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冇點你] 真係咪Q講笑,以前我返星展,都應該寫啲咁嘅嘢,仲要冇後面咩每日一圖 Good Read嗰啲。甚至我而家寫得仲好過當年,詳細過當年。仲要我而家係6點鐘已經寫完send 埋,換著以前?下午四五點啦
當然一個關鍵係,我寫完陣間食埋早餐就瞓,星展唔會畀我咁做。但亦證明根本佢哋以為高薪厚職,但啲繁文縟節係完全拖低生產力,又要跟格式呀又要乜柒。我肯定當年啲客寧願我半夜寫完然後瞓覺,好過我返到公司先寫。「最理想梗係你4點起身寫完然後返公司開會添」,係呀可。但,why join the navy when you can be pirate?而家我就有資格講啦!既然根本我自己直接賣畀讀者都得,咁以前啲錢咩人拎走?
==============
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勞蘇講完,講正題。萬眾期待聯儲局議息會議。
講到尾,睇你點睇,都係narrative,fit story.我見報紙嘅頭條係:聯儲局2023年加2次息,股市重挫,債息狂升。
但,講真,邊個care 2023年發生嘅事?股市當然炒預期,但我當呢個月股災都好,咁接下嚟2021年下半年你可以做乜?繼續擔心2年之後未必會出現嘅加息?點講都唔合符常識。市場反映嘅「預期」可以幾遠?唔易量化,但目測最多咪一年半年?
Patreon入面,我同你睇返聯儲局嘅 點陣圖。冇錯,2023年加兩次息,3月嗰時冇講。但,上次一樣都有幾條友(圖中一粒粒豆鼓)覺得2023年加息,只係今次開始夠半數,變成共識。非常正路
另外,Patreon我有同你睇晒聯儲局兩次嘅經濟數據預測。個個只係留意2021年佢上調咗,但鬼唔知咩,上半場入咗2球你全場開入球小個賠率當然變晒啦。
個重點係:2022 2023嘅通脹預測,差不多完全冇郁!根本完全符合返聯儲局覺得通脹只係暫時嘅劇本。
仲有,福爾摩斯話齋,唔好睇有乜發生,睇有乜冇發生。局方完全冇討論收水,亦冇打算停買債。
咁你話,跌乜?痴線,即使最深時都不過係400點,1.5%都唔夠。咁又話大跌嘅,返屋企食老少平安啦,股市好危險架!況且,你可以睇下時間,根本係出聲明前跌,出完收復唔少失地。
仲有,你不妨望下個VIX,唔知發生咩事嘅,Patreon入面有講。
債息呢?冇錯係彈升,1.50%彈到1.60%,都算多。但亦不過返返月頭嘅水平。呢下亦都幾合理,因為擺明短期聯儲局唔會做啲乜了,通脹短期會持續。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既然短期通脹會上,咁影唔影響企業盈利?用個好簡單嘅例子答你:人類N咁多年嘅歷史都係通脹,但企業盈利亦係越升越高,企業盈利部份咪嚟自通脹咯!股價係nominal thing嘛。企業盈利都係。
你話:唔係喎,成本會上升喎。成本上升?當然係轉嫁落去消費者身上。你以為你加人工 收支票嘅錢,企業會唔渣乾你?
當然,唔係所有企業有咁嘅能力。但,就係最大嘅公司咪有啲能力,而指數入面就係最大嘅公司。都係嗰句,NetFlix下個月加價10%,你係咪轉睇TVB?
應下景,每日一圖甚至Good Read都係經濟嘢。
第一個圖,見到美國企業負債比率(相對GDP)去到70年新高!咁末日論嘅又會覺得,加息你仲唔仆街?但根本係本末倒置:就係因為你低息我先借咁多錢嘛!做回購又好,買嘢又好,乜都得。成件事係掉轉睇:咁情況下,可以有幾多加息空間?唔好忘記政府嘅情況都係咁!
仲唔信嘅,我嘅理論係好似乒乓波或藍球彈地咁,越彈越冇力。2005一浸加息加到5%,2015上一浸只係加到3%左右。下次呢?你覺得點?
