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偶爾找不到答案 #也沒關係
#我不是懶而是在充電中
.
我在吃東西的時候,有幾個奇怪的習慣。打開像品客那樣的洋芋片時,通常頂端都是完好的,愈往下就參雜著愈多碎片,而我會把它們全都倒在盤子上,對完整的和碎裂的洋芋片進行分類。
.
接著,我會把完整的洋芋片小心地放入罐子裡,先把碎掉的餅乾撿起來吃;將不完整的部分都處理完後,再把圓圓的洋芋片一個個夾起來放入嘴裡,但這時心情卻不怎麼高興。
.
在吃最喜歡的水果葡萄時,我也會進行類似的「儀式」:將掛在枝枒上的葡萄粒輕輕往上撥,把掉落的葡萄蒐集起來,然後擺放在喜歡的盤子上先吃掉,這樣一來心情就會變得平靜。
.
當然,在外面和人們一起吃東西時,不可能進行那樣的儀式,因此經常會暗自感到疲憊。
.
我還有另一個強迫性的習慣,就是手機電池一定要充到100%才會覺得心安,即便約會都快要遲到了,在電量數字到達100之前,我就沒辦法踏出家門(諷刺的是,我對約定時間卻沒有強迫性地遵守)。97%或98%都不行,一定要充到100%。若非不得已的情況,我也很少把手機閒置到轉換為低電量模式。因此,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在電話講到一半時說:「等等,我的手機電量只剩下3%,電話可能會突然斷掉!」朋友啊,為什麼忘了行動電源的存在呢。
.
這種傾向在必須按照計畫處理事情時雖然可以起到幫助,但眾所周知,#人生大部分的事並不會如計畫般順遂。#尤其是在人際關係裡,如果發生了完全無法掌握的情況,我就會因此陷在無形的焦慮中夜不成眠。
.
他人的情感和反應,這類的變數不論我如何徹底地做好準備,也一定會有偏離計畫的事情發生。然而,如果自己具有的某種傾向,不會連續性地對其他事情帶來負面影響,也不必執意要去將它改掉。
.
強迫性的傾向若不會為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而能給予一種安全感的話,就那樣放任不管也無妨。但是像我的情況,強迫性的傾向對工作或關係造成的不便逐漸變得頻繁,為了加以調節就必須做出一些努力。
.
首先,我開始將平常強迫性的習慣嘗試反過來執行:吃東西的時候,先從完整的部分開始入口。剛開始雖然內心有點忐忑,但是不處理破碎的部分,先享受完整的食物感覺也不錯。此外,除了有重要業務需要聯絡時,我也試著將手機電池閒置到低電量模式。在手機通知鈴響的0.1秒內前去確認的習慣,似乎也帶來了相當大的疲勞感。因此,有段時間我為了不在手機的鎖定畫面上看到訊息,關閉了大部分應用程式的通知,藉以調節對外部刺激的反應敏感度。這樣試了之後,即使電池的電量降到3%,我也不會嚴重地感到不安了。
.
雖然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了不起,但這其實和認知治療(透過改變我們的「想法」來控制情感,目前在大部分的精神健康疾病上,被認可是最具效果的非藥物性治療)是一樣的脈絡。另一方面,因為具有強迫傾向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疲倦,所以我也反過來利用計畫型的個性,在一開始就先將休息時間插入日程裡。
.
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在日常生活裡讓呼吸趨於順暢,在其他事情方面內心也逐漸邁向從容,感覺到我對待自己和世界的視線變得更加寬廣。我所嘗試的在行動上的小小變化,實際地影響到了我的想法甚至是感情。
.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沒有哪件事是不會改變的」,並不是在計畫中只要出現了差錯,剩下的人生就會跟著毀掉。因此,即使有時候不知道答案,就那樣直接去試一試也沒關係的。
|
|
本圖文摘自《我不是懶,而是在充電中》(게으른 게 아니라 충전 중입니다),作者跳舞蝸牛是韓國插畫家、圖畫散文作家。擁有宅女的體質及宿命,喜歡挖掘藏在抑鬱裡的幽默,並透過插畫加以展現;曾擔任《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一書的插畫師。
・
經歷過長時間的倦怠症、憂鬱症和焦慮症,每天都會對自己拋出「只有我這麼奇怪嗎?」的質疑。對她來說,其實只是需要比其他人多一點的時間,可是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為了安慰自己並吐露內心的想法,她因著這樣極度私人的理由踏上了畫畫與寫作之路,希望這些故事可以為世上所有長不大的「大人們」帶來慰藉:「沒關係的,不是只有你會那樣。」
・
翻翻本書:https://tinyurl.com/5ktkcjyv
本書由 大好書屋 發行。
Search
人生大部分的事並不會如計畫般順遂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後來我又遇見了她,她說雖然想到丈夫還是很傷心,但是當孩子發生開心的事,她會在心裡對沒在一起的丈夫說:「你看,為什麼不一起做這些開心的事而先走了呢?你應該覺得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