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以下的困擾嗎
1.經常感到焦慮,擔憂未來也擔憂現在
2.工作壓力大,白天精神差,效率也差
3.憂鬱和焦慮影響到你的生活和人際關係
4.醫生說你可能有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活動太強、副交感神經活動太弱),你有聽沒有懂不知道那是什麼鬼
5.有身心的一些症狀,但過去吃了藥覺得無法忍受他的副作用就沒有吃了,或者想要減少自己用藥的數量
6.晚上睡不好,只好吃芝麻素或者是褪黑激素
7.因為過去發生了「一些事」讓你常常焦慮擔心,日夜受驚
今天來聽一個工作坊,主要是在講憂鬱症、焦慮症跟失眠的替代治療。不論你是上面哪一人,我相信生病的這條路一定讓你很辛苦,常常不是在生死邊緣徘徊、擔心東擔心西,胸悶心悸,不然就是半夜睡不著覺又無法把星星哼成歌......
你甚至常常在想:已經長期經過心理治療、或者是吃藥覺得沒什麼效果、我還可以好起來嗎?
#CES是什麼
如果你有以上的辛苦,那麼這裡要給你介紹一個替代的輔助治療方法叫做「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 (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這是一種在左右耳垂夾著電擊,透過微小電流通過腦幹、大腦皮質、下視丘、前扣帶迴等等腦區,藉以舒緩情緒身心症狀(affect disorder)的非侵入性治療,我試用過,機器很小,使用起來像是脖子上背著一台小型收音機(這年代知道這個的可能有歲數了XD),遠看像是在聽耳機。
#我的使用經驗
使用的時候有的人會有一點暈暈的感覺(我的感覺有點像是喝酒微醺感),不過也有的人不會有,可以調整電流的強度,非常微小(毫安培),是相對安全的非侵入性治療。
.
那為什麼在大腦電一電,就能調節情緒呢?還可以改善睡眠,也太神奇了吧!既然是科學的工作坊,就要報一些paper,張醫師也提通了一些國外研究的實徵基礎說明,在台灣也完成一些臨床CASE在工作坊中分享。
#案例分享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在歐洲被性侵的個案。當年她被八個男生圍起來性侵,事發之後有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反覆住院、自殘、自殺等等,吃過各種藥物幫助都很有限,進出急診很多次,也做過了rTMS,在她有一次住院又即將出院的時候,張醫師建議她在常規的用藥之外,也嘗試看看CES,然後驚訝的發現他的創傷後壓力症狀、還有憂鬱的症狀很明顯的減輕。
.
不過案例歸案例,每一個人的狀況可能還是有所不同,就像統計歸統計,每一個病患也會有個別差異一樣,上面這些不論是科學研究的結果,或者是案例的報告,都只能作為我們的一種參考,別人用有沒有用是一回事,你自己用有沒有用又是一回事,千萬不要因為一兩個案例、臨床研究的數據就覺得這個CES好棒棒,可以拯救你的餘生什麼的。前額葉是一個很棒的東西,希望大家都擁有一個XD。
.
對了,這篇文章是我上課的筆記,如果你對這個儀器有興趣,請詢問你的身心科醫師,或者上網自行搜尋關鍵字(非業配,有認識乾爹的老司機帶帶我XD)。
#為了逃避讀書一晚上都在整理這個筆記
#拖延的時候會研發出第二專長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筆記 在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治療失眠,得從「心」開始】
還記得兒時那種倒頭就睡、醒來能量飽滿的感覺嗎?
根據全民健保統計,台灣有超過四百萬人正在使用安眠鎮靜藥物,一年共吞下九點二億顆,若把這些藥物排排放,相當於三條中山高速公路那麼長。
安眠藥不是不能吃,但它應該是在你探索過核心因素、試過所有天然方法都無用後的最後一招。
但,許多人卻會說:「其他方法都要好久,不如給我來顆安眠藥吧!」如果你也浮現相似的念頭,這就是我們現代人失眠的主因——#急躁的心。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被灌輸了「快才是好」的限制型信念,老是匆忙地工作、囫圇吞棗地吃飯、期待快點升官發財、早點結婚生子……好似每件事都有時間表,若沒有在時程內達成,我們就是失敗的。
殊不知,入睡正好需要一個「慢」字,有意識地讓心慢下來,才是恢復嬰兒般睡眠的關鍵。
以下五種「#慢活策略」,提供讀者日常練習。開始前,請先對自己說:「我願意為身心平衡付出更多耐心,#慢慢來,#更有效率!」
一、#慢慢進食:一天至少一餐,進食時專注在咀嚼與品嘗,避免聊天、看電視或滑手機。也請多攝取富含以下助眠營養素的食物,例如讓心情更好的 #色胺酸(香蕉、蜂蜜、牛奶、豆類等),讓神經穩定的 #維生素B(全穀類、藻類、堅果、蛋黃、深色蔬菜),放鬆肌肉的 #鈣與鎂(芝麻等)和調節晝夜節律的 #褪黑激素(燕麥、玉米、海帶)等。
二、#慢慢運動:晚上七點後請減少劇烈運動,可以做一些緩慢而深沉的活動,像是瑜伽、太極、散步、伸展拉筋等都很適合,也要小心競爭類的運動,留意自己是否會被激起「勝負欲」,如果會的話,表示那項運動對你而言並沒有紓壓效果喔!
