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銀絲卷~~迎接秋天,迎接家人!
終於等到媽媽和姐姐來日本了! 這次要小住一個月,這幾天忙著帶她們在家附近了解一下環境。
這個家我也是才搬來住不到三個月,所以也是充滿著新鮮感呢。
最讓我開心的事,當然就是把家裡的廚房就交給阿母了!
帶著阿母到處逛市場,想吃什麼就跟阿母說一聲,阿母馬上擺一桌滿漢全席。
不過,拿手料理的阿母,對於什麼麵包啦、饅頭包子啦,一點都不懂呢。
沒問題,這就交給我(笑)!!
昨天就馬上做了一款有點費工的饅頭~~ #銀絲卷!!
聽說銀絲卷是一種是流行於北京和天津的古早麵點,發源於魯菜孔府菜派。在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京滬菜館也很常見。做法是將麵糰如做拉麵一樣,重複由粗條拉成細絲。再於細絲上掃一層油,成為銀絲。銀絲切段包入麵皮內上鍋蒸好。另在銀絲卷蒸好後,可再烤或炸。
我做的這款銀絲卷非常特別,使用的是 #葡萄乾酵種,將南瓜泥揉進麵團中,成為銀絲,用白麵團包覆,成為外皮,形成兩色相間,金黃澄亮的南瓜銀絲,散發著初秋的香氣,呈現美好的秋天風景!
一邊做,一邊忙著拍照和攝影,完成了後再花時間做成影片,這樣的工作,好像也成為我平日的樂趣。
不過,每張照片和每段影片都見證了當下那份努力、執著和熱情,所以當我每次回頭流覽這些PO文、照片和影片時,我都對於自己感到無比的佩服呢(自我感覺良好,哈哈笑)。
先和大家分享照片,這兩天等影片完成好了,再和大家分享做法!
請大家期待影片上傳喔!!
#南瓜銀絲卷
京滬 菜館 在 My Playground 古家私房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銅鑼灣希慎廣場向來都予人高檔次的感覺,而內裡餐廳的價格也通常較一般的為高,但驚喜地當中的一間新派中菜館,環境舒適之餘,定價也相對親民,而且質素還算不俗,筆者之前就跟家人來到品嚐了一頓豐富的晚飯。
餐廳的裝潢設計採用了年青中帶懷舊的風格,門面以霓虹招牌襯上灰綠色的主調,落地大玻璃滲入天然光,營造出室內和室外用餐區的錯覺。店內佔地頗廣,時尚簡潔,天花掛滿了帶點殖民味道的大型吊燈,燈火通明,份外搶眼。
入座後店員先端上兩杯味道獨特甘香的茶品,據說是高原野生蕎麥茶,具降脂降糖的功效。蕎麥茶茶色清澈,滲著淡淡的麥香,回甘突出,清甜解渴,讓客人先清一清味蕾,為往後的佳餚作好準備。
這裡的菜色覆蓋範圍甚廣,由老火燉湯、京滬前菜小吃和主食包點,到粵菜小炒、點心麵飯都一應俱全,部分更是大廚的創意菜式,風格遊走於傳統與創新之間,務求為客人的味覺帶來新刺激。
筆者率先點來了兩款燉湯,大廚以中式茶壺盛載著燉湯上枱,賣相精緻,飲用時將湯汁倒進小杯之中慢慢享用,有助保溫之餘亦方便品嚐清湯的原味,跟日式的土瓶蒸有異曲同工之妙。
溏心黑蒜燉響螺,湯汁亮麗金黃,清香濃郁,入口鮮甜富膠質,帶著淡淡的黑蒜獨有香氣,打開茶壺發覺原來十分足料,黑蒜、雞肉、響螺、瘦肉、雞腳、紅棗和雲耳等等放得滿滿的,難怪湯汁可以這樣的濃甜幽香。
天山雪蓮燉海星,整隻海星和天山雪蓮、雞腳、豬肉一起放到在壼內清燉,同樣的足料,湯汁清澈,味道鮮甜,帶著少許海洋氣息,在外邊較為少飲到,和黑蒜燉響螺相比,多上了一份清潤,一濃一淡,各有捧場客。
接著點來幾款涼菜…
陳醋珊瑚紅海蜇頭,爽脆厚切的海蜇頭拌上青瓜,帶有淡淡的陳醋酸香,清爽開胃,是道很到位的開胃前菜。
和麻醬雞絲粉皮,選用了紅薯粉粉皮,口感較一般的來得煙韌,撈上青瓜、雞絲和胡麻醬,爽口軟糯中帶著濃濃的芝麻香,味道雖不至於十分突出,但還算中規中矩,帶來了一點小清新。
鎮江水晶肴肉,肴肉晶瑩剔透,層次分明,啫喱凍入口清爽軟韌,慢慢化開後滲出了鹹香肉香,感覺骨膠原滿滿,蘸上黑醋同吃,添上酸香,更顯滋味。
歎完靚湯涼菜,跟著便來點小食,鮮蝦野菜春卷,春卷皮放上切碎了的蝦肉和野菜捲成幼長條,炸得乾身酥脆,不太油膩,細嚼間釋出淡淡蝦香,菜蔬亦添上了幾分清新,唯個人覺得欠缺了蝦肉應有的爽脆,缺少了那令人滿足過癮的口感,但尚算香口味美。
鑊仔生煎蓮藕餅,一客三件圓渾厚實,肉餅以鯪魚肉撈上豬肉,並加入蓮藕粒和香蔥打成肉餅煎香,因蓮藕粒份量夠多,口感爽脆彈牙帶著濃濃肉香,算是貼題之作。
厚切叉燒皇,色澤紅潤肥瘦相間,燒得少許焦香,肉質鬆化多汁,半肥瘦脂香濃郁,質素出色。
蜂蜜柚子蝦球,爽彈蝦球上薄粉炸脆,酥化彈牙,沾上蜂蜜柚子汁,入口酸甜帶著淡淡的柚子清香,減去了炸物的油膩,雖不算太特別,但勝在香口醒胃。
拾味椒鹽龍脷柳,薄薄脆皮裹著嫩滑的龍脷柳,唯調味不夠濃香有點失真。
