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州立音樂院的學生與本州現代音樂協會合作的音樂會,由學生們演出作曲家的作品。
有多首樂曲是未曾發表過的首演。
安雅與迪安也擔綱上場,合奏一曲。這首曲子雖然曾在比賽中演出過,但從未公開在有觀眾的音樂會上演奏過,因此也算是世界首演啦。
而且曲子還是作曲家特別為安雅迪安量身定做,樂譜上也標注了:「獻給安雅與迪安」。
今晚的演出仍然穩定,曲子當中樂思的詼諧之處,也有不少聽眾心領神會而嘻嘻哈哈笑出聲。
其他同事的學生們也都表現得很出色,圓滿落幕。
三十年前與我同一位教授的老學姊,也是我很佩服的資深同事,門下有好幾位學生上場,在恭喜她之後,我們聊了幾乎一整個休息時間。她提到,她門下有些學生已跟她學了15年,仍然興致高昂地持續彈琴與上課。對她而言,比賽成績與評價於她如浮雲。能延續學生這麼多年對音樂的熱情,才是這份工作的最高意義,也是她努力不懈的動力。
我告訴她,「妳的話語讓我感動,一整個激勵了我。」
「妳也會是這樣讓學生追隨多年的人。這些不建立在任何專業能力上,而是人格特質。我很肯定,妳以後也是這樣的。」
在我還沈浸在被老學姊鼓勵讚美到眼眶含淚的感動中時,老學姊抬起手肘,將七分袖上鬆脫的蝴蝶結對著我,任性又親暱地:「欸,給我綁一下,別太緊啊。」
我的眼淚還沒滾出來就噗哧地縮回去了。
中場休息時,與一位我碩士求學時期跟我拜在同一位教授門下的同門,歡喜相逢,我們都很開心在睽違數年後又碰巧聚首,此次他也有作品被出演。交換了近況,聊到我目前任教於音樂院。
這位一向羞澀寡言的老同學,微微感慨地,「啊!最後一次在一間餐廳巧遇,我還記得,那天妳正好參加職位徵選呢。」
我訝異於他的好記憶力。
「這真是非常棒的結果,但我也不意外。聆聽音樂時,總有一些人的演奏會讓你特別期待與享受,每次聽,都覺得碰觸到心靈。對我而言,妳就是這樣的人。求學時期聽妳的演奏,每每讓我很有感。」他用一貫輕聲害羞的語氣,鄭重地,一下子說了這一大段話。
因為知道他的個性與為人,知道音樂是他的生命信仰,所以我非常相信他言語中的真誠,不會是出自客氣或禮貌的敷衍。身為鋼琴家與作曲家的他,對音樂有別樣的,超脫單純演奏者的欣賞角度。我很感謝這份多年之後才讓我聽見的肯定。
今夜,本是為了支援音樂院活動,為自家孩子、同事及學生們加油打氣而去的。但,到最後, 獲得滿滿撫慰支持的,卻是我。
感恩。🙏
記於2021.6.26
*圖一:上台一鞠躬的迪安安雅
*圖二:剛進場時的大寶寶睿安。音樂會開始前他就說「我肚子餓到都開始痛了」,卻安靜聽完全場,且每首都認真查看節目單上曲目/作曲家/演奏者細項。肚子餓到發痛已經很難受了,何況還是一般人聽不習慣的現代音樂,真是乖巧懂事到讓我心疼。
仍能讚美鼓譜 在 Kathy營養師 身營心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營營養中心] X [Team Work]
我一直都想整多D營養教材比大家用🤓
今次搵左Trainee Queenie 幫手將我地既營身手冊轉化成圖像版(圖中)
等會員們係聽餐單既時候望住D圖片
用埋「圖片記憶法」印象更加深刻, 就可以快D上手!💪🏻
唔止Queenie架, 仲有好多同事係背後支持我地家營做得愈黎愈好👍🏻👍🏻👍🏻
非常感恩遇到每個係家營工作既同事🥰
特別係咁艱辛既呢一年
我地仍然不斷去創造更多食譜、影片、資訊比大家
加上不間斷既培訓下,裝備好所有同事
然後幫你地🙌🏻去ready一個健康既體魄!
希望疫情過後,大家可以做返上年錯失左既事情或者去實行新既目標!
我想大家都係留言度「集氣」為我地既營養師同助理們打打氣🎉👏🏻
我地成日鼓勵大家,不如你地借今次既機會,發放一D正能量比我地啦~
等我地新年後抖夠晒,再為大家服務💁🏻♀️
#別吝嗇讚美
#每個留言都係非常重要
#有你地欣賞我既團隊真好
#留言禁like再share比你地關心既朋友
👉我喺MeWe開咗fans page ar~
大家search "Kathy 營養師 身營心營" 就搵到㗎啦!
