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統觀看ASD及ADHD特質】
。
大家好,我是林仁廷心理師。
分享我在面對孩子時使用的視野與觀點,我習慣從根本的源頭理解起,從了解孩子的心理層面開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又怎麼會這樣想…)。孩子自己很難表達這些歷程,但大人可以試著發問、嘗試錯誤,最後發明應對的方法。
這個觀點是「系統觀」。孩子所處的物理環境、人際互動是外在可見的,身體狀況、神經系統、人性表現、情緒需求及個人性格則是內在的,這些因素共同促發「孩子用什麼方式去滿足它」。所以我們要逆推整個系統,才不會被行為表象迷惑。
。
#ASD特質
ASD特質,有神經系統限制,又由於孩子個性不同,與書上典型表徵常對不起來,工作實務上需要常常說明這些差異,但仍然族繁不及備載,為想完整系統地向家長及案主說明,我寫了一本書來講亞斯,並以系統觀的視野,從了解孩子的心理層面開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又怎麼會這樣想…)。孩子自己很難表達這些歷程,但大人可以試著發問、嘗試錯誤,最後發明應對的方法。
孩子所處的物理環境、人際互動是外在可見的,身體狀況、神經系統、人性表現、情緒需求及個人性格則是內在的,這些因素共同促發「孩子用什麼方式去滿足它」。所以我們要逆推整個系統,不要只看見行為,因為行為只是最終端的結果/產品,才不會被行為表象迷惑。
本書希望做完整且有系統的說明,讓有需要的人自學,自己創造。
我稍微介紹一下本書的獨特切入點:
1.從情緒系統的使用品質與方式來切入
「亞斯特質」若要關鍵詞彙代表,我會用「情盲」,意思是意識上有情緒盲點
不要誤會,不是沒有情緒,是能感覺情緒訊號,但無法解碼。EX:亞斯人看到你的眼神不對勁,但對亞斯人來講,無法藉此訊號知道你的奇怪是什麼原因(他會逕自覺得你眼睛抽筋…);亞斯能感受胸口悶悶的、不舒服、咬牙、呼吸困難,但很少意識或不知道這是心理/情緒所引起,以為是生病了。
情緒盲點是先天的神經系統限制。然而「情緒」被檔,在發展過程中,就會擋住後續很多社會化的學習。
「認知(理性)」則相對補償地特別發達,它採用「見理系統(看得見+有道理)」的物理性觀點來理解人生中的一切。亞斯人對情緒的理解是用「看/觀察」的,若對方流血、有傷口、居無定所、喪失至親等可見線索,亞斯人的同理心甚至比一般人強,但因不是情緒意識,當情緒後知後覺來了,有時就會出現前後矛盾的行為—其實就是「情、理各行其事」。
2.亞斯人的人際社交是物理性觀點,而非大量隱而未見的情緒訊息+社會共識,無法忍受模糊與臨機應變。
情盲的亞斯無法意識到社交需要情緒參數(心中根本無此選項可選),被擋的情緒系統也隨社會經驗而發展,最後造成(1)社交溝通困難(2)對自身較複雜的情緒也難解。
因為人際世界太浮動,故「固執行為(固定的行動與結果)」才能讓亞斯人在心理有所錨定,不會無所適從。同時也是種自我刺激的安全感。
3.亞斯系統與社會主流的社交系統是不同的理解系統,才導致格格不入。
亞斯平常是見理系統,但實際上「情」、「理」各行其事,身陷情緒的亞斯人會是另一種樣子,甚至會推翻之前理性的決定,才會令人覺得怎麼總是矛盾,前後不一;社會人的社交系統,是「情」、「理」整合再應用,不過實際上多數人都是情緒化或壓抑過度。
系統方向不同,理解與滿足的行動就會不同。亞斯人會給人「我行我素、自我中心」的印象,但他當然也關心對方,亞斯人的愛是幫你「健康、正確、安全」的活著與問題解決,社會人的愛則是體貼、同理、安慰等隱而未見的情緒接納。
4.若要亞斯人改變
系統不同,教學的方向會不同,現今亞斯孩子常常反彈,是因為用錯了方式,他們更感困惑,只想逃離。
改變需涉及亞斯人在(1)認知上的理解和同意(2)情緒上的實際體驗(如想知道別人心碎時有多痛,亞斯人可能要先有心碎的體驗才能對照,而不是用想像、類推)。
教養亞斯人擅用本身特質、具有彈性面對社交性社會,越早開始越好,否則他靠自己摸索得來的世界觀與操作一旦固定,面對改變就會超沒安全感。這是父母教養時的重點,幫亞斯孩子理解社會不可見的部分,避免他歸因都是自己的錯而自責,並增加應對的彈性,最終發揮所長。
5.亞斯特質只是亞斯人的其中一部分而已,請記得「他」還是「他」,有其性格、脾氣與個別性。
「特質」是心理工具的使用習慣,受神經系統影響,要調整需要「長期練習與建立新的習慣」,需要周遭的人以身作則、訓練、回饋,才能讓他學習、模仿、耳濡目染。記得長期練習才有效果,至於要多長,則每人都不一樣,原則上越早開始越好。