第二個圖,講返有幾多通脹,係嚟自舊年嘅低基數效應。舊年呢個時間,好多價格都跌落去(機票錢,酒店租之類)。所以聯儲局嗰套「只係暫時」似乎合理的。詳情就睇文啦。
Good Read 兩篇。第一篇講 High frequency Indicator,唔係高頻交易,而係經濟指票。實情你去數下有幾多人搭地鐵,有幾多人訂餐廳,咪知個recovery係點咯。我根本唔使等到第二季完晒之後再多一個月,政府出嚟公佈,我先知經濟得唔得。咁呢啲嘢有乜Implication?就文入面講
第二篇,教你如何做sell side economist,十分正點。我特別鍾意講圖嘅一段,搞錄如下:
Mastering Chartism: It is possible to show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lmost any two variables in macroeconomics as long as you can display them on two axes and are willing to spend enough time manipulating the second axis, experimenting with data lags, inversions or various moving averages. If you still can’t make the relationship work, extend your history to cov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everything looks correlated during the GFC.
係喎,你可以Google返篇文出嚟,貼得出嚟唔怕畀你搵,反正都係免費文。但冇我嘅導讀,「冇我嘅練馬師,你嘥咗隻馬喎」。快啲重金禮聘個練馬師,即係我啦。正如咩聯儲局議息聲明,點陣圖,呢啲全部都公開資料啦。但,冇我嘅導讀,「嘥咗隻馬喎」。
佢冇話你知咩?
==============
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80,半年已16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JC財經觀點版主 王怡人 Jenny 主題:先覺出版《閃電崩盤|一兆美元的真相!全球追捕,史上最神祕的金融罪犯》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am-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1.22 #News98 #陳鳳馨 #FlashCrash #收藏好書:先覺出版...
人工高頻交易 在 升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牽了一條線,很開心。
我拿一筆錢給朋友T做海外程式交易,T也蠻努力的進步,現在在台灣量化之王(白手到百來億)底下精進。
朋友C是我之前提到的幫大老闆管100多億,做AI量化的高中同學。
我希望彼此能有更多交流,所以介紹彼此認識。剛剛中午到現在,聊了五個小時的策略,聊蠻high 的。
C目前是台股選擇權未平倉量第三大,2020報酬率24%,MDD 1.36%,2019報酬率41%,MDD 不到0.5%(什麼鬼啦印鈔機喔),不做方向性。
我們聊了幾個量化大哥的一些招式,聽了快笑死。例如有個大哥多年前想了一招,發現某檔股價漲,就瞬間對券商發送瘋狂的詢價指令,讓券商網路當機,然後趁股價上漲時,去買券商沒辦法調整價格的權證。這招賺翻,打爆券商,後來變成各家的黑名單。
還有一些大人們諜對諜鬥智的有趣手法,例如某外資高頻基金,一直都是蟬聯多年台股選擇權獲利冠軍,他們有其中一個招式,就是盤中發現大戶的買單,然後搶在大戶前面買,別人交易速度0.01秒,他們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更快,插你隊。這基金在美國也是惡名昭彰。
後來我們大哥不爽,想了反擊招式,例如假設現在價格100元,我想買,我就先掛一大堆100元賣單,讓對手以為有大戶做空,讓他們搶掛一堆賣單在99元,這時瞬間買他的99元,並掛更多買單例如100元,讓他又以為有大戶要買,他就搶買101元,這時瞬間在把剛剛買的99元倒給他,賺他2元,反覆搞他。
又或者用一堆假的買賣單,我們稱白噪音,例如我其實想買100口,但為了隱藏我的意圖,我就買單掛300口,賣單掛200口,讓自己的買單看起來沒那麼明顯。噪音還有很多種疊法,讓真正的買單隱藏起來。
最後這支基金發現對手不好惹,也不會想辦法反擊,摸摸鼻子去吃別的大戶的錢,反正知道我們不是好惹的就好。
買的時候也不要呆呆的盤中時間平均買,要用一些隨機的買法,讓對手猜不透意圖。
我還聽到有人為了收到更快的報價,用特別的晶片,將程式燒在裡面,這樣就能比別人快0.01秒,並迅速完成套利交易,也就是說,一般人用看盤軟體看到最新的報價,對手已經完成交易了,北斗神拳是逆...你...已經死了...更何況從眼睛看到報價到傳導到右手指尖,都不知道幾毫秒了,極短交易,人工真的做不贏。
最後我們講正經事,就是如何精進目前T的策略,我提到總經大神的東西一定要有,T說他已經寫了一半了,總經大神的東西,其實多數可以量化,但就政策面比較難。(再不行就大不了把大神每月的文章當作input ,給電腦讀啦)。C還提到可以用四階傅立葉去寫,但這時候我已經聽不懂了,高中數學還給老師惹...
