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Pygmalion》的電影改編--《賣花女》以及《窈窕淑女》
-/
Pygmalion一詞起源於希臘神話。根據古羅馬詩人奧維的《變形記》的敘述,Pygmalion是一位有才華的雕刻家,他非常崇拜愛與美之神維納斯,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比的上她,因此他決定用雕刻來表達出對於維納斯的敬意。他開始日日夜夜的雕刻,從五官、輪廓、體態細心的琢磨,於是漸漸地,一個體態優美面容姣好的女性雕像出現在Pygmalion的面前。此時,這個雕像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無生命的雕像,因為Pygmalion在雕刻過程當中,將自己所有的技術、將自己對於維納斯對於美的崇拜、甚至將自己的情感灌注其中,雕像穠纖合度的體態,柔美天真的面容,讓許多人以為它彷彿是真的一樣。而Pygmalion每天看著這巧奪天工的傑作,與她說話、關心它、呵護它、甚至送他禮物,在他心中,這個雕像早已經是他的愛人。Pygmalion也將這座雕像取名為Galatea,意思是沉睡中的美人。但畢竟它不是真的活生生的女子,於是Pygmalion便到維納斯祈求維納斯賜給他有如雕像般完美的情人。而維納斯基於Pygmalion平時對於自己的崇敬,來到了Pygmalion的家中,將Galatea化為真人。Pygmalion得知這樣的消息,感到欣喜若狂,因為自己朝朝暮暮的事情終於成真。而他與Galatea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後來這一的故事衍伸出一個Pygmalion效應,意指說當一個人獲得更高的期待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會表現得更好的一個現象。而這樣的效應也常用於老師教育學生的情境上,老師賦予學生一個高的期望以及目標,學生漸漸地達到自己以往不敢想像的成果。
-/
而到了現代,蕭伯納運用了過往Pygmalion在希臘神話中的情節以及概念,並加以延伸,不僅討論到了Pygmalion與Galatea原先的故事,更進一步的探討了他們相處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而蕭伯納現代版的Pygmalion故事日後也改編成電影版本,分別是1938年的《賣花女》以及1964年的歌舞片《窈窕淑女》。
-/
如要討論Pygmalion的電影改變,首先必須先分析戲劇與電影各自的特性以及他們的差異。根據亞里斯多德《詩學》中對於戲劇的分類以及定義。戲劇主要分為悲劇、喜劇、薩堤爾劇、抒情詩和史詩等類型。而一個戲劇演出,基本上包含了情節、角色、思想、語言、音樂以及景觀等要素。所謂的情節便是指戲劇全盤的構造。它包含了故事內容,也同時是所有構成意義類型因素的總結構。而在情節裡面又包含了開端、中段以及結尾三個部分,這也是我們現今所熟知的三幕劇結構。人物創造角色,同時也提供了戲劇當中所有情節的資源,因為戲劇中事件的發展大多要經戲劇人物的言語行動來表現,而人物造型,便是劇作家用以區別各戲劇人物的方法。至於思想方面,他包括劇本的主題、論點、總體意思與戲劇行動的意義。可以說情節提供了一個大略的結構、骨架,而思想則賦予這個骨架的內容。語言則是戲劇當中劇作家主要表達的工具,人物透過語言來闡述戲劇本身的思想,而思想豐富的情節,語言則依循著前面的架構補足剩餘沒有交代清楚地部分。至於景觀部分,除了語言之外,劇作家也透過景觀的視覺因素來傳達劇作本身的意念。觀眾如果沒辦法看到五態上的行動、人物、燈光、布景、服裝、道具與空間關係,很可能就不能領略戲劇的力量,也無法全然的了解戲劇本身。所以景觀也是戲劇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
至於電影自1895年盧米埃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館首映《火車進站》之後,電影藝術在這一百多年來迅速的發展。從一開始流行於中低下勞到階級一種奇觀式的娛樂方式,一直到後來歷經許多電影運動的影響,更吸取了許多以往只觀賞戲劇作品的觀眾,逐漸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形式。早期的電影,一開始僅只是利用攝影的技術以及影像殘像的特性所製造出來的類似馬戲團式的新奇事物。如走馬盤、活動電影放映機等東西都是類似的產物。而之後隨著攝影技術的進步,攝影機可以更高速的捕捉影像,也讓電影工作者對於影片的內容有更多的運用空間,更促使電影開始往劇情上發展。但縱使如此早期的電影的剪接就如戲劇演出的換幕一般,只是場與場之間的一個切換工具。