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生的優先順序決定了你生活的樣子】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心理測驗,請大家不要用頭腦過度分析,憑直覺回答,一起來玩玩看吧。
首先,想像你現在正一個人在家,然後下面5件事同時發生了,請排列出你解決每件事的順序。
1、嬰兒開始哭
2、你想去廁所
3、電話響了
4、門鈴響了
5、你發現浴室的水龍頭沒關
(答案在下方…)
.
.
.
.
.
.
解答如下:
在人生中,你更傾向於將哪種事物視為優先?
1、照顧嬰兒→愛情
2、去上廁所→自己
3、先接電話→工作
4、先應門鈴→朋友
5、關水龍頭→金錢
我的順序是2、5、1、4、3,也就是我把自己擺第一,其次是金錢、愛情、朋友,工作擺最後,這確實反映了我目前的狀態,在經過那場人生風暴後,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愛自己,學習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為優先。還記得之前做化療時,因為床位有限,護士常常會不斷催促打完針仍在頭暈的我,要「體諒別人」趕快讓出床位,情緒中心空白的我,過去總是因為不喜歡衝突的氣氛而選擇配合,學習人類圖之後,有一次我終於鼓起勇氣對護士說:「我還在頭暈,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的需求。」說出來的那一刻,我心跳應該瞬間加速到200,但結果其實並不如我想像的可怕,恐懼的另一面其實就是做自己的自由,從此我可以好好的休息,護士再也沒催過我。
我跟家人討論這個心理測驗時,家裡有兩位媽媽立刻表示「我很能忍,當然把自己放最後啊」,還說:「只要是有了家庭,你也會自然的把自己放在最後」「以自己為優先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對於這種理所當然的說法我實在不能表示認同。我認為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應該要以自己為優先,如同前面我對護士說過的話「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的需求。」如果媽媽的狀態不好,要如何養育出健康的孩子?你注意過飛機上的逃生示範,在機艙失壓時是教你要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幫小孩戴嗎?在攸關生死的瞬間是如此,更何況是日常生活?如果你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了,如何去照顧別人? 如果你都不愛自己了,如何去愛別人?
有些人也許會說:「沒辦法啊,我沒有選擇,有了孩子就必須如何如何…」,但一切會不會只是自己給的限制呢?你其實是有選擇的,或許你可想一想,你的每一個決定,是頭腦認為的「應該」?還是它真實的回應了你的心?我曾看過一些介紹法國媽媽如何養育小孩的文章,法國媽媽的「法式停頓法」,讓他們可以優雅的喝咖啡,孩子不哭鬧,他們認為不管孩子多大,都可以教他們耐心等一等,不能凡事以小孩優先讓他們著了予取予求的魔。雖然我沒有教養小孩的經驗,但我覺得世界上的教養方式不只一種,你永遠可以重新選擇,把生活重心從兒女轉回自己身上,讓自己的需求也能舒展開來。
你的心理測驗的結果是怎樣的排序呢?也許非常值得你好好想一想,因為你人生的優先順序決定了你生活的樣子。
#人類圖
#生活雜感
圖片來源:Unsplas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