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恒大危機降溫 道瓊漲逾500點
週四 (23 日) 華爾街關注白宮半導體峰會,對恒大危機擔憂有所緩解,加上投資人早已就聯準會縮減購債 (Taper) 消息做出反應,美股四大指數齊揚,Salesforce 領漲之下,道瓊終場收紅逾 500 點。
政經消息方面,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北京當局將出手拆「恒大炸彈」,有意將恒大集團重組為三個實體,近日會公布方案,但《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相關部門正要求地方政府為恒大可能倒閉做好準備,中國政府是否願出手救恒大仍是未知數。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週四表示,白宮和國會就支出法案框架計畫達成協議,同時,白宮警告聯邦機構,將為新冠疫情時代的首次政府關門做好準備。
聯準會 (Fed) 週四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家庭淨資產增加 4.3% 至 141,7 兆美元,主要受惠於股票及房價價值飆升,但家庭債務也增加 7.9%,而且聯邦政府赤字也膨脹。
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 (PCAOB) 週三推出新框架,協助落實新的交易禁令,以檢查中國或香港的審計公司,新框架經美國證券交易委會 (SEC) 批准後即可生效。
WTO 最新全球服務貿易晴雨表指數 (圖片:WTO)
WTO 最新全球服務貿易晴雨表指數 (圖片:WTO)
世界貿易組織 (WTO) 發布最新的服務貿易晴雨表 (WTO Service Trade Barometer) 指數為 102.5,高於全球服務貿易活動指數和基線值 100,顯示全球服務貿易持續復甦,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30 億例,死亡數突破 472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4264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8.2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356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128 萬例。
週四 (23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506.5 點,或 1.48%,收 34,764.82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55.4 點,或 1.04%,收 15,052.2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53.34 點,或 1.21%,收 4,448.98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45.43 點,或 1.33%,收 3,457.45 點。
標普 11 大板塊僅房地產和公用事業下滑,能源、金融和工業板塊領漲。(圖片:finviz)
標普 11 大板塊僅房地產和公用事業下滑,能源、金融和工業板塊領漲。(圖片: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齊揚。蘋果 (AAPL-US) 漲 0.67%;臉書 (FB-US) 漲 0.80%;Alphabet (GOOGL-US) 漲 0.66%;亞馬遜 (AMZN-US) 漲 1.06%;微軟 (MSFT-US) 漲 0.33%。
道瓊成分股多收紅。Salesforce (CRM-US) 大漲 7.21%;美國運通 (AXP-US) 上漲 3.5%;摩根大通 (JPM-US) 上漲 3.38%;開拓重工 (CAT-US) 上漲 2.75%;可口可樂 (KO-US) 跌 0.17%。
費半成分股氣勢如虹。英特爾 (INTC-US) 漲 0.99%;AMD (AMD-US) 上漲 1.70%;應用材料 (AMAT-US) 上漲 2.18%;美光 (MU-US) 漲 0.095%;高通 (QCOM-US) 漲 0.68%;NVIDIA (NVDA-US) 上漲 2.47%。
台股 ADR 全部收漲。台積電 ADR (TSM-US) 漲 0.28%;日月光 ADR (ASX-US) 漲 0.23%;聯電 ADR (UMC-US) 上漲 1.11%;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83%。
企業新聞
Salesforce (CRM.US) 大漲 7.21% 至每股 277.86 美元。該公司提高 2022 財年營收預期為 262.5 億至 263.5 億美元區間,高於此前預測的 262 億美元至 263 億美元。
週四白宮召開線上半導體峰會,討論全球晶片荒問題,台積電第三度受邀出席、與會者還有三星、微軟、英特爾和蘋果等科技巨頭。台積電 (TSM-US) 上漲 0.28% 至每股 116.19 美元。
台積電第三度受邀出席白宮半導體峰會 (圖片:AFP)
台積電第三度受邀出席白宮半導體峰會 (圖片:AFP)
特斯拉 (TSLA-US) 上漲 0.23% 至每股 753.64 美元。《韓國經濟日報》週四 (23 日) 報導,三星電子擊敗台積電,將拿下特斯拉新款自動駕駛晶片 HW 4.0 的訂單。
