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孩子叻得最顯眼的就是「玩」,開初一家人晩上玩 Uno、樸克牌(衾棉胎、三級豬),又有玩 Monopoly、Word on the Street 的 junior 版,然後專為小孩子設計的合家歡的 Picture Charades、Walk the Dogs、Pick Picknic。接著,連未生孩子前,我和炎與朋友玩的 board games 都從書櫃的深處拿出來試玩,包括 Cloud 9,有些我一直覺得孩子年紀還小,未 ready 玩的 board games,我發現孩子也玩得很投入、掌握到技巧和策略,例如 Dixit、Cockroach Poker。那些桌上遊戲,隨著孩子的成長終於重見天日。打後,孩子能力越強,我們可以發掘更多更新更好玩的遊戲了。
這裡讓我介紹一下 Dixit,Dixit 的卡牌都是一幅幅抽象的圖畫,玩家輪流從自己 6 張的卡牌裡,選一張命名,例如《被困》,然後其他玩家同時從手中的卡牌選一張最貼近《被困》這個名字。
各玩家的《被困》卡牌朝下,直至全部玩家都出了牌,這幾張卡牌洗混,再朝上放好桌上,以數字 1、2、3 ⋯ 等代表,這時各玩家(除了命名《被困》的那位)投票,猜猜命名者究竟選了哪張牌。
Dixit 很考創意和藝術感,同時也需要一些遊戲策略,如何讓部分人猜到卻有部分人猜不到,因為太容易猜到(全部玩家都給你的卡牌投票)或太難猜到(沒有人揀選你的卡牌)都沒法得分。我一直以為孩子還未可以玩 Dixit,但當給孩子買來的遊戲都玩得太熟,又看到孩子「玩」的能力不斷提升,就試試大人的遊戲吧,怎知道,我和爸爸也玩得很開心,5 口子的家庭可以玩的遊戲有很多,多人參與特別熱鬧好玩,這就是多孩家庭的好處了。
#boardgames
「以為孩子還未ready」的推薦目錄:
以為孩子還未ready 在 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正仔說,假若他就讀的是類似 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 的魔法學校,那麼他會很期待 year 4,因為他很想嘗試 animagus,然後我著他解釋甚麼是 animagus,大概是可以變做一隻動物,他又舉了幾個例子,這時,我說,我明白了,即是 Professor McGonagall 變做一隻貓就是 animagus 吧。這時,正仔很認真地解釋,no,她用的是 transfiguration,他這樣一說,我和爸爸都呆了,怎麼這個孩子很博學似的,拋下了一堆我不明白的名詞,甚麼是 animagus 甚麼是 transfiguration?他們之間又有甚麼分別?這個抗疫假期,我們沒有打開過學校的網上教學材料,但他的進步是無容置疑的,因為很多的空閒時間,他讀完一本又一本的書,無論閱讀的速度與理解能力都有明顯的提升,我甚至沒有啟發或引導或幫忙些甚麼(最多是協助採購好書),孩子的閱讀與進步都是他自己個人的事。
#我只係n年前讀過HarryPotter第一集
#所以完全跟不上正仔的進度或理解他的分享
#本來買boxset是打算自己先睹為快
#以為孩子還未ready
#誰知可能他看畢整個系列我還未開始第二集呢
#閱讀從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