三、#慢慢呼吸:不管哪門哪派的運動、心理學,總會提倡呼吸的重要性,因為呼吸是我們主動調節「#自律神經」的妙方,只要吸氣就能啟動「交感神經」,吐氣則啟動「副交感神經」,一吸一吐之間慢慢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在超過七成民眾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時代,呼吸真是一項不受時空限制的修行。
四、#慢慢擁抱:多久沒有擁抱親愛的家人與愛人?擁抱會分泌一種叫做「#催產素」的荷爾蒙,讓人感受到愛與幸福,並且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水準,讓我們不用幾秒鐘就能笑顏逐開,逐漸放鬆下來。
五、#慢慢書寫:擺一本筆記本在床頭邊,睡前寫下腦中的所有思慮、情緒、明天的待辦事項,讓腦袋裡滿滿的資訊有管道得以「#輸出」、「#暫存」,就不會落入明明身體很累,腦袋卻仍一直轉動的狀態。
最後提醒您,以上的方法需要 #二十一天 以上的持續實驗,讓身體以新習慣開始運行。祝願您,夜夜好眠!
點入文章觀看網路版👉🏻👉🏻👉🏻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608450
#人間福報心理聊天室專欄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撰文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筆記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呼吸評估與動作整合】 - 心得筆記 Part 1
#分享呼吸與動作的心得以及基礎概念
#如果呼吸是不正常的
#那麼沒有動作是正常的了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幫我分享標註朋友
⠀⠀⠀⠀⠀⠀⠀⠀⠀⠀⠀⠀⠀⠀⠀⠀⠀⠀⠀⠀⠀⠀⠀⠀
⠀⠀⠀⠀⠀⠀⠀⠀⠀⠀⠀⠀⠀⠀⠀⠀⠀⠀⠀⠀⠀⠀⠀⠀
❇️今年三月(2020)有幸去上 劉奕辰物理治療博士的 #呼吸評估與動作整合BAI ,是一堂非常燒腦的課程,過程也非常精彩,讓人覺得很過癮,很慶幸自己及早聽同事的呼吸內訓分享,上課的時後對於講師的內容與解析也格外的有感覺。
@liuic
⠀⠀⠀⠀⠀⠀⠀⠀⠀⠀⠀⠀⠀⠀⠀⠀⠀⠀⠀⠀⠀⠀⠀⠀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關於呼吸與動作的近代觀念,讓我們對於呼吸這件事有更多的了解。
⠀⠀⠀⠀⠀⠀⠀⠀⠀⠀⠀⠀⠀⠀⠀⠀⠀⠀⠀⠀⠀⠀⠀⠀
❇️全呼吸模式又稱為橫膈模呼吸法:
橫膈膜(Diaphragm)是人體最主要吸氣肌 (應該是唯一),吐氣肌則包含腹橫肌、腹內斜、腹外斜肌等內核心肌群。
橫膈模的主要功能是:呼吸 ;輔助功能 :穩定腰椎
⠀⠀⠀⠀⠀⠀⠀⠀⠀⠀⠀⠀⠀⠀⠀⠀⠀⠀⠀⠀⠀⠀⠀⠀
►全呼吸:胸腔、腹腔有能力擴張及收縮
►基礎呼吸模式:
1. 吸氣 :橫膈模向心收縮下降、胸廓擴張、核心擴張
2. 吐氣 :橫膈模離心收縮上升,胸廓縮小、核心收縮
3. 肋骨動作(Rib Cage movement) : �上肋骨(1-6):呼吸時增加前後徑 (Pump Handle) ,傳統農耕用的按壓式取水器�下肋骨(7-12):呼吸時增加側向徑 (Bucket Handle ),類似雞翅膀開合動作 �PS:肋骨動作可以上youtuber,有許多線上資源
⠀⠀⠀⠀⠀⠀⠀⠀⠀⠀⠀⠀⠀⠀⠀⠀⠀⠀⠀⠀⠀⠀⠀⠀
❇️呼吸觀察重點:
