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拾CH筆記|罹癌前的生活與確診歷程-上】
這週CH分享實在太有趣!
有 #德國醫院移植經歷
以及 #因治療獲得免入伍門票 的超樂觀分享者
認識不同地域的治療經驗
不同戰友看待確診的角度
幫助點醒自己糾結已久的盲點
⠀
🔸#確診前的生活型態🔸
#睡眠少 似乎是比較多人共同提到的
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大(歷經情感問題)
或長期處於情緒緊繃狀態
當然,也有作息好超養生不煙不酒的健康模範生
⠀
血癌發生原因很難說得明確
除了 #生活型態
透過 #盤查基因突變 是常見的作法
🔸#病發徵兆🔸
發現自己患病,初期徵兆多半類似感冒症狀
感冒不癒、頻繁高燒、牙齦腫脹,甚至貧血暈眩
有些是觀察到皮膚異常瘀青並且擴大、增多
或者膝蓋疼痛
⠀
比較幸運的人,在進行定期健康檢查時
就發現血液指數異常(偏低或飆高)
進階檢查才發現
骨髓中已出現芽細胞(blast)
即刻進入早期治療
#定期關心身體做全身健康檢查
有助早期發現發病徵兆
⠀
⠀
🔸#知道確診時自己與家人做了哪些事?🔸
⠀A. 哭~爆哭~打給通訊錄的親友們一起哭!
⠀B. 埋頭瘋狂查詢資料瞭解自己未來要經歷的事,抓著醫師問
⠀C. 超前部署準備好治療所需的一切物品,等醫師號召入院
#你_是屬於哪一種呢?
⠀
確診當下對心情的衝擊肯定是晴天霹靂
面對未來治療的歷程、治療效果的不確定性
讓家屬及病人本人無比焦慮
⠀
有2個分享者的做法乍聽下佛系
可是,當不知所措時,或許是種應對態度
#醫師說什麼就做什麼
積極配合治療計畫,交給專業的來
#完成心裡想做的事情後甘心回醫院治療
不論吃美食、滑雪、旅遊,調整好抗戰心情!
⠀(❗第二種方式務必要獲得醫師評估後才能進行)
⠀
通常血液疾病的治療
一個療程約需要3~4週時間
如果血球恢復狀態不快延長住院
到6週都有可能
(📌出院評估:白血球長到2,000以上或嗜中性球比例足夠,確保身體有基本保護力)
⠀
另外,血液疾病必經的檢查
#骨髓穿刺 #骨髓切片 是確診重要依據
做的時機點通常會在:
1⃣「血液報告發現異常後進一步檢查」—確診
2⃣「每次化療結束等血球恢復好,出院前做一次」—比較療程效果
3⃣治療結束後的「定期穿刺追蹤」—數個月1次,每個人不同
⠀
⠀
🔸#確診後第一次療程的醫療🔸
第一次總是最繁雜、陌生、恐懼...
充滿對化療的負面印象
但是,現在台灣的化療用藥真的非常進步
會在掛上化療藥前,給一些副作用的預防劑
(止吐、止暈、先讓病人入睡)度過不適期
讓化療過程相對舒適,提升病人恢復的效果
⠀
而打化療之前, 幾乎每個人都會做
#安裝人工血管 (port-A) 或 #中央靜脈導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
目的是要
「讓藥物更安全及順利的輸入體內」
「減少感染風險」
如果同時有多種藥物要施打,也有
「節省給藥時間」的優點
⠀
有位病友提及他確診白血病後,只哭了一個鐘頭
並聽到醫師說 #血癌是有機會治癒的 當下信心爆棚
覺得有機會痊癒那當然要趕快治療!
他現在才29歲,不能放棄!!!!
⠀
#罹癌無非是人生谷底_現在做任何事都只會往上攀升
抱持著這個想法
每一個醫療行為都是在為罹癌的自己加分
期待著向大家宣布「我康復了」的那一天
⠀
#謝謝這位病友帶來的力量
#也謝謝每一位分享者的歷程
⠀
—
📝下篇文章預告:德國醫院移植方式和台灣大不相同?移植後是混血兒耶!
