去創業,那我才會擁有問題。
還好我要求我兒子要養活自己,沒有幫他負責任,也沒有指指點點要他做這做那,否則他音樂創作的能力不會長出來,他行銷企劃的能力也不會被看見。
還好我沒有出手阻止女兒上雪霸刷廁所,到現在我女兒都還在講:我好喜歡做勞動工作時同事間無差別的工作場域。可是因為她去做過了,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即使心裡還是想做勞工,但因為曾經在台大圖書館長期工讀過且勝任愉快,現在開始考慮考類似的公職,不再執著從事做不來的勞動工作了。
當孩子做的事情或做的決定讓你眼睛痛,當孩子的想法和價值觀讓你聽了耳朵痛,試試發展自己的事業興趣吧,當你投入自己的發展,你就沒空伸手去管不屬於你的事情了,除此之外還能一舉兩得的做孩子的身教,讓他們看到全神投入一件事情是如此的快樂啊。
五專畢業出路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聯合筆記
沒了願景的台灣高教
許俊偉
調查發現,高教自由化應優先鬆綁的項目,以學費和招生方式最獲大專校院校長重視,比率各占6成6及5成8。報系資料照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高教十字路」專題,調查發現逾七成大學校長憂心,若高教政策無法鬆綁,台灣高教將只剩不到五年的競爭力。
這些年來,政府高教政策給太少、管太多,確實成了高教發展瓶頸。但不論是教育部還是各大學,早已喪失對未來高教願景的想像,恐才是更嚴重的問題。
台灣高教發展近一世紀,原本穩定菁英的高等教育,在一九九○年代開始變革,內有一連串教育體制改革和少子化浪潮襲來,外有日趨白熱化的全球化競爭。
卅年前,台灣高中生不到兩成可進入大學就讀,一九九○年代教改喊出「廣設大學」,願景是要讓台灣能有半數以上學生可進大學,進而有助產業和國家轉型,擺脫低階廉價代工廠的形象。
「廣設大學」政策到了第一線,政府無力新設大學,於是鼓勵五專變大學、技術學院變大學,人人都成了大學生,畢業後卻仍是領有大學畢業證書的作業員。從結果論回顧,當時教改顯然失敗了。
隨後面對全球化時代,如何培養頂尖大學成為高教政策主流。台灣喊出「拔尖」,推動五年五百億元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但資源分配不均成了亂象之一,有的大學錢多到可蓋大樓、翻修老建物、鋪草坪,有的大學卻連專任教師都聘不起。
五年五百億元確實推升大學排名,但就在頂大計畫退場之際,高教面臨少子化危機,中後段大學的註冊率讓人怵目驚心,包括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和永達技術學院已先後退場。大學校長出身的教育部前部長吳思華甚至曾預言,未來恐有五十所退場。
如今大學高喊要自由化、反對公共化,但大學數量太多、素質良莠不齊,政府一旦全然放手,迎來的恐是無上限的學費和無下限的教學研究品質,每年拿走納稅錢補貼的大專校院,真能完全不顧公共性?
實況是許多學生背負學貸壓力,出社會後面臨低薪環境;而學校聘用大批低薪無勞動保障的兼任教師維繫教學能量。若大專院校完全無視公共性,一味想節省成本追求最大利益,恐會成了利用弱勢師生成就高教光環。
過去幾次高教改革,不論是廣設大學或頂大拔尖,儘管結局不算成功,但推動之初至少擘劃出未來藍圖,或多或少帶領台灣向前一小步。
但現今高教政策,不論是馬政府後期的「新世代高教藍圖與發展方案」,或蔡政府上任後推動中的「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若只剩下想著如何讓大學活下去,政府和大學不再對高教方向和出路存有願景和想像,才是最大高教危機。
五專畢業出路 在 五專畢業的你現在再做什麼工作?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五專讀化工,退伍後到過一間化學工廠工作薪水還不賴,但真的很操由於某些因素做沒多久就離職了,之後一值找不到工作,之後到一間小工廠工作(跟化工無關)問題來了! ... <看更多>
五專畢業出路 在 Re: [閒聊] 文藻是間甚麼樣的學校? - 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去年五專畢業路過。 如果有親友想要進五專,先說結論,不管對外文有沒有興趣都勸退。 下面文有點囉嗦請見諒。 五專前三年可以想成外文課比例高的高中 ... ... <看更多>
五專畢業出路 在 五專畢業後的出路?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找了下網路上的五專畢業出路,自己解讀出來的應該大致上有這幾個: 1.五專畢業後插大網路上找的資料是說插大經由轉學考進入大學體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