仍能讚美鼓譜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會找出自己最糟的一面,告訴自己說永遠不可能改變。
如果你不滿意或批評自己,或感到絕望,不要讓這些阻擋你前進。找出你在哪些方面有所進步,你就會看到、感受到和欣賞你正在做的事情的價值。
把讚美聲調大,不要放大失敗,而要放大進步。
取自《僧人心態》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贈書直播,談到如何用言語表達對一個人的愛,我認為摘文中的方法很重要。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85459175408990/
能用正向的言語成習慣,那麼愛自己與愛人,就是對象的不同而已。此外,這還能更實際地去讓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最後把對我們自己的愛,能展現成行動。
祝願您,能讓心變大,煩惱就縮小了!
... ... ... ... ... ... ... ... ... ... ... ... ... ... ...
重塑框架
【文/ 傑‧謝帝】
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那麼你的理智往往會指出心智的錯,但很少稱讚它做對的地方。這算哪門子的教養方式?
「絕不會有變好的一天。」
「沒有人了解我。」
「我不夠好。」
「我的吸引力不夠。」
「我不夠聰明。」
我們會找出自己最糟的一面,告訴自己說永遠不可能改變,這等同選一條最無法鼓舞人心的途徑。通往幸福的途徑有三種,且都以知識為中心:學習、進步和實現。無論何時,只要我們正在成長,就會感到快樂,不會有對物質的渴求。如果你不滿意或批評自己,或感到絕望,不要讓這些阻擋你前進。找出你在哪些方面有所進步,你就會看到、感受到和欣賞你正在做的事情的價值。
用知識重新架構你對自我的批判。聽到自己說「我很無聊,我很遲鈍,我做不到」時,改為對自己說:「我在努力。我在改進。」這是一個提醒,讓你知道自己正在進步。跟那個悲觀孩子的聲音建立關係。隨著你去閱讀、研究、應用和測試時,那個成熟的大人之聲就會放大。把讚美聲調大,不要放大失敗,而要放大進步。如果你在七天內有兩天早起,要像對開始有點進步的孩子一樣鼓勵自己;如果你完成了一半的計畫,就當成已裝了半滿的杯子看待。
除了放大自己的成長,我們還可以用「正向」重新框架不想要的想法。我們的猴心經常會嘮叨「我做不到」之類的話,你可以改寫為「我可以靠著⋯⋯方法做到」。
把「這件事我做不到」改成「我可以靠著⋯⋯方法做到」。
把「我這方面很笨」改成「我正在花時間讓自己變好」。
把「我不可愛」改成「我正在接觸新朋友」。
把「我很醜」改成「我正一步步讓自己變健康」。
把「我無法處理一大堆事」改成「我正排出優先順序,剔除清單裡不必要的項目」。
以解決方案為導向的陳述,可以提醒你主動承擔責任,而非陷入一廂情願的想法裡萎靡不振。
除了運用話語重新架構心態,還要採取行動。克服言而不行的簡單方法,就是每天學習一樣新事物。你不需要學些了不起的大事,也不必學困難的編碼或量子力學,閱讀有關某個人、城市或文化的文章有助於提升自尊,豐富你下一次對話的內容。你甚至可以一天學一個新單字,舉個例子:北美原住民因紐特人說的「iktsuarpok」,意思是不斷到窗口張望客人到了沒。在餐桌上分享這類新學會的單字,就能增進用餐氣氛。
我們可以把經歷過的許多挫折當成祝福,因為正是這些促使我們成長與發展。試著以連續光譜的視角來看待負面想法和情境。我用醫生評估疼痛的方式,要求人們用零到十的量表,評估讓自己感到憂慮的事物。零分代表毫不憂慮;十分最糟,像是「我擔心全家人都會死」一樣恐怖(其實,這種程度應該要獲得十一分才是)。 能列為十分的問題族繁不及備載,尤其你若在午夜時分評量。無法升遷的憂慮應該獲得十分;遺失珍愛的手錶—又一個十分。但如果你經歷過失去親人的巨大傷痛(每個人都遇過或未來會遇到),所在刻度就會隨之變動,視角也會跟著轉移:突然之間,失業不再是一大憂慮,而降為可以忍受;遺失的手錶只是身外之物;你的身材也許不是十全十美,但仍能帶給你很棒的經驗。覺察深刻的痛苦,可以從更高的視角減少問題帶來的煩惱。當你必須面對一個毀滅力「十」足的煩惱時,擁抱它,花點時間好好療癒。這麼做不是為了減少負面經驗的影響,而是為了獲得更清明的視野。有時候,你必須實事求是,承認十就是十。
.
以上文字取自
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627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pg/BookLife99/posts/
.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