亞斯特質只是亞斯人的其中一部分而已,請記得「他」還是「他」,有其性格、脾氣與個別性,所有的方法與教導都需要「個別化設計」。
「當亞斯人來到地球」本書目的
1. 新的理解:
認識「情盲」、「心理工具」及「心理機制」等系統觀念去認識一個人。行為只是線索,請從此線索去了解他的所思所想
2. 新的觀點:
社會主流是社交系統,不是亞斯主場,因此我們需以「見理系統」的想像去推衍亞斯人在人生裡會有各種困境及建議解方,讓雙方知道怎麼正確相處。
#部落格排版:https://sn094545.pixnet.net/blog/post/405292547
。
---------------------------------------------------
#ADHD特質
ADHD及ADD特質,有神經系統限制:「注意力不足」,指的是「操控能量的不足」,當孩子能控制自己在不喜歡的情境下不作亂,他才算有注意力去控制,當孩子能決定哪些資訊要、哪些資訊不要,他才算有注意力去選擇。缺乏注意力,會變成所有事都平等關注(會累死),會被情緒帶著走(情緒是立即的,想要舒服或不想要不舒服,因而「衝動」顧不了後果)。
在看ADHD及ADD的孩子時,跟看所有的孩子一樣,別忘了系統裡還有其他因素存在,最重要的三個觀念是「兒童心理發展」、「性別特質」和「他的性格(人的主動性)」。
1.「兒童心理發展」:12歲以下兒童的發展,每一年都進步很多,並在青春期達到生理成熟,開始想要自主(卻有不成熟的決定)。因此教養方式也要隨著生理與心理發展而變動,不是一招闖天下。
2.「性別特質」:男女有別,這是指生理性別會讓某部分區塊先發展,某區塊慢發展,如男生對動感較為優勢,語言表達是弱勢,女生則反過來,善用孩子優勢才能給予成就感,帶動其他面的學習動機。別擔心,成年後這些特質會平衡發展。
3.「他的性格(人的主動性)」:這部分最無法研究和預測,困苦的環境會出勵志青年,也會複製貧窮,富裕環境有積極向前的富二代,也有躺著的。人的主動性,捉摸不定,教養只能盡量給予發展條件,不揠苗助長,其餘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囉。
綜上所述,小男生好動、單純的自我中心、怕無聊,再加上注意力不足,就會演變出上課坐不住、等不及、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卻沒身體界線),做出自己覺得很有趣卻忘了社會規範的行為(ADHD特質行為)。小女生安靜、顧慮他人(較缺自信)、情緒敏感怕犯錯,再加上注意力不足,就會演變出上課很乖(可以忍耐)、聽話順從、沒動力,表面看起來像懶散的(ADD特質)行為。實務上兩者並不會單一呈現,是比例問題。
從此系統與原則去看,協助ADHD的學習動力是,引導他動得有條有理:將生活內容樂趣化,變得有挑戰(EX:試試看這次洗澡能否在15分內完成,同時要洗乾淨喔,計時器啟動!);協助ADD的學習動力是,像推一台熄火的車子,要邊推邊發動,以肯定及鼓勵當汽油,引導她從生活中獲得更多成就與自信(EX:口頭鼓勵+實質鼓勵,多陪伴。)
從此系統與原則去看,協助ADHD與ADD做情緒管理的方式是,家長要成為軟墊與鏡子(客體關係理論,家長可尋求上課增強自己),接受他的情緒因注意力不足,而必須由外部的他人協助「接納與回饋」,家長不急著否認、責罰,這個情緒就能持平處理,孩子收到回饋就會慢慢學習下次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這是所有人都通用的情緒教育,但是ADHD要更久一點,要考慮到神經系統注意力不足的學習方式。一般注意力是長棍子,而過動特質是短棍子,工具不一樣,只要使用方法不一樣就行(切勿依樣畫葫蘆),而吃藥是輔助,暫時延長長度,適合孩童及欠缺自信的人先讓自己有所成就。
『引發興趣,點燃個人的主動性』,當父母知道原則原理,也知道ADHD的限制所在,教養的方向與行動就會改變,父母也可以創發與研究適合孩子的輔助工具,不必事事尋求專家建議,畢竟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最清楚。