鮑魚汁扣柚皮,柚皮是傳統的民間食品,但因製作工序繁多,又賣不起價錢,所以現在都比較少食店有售。這店的柚皮煮得尚算酥化軟腍,沒有苦澀味,以鮑汁調味後,甜香中帶回甘,頗有驚喜。
小食過後,當然要點小菜、主食和包點填填肚。
蜜椒土豆安格斯牛柳粒,安格斯牛柳粒鬆軟濃香,薯仔粒經油炸過後,入口帶點酥脆,配上蜜椒拌炒,濃香爽口兼而有之。
蝦球蟹子銀絲煲,熱烘烘以砂鍋上枱,六大隻蝦球排滿在粉絲上面,賣相誘人,蝦肉爽口彈牙,粉絲炒得乾身入味,灑上蟹籽添上爽彈鹹香,就個人口味而言粉絲調味如能濃香一點會更滋味。
小肥腿,其實是脆皮鹹豬手,伴隨著炸薯條一同上枱,一端上來肉香滿滿,豬手外皮香脆肉甫鬆軟,鹹香而不臊,香口惹味,佐酒一流。
紅油抄手,脹卜卜的菜肉雲吞皮薄餡爽,佐上甜甜的醬油濃香滑溜,唯個人覺得紅油辣度不夠,稍嫌欠上了一點剌激。
鮮肉一口小籠包,一籠五隻,屬湯包類型,薄薄外皮包著熱燙燙的湯汁,肉餡相對較少,蘸上鎮江醋,略為放涼後原隻入口,湯汁在口腔中洶湧爆出,鮮味肉香瞬間佔據味蕾,感覺過癮滿足,質素不俗。
黑松露小籠包,同樣皮薄餡靚湯汁多,黑松露的幽香淡淡的滲出,與小籠包的肉香頗為搭配,另有一番風味。
生煎韭菜餃,餃身脹卜卜,韭菜餡料十足,但略嫌煎得不夠香口乾身,口感頗油膩。
手工蔥油餅,外面撒滿芝麻炸得金黃微脆,內裏鬆軟夾著大量翠綠蔥花,入口酥軟中帶著淡淡蔥香,有著傳統上海包點的味道。
石窩鮑魚雞粒炒飯,份量頗多,以燒熱了的石鍋盛載,熱辣辣吱吱作響甚是誘人。炒飯以鮑魚汁調味炒香,粒粒油潤分明,配料有五毫子大小的迷你鮑魚仔和雞肉粒,還算Q彈入味,唯如真的想品嚐鮑魚的質感的話,就會有點未能盡興,但論味道談鑊氣卻是交足功課,甘香濃厚,醬香四溢。吃到石鍋底時還有點烘得焦脆的飯焦,香口惹味,記得不要錯過。
吃了這麼多肉食,最後來點菜蔬平衡一下。
金銀蒜蒸娃娃菜,一棵棵的娃娃菜排列整齊,上面放上大量金銀蒜同蒸,清爽多汁帶著濃濃蒜香,味道卻偏向清淡,突出了娃娃菜的清甜可口,惹味得來又健康。
值得一提,這裡的自家飲品也著重清潤保健,檸檬薏米水味道清新酸香,開胃祛濕。蜂蜜杞子菊花茶清甜滋潤,降火明目。豆漿帶著濃郁豆香,以燈膽瓶裝著玩味十足。
這店的出品總括來說還算不錯,大廚在傳統味道上滲上了點點創意,而食材方面亦有注重滋養保健,務求讓客人食得安心健康。餐廳環境舒適,價錢亦算合理,難怪晚膳期間座無虛席。
整晚大家都吃得開心滿意,眼闊肚窄叫得滿枱皆是,為免浪費最終部分都要打包收場。難得一家人聚餐,也不會計較那麼多,珍惜歡聚時光便是了。
京滬 菜館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起輕旅行】搶先看
特香特好吃,全台北最好吃的雞就在這裡!
40年的老台菜館,是政商名流跟好野人最愛吃的店。
一道「三味雞」香噴噴,肉質彈牙!
雞油飯更有人一連吃了7碗沒停過!
這一次「一起輕旅行」節目,
用一本美食書,
跟著名人腳步吃遍大台北最美味的料理。
鎖定本週六晚上八點鐘 57頻道【一起輕旅行】
更多資訊與分享請上《一起輕旅行》粉絲團
http://blog.ebc.net.tw/apps/lightravel/
----------------------------------------------------------------------------------------
《辜家最愛 60年銅板小吃酒釀餅》
陳記京滬酒釀餅
0919-585-899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48號
《最溫暖的味道 廟埕60年四神湯》
慈聖宮四神湯
0922-042-742
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6攤
《40年台菜館 客人狂讚最好吃的雞》
雞家莊
02-2581-5954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55號
《稀飯一條街 夜生活從這裡開始》
小李子清粥小菜
02-2709-2849
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142-1號
《66年台式甜品 湯圓吃出新潮味》
雙連圓仔湯
02-2559-7595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136號
《35年上海老菜館 厚工好滋味》
上海鄉村濟南店
02-2322-3333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