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適逢指考,我看見今周刊的一篇書摘寫著兩個興趣與父母期望相反的高三生,最後選擇妥協登記父母期望科系的故事。
故事一的學生A,學測成績非常漂亮,75滿級分,他一心熱愛各種昆蟲鳥獸,更立志走遍各個的森林,早就想好自己要填台灣大學森林資源學系的A,卻在最後一刻被老師用不要讓父母傷心、失望的話術說服,按照父母的期望填上醫科的志願,守護森林的願望恐怕只能等成為名醫後創立基金會實現。
故事二的學生B,同樣可以念台大醫學系,但比起醫學他更愛化學,B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一發現B居然棄醫學不念要唸化學時,選擇用吞下半瓶安眠藥的方式來情緒勒索兒子改變志願,最後母親成功了,畢竟對兒子來說,比起母親,化學根本不算什麼。
小時候我曾經看過一套歷史叢書,書中介紹一位知名的歷史人物,羅馬第一個皇帝:奧古斯都。奧古斯都是文藝保護人,他讓該成為詩人的人成為詩人、讓該成為畫家的人成為畫家、讓該成為雕塑家的人成為雕塑家。
我心嚮往之,這樣一個可以讓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天賦、興趣,發展自己人生的社會,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遺憾的是,現在的台灣社會,成功只有一種模版。
看著昆蟲時眼睛裡的光,看著燒杯裡溶液顏色變化時臉上的笑容,都不重要,偶爾會跟你説:【當興趣就好】。
小時候是否做過很多夢?你想做什麼?太空人、賽車手、還是總統?
我真正下定決心要當律師是在小六,還記得我當初眼神堅定地跟家人們分享這個夢想的模樣,幸福的是家人們都十分支持我,還成為我堅實的後盾。
這是非常幸運的,因為時至今日,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理想的職業。
夜深人靜、午夜夢迴,看著奧運轉播的工程師,盯著兒子獨角仙昆蟲盒的醫師,不知道還記不記得自己眼裡曾經閃爍的光芒?
你呢?想去彈一會鋼琴,還是拾起畫筆了嗎?
#奶爸律師
#陳又新
今周刊叢書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慶幸我這個掹車邊八十後,曾經歷過日本漫畫在香港興盛的黃金時代。
八十年代時知識產權與版權法例還未成熟,各大「出版商」起初只是很DIY地、剪剪貼貼翻譯好的對白,就連翻印有時也搞不好,歪歪斜斜的;後來變得更有規模,在書報攤發售當時流行的日本漫畫。龍珠亂馬聖鬥士Touch模型神童北斗之拳等等等等,還有每期都附送海報的大度《漫畫周刊》.....「海豹叢書」和「天龍精選」這些「老翻」,可算是我接觸日漫的原點。
然後便是去銅鑼灣「新大丸」地庫或三越的日文書部,買原裝日漫與畫集。那時候漫畫店和租書屋也在各大年青人商場蒲點,如灣仔188或旺角信和等開到成行成市。真人真事,就連公共屋邨街市,那間平時只出租金庸亦舒衛斯理岑凱倫小說的街坊書報社,那時亦趁著潮流,出租流行漫畫.....
逛漫畫店從來都是正經事。每間店都總有其獨特的氣質與個性。熱門漫畫外,店家們總會多入一兩套非常個人口味的漫畫,有時可能放在「豬肉檯」邊邊,或在書架上一角靜待著識貨之人出現。老闆和讀者有時會在店內有一句沒一句的打牙骹,或者面紅耳熱的認真討論劇情,所以都說看漫畫其實是一種acquired taste。有人會認為「嘩乜你仲睇公仔書咁膚淺」,但看得熱淚滿腔或深受啟發的,其實大有人在。
成立6年的漫畫團體「紙本分格」 @zbfghk ,在漫畫店已買少見少的今日,剛開了他們的實體店 @zbfghk.store 。日漫以外,店子裡也有不少香港獨立漫畫發售。同為設計師的兩位店主,也在店內展出多年來珍藏的絕版漫畫與畫集。在店子裡逛,我這個掹車邊八十後,既慶幸又有點感動,離開時也忍不住跟店主們說了句:「下次見。」
*部份圖片來自紙本分格專頁
紙本分格實體店
地址:觀塘敬業街65-67號敬運工業大廈11樓A室
#四眼仔週記 #漫畫 #紙本分格 #就係香港 #編輯團隊日常
今周刊叢書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三天又見ZERO
在家的日子,閱讀美好,美好閱讀。
【疫情歸零,吸管歸你】
購買1本叢書+1本特刊,送「精美不鏽鋼環保吸管組」
限時活動4/28-4/29
叢書>> https://reurl.cc/GkW3mp
特刊>> https://reurl.cc/qdr6QN
#地表最強防疫國家隊
#台灣同心協力
#今周刊出版
#我讀書我抗疫
#今書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