蘋果 (AAPL-US) 上漲 0.67% 至每股 146.83 美元。投行 Wedbush 認為,iPhone 13 銷售將比 iPhone 12 高出約 20%,部分原因是中國需求強勁。
戴爾 (DELL-US) 上漲 3.43% 至每股 102.69 美元。週四戴爾宣布 50 億美元庫藏股計畫,將在 11 月完成 VMware 分拆後生效,戴爾還預計分拆後至 2026 財年,每年營收將增長 3% 至 4%。
輝瑞 (PFE-US) 上漲 0.55% 至每股 44.19 美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週三批准輝瑞 (Pfizer ) 新冠疫苗加強劑的緊急授權,該加強劑可用於 65 歲以上長者、18 歲及以上或有嚴重疾病與高風險者,在接種第二劑疫苗至少半年後接種加強劑。
經濟數據
美國上週 (9/18) 初領失業金報 35.1 萬人,預期 32 萬人,前值自 33.2 萬人上調至 33.5 萬人
美國上週 (9/11) 續領失業金報 284.5 萬人,預期 260 萬人,前值自 266.5 萬人上調至 271.4 萬人
美國 9 月 Markit 製造業 PMI 初值報 60.5,預期 60.7,前值 61.1
美國 9 月 Markit 服務業 PMI 初值報 54.4,預期 55.1,前值 55.1
華爾街分析
Independent Advisor Alliance 投資長 Chris Zaccarelli 表示,Fed 發表積極聲明承認,經濟已足夠強大,Fed 可以取消疫情以來的貨幣刺激措施。
Commonwealth Financial Network 全球投資策略師 Anu Gaggar 表示:「鷹派聯準會出人意料地受到股市歡迎,因為這被視為經濟從疫情衝擊中復甦的確認。雖然結束量化寬鬆和升息還有一段路,但趨勢似乎開始發生變化。到目前為止,市場將壞消息視為好消息,這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
Allianz investment Management 高級投資策略師 Charlie Ripley 表示,圍繞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一直在積聚,Fed 昨天向市場注入一些信心。此外,債務上限和與中國恒大風險等一直打壓投資者情緒的其他風險似乎正在消退,這增強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8919?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9-23(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
京元電子組織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916紐約時報
*【“秘密致電北京”事件後,拜登對米利將軍表示信任】
在新書披露美軍最高將領馬克·米利曾因擔心川普對中國開戰而兩次秘密致電中國軍方後,其辦公室表示,米利並沒有繞開他的文職領導人,電話都是在國防部等部門的協調溝通下進行的。儘管一些共和黨人表達了對該事件的憤怒,但拜登總統表示,他“對米利將軍充滿信心”。白宮新聞秘書說,拜登“完全信任他的領導力、他的愛國精神以及他對憲法的忠誠”。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5/us/politics/milley-biden-china.html
*【研究增加了異議,美國的加強劑政策也在不斷變化】
白宮已被迫推遲Moderna疫苗的接種者提供第三針需求,目前只針對接受輝瑞-BioNTech 疫苗的人接種第三針。本周的一系列的爭論,說明了科學家之間,對於是否需要注射加強劑,以及如果需要,為誰需要意見分歧。《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似乎支持了白宮及其高級健康顧問的觀點,指出在以色列接受第三次輝瑞疫苗注射的人,比接受兩次注射的人,患嚴重冠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美國食F. D.A公佈的一份審查報告,研究了關於第三劑輝瑞(Pfizer)疫苗的更廣泛證據,並提出了警告。但《剌胳針》上,F. D.A兩位頂級疫苗科學家等撰寫的一篇文章認為,沒有可信的證據表明,疫苗對抗的效力,隨著時間而大幅下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5/us/politics/booster-shots-fda.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聯邦監管機構發布了對輝瑞增效注射應用的首次分析。監管機構寫道:現有數據應該支持加強劑量的有效性,特別是針對當前流行的變體。
#以色列的研究人員周三報告稱,第三劑輝瑞-BioNTech 冠狀病毒疫苗可以預防 60 歲以上成年人的感染和嚴重疾病至少 12 天,從而引發關於加強劑量的激烈辯論。這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是關於健康成年人是否需要加強劑量,以及是否應該像拜登政府計劃那樣,給予加強劑量的衝突中的最新一波。幾位獨立科學家表示,迄今為止的累積數據表明,只有老年人需要第三針,甚至可能不需要。
#衛生官員正在調查本月早些時候,在紐約市蘭德爾斯島舉行的電子音樂節,可能造成至少16例感染確診,並敦促參加該活動的每個人都接受檢測。
#教宗敦促每個人都接種 Covid 疫苗。
#洛杉磯縣將要求在飲酒場所提供疫苗接種證明。
