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 [ 愛情的模樣 This is Love ]
Mayday 2020 live in the sky
-
▍愛情的模樣 This is Love
你是巨大的海洋 我是雨下在你身上
我失去了自己的形狀
我看到遠方 愛情的模樣
曾經孤單的徬徨 曾經相信曾經失望
你穿過了重重的迷惘
那愛的慌張 終於要解放
你是誰 教我狂戀 教我勇敢的挑戰全世界
在一樣的身體裡面 一樣有愛與被愛的感覺
我愛誰 已無所謂 沒有誰能將愛情劃界線
在一樣的身體裡面 謎樣的魔力卻是更強烈
你是巨大的海洋 我是雨下在你身上
我失去了自己的形狀
我看到遠方 愛情的模樣
-
影像導演:8ID Studio
相信音樂
音樂製作:五月天 / 黃士杰
平面攝影:周浩詠
視覺設計:吳建龍
化妝:杜佳蓉
髮型:李宗諺
造型:曹偉康
必應創造
製作人:五月天 / 周佑洋 / 吳育璇
執行製作人:陳思潔
執行製作:林欣慧 / 郭容純 / 彭思瑾
技術總監:譚明文
硬體統籌:游東翰
硬體執行:宋采儒
Monitor 音響設計:莊志揚
燈光設計:施皓哲 / 傅喬怡 / 張家銘
視訊統籌:陳彥志
現場視訊執行:鄭宇翔 / 蔡晏彤
視訊設計:
陳彥志 / 鄭宇翔 / 蔡晏彤 / 林子德 / 王語
林昀嬋 / 晚熊創意 RAQOON STUDIO
舞台設計:林沂柔
8ID Studio
導演:魏奕旻 / 張天城
副導:張家毓 / 劉任修
動態攝影:
張天城 / 洪建凱 / 劉俊宏 / 陳翔科 / 陳韋翰
郭彥澤 / 王建智 / 莊竣瑋 / 章弘毅 / 吳東峻 / 朱華陽
攝影大助:余書豪 / 楊家哲 / 陳紀唯
燈光:
林宏洋 / 許原毓 / 楊青翰 / 鄭智遠 / 吳思賢
曾宥運 / 林建志 / 葉丞遠 / 林盈宏 / 王厚恩 / 連翊翔
製片:王漢聲
執行製片:王璽皓
剪接:
魏奕旻 / 張天城 / 何政霖
何冠臻 / 李依純 / 蘇志豪
歌詞字幕:吳東峻
錄音室場景美術:寓囍制映工作室
現場字幕:黃品瑄
音響助理:莊硯凱
工程統籌:必應創造
結構工程:鉉儀結構
舞台工程:銓閎舞台
燈光工程:必應燈光
視訊工程:必應視訊
音響工程:必應音響
樂器工程:發聲現場
特效工程:宏益特效
電力工程:助盛電力
攝影工程:無限映像
燈飾佈置:順裕昕光電
場地佈置:玩美企業
-
五月天 [ 突然好想見到你 ] live in the sky 數位收聽
https://lnk.to/Maydayliveinthesky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五月天 [ 愛情的模樣 This is Love ] Mayday 2020 live in the sky 在你心中 什麼是愛情的模樣? 時間定格在那一刻 愛情的模樣 就是遇見你 ⠀ 五月天是 怪獸 / 石頭 / 瑪莎 / 冠佑 / 阿信 與你 - ▍愛情的模樣 This is Love 你是...