1.3D 擴張 (3D Expansion) : 前側、後側、側向擴張、 帳篷狀擴張(劍突、肚臍、 肚臍下一掌幅)、肋骨的活動能力
2.胸腹活動比例 (Chest / Abdomen Ratio ) : 比例一比一、節律與順序
3.其他代償動作 (Other Compensatory Movement ) : 肋骨是否浮起、輔助肌群過度活化
⠀⠀⠀⠀⠀⠀⠀⠀⠀⠀⠀⠀⠀⠀⠀⠀⠀⠀⠀⠀⠀⠀⠀⠀
►呼吸是人類第一個發展的動作,小朋友出生後大概花三個月在學習呼吸,之後才開始移動四肢。
呼吸也是我們每天要做最大次數的可控制動作,人類從前每天大概一萬多次的呼吸,相當於每分鐘8-10次,現今的社會因為工業化時代、網路時代,科技漸漸取代大部分的勞力,久坐的動作模式,也間接導致現代人呼吸效率變差,現代人的呼吸大概每天是兩萬五~三萬次,相當於每分鐘12~20次的呼吸。
⠀⠀⠀⠀⠀⠀⠀⠀⠀⠀⠀⠀⠀⠀⠀⠀⠀⠀⠀⠀⠀⠀⠀⠀
⠀⠀⠀⠀⠀⠀⠀⠀⠀⠀⠀⠀⠀⠀⠀⠀⠀⠀⠀⠀⠀⠀⠀⠀
►呼吸有問題的人,通常脖子(頸部)、腰(下背)或四肢都會伴隨一些疼痛問題,當你嘗試許多方式都無法解開時,可以回頭看看是否可以執行完整全呼吸。
⠀⠀⠀⠀⠀⠀⠀⠀⠀⠀⠀⠀⠀⠀⠀⠀⠀⠀⠀⠀⠀⠀⠀⠀
►良好的呼吸模式幫助改善睡眠品質,迷走神經以及副交感神經的活化,可以幫助放鬆身體。
⠀⠀⠀⠀⠀⠀⠀⠀⠀⠀⠀⠀⠀⠀⠀⠀⠀⠀⠀⠀⠀⠀⠀⠀
►一般來說,左側肋骨上抬(心臟在左側),而右邊肋骨下壓(肝臟的位置),即使是左撇子,右側肩膀的問題也比較多,這點算是顛覆我原本的想像,我也會持續觀察實務上的情況。
⠀⠀⠀⠀⠀⠀⠀⠀⠀⠀⠀⠀⠀⠀⠀⠀⠀⠀⠀⠀⠀⠀⠀⠀
►腰大肌(Psoas)以及腰方肌(Quadratus)經常感覺緊繃,需要放鬆時,通常要考慮呼吸以及橫膈膜的問題。
⠀⠀⠀⠀⠀⠀⠀⠀⠀⠀⠀⠀⠀⠀⠀⠀⠀⠀⠀⠀⠀⠀⠀⠀
腰部的緊繃通常來自於腰椎伸肌(Erector spinae)或者胸腰筋膜(TLF),腰方肌是一條深層的骨盆穩定肌群,協助骨盆做出側傾以及旋轉的動作。
❇️所有的運動,只要夠狂熱,基本上都會產生問題。
⠀⠀⠀⠀⠀⠀⠀⠀⠀⠀⠀⠀⠀⠀⠀⠀⠀⠀⠀⠀⠀⠀⠀⠀
在這邊也做一個關於預防醫學的衛教:
物理治療師或者教練,可以當成三個月或半年固定檢查一次牙齒,針對“未來可能”會產生的某些問題,及早發現,也能及早治療,這就是「預防醫學」,台灣也許還要好幾年,才機會看到這樣的光景,不過走在前面的人,仍需要持續地邁進,有能力的人,也要擔當相對的社會責任。
⠀⠀⠀⠀⠀⠀⠀⠀⠀⠀⠀⠀⠀⠀⠀⠀⠀⠀⠀⠀⠀⠀⠀⠀
⠀⠀⠀⠀⠀⠀⠀⠀⠀⠀⠀⠀⠀⠀⠀⠀⠀⠀⠀⠀⠀⠀⠀⠀
最後,如果你看到了這裡,那表示你真的對呼吸非常有興趣呢!
Take home message:
⠀⠀⠀⠀⠀⠀⠀⠀⠀⠀⠀⠀⠀⠀⠀⠀⠀⠀⠀⠀⠀⠀⠀⠀
呼吸並非動作的萬靈丹,但它是各種動作的基礎。
如果呼吸是不正常的,那麼沒有動作是正常的了,有意識的感覺呼吸這件事,控制並且加以練習。
.
.
.
#人生 #階段 #課程筆記 #感觸 #攸關能力 #實務經驗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筆記 在 醫學口訣大亂鬥174 #解剖#神解#交感神經#副交感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醫學口訣大亂鬥174 #解剖#神解#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自主神經提供者:北醫月聰明深交後大付錢深深的交往後要大大的付錢深岩交感節後大岩副交感節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