基於系統原理,我寫了關於亞斯的書,若評估孩子ADHD與ASD共病時,我會建議先以ASD為主則,因為「怕無聊」時ASD及ADHD都會有相似行為,ADHD是知道社會常規但缺乏注意力、無法控制所致,ASD則是無法意識到社會常規所以無視,但理解並認同後則可以自律,兩者不相同,教養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部落格(ADHD)排版:https://sn094545.pixnet.net/blog/post/405294479
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819?sloc=main
「亞斯adhd共病」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亞斯adhd共病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斯adhd共病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亞斯adhd共病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斯adhd共病 在 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柏格- ADHD與亞斯伯格症的鑑別文 的評價
- 關於亞斯adhd共病 在 【專家分享】向星星祈願認識亞斯伯格與ADHD過動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亞斯adhd共病 在 Re: [問卦] 台灣有ADHD的比例高嗎? PTT推薦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亞斯adhd共病 在 亞斯ADHD 都是一種天份-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亞斯adhd共病 在 [心情] 有人也患有亞斯伯格症但未確診的嗎? - WomenTalk 的評價
亞斯adhd共病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亞斯和過動特質在情緒系統上的使用差異】 互補還是互嗆?亞斯和過動情緒系統的差異列表
。
ASD以理性、邏輯、效率為主,因情盲阻隔而不太被情緒影響,反過來ADHD則是以情緒、感受、想到什麼做什麼為主,注意力不足所以不太用規劃與系統的觀念,
兩類型的強弱項剛好對立,ADHD情緒優先反應,濫情時理盲;ASD理智衝動,濫理情盲。起初是兩者互補,後來則可能對衝(死對頭,互找麻煩)。
組合上多數是男AS和女ADHD,又剛好符合男沉默女多話的刻板性別,很難被看出來有這兩者特質。
。
互補方面:
ADHD情緒起伏大,但遇到AS被消波,瞬時覺得對方好淡定,覺得自己的狂亂被接納,對方不會因為情緒化而拋棄她。
AS有情緒盲點,但喜歡看對方高興然後自己也覺得高興,覺得自己被對方需要,好有存在/功能感。
互嗆方面:
ADHD情緒起伏大,需要被安撫,但遇到AS卻毫無回應,瞬時覺得自己被忽視,是不是不被需要了。
AS有情緒盲點,但生活很有秩序,需要事前規畫,覺得對方規矩也太亂,想法隨情緒改來改去,顧慮太多,人生好麻煩
。
ASD是情緒盲點,無法「情」「理」「整合」調節,ADHD可以情理整合,但缺乏注意力整合。因兩者情緒使用性質不同(這是特質影響神經系統的使用方式),協助切入點也就不同,不過,到最後行為面時兩者的情緒反應都不好(同時影響後續的社交互動)
共病時,多數發現其心理機制上為AS為主,以小孩為例,AS也會因上課無聊而坐不住(類似ADHD行為),若允許部分自由他能做自己的事就不致影響課堂(可自律)。反過來ADHD並不會出現AS未能理解情緒為何的概念。。主要是兩者情緒系統在使用性質上的差異,而能區別,此解釋是比較兩者情緒系統,但並非以此「行為反應」去作單一識別與分類,作用是協助參考,個別的差異性(每個人個性不同)本就大於概念性的寫法。。另此為個人實務經驗整理,沒有引文獻。
列表:如圖
全文連結:https://sn094545.pixnet.net/blog/post/405271487
亞斯adhd共病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概念文】不要再說「意志力決定一切」,人的生理限制系統的可能阻礙
.
第一層:大腦整體
智能障礙、腦性麻痺
整體會影響部分,最上層的主體功能若被限制住,以下的都不用說了。
.