而攝影景框的取景則也是仿造劇院前排的觀眾的視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時的電影說穿了只是戲劇的影像紀錄罷了,除了可以大量重複撥放之外,其實很難凸顯出其作為影像作品的優勢。到了蘇聯的蒙太奇運動時期,電影作為影像進展才大大的提升。這些電影運動的先驅們,如庫列雪夫、艾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認為電影的本質奠基於剪接,影響可以透過剪接,將不同時空場景的畫面重新的排列組合,進而達到新的戲劇效果。而如果說戲劇的本質來自於情節、角色之間的衝突,而電影也可以說是利用剪接來造成畫面與畫面之間的衝突。而如果以這樣的前提之下進行思考。電影藝術的產生,甚至可說是變革,在某種意義上跳脫了傳統戲劇本身的現場性以及距離感。以往我們觀賞戲劇作品時,我們欣賞來自於現場的演出,演員、布景、情節在現場形成一個整體,這樣的經驗是不可逆且很難切割的。而另一方面,受限於舞台與觀眾距離的關係,觀眾很難近距離地觀看到演員細微的表現,所以導致演員往往需要運用大量的台詞以及誇張的動作來詮釋當下的感受,而這樣的經驗與電影本身來比,在真實性上明顯有所落差,也導致了戲劇與電影表現形式上的差異。
-/
戲劇與電影在本質上都是奠基於相同的元素,兩者同樣以情節作為架構,人物作為推進劇情的關鍵要素,也同樣的具有中心思想跟景觀。但差別在於戲劇是以對白作為說故事最主要的工具,而電影則主要由畫面來說故事。改編自蕭伯納《Pygmalion》的《賣花女》以及《窈窕淑女》在故事上相同,劇情邏輯以及敘事上的順序也大同小異。故事描述一個英國的語言學家亨利·希金斯跟朋友打賭要改造路邊賣花的女孩伊萊莎·杜立德在短時間內變成一個言行得體,用字精準的標準的淑女。一開始伊萊莎·杜立德想要藉由改善自己的用字以及發聲藉此來提供自己的社會地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花店上班,而不用再到街頭賣花。而亨利·希金斯則是希望藉由訓練伊萊莎來獲得賭局的勝利,以證明自己是世界最偉大的語言學老師。但是就像希臘神話中的Pygmalion,希金斯教授在語言上的研究與鑽研就像是Pygmalion對於雕像的熱愛一般。因此伊萊莎也可以說是他的Galatea。而他們同樣的最終都喜歡上了他們製造的作品。但不同的事,蕭伯納的版本添加了許多彼此之間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啦。比如說教授的過度男性本位主義,將伊萊莎當成作品、物品等。對其講話粗俗、不尊重,導致伊萊莎的反感。而在當中也可以看出那種英國社會中階級社會的藩籬,以及禮儀社會的束縛。可說是蕭伯納在希臘神話中又賦予了它現代意義之後產生的作品。
-/
回到電影本身,兩部改編電影中《賣花女》可以說是較忠實的呈現蕭伯納原著中的意義,大抵而言中規中矩的重述了戲劇的故事。同樣的行為與旁白勾勒出兩人之間的關係。而與蕭伯納戲劇版本演出不同的是,《賣花女》利用了前述電影的特性,將不同位置、距離、角度的畫面相互剪接重新排列組合,賦予角色在電影中情感的意義。也利用了許多特寫的鏡頭,聚焦在角色間表情的細微變化。如此一來提供了觀眾有別於以往戲劇演出多只能仰賴台詞理解表演的限制,使其更貼近角色本身,也更能感同身受。而《窈窕淑女》的改編,基本上是以《賣花女》的故事基調再加上更多細節支線上的敘述以及歌舞元素而成。在支線劇情上貼加了許多關於伊萊莎父親的劇情,藉此更凸顯當時那種階級分明的情況,以及中產階級的崛起現象。而至於歌舞元素方面,在每個重要的場之間添加歌舞的演出,有種類似舞台戲劇的處理方式,將角色當下的心情、情緒、想法加以具象化,不僅創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彩歌曲以及記憶點,也使觀眾更能深入角色的內心。而如果要比較兩部電影,其實就前三分之二而言是更喜歡前者的簡潔有力不落俗套,但後者的後三分之一的前後呼應,情感渲染則又更勝一籌,可說是各有優劣。不過如果就結局而言,前者顯然高出後者許多,或許背影的取景更能顯的教授的尷尬及放不下身段,也更能凸顯兩者之間的感情。相較之下,《窈窕淑女》的結局以正面取景,我個人覺得就有些刻意且不自然了。
-/
總體而言,觀察蕭伯納《Pygmalion》的電影改編,便可初略的看出戲劇與電影,甚至是傳統劇情片與歌舞片之間的差異。戲劇與電影方面,本質上對於故事的闡述作用是相同的,主要差異在於電影跳脫了戲劇的現場性以及距離感,運用剪輯跟攝影,使劇情的排列方式跟敘述產生更多的可能。至於傳統劇情片以及歌舞片的本質上的劇情也是大同小異的,差別在於歌舞片會在個別的情緒節點上加以渲染,誇張化以及具象化,讓觀眾能夠更簡單的產生情緒的波動,觀賞起來也較無負擔。
P.S.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什麼,應該也不會有人看,不過既然電腦上的檔案全部都不見了,那就當作一個紀念吧!
