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擁有米芝蓮推介的【井巷子 by 鋒膳 Jing Alley, Central/Sheung Wan, HK】係有一批午餐捧場客, 同埋夜晚的熟客. 而且近年灣仔同上環店每次去都越做越好, Nansen 老闆自己真係好高要求, 果然係名廚的後代 @Michelinguide
其中一味晚上我最鍾意食的就係 "手抓羊 🌶🌶🐑" Photo 2. 但我見 @firesea 火哥成日叫先發現, 原來中午都有呢一味的不過係碟頭飯形式上 $98. 等我原來平時中午嚟食 '川味叉燒' 燒味飯加碟燒肉居多, 但竟然係走漏眼了呢樣最愛!以為淨係夜晚先有得食 😋😍😍
依家, 如同發現了新大陸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一種地方,骯髒、吵鬧、雜亂,這是它獨有的風味。 火井,屈地街的一條冷巷,過往是西環一帶的煤氣開關處,取火之井,因而命名。其實,提及此地,最先令人聯想起的,是火鍋。五間鋪位分散於巷頭至巷尾,狹小的門口冒着白煙,輕煙掠過「火井火鍋」數隻紅字,天色愈黑,愈是沸騰,令冷巷不太冷。然而,此情此景已不復再,...
井巷子 老闆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信報》專欄
「IWA 5和井巷子的火花」
上週介紹了IWA 5,大有來頭的一款清酒,預計明年正式面市。獨家代理此酒的友人Ricco在上環井巷子搞了一場預覽配對晚宴,全程只用IWA 5一款清酒,但以三種溫度的狀態去配對一頓新派川菜,讓我們好好見識了酒味隨著溫度所展現的面貌,是可以截然不同。
開場的IWA 5,事先冰鎮到5度,是對舌苔形成保護膜的最佳溫度。可惜,處於這個溫度的IWA 5,味道完全被壓抑,只有入口的一兩秒微甜,然後無以為繼,酒味歸零,收結太短。我開玩笑說這個溫度的IWA 5的表現又快又短,還沒享受到就完結了……在場各位男士就狂笑起來。打頭陣的前菜是酒醉南非鮑,常見的菜式,但獲得Ricco大方贊助,井巷子老闆Nansen哥是以IWA 5來做醉鮑,確實有點以本傷人。Nansen哥當晚在場也是第一次嚐到換了酒去做這道菜的成果,他嚐了一口就脫口而出:「咦,比平時鮮甜好多喔!」我也趕緊試試,確實不錯,我向來對於鮮鮑的喜愛不過爾爾,覺得不管何種產地,鮮味偏淡,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除了大師姐家宴,她的功力把南非鮮鮑燜得有乾鮑的銷魂美味。井巷子的醉鮑,肉味鮮甜超越一般鮮鮑,也許是酒好,入饌也會加分吧!又,這道鮑魚選材甚佳,個子肥碩,口感細嫩。
第二道菜是油雞樅菌香辣霸王蟹,馬上換成15度的IWA 5去配對,我想的是,這菜單的排序真有點不同,一般上都是循序漸進,淡味趨濃,第二道菜就來個霸氣十足的炒蟹,不尋常。15度的酒,有了溫度,就有了生氣,圓潤的米香、優雅的酸度,是大吟釀的風範!果甜味亦相對出色,清新的柑橘香氣後,有絲絲溫柔的梨子甜。米香、酸度和甜度皆優美,用來配炒蟹,是很得體的配對。用上煉製雞樅菌的油去炒肉質豐厚又鮮甜無比的斯里蘭卡肉蟹,油味乾淨且帶有獨特香氣和輕微的辣度,恰好讓蟹味更入味但不奪其鮮,很是美味,一口蟹,一口酒,鮮味在酒味中昇華。
然而,說到令我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30度的IWA 5配Nansen哥獨創的脆皮茅台雞!不過這一道不算川菜了,說是新派粵菜比較恰當吧!雞隻送上桌時,已聞到陣陣茅台酒香,誰都知道茅台的濃烈,心想清酒招架得住嗎?但是30度的IWA 5,已搖身一變成為有歷練的熟女,米香有張力、果香熟豔、甜味飽滿,跟15度含苞待放的細緻優雅,是不同面向的氣質。30度的IWA 5,很是豔麗,活色生香,穩穩接住茅台的剛烈,互不搶戲,也沒有說誰壓到誰,而是雙雙讓雞味更惹味更引人入勝想一直追著吃,火花四溢的精彩配對。總的來說,IWA 5是款不俗的清酒,加上其強勁背景、一流的市場策略,肯定會被炒得炙手可熱。但不知怎的,喝過以後,頓感這酒有點太年輕開得太早了(東京好友晶晶持相同看法)——Ricco聽了我的意見,笑說:「清酒都講究要趁新鮮喝,但Richard釀造IWA 5的思考方向不同,他希望用他的方法,去釀造出一款具有陳年實力的清酒,一如造香檳。所以妳覺得這酒現在太年輕,觸覺是對的。」哈哈,久喝成精,信焉!有些解釋不來的觸覺,是靠著長年累月的沈澱而來的!