#經過數月的拖延,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已同意向紐約市公立醫院系統補償近 10 億美元,用於在紐約市 2020 年第一波嚴重疫情期間治療患者的費用。
#對衛生工作者的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授權於週三在法國生效,政府官員表示,一些人仍在反對這項義務。
#世衛組織表示,北美洲和中美洲正在推動半球冠狀病毒的激增。
#拜登與高管會面以推動疫苗授權。
#美國強制要求新移民接種冠狀病毒疫苗。從10月1日開始,美國新移民必須全面接種 Covid-19 疫苗。
#歐盟週三宣布成立一個新的生物醫學機構,旨在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流行病,因為它試圖避免重蹈其早期應對冠狀病毒的覆轍。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15/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美英將助澳洲部署核動力潛艇,以抗衡中國】
該計畫可能會使澳洲在北京現在申明主權的南海地區進行例行巡邏,並最遠到達臺灣北部,以挑戰中國在該地區的領土主張。這對澳洲來說是重要一步,該國一直以來對直接回擊中國的核心利益猶豫不決,但已越來越感受到中國的威脅。此外,美澳雙方均表示,澳洲已承諾不會用核武器武裝潛艇。
https://www.nytimes.com/video/us/politics/100000007976250/biden-national-security-uk-australia-china.html
*【反抗團體找說客尋求國際支持對抗阿富汗塔利班】
抵抗塔利班統治的領袖Ahmad Massoud雇傭了一名說客在美國尋求軍事和財政支持。Ahmad Massoud是尋求將塔利班趕下臺最著名的對抗團體之一,他與Robert Stryk簽署了合約。Robert Stryk在川普政府期間承擔了許多智庫、遊說集團和倡導團體的遊說工作。這份合同於週三晚上提交給司法部,並表示這項工作將是無償的。與此同時,阿富汗的一系列選民正在尋求幫助,爭取華盛頓和國際社會承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5/us/politics/afghanistan-taliban.html
*【納瓦尼盟友在俄羅斯境外開展競選活動】
這位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的五名盟友,試圖在俄羅斯境外的非公開地點策劃一場選舉動盪,將數十名克里姆林宮的反對人士送進議會,以此削弱普丁所在的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由於席位按政黨名單分配,統一俄羅斯黨幾乎肯定會在週五至周日舉行的議會選舉贏下多數席位,但一位納瓦爾的盟友稱,即使選出少數反對派立法者,也會 “在系統中產生動盪”。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5/world/europe/navalny-smart-voting-russia-election.html
*【朝鮮發射兩枚彈道導彈,朝韓軍備競賽升級】
週三,朝鮮在其東海岸發射了兩枚彈道導彈,這是該國六個月來首次彈道導彈試驗,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多項決議。數小時後,韓國宣佈測試了該國第一枚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成為了世界上第七個使用潛射彈道導彈的國家。局勢引發了對地區穩定的擔憂,日本首相菅義偉稱朝鮮發射導彈“令人憤怒”,是對和平的威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5/world/asia/north-korea-ballistic-missiles.html
*【加州州長罷免投票沒過,紐森被留任】
共和黨領導的加州州長罷免選舉揭曉結果,民主黨人紐森將繼續擔任他的職務。這次投票再次展現了自由派選民在加州擁有的勢力,十多年來,沒有共和黨人擔任過州級職位。此次罷免投票被認為是美國2022年中期選舉的風向標,其結果讓全國民主黨人鬆了一口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4/us/newsom-governor-california-recall.html
*【“全球首個全平民太空飛船”發射升空】
Space X旗下的Inspiration4太空飛船於美東時間晚上8點成功發射,將開始為期三天的軌道飛行。四名從未去過太空的業餘宇航員來自各行各業,其中38歲的億萬富翁以撒曼是這次太空之旅的贊助人和構思人。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15/science/spacex-launch-inspiration4
*【觀點:一場從一開始就充斥著腐敗的反恐戰爭】
時報社論編委會成員Farah Stockman寫道,阿富汗戰爭本應是一場“正義戰爭”,但美國的過度支出和缺乏監督助長了腐敗。金錢推動了戰爭的旋轉門,也滋養了我們本應打擊的敵人。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15/afghanistan-war-economy/
京元電子組織圖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香港應否繼續獨立參加奧運?
