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月娥是淚眼煞星。
見到淚影,便是動了殺機。
每到關鍵時刻,好打得的林鄭,就會找到機會,流下兩行清淚。
是她發勁前的身影。
居則武曲,動則貪狼。
美帝步步進逼,竟敢制裁中聯辦七名副主任。
中聯辦是北京駐香港的聯絡辦事處。角色是協助北京和特區政府的聯繫。指揮的是中央,執行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今次美帝shoot the messenger,是否暗示中聯辦違反《基本法》,背後干政,在幕後指揮香港特區政府,這兩年的異行麼?
歐洲那邊,法國康城影展竟然施突襲,在完結的篇章,播出了香港導演周冠威兩小時的紀錄片的《時代革命》。
香港兩年來的苦難,黑衣、鮮血、火光、青春、激情……為今屆的康城影展留下了裊裊餘音。
特朗普之後,美歐又走在一起,就因為香港的苦難?
北京措手不及,不懂反應。這時林鄭提槍上馬,單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布林肯對香港《國安法》的聲明,以偏概全,毫無事實根據,公然干預中國內政,肆意踐踏法治,亦再次突顯美方的雙重標準等等。她強調,特區政府不能對此等錯誤言論坐視不理。
犀利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指責美國國務卿,干預中共內政。威風八面,震驚全球。經此一役,林鄭躍身成為世界級政治領袖,響哂朵。
咪住!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不是列明,外交和軍事,屬於中央權力,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下,行政長官負責香港特區的行政事務。
布林肯是現任美國政府的國務卿,等同於中共的外交部長王毅。
回應布林肯謬論,干預中國內政的,應該是外交部長王毅。其上還有專責外交事務的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
這才是國際外交的規矩,儒家稱之為禮。
布林肯也批評過新疆和西藏的人權狀況,但未見新疆、西藏的省委書記駁斥美帝謬論。因為中共仍有外交部,和他們的戰狼群。
林鄭的勇猛,打亂了政治倫理。
家庭有家庭的倫理,社會有社會的倫理,國家有國家的倫理,一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會大亂,人民便無法安居樂業了。
對於香港的《國安法》,美帝的布林肯固然以偏概全,雙重標準;其實,林鄭、鄭若驊,和因揼邪骨仍未復職的國安處處長蔡SIR,都言語不詳,市民大都對《國安法》的紅線不甚了了。但經過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詮釋,市民終於掌握到國安法的精神和標準了。
何議員說:
ViuTV最近的同性喜劇《大叔的愛》,是鼓勵無孩家庭,與中央推動的三孩政策,背道而馳,違反了《國安法》,如糖衣大麻,要追究處理。
嗱,這便是專業了!
何議員是執業律師,肆業於英國,掌握了香港《國安法》的神髓。經他生活感的在地引伸,市民對會否觸犯這新成立的《國安法》,起碼有個概括的認知。出色的男人,真的好像黑夜的螢火蟲,躲也躲不了。
認識了《國安法》愈多,趕往機場離境的香港人就愈多。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宵。
…………………
…………………
這個畫面我見過,我真的見過,在啟德機場。
我在八零踏足社會,在報界工作。
戴卓爾夫人八二年訪華,跟著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自然地,我的工作便和香港前途掛上勾,直到現在。
在北京,記得有記者問,當時的中共總理趙紫陽,香港人怕九七後的改變,趙反問:怕什麼?
八九年,趙紫陽自己的遭遇,回答了他自己當年的問題。
八三年,我在北京採訪中英會談,外交界傳出會談進展不順利。香港惶恐,美元兌港元,跌到1:9.6, 市民趕到超市搶米搶廁紙,這是黑色星期六。
星期一,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上午九時宣佈,港幣和美元掛勾,一錘定音兌換7.8元。
這個聯繫匯率,便維持到今日。
八三年,是玄空風水下元六運最後一年,健行實幹的乾卦二十年走完了,八四年開始,便是靠嘴巴討人開心為主流的兌卦開始,兌為悅,為口,為羊,為少女,為巫,為妾,為毀折。
就這樣過了紙醉金迷二十年,至二零零三年沙士,完結七運,走入八運艮卦。艮為土,為尊。
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出籠,保證港人治港,一國兩制。
鄧小平亦再三公開承諾,九七後,除了換一支旗,什麼都不會變。
然後,開始草擬《基本法》。
香港人,有條件的,便開始收拾細軟,舉家上路,開始處處無家處處家了。
每日的啟德機場,哭聲震天,一家離港,三五十人送行,這畫面到八九六四後,攀上高峰。
人人都說,香港人功利、實際,醒目主義。但去到最後,也不外乎孝其老,慈其功,大家都只希望能夠供養父母,照顧兒女而已。
四十年過去,我見到的畫面又再出現,由啟德機場,轉到赤鱲角機場。當年是我們這一代離港,現在是我們下一代離港。
