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國際影視經驗、製作分享:https://goo.gl/Ku4LRE
【前哨影展大車拚——多元豐富的 #多倫多影展】
「我們想讓觀眾在影院裡看電影,
不限於任何一種形式。」
——多倫多影展 藝術總監 Cameron Bailey
多倫多影展於9月初舉辦,起初為鼓勵加拿大電影興起,但自1978年始設立「觀眾票選獎」,將評斷電影的能力交還觀眾,反倒逐漸受到國際關注,每年有超過200部電影參展,平均吸引高達48萬的觀影人次。
由於影展時間佳且參與人數多,片商常趁機在此曝光新片,替奧斯卡鋪路。「觀眾票選獎」就像「奧斯卡入場券」,往年票選第一名,如《貧民百萬富翁》、《自由之心》皆獲得「最佳影片」殊榮;去年的前三名《意外》、《老娘叫譚雅》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也皆獲得奧斯卡肯定。
影展也不停求新求變,自2015年首設競賽單元「站台」,向導演賈樟柯的舊作《站台》致敬,力求鼓勵全球具野心和創意的藝術電影,《第一夫人的秘密》即曾在此單元摘獎。主辦方每年3月還規劃「兒童影展」,邀請8-13歲兒童擔任評審團,促進兒童接受影像文化的薰陶。
不似坎城的保守包袱,多倫多也接納網媒Netflix、Amazon的作品。本屆的片單就包含Netflix甫摘下金獅獎的《羅馬》、Amazon影集《Homecoming》,甚至開幕片《不法國王》同樣為Netflix出資。
藝術總監 Cameron Bailey表示,無論是院線或串流平台作品:「只要觀眾能充分裡解電影就無所謂,這也是影展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顯示出影展的創新求變、追求多元的決心。影展尚有兩天才完結,猜猜下列哪部作品,有機會奪得本屆「觀眾票選獎」?
來源:TIFF、Variety、The Hollywood Reporter、Vanityfair、indiewire、The Playlist、The Wrap、EW | 圖片來源:imdb
#文中圖片為本屆部分片單介紹
#今年有342部電影參展
#幕前幕後眾星雲集
#媽媽咪呀快告訴我要先看哪一部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