圖解:
1. 油雞樅菌香辣霸王蟹,用煉製雞樅菌的油去炒肉蟹,15度的酒味,讓香料氣息變得細緻、蟹味昇華。
2. 脆皮茅台雞和30度的IWA 5配對有種棋逢敵手的過癮,清酒熟豔香氣和飽滿甜味,跟茅台的濃烈竟然可以一唱一和,令雞肉更惹味而不膩。
P/S: 文中及圖解寫的「用煉製雞樅菌的油去炒肉蟹」,乃一時筆誤,想說的是煉製過的油雞樅菌去炒肉蟹。
井巷子 老闆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信報》專欄
「萬眾矚目的IWA 5」
話說這一瓶清酒,讓我看到好朋友的愛。
故事發生在大約兩個多月前,我從日本清酒師友人的IG上看到他率先試了IWA 5,不禁心癢難搔,好想也能一試為快!可是,據說明年才會正式推出市場,那豈不是還要等上好幾個月?在這個「識人好過識字」的年代,我放話問問有沒有神通廣大的東京朋友能找到寄來香港給我試試呢?結果好友晶晶二話不說,通過Sushi M的侍酒師Kimura San找到了,然後寄了來香港!收到以後,我一直在想著什麼時候開來試最好呢?因為工作太忙就把它晾在一旁……如是者過了三個禮拜,我把這清酒的照片上傳了社交媒體不久後,就收到友人Ricco的私訊:「IWA 5…..香港是我獨家代理。」「嚇,為什麼你不早說?」「我都是比較低調不怎麼作宣傳的嘛……」我給了他一個翻白眼的表情,他回答說:「7月初我會搞一個IWA 5的pairing dinner,妳有興趣嗎?」當然有!
這IWA 5大有來頭:在Dom Perignon服務了28年的總釀酒師,也是法國有名的釀酒大師Richard Geoffrey在兩年前退休以後,竟然宣布跑去日本釀清酒,令人大感意外,同時也叫人期待。在LVMH旗下的Dom Perignon呆了28年,Richard Geoffrey又豈會只懂釀酒?品牌定位、形象包裝、市場策略之道,恐怕跟他的釀酒經驗累積得一樣靜水流深。黑色磨砂玻璃瓶,找來有設計神童之稱、曾經參與Apple Watch設計的Marc Newson來操刀,製造酒樽的則是幫DRC造酒樽的廠商(Ricco教我們看,Iwa 5酒樽底部有個標誌,是DRC所有酒樽也有,那就是廠商的標誌),完全是名牌陣容。又,日本清酒的釀製從來正規,換句話說就是保守,從來沒有一款清酒好像IWA 5,大玩三種米混釀,還用上五種酵母——據悉,當中包括了用來釀香檳的酵母——這一些都可說是Richard Geoffrey的獨門技法了,也許,正正是好像他這樣懂得釀酒但沒有清酒規範包袱的人,才有能力去脫框思考,做出有突破性的清酒來。
這IWA 5配對晚餐選址井巷子,一家位於上環的新派川菜館,是灣仔鋒膳老闆Nansen哥的新搞作。清酒配川菜其實很適合,我的想法是,香料種類的繁複是川菜特點,但是,以清酒或葡萄酒配對的挑戰並非在于以酒味撞擊繁麗的口感,而是麻辣菜式會令味蕾失去敏銳性,麻掉一部分的感知,配酒的反思必須是,所選的那款酒,可以在舌頭痲痹之前起保護作用,又能為食物增添層次感,享受到美食的樂趣。清酒一般會事先冰鎮,最好的溫度是4-8度,那麼酒味的甜不至於太膩,又能形成保護層,避免舌頭被麻辣掉。而主持這場晚宴的Ricco亦饒有心思,就僅有這一款清酒,但在菜單的不同階段以不同溫度:5度、15度和30度呈現,所以能由一款酒由頭帶到尾,更有一氣呵成的節奏。
1. 夾著Richard Geoffroy的威名,IWA 5可說身世顯赫,它的橫空出世是許多酒迷引頸期盼(攝影:火火)。
2. 服務了Dom Perignon長達28年的釀酒大師Richard Geoffroy跑去釀清酒,令人好奇與期待(網上圖片)。
#iwa5
#richardgeoffroy
井巷子 老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一種地方,骯髒、吵鬧、雜亂,這是它獨有的風味。
火井,屈地街的一條冷巷,過往是西環一帶的煤氣開關處,取火之井,因而命名。其實,提及此地,最先令人聯想起的,是火鍋。五間鋪位分散於巷頭至巷尾,狹小的門口冒着白煙,輕煙掠過「火井火鍋」數隻紅字,天色愈黑,愈是沸騰,令冷巷不太冷。然而,此情此景已不復再,巷內人氣不再,因為約兩年半前,火鍋店已往上移,正式搬遷入鋪。
雖然地點有變,但火鍋店的主人,仍然是他,李老闆。重遊舊地,他眼裏泛起絲絲光芒:「我都唔想搬,呢個地方好可愛。」無奈,不少客人反映巷子雖有風味,但難登大雅之場,不便客人宴客,令他決心搬鋪。
小店燈火通明,地方偌大,客人不絕。說是貪小店之新,倒不如說是好其材料之鮮。搬遷後,管理更集中,李老闆每日只需照顧外圍工作,輕鬆了一點。而他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走遍港九新界搜購新鮮食材,特別是海鮮、牛肉,「打邊爐最緊要材料新鮮,啲嘢新鮮,個湯根本唔使咁濃。」故此,他們的湯頭只以豬骨及金華火腿等食材,熬足十小時,以清甜湯頭提鮮。
對於食物的堅持,李老闆有自己的一套,為了保持食物素質,每星期都會在店裏吃一次火鍋,他有一格言:「做食肆最緊要過得人過得自己,我呢啲全部都係我用嚟招呼朋友嘅食物。」畢竟長年的累積,客人早已變成密友,他甚至會相約客人一起旅行,對他而言,朋友吃得開心,最令他滿足。
年代變,景已遷,惟獨人情不散。
採訪:黃寶琳
攝影:梁偉德
剪接:陳熙廉
火井火鍋海鮮飯店
地址:西環皇后大道西419號地下
電話:25474508
營業時間:6pm-1:30a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F1D12YMWs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