接下來還會複製一些台灣主動投資大神們策略,什麼魚頭王、魚尾王的,我全都要啦。
說了那麼多,我之後會找C來採訪,大家一起聞香啦。
人工高頻交易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善待做工的人!泛亞工程用智慧科技提升勞動安全
作者:高宜凡
攝影:池孟諭
日期:2021-01-25
公共電視改編作家林立青暢銷書的優質台劇《做工的人》,去年讓許多觀眾注意到營造業勞工的辛酸。事實上,儘管台灣房地產市場交易熱絡,這一行卻始終無法擺脫勞力密集和高風險的刻板印象,工傷頻繁和人力短缺的新聞更未間斷。如何改善呢?泛亞工程的「智慧工地」科技專案,做了一次有趣嘗試。
這幾年,跟營造業有關的新聞,大概不脫缺工、勞工受傷等範疇。雖然公視劇作《做工的人》引起收視熱潮,但家長應該還是不想讓孩子投入這一行,因為風險太高了。
不過,甫獲2021年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肯定的「智慧工地/嘉義C602標勞安智慧管理系統」,卻用智慧科技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並在565天的施工時間裡,成功締造「零工傷」的完美記錄!
用科技守護勞安,創565天「零工傷」記錄
上述方案的規劃者,是成立逾半世紀的老字號公司「泛亞工程」,多年來參與過石門水庫、高屏溪河川工程、多條高速公路和捷運等重大工程,業務版圖還擴及海外市場。
為減少勞工發生意外事故,泛亞工程運用BIM(建築資訊模型)和RFID技術,並結合AI人工智慧及IoT物聯網,自行開發出一套智慧工地安全預警系統。並以鐵道局的C602標嘉義市博愛陸橋改建及排水臨時軌鋼橋工程,作為第一處使用場地,在長達565天的施工期間,從未發生一件工傷事故。
事實上,這項工程並非簡單任務。
負責現場指揮的泛亞嘉義施工所主任詹益京分析,由於施工區域緊臨台鐵縱貫線,每天有多達176班火車經過,還要維持道路(省道台一線)運行,而且仔細探勘後還發現,高壓電纜離橋梁底緣太近,只有47~56公分的間隔,不僅施工空間侷限多,周圍還有不少風險因子,相當需要科技來協助掌控。
在舊有橋梁圖資不全的狀況下,公司透過LiDAR(光學雷達掃描儀)和BIM,完整建置現場的地理空間資訊,再以AI智能偵察危害因子,如掉落物體、機具侵入、車輛經過等,甚至建置虛擬的「電子圍籬」,一旦人員跨越虛擬牆的界線,系統便會即時推播警示,連未戴安全帽,也會立刻推播訊息給主管。
「這樣就不用一天到晚派人在那邊看,不但提高安全,也節省人力成本,」泛亞工程總工程師周學瓏表示。
此外,工地旁還架設微型氣象站,蒐集各種環境及氣候資訊,一旦溫度過高,便會按照勞動部職安署公告的「熱危害」等級,用即時廣播提醒勞工注意。
「把安全做好,是企業的天職!」兩年前接下泛亞總經理一職的張子文,為貫徹工安決心,不僅擔任營造業北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會會長,還擴編公司裡的環安衛單位和資訊中心,希望用科技的力量來提升工安。
戶外環境干擾多!不斷嘗試才提高辨識率
綜觀今年的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泛亞是少數以智慧安全為主題的得獎案例。
泛亞工程BIM中心經理陳哲仲觀察,過去同業多把智慧科技運用在特定需求,如人員管制、防止墜落,還沒有像泛亞這樣的全盤規劃。
不過,實際執行的過程裡,困難可沒少過。
比方,目前坊間號稱辨識度破9成的人工智慧CCTV影像方案,多是應用在廠房、賣場、或光源充足的室內空間。
可是,營造業的工作環境幾乎都在戶外,必須面臨光影變化、颳風下雨、周遭物體阻擋等一堆干擾,常使系統無法精準判別、甚至發出誤判。一開始只要有工人脫帽、想擦個汗,就常出現假警報,「前後大概花了半年,請廠商不斷改演算法,餵了上萬張照片,才把辨識度提升到80%以上,」陳哲仲回想。
再來,市面上的智慧方案百百種,如何選擇也是問題,況且還要符合實際需求和成本考量。
光是感測元件的選擇,泛亞就評估過藍芽、BEACON、LoRA等多種技術,來回測試多次後,才選定兼具經濟性和傳輸效率的UHF RFID(超高頻無線射頻辨識)。
最難得的是,這些智慧系統既非業主要求、更非投標必要條件,而是泛亞主動砸下近500萬自行開發的。不僅嘉義施工完畢後取得專利,之後更打算推廣到公司其他工程使用。
即將動工的高雄興達電廠專案,泛亞還打算以MR技術(Mixed Reality,虛擬混合實境)輔助挖掘,用透地雷達探測地下管線分佈狀況,再用BIM建立完整的地底空間模型。
為何需要這樣的科技投資?