五月天 愛情的模樣 的 歌詞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青春記憶的五月天】 #召喚五迷
當年的青澀少年們,早已成為華語音樂的天團
他們用無數膾炙人口的音樂,唱出不同階段的人生信仰
而這一刻的他們,曾想像過未來樣貌嗎
#阿信閉眼還是好可愛 #小齊哥的比五站台
#華語流行音樂史 #熱血青春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9/07/16
圖說:樂團「五月天」舉辦演唱會,歌手任賢齊(右三)出席支持
來源:聯合報
攝影:李府翰
歷史新聞節錄
【1999-07-03/聯合報/26版/影視廣場】
利綺、五月天 會歌迷今開跑
【記者劉衛莉╱台北報導】暑期開始,學生放大假,又是歌手加倍活躍的時節。新人利綺和新樂團「五月天」從今天起就有一連串的小型演唱活動,和歌迷以「聲」相會。
「五月天」今天則將「攻陷」西門鬧區,為歌迷瘋狂演唱,三立都會台也會做現場實況轉播,「滾石」大哥周華健和任賢齊都會出現,為他們獻「聲」和獻「身」剛在香港結束兩場演會的任賢齊,堅持要在前往四川拍戲前,為「五月天」站台。
--
【1999-07-09/民生報/27版/打開新視界】
超音波周報
五月的男天
【王祖壽】「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裡,有一串特別感謝的名單,其中包括一起奮鬥的樂團伙伴,在這串長達一、二十個樂團名字中,有出過片的「刺客」、「脫拉庫」,更多的是還在力爭出片機會的實驗樂團,比起曾經出過唱片的搖滾樂團來,「五月天」踏出的起步算是幸運的。
幸運的是,他們「生而逢時」,現階段正是唱片公司願意給予樂團歌手發揮「人本精神」機會的時候,「五月天」顯然訓練有素,易獲青睞。而「五月天」曾經在其他專輯裡的磨練,提供了正式製作專輯處女作的養料,使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可聽性與技術性都在一定的基礎之上。
這張專輯沒有特別標明主攻歌,顯然要以整張作品為訴求,基本上12首歌分為兩大主軸。如以語言劃分,前六首國語,後六首台語,很容易辨識「五月天」打通語言形式的企圖心;如以曲型劃分,國語歌較勾勒抒情,台語歌較狂放寫Y世代在社會游走的觀感,使得這張專輯除了年輕人對情感與生活的呢喃,還有較為深層的議題。
最耐人尋味的是其中的同志血源。「五月天」專輯裡「擁抱」、「透露」、「愛情的模樣」三首歌,都曾出現在去年標明的同志專輯「擁抱」裡。不但如此,回溯「擁抱」專輯可以看出「五月天」與之淵源甚深,不僅是填詞譜曲而已,「擁抱」的製作與音樂,「五月天」都出力甚多。
從少人聞問的「恨流行」,到「滾石」主流系統帶動的曝光,「五月天」從「擁抱」到第一張專輯,在某種意義上,有如「出櫃」。雖然這樣的「出櫃」仍難逃主流勢力的干擾,譬如「愛情的模樣」歌詞遭到刪改,換上比較「大眾化」的字眼,但做買賣的主流唱片公司邁出這樣一步,「滾石」仍將名留青史。
撇開意識型態的羈絆,「五月天」這張專輯在成熟且具臨場感的彈奏技巧下,包裡的是情感與生活青澀的題旨,成熟熱鬧的樂音就像Y世代男女╱男男╱女女早熟的外表,展現出來速戰速決的愛情,芝麻蒜皮的生活;就像他們內心空泛的世界。
「軋車」、「HoSee」展現Y世代反社會發洩的心情,貼切傳神。做為同志歌曲,「透露」與「I Love You無望」國台語左右開弓,足以昭告世人,一個不一樣的時代已經來臨,「五月天」為異性戀╱同性戀這兩大「族群融合」搭起的橋梁,功不可沒。
五月天 愛情的模樣 的 歌詞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6-07影音檔
作者粉絲頁: 騷夏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思潮線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 「上不了的諾亞方舟」新書介紹
訪問主編: 黃珊珊
內容簡介:
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個小時代
跳躍在櫻桃小丸子和佐野洋子之間,時而感傷、時而荒謬的成長故事
「耶和華對諾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母,不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一公一母。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可以留種,活在全地上,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創世記 7:1-4
從小愛聽動物故事的騷夏,隨著成長漸漸對聖經的故事產生疑問,疑惑著似乎「非公」亦「非母」、也不知道算不算「潔淨」的自己,是否永遠上不了傳說中的諾亞方舟……
