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回想一下,當我們在 PubMed 上搜尋的時候,是怎麼評估一篇論文的?是不是看看標題,然後直接跳到 conclusion。真有時間,就看一下完整的摘要,然後看能不能連到 PDF,快速看一下圖表?
⠀⠀
如果你是這樣看的話,reviewer 也是人,他們當然也是這樣看;再進一步,editor也是這樣看。
⠀⠀
所以,一篇論文,如果標題、摘要、結論、圖表,做得不夠好,很可能 reviewer 根本還沒看到你的全文,就已經準備退稿了。
⠀⠀
並不是說要各位只把這幾個部分寫好就行,而是如果你有不錯的資料,也願意花時間完成整篇文章,那麼這些地方,特別值得花心思優化,以爭取更大的完整審閱機會,也讓 reviewer 帶著期待跟正面的心情,去看你的全文。
⠀⠀
吳昭慶醫師,將以超過百篇 SCI 的寫作與指導經驗,加上在國際頂尖期刊擔任 editor 與 reviewer 的經驗,歸納整理,跟你清楚說明,到底這些關鍵部分,應該怎麼寫。
⠀⠀
▪怎樣的寫法才是好標題?怎樣的不好?
▪結論應該怎麼下?怎樣的結論會讓審閱者皺眉頭?
▪摘要可以抄 Introduction 跟 Discussion 的內文嗎?怎樣的錯誤會直接讓審閱者警鈴大作?
▪怎樣的圖表才清楚?怎樣的圖表是浪費彼此時間?
⠀⠀
國際期刊的審閱者很忙,順順的引導他們進入你的研究,就能走向勝利之路,有很高的機率被接受。
⠀⠀
--
⠀⠀
如果你……
想知道 editor 怎麼分稿、reviewer 怎麼審稿、revision 怎麼回覆?
⠀⠀
㊙ 這堂課以初學者為核心,提供各位走到國際學術舞台上的重點。
⠀⠀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2020年新思惟之友共689篇論文
#現在平均每月超過60篇論文發表
#下一個傑出校友就是你
⠀⠀
⠀⠀
👉 課程特色
⠀⠀
#以初學者為核心:課程設計核心,就是讓初學者能完成自己的第一篇 SCI 論文。直接告知許多起步者常掉進去的坑,協助避開。多年教學經驗,知道同學們卡關在哪邊,提供加速與避開陷阱建議,節省大量時間。
⠀⠀
#實際親手跑統計:用實際的例題,讓同學們親手操作,確定在自己的電腦上,用自己的滑鼠,能做出 SCI 等級的投稿用數據圖。並有新思惟講師與資深助教群,協助排解疑難雜症,卡關馬上能夠解決,立刻搞懂。
⠀⠀
#課後回饋再提升:現場互動實作,打通統計任督二脈後,回家繼續練習,在周三前上傳自己完成的數據圖,以及問題,由蔡校長一一看過,並個別回饋。假設統計數據圖,上課當天第一次做,能有 80 分,回家練五次,繼續進步到 95 分,由我們的快速提點與建議,能告訴各位到 100 分,還有哪些細節。用心把製圖學好,日後投稿不煩惱。
⠀⠀
🚩 SCI 天天有,讓國際級學者教你投稿重點!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任督二脈走向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走路走對了嗎?】
走路對一般人以為是很簡單的事,但走的對身體則健康,所以看似簡單的走路,其實一點都不簡單,正確的走路方法是很重要的。
走路因為太「簡單」,就像呼吸一樣,很多人都不關注如何正確走路,也不注重自己平時走路的方法和姿勢,以至於在不知不覺中將身體走出了問題,錯誤的走路姿勢更讓人加速走向衰老。
何謂是錯誤的走路?走路低頭弓背、含胸挺腹、東倒西歪等都會導致人的脊柱不正。走得姿勢不正確,腳一定會累與無力,腰背一定會酸。走路內、外八字,容易導致人體任督二脈經絡不通。
俗話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腿部有六條經絡: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五臟的經絡就有三臟與腿上,足以說明腿部的重要。臟腑一但產生問題,必然經絡先出現問題和表徵,相對的,經絡出問題,也就會影響臟腑。我們則可以通過對經絡的補氣,達到對臟腑的補益。
百會穴:又名三陽五會,歸屬以「陽脈之海」的督脈,位於頭頂,成為人體陽氣極盛之處,卻又於陽中寓陰,故能全身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
會陰穴:會陰穴是人體的生命之根,也是長壽穴。會陰聚集了人體全部陰經之脈氣,也是任、督、冲脈的起點。
百會穴與會陰穴對準了,真氣在任、督二脈上能順暢的運行,借助經絡通道作用於五臟六腑維持人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人才會健康。
走路低頭哈腰是大忌,百會對會陰不正,人體精神通道不暢,身體也會處在一種不放鬆的狀態,腰部的壓力也會變大,慢慢導致局部動作僵化走形,造成氣血運行不順。
正確的走路一定要保持身體的中正,向上提肛,身體的中軸線保持不變,這條人體的中軸線就是百會穴對會陰穴。而百會穴到會陰穴為一直線,是人體精神的通道,因此要保持百會到會陰這條線對準,身體自然不可以歪斜,必須保持「中正」氣才不會散亂,這也是為何走路正直者會表現出浩然之氣。百會為天門,會陰為地戶,天門要常開,地戶要常閉,氣會循任脈下降到會陰,循督脈向上行,向上提肛就是閉地戶,氣在行走過程中漏失無法返還歸元,就會增加身體的消耗,無法延年益壽。
這也就是為何固定的去喬骨確認自己脊柱有否異位不正很重要,因為脊椎中正,任督二脈氣才會通順,身體才會健康。
走路走對,身體健康,你走對了嗎?
任督二脈走向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Q:學術文章投到學會後,再投它旗下的期刊,會比較容易上嗎?
「先瞭解期刊的走向!」
--
一個研究入門者,要如何寫出論文,並順利被 reviewer 接受呢?
從產出、排版到選投期刊的大哉問,陳一銘醫師、吳爵宏醫師、蔡依橙醫師,以合計超過 150 篇的投稿經驗,配合深入淺出、有系統性的授課方法,在這裡提供解答。讓每個人不只學得會,還能帶著走!
由吃過苦頭的資深老手做引路人,各位也就無須辛苦地蹣跚摸索,且能從內至外,打通寫作、投稿和統計圖表的任督二脈,排除非專業因素所致的失分。有了信心之後,寫作論文不再是畏途,通往國際學術界的大門也會為您敞開。
高品質課程,有將近 400 位校友的推薦,還拿得出令人信服的實績;今年 4 月,新思惟研究校友,27 人共 34 篇的傑出成績,換言之,每天至少有一篇文章被刊登。這門課含金量之高,是因為它,真的有用!
了解 paper 的寫作架構,實作統計也輕易上手之後,再輔以講師們的研究歷程來強化「心」法,按照課堂所學去實踐,要成為登上 PubMed 的校友,真的是指日可待!
▒ 3 階段,走向專屬於你的成功! ▒
✓ 實際建議
大道理人人會說,但應用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該如何克服,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科陳一銘醫師,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185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實作統計
讓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 課後回饋
運用上課學到的技術,完成回家功課,並由講師親自閱讀,並給予回饋,用多年指導住院醫師的經驗,建議您未來努力的方向。不只給你魚、給你釣竿,還指導您,該怎麼設計一支屬於你自己的釣竿。
▒ 突破困境,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 ▒
最新活動|6/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刻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