鄧小平out了,大陸不再提起他,他當年的承諾,也只是一時權宜;《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這些法律文件也不靠譜了,用到的部分說兩句,唔啱駛的,又唔提了。
講了幾十年的「港人治港」,今年靜靜的改了字,叫「愛國者治港」。香港人,為了家庭,又要上路了。一切一切,都因為政治倫理出了問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論語》二十篇,第二篇是《為政》,說的是為政之道。
是中華文化裡的政治智慧,也是作為政治領袖的責任和道德的標準,也可以說是儒家的領袖修養學。
《論語》第一篇是《學而篇》,說什麼是學問,如何做好一個人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為政》,則是說學問的外用。
為政的精神,政治領袖的本質,不是權力,是教化。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
政治,是眾人之事;為政,就是為政者,如何以身作則教化百姓。
孔子身處春秋亂世,似今日香港,官僚只重視權力鬥爭,社會秩序混亂,文化衰敗,人民無法安居樂業。
孔子認為,歷史沒有偶爾,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為政的成敗,不在權力,在領袖本人的德行。
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業在事功。再低級那些,霸業也沒有,只是權謀竊國,或是陰謀亂政。
《為政篇》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由始至終,孔子認為,為政,管理眾人的工作,權力是沒有用的,只能用德。
政治領袖,為政以德,內心有道,表現出來外在的行為,才能無懈可擊。像北斗星,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有一套價值信念。在領袖,以身作則,下邊的人,天下人自然會圍繞你而旋轉。
所以,你自己清廉,不用費勁來打貪。你勤力,不用怕員工偷懶。你不假公濟私,社會上就不會鬼鬼怪怪了。
為政第一信念,就是以身作則。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司馬遷總結孔子一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刪詩書,定禮樂,繫易辭,著春秋。
孔子刪詩書,整理詩三百篇的標準在那裡?一言以蔽之,一句話,思無邪。
人不可能沒有思想,只要思想正,不能歪邪。
但為什麼將這個編輯《詩經》的標準,放在《為政篇》,這個領袖學問的範圍內呢?
孔子認為,一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就是思想問題。
只要思想正,什麼問題都自然解決了。
孔子告訴我們,為政的人,無論政治領袖或官僚,第一要務,就是思想要正,不能走邪路。
社會紛亂,人民舉家奔逃,就是因為官僚思想出了問題,人民生活不了,走了邪路。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單靠政治體制,再加以刑法來管理,齊之以刑,想大家不犯法。結果,人的聰明機巧出現,各式專業人士因有需求而提供意見。民免而無恥,大家會爭相走法律罅,走後門,搵人事,鑽漏洞,逃避了法律責任,還會無恥的自鳴得意,「咁犯唔犯法先」,認為你奈不了他何!
但如果用道德來領導,官僚和領袖,以身作則,整個社會都有一套價值觀,不再發錢寒,人人都尊重自己。再齊之以禮,不是用法律,用規矩,大家接受的規矩來教化。人人自動自覺,不會破壞公物,不會偷雞摸狗攞著數,錯了,識得慚愧,有恥且格,只要人民有羞恥心,就達到為政的目的了。
第四章: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出身貧困,三歲喪父,孔母帶他移居山東曲阜闕里。他如何用七十三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聖人呢?這一章記述他一生求學的歷程。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立志一生做學問,因此,到了三十歲,就能確立自我,知道自己在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進一步鑽研學問,到四十歲,就擁有堅定不移的自信,對人世間的遭遇,起伏高低,不會感到迷惑。
貫徹這個生活方式到五十歲,就清楚宇宙的運作規律,上天賦與我的使命。乘願而來,這個宿願,究竟是什麼?我這時明白了。
累積經驗到六十歲,就明白世間人事的錯綜複雜,不會有什麼違逆不快了。
這樣,到了七十,不是實數,是指生命的終極追求,即使權力大得可以隨心所欲,但我的行為,都不會超出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規範。
孔子提示了,我們終身學習,最終即使任性而為,完全為所欲為,也不會令身邊的人,造成困擾。
問題來了,《論語》的編輯,為什麼將孔子一生求學的歷程,放在《為政》這章,政治領袖的責任和修養的篇幅內呢?