—
📍下週CH房主題:如何和照顧者互動
(病友/親屬/看護 多方對談)
⠀
#如果有想開聊的主題歡迎留言許願
#追蹤粉專收到開房通知喔
人工血管 刺 痛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線上健康養身課程第三階段 第二課 發炎會不會痛?
發炎到底會不會痛,會痛真的是因為發炎造成的嗎?發炎就吃消炎止痛把發炎壓下去對不對?發炎到底好不好?這些是常見的問題與抉擇,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對發炎有一點基本的認識。
發炎反應是人體非常重要的自我防衛機制,屬於免疫反應的一種,是應對外來刺激一種手段,另外發炎反應也會啟動免疫反應,達到防衛的目的,且發炎反應過後會自動啟動修復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反應。
正確的判斷發炎反應的成因與正確的處置是非常重要的,細菌感染導致的發炎需要抗生素幫助消除細菌避免敗血症、蜂窩性組織炎等會危害生命的狀況;如果是結構歪斜導致的張力差或是肌肉、肌腱損傷反覆的發炎要處理結構;如果是一些自體免疫SLE(紅斑性狼瘡)、器官移植、人工血管支架...等較為複雜的狀況需要更專業的醫療處置,避免危險。
正確的認知,正確的處置,一發炎就吃消炎止痛藥把症狀壓下來,無法及時處理身體問題是很有問題的,正確解讀身體的訊號與對應的處理才是健康養身之道。
對於線上健康養身課程有興趣的朋友請到 台大武學粉絲專頁 私訊報名
2020.9.24豆花藥傷科
人工血管 刺 痛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腦海浮出金雋婠醫生在說話的聲音是正常的嗎
{可怕的急性殺手--主動脈剝離}
「鳥博,主動脈剝離為什麼那麼可怕?難道來不及求救!??」
年輕藝人發生不幸的消息,令人震驚惋惜!
很多人也對這個聽起來有點陌生的疾病,感到不安!
這個病為什麼又陌生又可怕?
因為它少見,每年約每十萬人只有1~3例左右,所以挺陌生的。
但是一發生, 5個就有1個,到院前就已經死亡,所以很可怕。
如果沒處理, 死亡率每一小時增加1%,也就是2天內有50%的患者會死亡。而70%的患者會在2個月內「掛點」。
所以這個病是不發生則已,一發生就急性致死的殺手!
遇到這個病,醫生真的是在鬼門關前面跟死神搶人!!
主動脈為什麼會剝離?
如果你看過怪醫黑傑克的話,裡面有一話是黑傑克幫一位子彈卡在主動脈的逃犯手術。
「子彈卡住,拿出來不就好了?」
「需要驚動怪醫黑傑克?」
沒那麼簡單!
因為主動脈壓力非常高!
有多高?
鳥博士親眼見過,手術時腎動脈噴血,那個血量就像自來水龍頭全開那樣瞬間狂噴!!
而單側腎動脈血量是主動脈血量的8分之1,可以想見主動脈內的血量有多大?
一旦出血,簡直像噴泉一樣!
因為主動脈內血壓極強,所以怪醫黑傑克不能在簡陋環境下取出這顆子彈,因為一碰就會爆血而亡。
所以他想用一個膜先包在外面,讓患者可以移動之後,再到醫院為他進一步手術。
但是要縫這個外包的膜,也是遇到縫針如果穿進主動脈,患者也是照樣血狂噴而GG的狀況。
這時黑傑克想了個怪招(純粹是作者手塚博士的想像),就是縫針只縫到動脈中膜,不刺進去內膜,這樣等於沒刺穿血管壁,就可以縫合外包的膜。
這個「動脈血管壁有三層」的知識,很重要,請記起來,是了解主動脈剝離成因的關鍵。
一旦動脈壁有缺損,例如高血壓或是結締組織疾病、主動脈狹窄、外傷..等等,結果使得主動脈的強力血流沖進了內膜破洞,進到內膜、中層之間,把內膜和中層剝開!!