張子文解釋,國內房地產行業近年看似熱絡,但業者卻面臨長期缺工、建造需求日趨複雜、人員高齡化和技術斷層等挑戰,早就需要導入科技來改善。「這方面我們也才剛起步,如果大家願意來討教、分享,泛亞不會藏私!」
的確,唯有提高工作安全和建設品質,台灣營造業才能擺脫高風險和勞力密集等刻板印象,讓「做工的人」不再是負面標籤。
附圖:善待做工的人!泛亞工程用智慧科技提升勞動安全 泛亞工程以「智慧工地」一案拿下2021年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左二為總經理張子文)
《做工的人》不僅引發收視熱潮,也讓大眾關注營造業勞工的困境。(圖片取自公共電視臉書)圖/《做工的人》不僅引發收視熱潮,也讓大眾關注營造業勞工的困境。(圖片取自公共電視臉書)
智慧工地涵蓋:人員管制、災害預警、電子圍籬、環境監測等諸多功能。(資料來源:泛亞工程)圖/智慧工地涵蓋:人員管制、災害預警、電子圍籬、環境監測等諸多功能。(資料來源:泛亞工程)
工地戶外環境的影像辨識干擾因子極多。(資料來源:泛亞工程)圖/工地戶外環境的影像辨識干擾因子極多。(資料來源:泛亞工程)
營建業長年面臨缺工及人力斷層,有賴智慧科技協助改善。(圖片提供:泛亞工程)圖/營建業長年面臨缺工及人力斷層,有賴智慧科技協助改善。(圖片提供:泛亞工程)
資料來源:https://city.gvm.com.tw/article/77296
人工高頻交易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JC財經觀點版主 王怡人 Jenny
主題:先覺出版《閃電崩盤|一兆美元的真相!全球追捕,史上最神祕的金融罪犯》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am-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1.22
#News98 #陳鳳馨 #FlashCrash
#收藏好書:先覺出版《閃電崩盤|一兆美元的真相!》https://bit.ly/3oKFHqt
一個賺錢成癮,卻不愛花錢的操盤天才,如何以一人之力撼動美國金融市場,成讓全球財經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閃電崩盤」?
在這噬人的逐利場上,他究竟是金融犯罪的主謀,或只是幕後操盤高手的替罪羔羊?
2010 年 5 月 6 日星期四,全球金融市場無預警瞬間直墜,道瓊指數在 5 分鐘之內暴跌 600 多點,市場瞬間蒸發了一兆美元,創下歷史性的紀錄。全世界財經專家、政府官員、調查單位都在問同一個問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2015 年 4 月,倫敦期貨交易員納凡德.薩勞在爸媽家遭到逮捕,有關當局聲稱他就是閃電崩盤的始作俑者,美國政府要求將他引渡至國內受審,最高可求處 380 年的刑期。嫌犯落網原本值得慶賀,然而這起逮捕事件卻引發了軒然大波。
如果美國政府說的是實話,為什麼花了這麼多年才採取行動?為什麼之前所有的官方調查報告,皆未懷疑有人在操弄市場?所謂的「罪魁禍首」又是怎麼騙過所有的交易程式、演算法和人工智慧?難道一個人光靠著個人電腦和網路連線,就可以顛覆世界,引發這麼大的災難?