第二層:大腦區域系統(內在心理運作歷程)
A.注意力系統
ADHD:過動或注意力缺乏。可比喻為電池容量少,難以持續使用。會間接影響B.情緒系統的運作,常常是「屢勸不聽」,但其實他是「知道了卻做不到」,因為注意力有限。生理限制會帶孩子偏向短視近利/享樂主義的行事模式。
程度較嚴重者在國小才會有課堂坐不住的表現,其餘多會在進入國中時開始被發現變樣,因為國中不若國小高度結構的環境,且課業程度變困難。過動孩子在挫折且被家庭譴責下,會有對立行為,與青少年的叛逆有所分別,過動的對立僅針對被誤解一事,其餘時刻尚能與家裡相處,叛逆則是全面反抗,與家裡無關,但過動的對立累積久了也會全面擴散,就會與叛逆行為差不多了。
.
B情緒系統
亞斯伯格:情緒資訊的辨識被遮蔽,難以當下覺察與辨識(即使提示也沒作用,視不同個人差異,事後以認知或其他線索慢慢理解),因僅用認知運作,會帶孩子偏向「不顧情面/就事論事」的行事模式。亞斯孩子也是「屢勸不聽」,但其實他是「無法真正知道其意」,因為少了情緒資訊這一塊。
程度較嚴重者在國小才會符合眼神無法久看的刻板印象,次嚴重者會有被排擠、固著行為及生活作息混亂,其餘輕微者感覺格格不入、自我中心解釋、關係難持久。如果成績可維持,通常要成人期面對關係經營時(感情、婚姻)才會發現不對勁。
.
C認知系統
思覺失調症:感覺與思考的迴路為混亂難以操控,一般的訊息接受後卻推論出超出現實的結果(認知失調),程度從妄想到幻想、幻聽。當訊息被錯亂與混亂解釋,剪不斷理還亂(EX:我知道有人全天候監控我,他還裝了幾百台監視器),但因大腦的邏輯運作正常,它仍會做出對應行為(EX:所以我都戴安全帽出門才會有保障),請留意舉例的邏輯是正確的對應,只是不符現實,不考量監視的動機、可能性或因果關係。
比例上很少在兒童青少年期發病,如果有就真的很嚴重,也很容易看出來。
PS1:ABC三系統的運作,是種工具系統,人會因為工具無法順利使用而感到煩躁、憂鬱,久了會與第四層共病。
PS2:第一、二層整體運作,才能發展出「直覺」操作。
.
第三層:大腦區塊(外部訊息運作功能)
這兒指的是單區塊障礙,如肢體障礙、口吃、視障、聽障等。
肢體障礙較為單純,整體功能不受影響,但外觀明顯的涉及社會標籤與異樣眼光,會有情緒困擾。
口吃、視障、聽障等主要涉及訊息怎麼溝通,訊息不足也會造成與世界、人際互動的隔閡,不容易收集知覺訊息,便很容易腦補,自我中心。
.
第四層:精神官能症(焦慮、憂慮)
大腦沒有任何障礙,但由(環境情境的、個人解釋的)壓力引起的情緒,會回流第二層影響各系統運作,功能像是「被憂鬱封印」的感覺。
多數的心理工作者主要接的案子是第四層,(在學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則是前三層居多,進入社會後則由社會工作、基層衛生所人員全包,同時再肩負最外層的生存條件圈(如貧窮、家暴、重大意外等高風險)。
亞斯adhd共病 在 【專家分享】向星星祈願認識亞斯伯格與ADHD過動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向星星祈願願認識 亞斯 與過動天使心家族蕭雅雯和啟端感覺統合所長吳端文老師今天一起分享一本書向星星祈願這本書介紹了世界上50位 亞斯 伯格及 ADHD 過動 ... ... <看更多>
亞斯adhd共病 在 Re: [問卦] 台灣有ADHD的比例高嗎? PTT推薦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通常有ADHD的還蠻容易有其他合併的病症例如憂鬱症、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甚至是妥瑞症但通常很容易只得到一個診斷也就是共病的沒有被 ... ... <看更多>
亞斯adhd共病 在 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柏格- ADHD與亞斯伯格症的鑑別文 的推薦與評價
ADHD 與亞斯伯格症的鑑別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出自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 ... 台灣的亞斯有極高比例一開始被誤診為ADHD,也有很多共病的狀況. 7 yrs Repor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