文章日期:2021年8月13日
【明報專訊】因疫情而被推遲一年的東京奧運終於圓滿結束了。恭喜香港取得歷來最好成績,中國隊亦取得38面金牌,只差美國一面,是歷屆海外奧運最好成績的一次。當然,如果把香港和台灣的金牌加在一起,其實整個中國拿得的金牌數目已超過了美國。
在漫長疫情中,奧運的確為我們提供一點渴望已久的體育娛樂,甚至可說有助提高全球人民精神。但這場為期只有17天的奧運,代價也非常沉重,是否真的有價值呢?
今屆東京奧運超支4倍有多,估計東京或將虧本超過300億美元!但日本付出最重要代價並非金錢,當然是更寶貴的健康和生命。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IOC)的官方講法是今屆奧運控制疫情工作已做得非常好,直接有關的COVID個案只有400多宗,大部分為本地工作人員,並非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事實上,從7月開始,日本新冠疫情急速惡化,每日確診已升至超過1.4萬宗,比上兩波的峰值高一倍多,怎可能與奧運完全無關?即使奧運村的疫情氣泡有效,病毒並非由運動員直接傳播出去,但必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採訪記者等等,怎證明他們並沒有播毒?
在舉行奧運期間,日本總COVID確診超過17萬宗,死亡人數最少178人。奇怪的是這一浪的死亡率遠比早前兩浪低,如屬實當然是不幸中之大幸,但我實在有點懷疑。日本人口老化,疫苗接種率偏低,只約25%,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Delta變種病毒傳染性超高,致命率不見得比其他病毒株低,為何死亡率彷彿突然下跌了90%?是否治療方法大有進步?或者死亡只是滯後,遲些仍將大幅上升……還是日本政府故意造假?
日本人民並非無知,一直非常反對舉行奧運,開幕前夕的反對率高達85%,連日皇德仁都表態有保留,最大贊助商豐田(Toyota)決定抽起所有以奧運為題的廣告,CEO更杯葛開幕典禮,但政府仍一意孤行,妄顧人民健康和生命,談何民主?日本政府企圖把責任推給IOC,即使IOC真的在合約上,擁有最後決定權,但日本是一個強大主權國,如以保護人民生命為由而毀約,IOC又奈得日本什麼何?最多不就是賠一點錢?
國際奧委會多次爆出貪腐醜聞
那麼為何IOC又執意堅決迫使日本舉行奧運?官方答案是推廣什麼奧運精神,但真正答案當然是金錢和權力。IOC的唯一存在意義就是舉行奧運,超過70%經費來出售轉播權,只計美國NBC已付出77.5億美元,買下至2032年的奧運轉播權。如取消東奧,IOC豈不是需要回水?據報道,IOC運作模式尤如主席巴赫(Thomas Bach)的個人獨裁小王國,他是德國律師,但出身是位曾奪奧運金牌的劍擊運動員,個子小,但出名拼命,永不放棄。IOC主席一職,理論上是義工,但亦有相當豐厚的房屋和各種支出津貼,更當然擁有崇高國際社會地位,整天與世界政商領袖打交道,實屬肥缺,足可滿足一些人的虛榮感。
除此之外,更醜陋的是多年來,IOC是出名有嚴重貪腐問題的,幾乎每屆選擇主辦城市,都出現賄選醜聞,今屆也不例外。日本奧委會前主席竹田恒和(Tsunekazu Takeda),被指控在2013年,經新加坡一家顧問公司Black Tidings輸送了800多萬美元賄款,收買各IOC委員的投票支持東京舉辦權。竹田恒和因此被迫辭職,在2019年更在法國被落案起訴。2016年的巴西奧委會前主席,亦早已因此類似罪名而被捕。
奧運的五環標誌,代表世界大同和平等友誼,但其實代表歐美的兩環是比其他三環大很多的。歷史上IOC的九任主席,全都是白種男士,8名來自歐洲,1名美國人。不少IOC委員更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王子、酋長和貴族等,所以對運動選項都非常保守,且充滿保護色彩,不能做到與時並進。馬術、射擊,即使劍擊都是極為小眾,充滿十九世紀歐洲貴族色彩的運動,是否真的符合全球大多數人的興趣呢?
我不介意觀看游泳比賽,但真的值得分為35個不同距離、不同泳式的個人和接力項目嗎?同樣邏輯,為何跳水不分為3、4、5、10、15米彈板和高台項目呢?為何乒乓球(官方名稱為桌球)只分5項,連男女子雙打都被取消,改為團體賽,只新增混雙?