就這樣,她寫下了身為一個很晚覺醒的LGBT成長史。不刻意聚焦同志議題,也不見抗議式的沉重或悲情,她筆寫她心,這是一個小時代的紀錄。出生在一九七八中美斷交那一年的騷夏,成長在野百合之後,太陽花之前,養成的時空背景台灣正風行大家樂、股市破萬點、總統直選、動保意識抬頭、反核、同志運動萌芽的時代,看見台灣錢淹腳目,也看見金融海嘯。高中時用B.B.call,大學時還要買一疊電話卡打公共電話,手機普遍是大學快畢業時的事,耳機裡重覆播放的是前兩張專輯的五月天,知道〈愛情的模樣〉首度在角頭音樂發表的同志音樂專輯《擁抱》,歌詞不一樣。
騷夏寫作類型聚焦在詩和散文兩類,過去的詩作主題「多為戀情,而以性別為題材表現。」而這本散文的寫作則更為日常親切,她以輕快幽默、哭中作樂的筆調,寫下童年至青少女時期成長階段的高雄風景,以旗津為圓心,輻射到鹽埕前鎮生活圈,建構八、九○年代高雄風景,有勞工庶民生活也有外省本省移民故事,是有趣的童年往事回憶,也是回憶和現今的對照記。
全書分為「荒」「謬」「感」三個部分,「荒」為洪荒回憶童年紀事,「謬」為尷尬青春人間謬論,「感」為體感與情感,穿越之感、觀看之感。她說:「在我的創作歷程中,散文書寫生長之地『高雄』一直讓我充滿企圖心。我想書寫過去,並不是對於過去的依戀,反而是藉由這種目光『往內看』的過程,讓自己的創作生涯站穩腳步。」
要知道「我從何來」才能知道「我從何去」。而人情演繹不外乎連結土地,這也是騷夏一直以來創作的力量來源。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個小時代,騷夏用屬於自己的獨特視角說完想說的故事。
作者簡介:騷夏
一九七八年出生於高雄,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擷取《離騷》之「騷」與出生於「夏」之意,筆名騷夏。曾獲吳濁流文學奬、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大專生文學獎等。現居台北,養貓兩隻一黑一橘,蘭科植物百多株。出版作品有詩集《瀕危動物》、《橘書》等。
五月天 愛情的模樣 的 歌詞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五月天 [ 愛情的模樣 This is Love ]
Mayday 2020 live in the sky
在你心中 什麼是愛情的模樣?
時間定格在那一刻 愛情的模樣 就是遇見你
⠀
五月天是
怪獸 / 石頭 / 瑪莎 / 冠佑 / 阿信
與你
-
▍愛情的模樣 This is Love
你是巨大的海洋 我是雨下在你身上
我失去了自己的形狀
我看到遠方 愛情的模樣
曾經孤單的徬徨 曾經相信曾經失望
你穿過了重重的迷惘
那愛的慌張 終於要解放
你是誰 叫我狂戀 教我勇敢的挑戰全世界
在一樣的身體裡面 一樣有愛與被愛的感覺
我愛誰 已無所謂 沒有誰能將愛情劃界限
在一樣的身體裡面 謎樣的魔力卻是更強烈
星星在夜空中閃亮 星空下我不停流浪
此生我無知的奔忙
因為你眼光 都化成了光亮
這世界全部的漂亮 不過你的可愛模樣
你讓我舉雙手投降
跨出了城牆 長出了翅膀
-
影像導演:8ID Studio
相信音樂
音樂製作:五月天 / 黃士杰
平面攝影:周浩詠
視覺設計:吳建龍
化妝:杜佳蓉
髮型:李宗諺
造型:曹偉康
必應創造
製作人:五月天 / 周佑洋 / 吳育璇
執行製作人:陳思潔
執行製作:林欣慧 / 郭容純 / 彭思瑾
技術總監:譚明文
硬體統籌:游東翰
硬體執行:宋采儒
Monitor 音響設計:莊志揚
燈光設計:施皓哲 / 傅喬怡 / 張家銘
視訊統籌:陳彥志
現場視訊執行:鄭宇翔 / 蔡晏彤
視訊設計:
陳彥志 / 鄭宇翔 / 蔡晏彤 / 林子德 / 王語
林昀嬋 / 晚熊創意 RAQOON STUDIO
舞台設計:林沂柔
8ID Studio
導演:魏奕旻 / 張天城
副導:張家毓 / 劉任修
動態攝影:
張天城 / 洪建凱 / 劉俊宏 / 陳翔科 / 陳韋翰
郭彥澤 / 王建智 / 莊竣瑋 / 章弘毅 / 吳東峻 / 朱華陽
攝影大助:余書豪 / 楊家哲 / 陳紀唯
燈光:
林宏洋 / 許原毓 / 楊青翰 / 鄭智遠 / 吳思賢
曾宥運 / 林建志 / 葉丞遠 / 林盈宏 / 王厚恩 / 連翊翔
製片:王漢聲
執行製片:王璽皓
剪接:
魏奕旻 / 張天城 / 何政霖
何冠臻 / 李依純 / 蘇志豪
歌詞字幕:吳東峻
錄音室場景美術:寓囍制映工作室
現場字幕:黃品瑄
音響助理:莊硯凱
工程統籌:必應創造
結構工程:鉉儀結構
舞台工程:銓閎舞台
燈光工程:必應燈光
視訊工程:必應視訊
音響工程:必應音響
樂器工程:發聲現場
特效工程:宏益特效
電力工程:助盛電力
攝影工程:無限映像
燈飾佈置:順裕昕光電
場地佈置:玩美企業
#2020五月之約
#五月天
#愛情的模樣
‥‥訂閱・看更多‥‥‥‥‥‥‥‥
▶ 追蹤 五月天 Mayday 相關資訊