獲獎財經調查記者范恩以高潮迭起的敘事,層層揭開這起金融史上最受爭議的神祕事件,犀利點出在 10 年後的今日,科技突飛猛進,全球金融體系卻更加脆弱。而在追求獲利的戰場上,注定輸給交易程式的散戶,未來還可能面臨更加嚴重的衝擊,我們準備好了嗎?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J_qRtgk3Zk/hqdefault.jpg)
人工高頻交易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4TOJ30vSZZ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美國大選有所謂「十月驚奇」之說,意即大選前個多月,往往出現突發事件左右大局。今個大選年,甫踏入10月就迎來戲劇性的發展,總統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消息有若一枚震撼彈,新變數倏然出現,對選戰有何影響,存在很多可能,既要視乎特朗普病情,也要看兩強後續的選舉政治操作。特朗普首場辯論表現廣惹非議,染疫消息轉移了輿論視線,然而民主黨肯定不會錯過機會,抨擊特朗普抗疫不力「自食其果」,有市場人士則關注,倘若選情對特朗普愈發不利,選前爆發地緣政治衝突的風險可能上升。特朗普染疫可能只是「十月驚奇」的開始,雪球效應一路滾下來,最終結局為何,只能拭目以待。
蘋果頭條
對於潘媽媽連日奔波向傳媒大控訴,更多番要求陳同佳盡快赴台自首。陳同佳今日以錄音作回應,但被質疑錄音是偽造,並不是其本人,《蘋果》晚上找到陳爸爸確認,他斬釘截鐵說:「同佳呢,係自願同埋係真確嘅!」他更強調,自己是支持兒子赴台自首的決定。至於潘媽媽曾公開表示,如果陳同佳願意去自首,會親自為他求情。陳爸爸對此表示「好感恩、好感謝潘太」,並坦言:「希望佢(潘太)畀同佳一個自新改過嘅機會!」陳爸爸更為兒子澄清,指兒子一直都想到台灣自首,而且更曾多次主動向管牧師查詢有關安排,但礙於疫情才遲遲未能出發。他更透露,兒子對自己所做的事一直感到內疚,而作為父親的他亦很希望兒子承擔自己的責任。
東方正論
距離大選僅一個月之際,甫踏入十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即為全世界送上最大的「十月驚奇」——在推特公布他及妻子確診新冠肺炎。消息一出,率先震散美國股市,道指期貨一度急挫逾五百點,油價亦急瀉百分之三。現在人們最關注的是,尋求連任的世界第一大國領導人病情一旦惡化,大選到底是如期舉行還是推遲?是派出副手出戰還是取消參選?尤其是特朗普麻煩纏身,要是敗選隨時面臨刑事調查,為求連任必定無所不用其極,會否有更戲劇化的「驚奇」讓選情翻盤,必須拭目以待。
星島社論
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倒數三十二天之際,繼貼身女助手希克斯確診新冠肺炎後,總統特朗普周五凌晨推文宣布自己與夫人梅拉尼婭病毒檢測結果均呈陽性,馬上隔離。此消息如同震撼彈,被形容為總統選戰的「十月驚奇」,白宮立即取消周五關鍵州佛州的造勢集會。白宮透露,特朗普確診後有輕微徵狀,他與夫人的精神良好,他會在隔離期間繼續履行職務。有醫生警告,特朗普年屆七十四歲高齡且體重超標,屬高風險類別。美國疾控中心(CDC)的資料顯示,高齡特朗普的死亡率較年輕新冠患者高九十倍。特朗普於當地時間周五凌晨約一時推文證實染疫:「今晚,第一夫人與我被驗出新冠病毒呈陽性。
經濟社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晚豪言「大流行終結在望」,誰料數小時後即確診新冠肺炎,令總統競選最後大直路上爆出近年最大的「十月驚奇」。特朗普病情輕重、官員和對手有否染疫、大選會否延誤、最終誰主白宮等等,投資市場滿腹疑慮,惟有搶先避險,觀望未來數天事態發展。特朗普周五凌晨發推文證實與太太梅拉尼婭雙雙染疫,連月來鮮戴口罩的特朗普,料受近身幕僚感染,隨即觸發高頻交易系統自動沽貨避險,美股期貨應聲急瀉。新冠病毒對老人傷害尤深,內地和香港七旬染疫者死亡率約為8.6%和7.3%,特朗普已屆74歲,且屬輕微病態肥胖,皆令他更易罹患嚴重併發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TOJ30vSZZ0/hqdefault.jpg)
人工高頻交易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手開始 Algo 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對交易策略毫無頭緒,今集 #我要做程式交易 Eva 會講解 5 種常用的策略類型,其中 3 種更是毋需特別設備,一般投資者都可以使用。
喜歡我們影片,請 Like 或 Share 給朋友,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我們會盡力解答。
#程式交易 #AlgoTrading #Algo #Multicharts
======================
1) 程式交易新手會+試堂:https://edu.money-tab.com/eva-algo-sharing
2) 我要做股神APP下載:http://onelink.to/mtap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WNwPuaS1o2dIzugNMXWtw?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954UECGr1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