奧運不能與時並進 收視率不斷跌
奧運不能與時並進,所以全球觀眾也逐漸失去興趣,過去幾屆收視率不斷下跌。今屆開幕典禮和之後比賽收視,美國數據顯示,對比上屆下跌近50%,比倫敦奧運時更跌了三分之二。全球收視亦肯定下跌了最少30%,主要原因有4個:
(1)奧運最大市場仍是歐美,今屆地點卻在東京,時差問題嚴重,所以收視差是可以理解的。
(2)部分全球觀眾被形容為「woke」,即是有社會良知,所以杯葛奧運,認為如收看,即代表贊成和支持此「不道德」行為,更將充滿犯罪感。
(3) 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網上化和碎片化,誰會真的花數小時觀看賽事直播,最多只會看數分鐘的精華片段。
再加上Esports(電子競技)的崛起,不止對奧運,連對籃球和美式足球等傳統主流運動,都有極大影響。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本以為NBA和NFL的收視率會直線上升,但事實是剛剛相反,收視反而跌了不少。疫情期間,很多比賽停了一段時間,已有影響,另外美國運動員不少為黑人,有些表示支持BLM(Black Lives Matter),令部分白人觀眾反感亦是原因之一。無論如何,受惠的是Esports,吸收更多觀眾,據研究顯示,年輕人平均每周收看超過4小時Esports,比收看傳統運動的約2.5小時還要多。
年輕人收看Esports時數超傳統運動
(4)奧運也企圖扮作跟得上潮流,今屆就加入了滑板、滑浪和攀石等項目。我觀看了部分滑板比賽,感覺上組織得頗差,場地簡陋,比賽沉悶,運動員水準亦不高。下屆巴黎奧運將引入Breakdancing(奧運稱作Breaking),是與時並進嗎?我的反應是使我懷念Michael Jackson!為何不加入比傳統體操更精彩和創意的Parkour,以及直接引進Esports?
我認為奧運做得最差的是虛偽地扮作非政治化,但事實上幾乎每個環節都充滿政治!首先如真的想去政治化,運動員應代表個人,為何代表國家?
好幾屆奧運,如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都遭大規模杯葛,明年舉行的北京冬季奧運會,已有不少美國政客鼓吹各種杯葛行動。其實我不介意西方杯葛,因為中國從來不是冬季運動大國,如美、加、瑞典等運動員不出席,中國得獎牌的機會將大大提升,多謝!
不過,西方國家也要小心,冬奧是沒有多少城願意舉辦,擔保虧本的「冷煎堆」,今屆只有兩個城市競爭,所以才由根本下雪不多的北京贏得。如再麻煩多多,將來更少城市有興趣申辦。
港隊豐收 惟獎牌平均成本非常高
今屆奧運,香港可說豐收,一金兩銀三銅。香港政府龍顏大悅,馬上決定增撥11億元支持發展體育。但這數面獎牌的成本已非常高,每年港府花近8億元培訓所謂精英運動員,5年下來即已超過30億元,即每面獎牌的成本超過5億元!興建一個單車比賽場館velodrome,已花了超過10億元,有多少個普通市民使用過?
今年港府財赤超過2500億元,再加碼培養少數精英運動員,真的有價值?觀察香港市民和甚至電視台評述員對今屆奧運的反應,似乎只集中支持港隊,對國家隊的反應有目共睹。我甚至懷疑如繼續容許香港單獨參加奧運,是否一個有利團結香港和國家的明智決定。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京元電子組織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xidL5mwpss/hqdefault.jpg)
京元電子組織圖 在 個股董監事經理人持股明細-2449 的相關結果
日期 申報人 身份 申報張數 轉讓方式
101/06/08 蕭瑞明 董事 3,000 一般交易
101/02/29 蕭瑞明 董事 2,000 一般交易
100/12/02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 董事 4,000 ... <看更多>
京元電子組織圖 在 京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關結果
京元電子. 公司的工廠佔地約20,000坪,廠房樓地板面積. 約92,000坪,無塵室面積則達56,000餘坪。晶. 圓針測量每月產能40萬片,IC成品測試量每月. 產能可達4億顆。 ... <看更多>
京元電子組織圖 在 公司治理 - 京元電子 的相關結果
京元電子 公司治理政策主要根據中華民國公司法、證劵交易法、「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及相關法令規範辦理,制定公司章程、「公司治理守則」及公司組織架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