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如嚼蠟」的不是排雲餐,是台灣的山域政策 OK?】
大家會不會好奇,從政策角度來看這個議題會得出什麼結論?這一題我就懶得長篇大論投書了,改用通俗點的方式解釋。😂😂
---
很久很久以前,接手台灣的國民政府覺得山裡可能會窩藏阿共仔的陰謀,所以不許大家入山,要進去的也要三跪九叩很麻煩才行,這是戒嚴時期一貫的治理態度。
這種態度底下,只能培養出習慣吃苦耐勞的山友,連入山都要用跪的才進得去,誰敢批評偉大的政府?早年山上設施缺乏,大致上只有工寮、獵寮可供遮風避雨,其他都要靠自己揹帳搭帳,直到幾起引起社會矚目的著名山難後,才有避難型山屋的出現。
近二十年以來,情況就越來越有趣了。高嚮證退場,協會勢力被拉出百岳,登山開始觀光化的進程!任何人只要有錢,管他什麼嘉明湖、北大武、玉山、七彩湖或是完百,商業團和協作合作無間幫你包到好,任君選擇。
政府的角色?不管誰來執政,山林政策就是個孤兒。總之出問題就給最下層的管理單位來背黑鍋、補破鞋,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乃至於中央政府裝作沒事就好,政策框架落後別國起碼60年不思反省,反正山友不團結也沒選票,出了事大家吵成一團炮口不對政府最好。
#但一直以來都是政府在偷懶啊 🙄
.
好吧,最近我們看到劉姓作家說玉山排雲山莊的餐點「味如嚼蠟」,倒是掀起一陣風波了。
玉管處一招乾坤大挪移,要大家體諒食材、瓦斯揹運不易,然後山友自己吵成一團,大抵上分為「爬山就是要謙卑別求服務好」論者,以及重視遊憩品質和自煮公平性的人。
身為一位山域政策的研究者,我認為前者的觀念非常好!
台灣山域環境開發的時間比其他國家晚,也不適合大規模開發,有充分條件保持自然生態原有的野性。這麼說來,我們應該追求美國荒野的精神,鼓勵人民獨立自主從事登山活動。所以排雲最好拆掉 ... 不是,是停止供餐並只提供住宿,垃圾問題則以隨入園證繳納的環境基金解決,大家都自揹自煮真正謙卑豈不美哉?
.
咦,你說不對,排雲不供餐又嫌不方便?
那好,我知道歐洲和日本都有運行已久的民營服務型山屋系統,我也親身住過日本北阿爾卑斯山區的幾座山屋。(拜託不要拿富士山這個日本最糟的例子來類比了,人家是20萬以上的人次,還集中在夏季,很難期待有好的服務品質)
台灣的國家公園不準大家隨意紮營,瑞士國家公園也是如此,但只要預約入住,自煮客可不會被敵視到遭驅之別院的地步,彷彿不購餐就是次等公民。日本的山屋也一樣,只要你是住客,大多容許室內炊煮,並不會強迫你購買山屋的餐點。
所以我說,排雲現在這個模式是粗魯的「做半套」。按照國際上的例子,住客應該要有食物的選擇自由,不應變相懲罰自煮的山友。
.
什麼,你又說要體諒包商經營不易?
好,我還知道一種國家把山當賺錢工具的經營模式,馬來西亞、印尼、坦尚尼亞、尼泊爾、阿根廷等地都有,因為國家跟當地社群亟需收入,所以就全面觀光化。
簡單來說,首先是市場需求要撐得起來,然後才能有具水平的服務與管理品質。此模式不歡迎窮人,而且執法嚴明,偷偷溜進去被抓到還會被責備或罰錢。
所以說,你認同我們是要賣山賺錢的國家嗎?
#怎麼了你累了說好的謙卑呢
不是不行啦,但依照台灣山域腹地小、落差大、地質不穩、運補困難的情況,收費一定要比現在高很多才撐得起來,若實施必定引發反彈。況且,台灣山岳在國際的能見度不高,尚無條件吸引有錢的國際觀光客──以東亞而言,他們應該會優先選擇日本或馬來西亞神山,兩處的服務品質(富士山旺季除外)、基礎建設和設施承載量皆遠勝我國任一登山路線。
如果服務品質連自己人都嫌,就不要當外國觀光客是傻瓜。高山觀光要做,也不是這樣做的啦。
.
總而言之,國際上的經營管理模式都是現成可參考,我認為要學就要向發展成熟的地方借鏡,然後再談適合台灣的策略。
也許玉管處比起當偽君子,不如當真小人,乾脆坦誠他們就是怕如果山友大多選擇自煮,包商賺不到錢下次就要流標了;或是如果大家都擠到裡面自煮,空間就這麼小,兩派人馬或許會有衝突;又或是怕國民素質差,自煮的人會製造垃圾到處塞──將問題攤開來談才有建設性的討論空間,吵成一團永遠不會有共識產生。
還是說,繼續做半套就是最好的結果?🤔
-----
照片是從馬來西亞京納巴魯山(神山)岩壁上拍攝,可以看到廣大的山屋群,大約可以容納近300人。
京納巴魯山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快訊:疫情在世界各地開始影響戶外活動》
作為破題,這篇要講的是疫情會不會導致封山。
近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開始肆虐全球,促使各國政府宣布程度不一的防範措施,其中最常聽到的關鍵字之一就是「社交疏遠 (social distancing)」,即避免進行群聚性的社交活動。
原先大家想像中不會受影響的戶外活動,現在也受到了衝擊。
.