https://imayday55555.soci.vip/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音樂MV http://bit.ly/YTBinMusic
相信日常 http://bit.ly/YTBinNow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KuQW9oG5EE/hqdefault.jpg)
五月天 愛情的模樣 的 歌詞 在 IAN的經典電影時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不能錯過的愛情電影「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的這部電影是「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五月天在愛情的模樣裡有一段歌詞唱著「在一樣的身體裡面,一樣有愛與被愛的感覺」。究竟,我們要如何看待性別與愛情之間的關係,愛情會因為性別而改變原有的本質嗎?
有關「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IMDB:7.8
在爛蕃茄上得到了90%的新鮮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FYMTiW5vSo/hqdefault.jpg)
五月天 愛情的模樣 的 歌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上不了的諾亞方舟」新書介紹
訪問主編: 黃珊珊
內容簡介:
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個小時代
跳躍在櫻桃小丸子和佐野洋子之間,時而感傷、時而荒謬的成長故事
「耶和華對諾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母,不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一公一母。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可以留種,活在全地上,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創世記 7:1-4
從小愛聽動物故事的騷夏,隨著成長漸漸對聖經的故事產生疑問,疑惑著似乎「非公」亦「非母」、也不知道算不算「潔淨」的自己,是否永遠上不了傳說中的諾亞方舟……
就這樣,她寫下了身為一個很晚覺醒的LGBT成長史。不刻意聚焦同志議題,也不見抗議式的沉重或悲情,她筆寫她心,這是一個小時代的紀錄。出生在一九七八中美斷交那一年的騷夏,成長在野百合之後,太陽花之前,養成的時空背景台灣正風行大家樂、股市破萬點、總統直選、動保意識抬頭、反核、同志運動萌芽的時代,看見台灣錢淹腳目,也看見金融海嘯。高中時用B.B.call,大學時還要買一疊電話卡打公共電話,手機普遍是大學快畢業時的事,耳機裡重覆播放的是前兩張專輯的五月天,知道〈愛情的模樣〉首度在角頭音樂發表的同志音樂專輯《擁抱》,歌詞不一樣。
騷夏寫作類型聚焦在詩和散文兩類,過去的詩作主題「多為戀情,而以性別為題材表現。」而這本散文的寫作則更為日常親切,她以輕快幽默、哭中作樂的筆調,寫下童年至青少女時期成長階段的高雄風景,以旗津為圓心,輻射到鹽埕前鎮生活圈,建構八、九○年代高雄風景,有勞工庶民生活也有外省本省移民故事,是有趣的童年往事回憶,也是回憶和現今的對照記。
全書分為「荒」「謬」「感」三個部分,「荒」為洪荒回憶童年紀事,「謬」為尷尬青春人間謬論,「感」為體感與情感,穿越之感、觀看之感。她說:「在我的創作歷程中,散文書寫生長之地『高雄』一直讓我充滿企圖心。我想書寫過去,並不是對於過去的依戀,反而是藉由這種目光『往內看』的過程,讓自己的創作生涯站穩腳步。」
要知道「我從何來」才能知道「我從何去」。而人情演繹不外乎連結土地,這也是騷夏一直以來創作的力量來源。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個小時代,騷夏用屬於自己的獨特視角說完想說的故事。
作者簡介:騷夏
一九七八年出生於高雄,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擷取《離騷》之「騷」與出生於「夏」之意,筆名騷夏。曾獲吳濁流文學奬、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大專生文學獎等。現居台北,養貓兩隻一黑一橘,蘭科植物百多株。出版作品有詩集《瀕危動物》、《橘書》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fk2ipR0w5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