#myfairlady #georgecukor #audreyhepburn #pygmal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我...我才不會不敢看恐怖片呢...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
「亞里斯多德詩學」的推薦目錄:
亞里斯多德詩學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我...我才不會不敢看恐怖片呢...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01:34 請注意!!!這裡會出現有點可怕的恐怖片手法!!!
要看喬治.梅里愛的《魔鬼莊園》,可以點這個連結:https://bit.ly/2vwhmdD
【 製作團隊 】
|企劃:熱愛恐怖片a鯉鼬
|腳本:熱愛恐怖片a鯉鼬 again
|剪輯後製:Pookie
|演出:不喜歡看恐怖片a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史上第一部恐怖片「惡魔莊園」,驚悚度由你決定:https://bit.ly/2vwhmdD
→ 維基百科:喬治.梅里愛:https://bit.ly/2Mem1rE
→ wiki: Georges Méliès:https://bit.ly/206hx8I
→ The True Origin of the Horror Film:https://bit.ly/2Mh6Ca6
→ wiki: Horror film:https://bit.ly/2dw7Imy
→ 一分鐘電影史:獻給喬治·梅里愛的電影《雨果的冒險》:https://bit.ly/2LRRC6I
→ 維基百科:恐怖電影:https://bit.ly/2LWwk6Z
→ 維基百科:突發驚嚇:https://bit.ly/2McyoEF
→ wiki: Jump scare:https://bit.ly/2vcZN33
→ Why do we like watching horror films?https://bit.ly/2jgh2ua
→ 為什麼我們這麼愛看恐怖片?從恐怖文學到恐怖電影:https://bit.ly/2OEVwgI
→ 為什麼有人害怕卻又偏偏愛看恐怖片,原來是這個原因:https://bit.ly/2LQp1hR
→ 明明怕的要是為什麼還要看恐怖片? 這是什麼變態心理:https://bit.ly/2AMSbJV
→ Why Do We Like Watching Scary Films?https://bit.ly/2LPeGmw
→ 碩士論文:從亞里斯多德《詩學》論「淨化」概念:https://bit.ly/2vt5sB6
→ 不敢看恐怖片的人超膽小? 科學:其實他們「超特殊」!https://bit.ly/2nalNa5
→ There’s Actually A Scientific Reason Why You Hate Scary Movies:https://bit.ly/2AyPeMA
→ 一個類型片導演之養成——專訪《紅衣小女孩》、《目擊者》導演程偉豪:https://bit.ly/2LL9TlX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亞里斯多德詩學 在 亞里斯多德詩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亞里斯多德詩學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亞里斯多德形上學,亞里斯多德幸福,亞里斯多德詩學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亞里斯多德詩學在2023 ... ... <看更多>
亞里斯多德詩學 在 亞里斯多德詩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亞里斯多德詩學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亞里斯多德形上學,亞里斯多德幸福,亞里斯多德詩學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亞里斯多德詩學在2023 ... ... <看更多>
亞里斯多德詩學 在 【有聲書】西方經典文學形而上學《詩學》亞里士多德[聽書123] 的推薦與評價
專輯簡介:本專輯為解讀加朗讀版——每一節的內容都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解讀、小節與摘編; 第二部分為原著朗讀。書籍簡介:該著作是 亞里斯多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