原則上來說,大自然並不是適合傳播病毒的空間,但是各種遊樂區、州立公園、國家公園等裡面都有著各式各樣的設施與服務,例如遊客中心、接駁車、營地、公廁等等,都是人群容易在小空間裡群聚的處所,而且又可能因為地處偏遠、醫療資源匱乏,讓受感染者無法及時獲得救治。(註:在地方小的台灣沒有這個問題,但在幅員遼闊的地方例如美國,就是很大的問題)
簡單來說,政府的想法是在前往空曠的戶外空間之前,人們還是會曝露在被傳染的危險之中,更別提山屋和露營區這類群聚的高危險區。
以下是國際上戶外活動受影響的實例:
(1) 義大利
在疫情嚴峻的義大利,政府因為不少民眾無視外出禁令,揚言要禁止所有戶外活動。目前單獨外出運動還是受允許。(現在發布全國禁止外出命令的還有西班牙與法國)
(2) 尼泊爾
在世衛組織宣布疫情升級為世界流行病之後,尼泊爾宣布在4月底前停止核發簽證,並封閉境內全部的山域,包括舉世聞名的聖母峰,也就是說3-5月的春季攀登季行程得全部取消。這項措施使得台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暫時無法展開今年的攀登計畫。
(3)瑞士
瑞士尚未發布全國禁令,但在戶外活動上建議民眾盡量單獨外出,避免團體行動。
(4)美國
戶外活動方面,聯邦直屬的國家公園目前還是開放狀態,而且因為疫情的緣故反而讓訪客數量上升,引發工作人員和營運商的疑慮。大部分國家的健保制度不比台灣,治療疾病的費用極高,更何況不少熱門的國家公園距離城市甚遠,醫療資源十分短缺。在報導中,已有私人營運商和商業嚮導公司主動關閉了營業據點並取消了所有行程,搶先政府一步行動。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關閉州立公園內的營地,例如加州與新墨西哥州,但目前還只是少數。至於長距離健行的著名步道PCT與AT,雖然未有封閉措施,民間組織仍然建議人們延後行程。
(5)馬來西亞
著名的東南亞第一高峰京納巴魯山(又稱神山)從3月17日開始封閉至本月底。
----------
基於目前獲得的資訊,我認為只要台灣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疫情,山岳型國家公園和熱門的林務局轄區(例如嘉明湖)確實有可能遭到封閉,嚴重影響到山友們的登山計畫。
我們在踏上步道之前,可能搭乘接駁車。前一天晚上可能會住在登山口附近的民宿,至於上路之後,無論是營地或是山屋也都是人群聚集的場所。考量社會與政府對疫情都處於十分敏感的狀態,難說未來會不會實施無差別封山,一律停發入山證和入園證。
只能希望不會演變到這一步。全民防疫,請大家不可輕忽!
#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封山 #防疫
京納巴魯山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雲端上的排球場】
海拔3,272公尺的拉班拉塔休憩旅館(Laban Rata Resthouse)外有個陽台,黃昏時分正是霧雨散去,適合賞景的時刻。但除了大片尋常的雲海之外,來自一旁空地的笑語聲吸引了我的目光。
來京納巴魯山(Mt. Kinabalu)之前,原先只是聽說山屋區的休閒活動包括打排球,萬萬沒想到是這樣的打法──應該說,沒想到能在如此超級豪華的背景中打排球!一旁還有身穿制服的隊伍,不知道在做什麼事情?
雖然腦中不禁有著「如果球殺出界會飛去哪」的疑問,但這海景第一排打排球的景象實在太棒了,趕緊抬起相機拍張美照。但要捕捉到球員英姿是太困難了一些,我是排球白痴,但也還看得出來這場地 ... 不太適合救球啊 😂😂
旅行中總是有這樣的時刻,值得煞有介事地裱框起來,放到名為回憶的陳列架上,對我來說,看著看著耳邊似乎還能響起笑語的音效呢!
#神山 #京納巴魯山 #沙巴 #馬來西亞
京納巴魯山 在 馬來西亞最高峰-京那巴魯山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京那巴魯山頂有十五座山頭,不過一般皆是攀登最高的洛氏峰,從海拔一千九百公尺左右的丁波漢(Timpohon)或梅西勞(Mesilau)登山口開始健行,在拉班拉達山屋 ... ... <看更多>
京納巴魯山 在 廖科溢《#秘境不思溢》|第二季EP7 @asiatravel-tv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廖科溢|秘境不思溢第二季|第7集|馬來西亞|加雅市集、馬里馬里文化村、神山公園、京那 巴魯山 、環灘島☆【#秘境不思溢】1-4季完整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