看過削甘蔗皮嗎? 厲害的人一刀削下去,一段甘蔗皮就被削下來,強力血流滲入內膜,就像這樣把內膜和中層剝開…。
一灌進去,內膜一下子就嘶~~被撕開,灌進去的血液在裡面形成一個「假腔」這「假腔」會因為不同位置壓迫不同的動脈分支,造成不同的症狀。
「真腔」裡的血反而因為「假腔」的壓迫,而流不進本來該灌流的動脈分支。
例如,如果假腔剛好壓迫右冠狀動脈的位置,右冠狀動脈主負責心臟供氧,一旦被壓迫缺血就像心肌梗塞一樣,幾分鐘內就可能死亡。
嚴重的話,如果「假腔」的血液衝破中層和外層,直接體內大出血,也是多半立刻就造成死亡。
主動脈剝離,依位置含不含「升主動脈」而分成A、B兩型(或I,II,III,不同分類)
1. 升主動脈和降主動脈都發生(A-I)
2. 只有升主動脈發生(A-II)
3. 只有降主動脈發生(B-III)
只有第3種,相對沒那麼致命。偏偏升主動脈發生率比較高!!
A型大多要緊急手術,利用人工血管、血管支架等,重建受損的主動脈。
B型則可能利用藥物控制能獲得痊癒。如果變成動脈瘤, 手術還是必要的。
此病症狀大多是突然劇烈胸痛,一種強烈撕裂感的疼痛,而且可能延伸到背部或脖子等其他部位,依「假腔」壓迫了什麼動脈,而有不同的附加症狀,中風、休克都可能發生。
這個病發生前通常沒什麼症狀,可能這一秒人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發作。
所以知道什麼症狀要看醫生,倒不如平時做好預防。
主動脈能承受這麼大血量,可見它是非常有彈性的,如果它彈性變差,就增加了剝離的風險!
所以可能導致彈性變差的幾個因素,就是平常保養要注意的:
1. 高血壓,有2/3的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所以平常最好保持血壓在140/90以下。
在台灣,鳥博常聽朋友說:「我的誰誰誰跟我說,血壓藥不能隨便開始吃,一吃就要吃一輩子!所以我還不想吃藥!」
現在知道主動脈剝離的主因了,你覺得有高血壓該不該吃藥? 也別再隨便叫親友不要吃高血壓藥了。
2.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加上高膽固醇、抽菸等等,就是動脈硬化的元兇,讓血管壁變脆變硬,管徑變小,絕對不是好事。
3.比較特別的有一種結締組織缺陷的病,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這個病容易造成升主動脈的中層缺損,所以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群。但這個病有幾個特徵可以辨識:高瘦、手長腳長、手指細長(蜘蛛指),特別容易反折。深度近視,容易二尖瓣脫垂。
像林肯總統就被懷疑很可能是此症的患者,這個病是罕病,萬分之3左右,而且是顯性遺傳。
此病特徵明顯,所以診斷不難,要注意的是,這類型的人,求學階段很容易因為身材高,被選為運動選手,劇烈的運動反而會增加心臟負擔。
如果懷疑,馬凡氏症可以經由基因檢測確認。
但主動脈剝離,主要還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為主,也是一般人應注意的方向。「不用太麻煩去擔心馬凡!」
4. 其他像外傷等等因素,因為也不是平常人能防範得到的,所以焦點還是該放在:控制高血壓等三高,正常作息,避免過勞,養成運動習慣,才是王道。
#歡迎分享
#主動脈剝離
#高血壓
人工血管 刺 痛 在 【抗癌小日記#5】《癌鬥》第五章痛到哭哭的人工血管!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15確診,16就要安裝人工血管的刺激旅程。先前有提到,因為化療是以毒攻毒的方式治療,藥劑太毒人類的血管經受不住,故要在人體植入一個人工血管用來打 ... ... <看更多>
人工血管 刺 痛 在 很多癌友們問我有人工血管訓練時要如何克服呢?... - 黃昱清Yu ... 的推薦與評價
我想就在這裡簡單的跟各位做一個分享, 什麼是人工血管,置放的部位在哪裡呢? ... 那假如拉扯到會有突然性刺痛感,不會馬上脫落,也會感覺人工血管的位置往下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