凡亂世人人都追求權力,以為權力就是為所欲為。
孔子透過他一生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人生的成就,即使可以隨心所欲,但仍不踰矩。
這是整篇《為政篇》的軸心,政治領袖的成敗,並非決定於權力,成敗全因個人的道德。
《為政篇》共二十四章,是領袖學,從政者必讀的中華心法。點出了治亂的原則,為政的修養和責任。無論從政,官僚,企業主管,或家庭生活的處理,都應細讀。
首四章,是為政四大原則,也是香港亂局的根本病灶所在。
企業倫理四原則 在 我是老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司制定「倫理守則」,以及積極跟員工溝通與傳達其中的原則與觀念以及落實,就真的可以發揮影響員工行為的效果嗎?以下的實驗結果可以做為參考。
《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裡引用了一個例子:杜克大學行為學家丹艾瑞耶里數十年來都在研究人為何會說謊與作弊,他曾經做過一個受測者累積超過40000人的實驗:
給受測者一份數學考卷要請他們作答(要填姓名),但是題目多到遠超過填答時間可以做得完的題數,等時間結束,要受測者依序到講台前繳回考卷,但是立即做兩件事:1. 馬上將考卷放進講台旁的碎紙機 2. 要受測者登記他填答的題數,就可以得到與題數相同的金額,舉例:答完52題的人就可以拿到52元。
不過那個碎紙機其實只會把試卷的空白邊裁掉,內容是沒有被裁切掉的。所以研究人員可以比對每位受測者「真正答完的題數」與「宣稱答完的題數」,你猜結果如何?
在四萬多位受測者中,有70%的人會虛報答題數,因為既然考卷已經被碎紙機碎掉了,沒有辦法查證,且很多人會認為「別人也應該會虛報吧?」,就會讓受測者做出這個「看似無傷大雅」的不誠實行為。
在丹艾瑞耶里的其他實驗裡發現:一旦你在生活裡的某個面向說過謊,那麼在同一件事說第二次謊就變得容易了,因為人類會傾向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所以會逐漸讓自己習慣。
上述的實驗有對照組,同樣的實驗情境,但是在答題開始前,主持人先向受測者發表一段有關誠信的重要及意義的談話,然後再進行答題與交卷。結果是:虛報答題數的行為幾乎消失了,只有極少數人說謊。丹艾瑞耶里這麼解讀—當人們被提醒誠實的重要,且相信周遭的人也都誠實時,就會減低自己做出不誠實行為的動機。
所以,如果企業希望員工能夠表現出誠信的行為,藉由「倫理守則」去強調哪些行為是誠信的表現,哪些不是,以及充分的溝通與讓員工了解,是有機會達到影響員工行為的效果的。
#老查隨意讀
#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
#誠信
企業倫理四原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選擇很困難,因為你不知道有這「四定」]
最近有名上班族氣噗噗的來跟我說,他眼見死黨在一個合作案裡,掉入一個進退不得的陷阱裡,勸了多次都喚不醒對方,因此來問我怎麼辦。一方面他替死黨覺得不值,很明顯合作方在利用他,所以很生氣;另一方面也擔心死黨被利用完,沒有價值,棄而不用,下場難堪,心裡也特別急。
在我們的生活裡,多的是這類案例,看似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可是情況如此險惡,難道死黨看不出來嗎?也未必!應該也是自有盤算,但是無法對外講清楚﹑說明白而已。不過若要說他的死黨100%確定這個合作是最好的決定,還是未必!可是這位上班族為什麼如此心焦如焚?因為他犯了這個迷思:
1. 以為每個人的條件都一樣,應該做出相同的決定;
2. 偏偏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無法做出相同的決定。
所以經常有人要換工作時,會來詢問我的意見,而且多半是我不認識的人,我從不由自己的立場出發,原因只有一個,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我的條件能做這個決定,你不見得有條件能做;你的條件能做那個決定,我也未必有條件能做,因此我們才講「易位思考」,穿了你的鞋才知道你腳痛。
人生很難,主要是做決定很難。可是在做決定這件事上,心理學有實驗發現,人的自信心遠高於事實的表現。這是因為我們有一個迷思:
1. 以為自己做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結果勢必一如預期的好;
2. 事實是時間一變,人在變,局就變,條件也就不同了,所以每個決定都是一場賭局。
可是我們也都知道這兩件事很重要,一是選擇大於努力,因此選擇很關鍵,每個選擇影響到下一個選擇,人生是每個選擇堆疊出來的;二是控管風險也很關鍵,這一生大家求的不也是趨吉避凶嗎?有時一個風險會吞噬掉多年的努力成果,具有致命性的殺傷力。所以選擇正確﹑減少風險是我們要做的兩件要事。
即使如此,我仍然要告訴你,沒有決定是完美的,最後多少都有缺憾,因為我們有條件限制。所以要追求的不是做出完美的決定,而是無論做出哪個決定,不要後悔﹑不要遺憾﹑不要抱怨。這一年來,我找到「四個定」,來幫助我做決定:
1. 定向:在這件事上,確定自己的方向。
2. 定位:在這件事上,確定自己的角色。
3. 定見:在這件事上,確定自己的原則。
4. 定力:在這件事上,確定自己不受風吹草動的影響,繼續前行。
我的做法是,遇到事情,就寫下這四個定。我的心原本有如一隻小船,在汪洋大海中,隨著狂風驟雨動盪不安;一寫完頓時天際開了,一道光線射下來,烏雲散去,大海歸於平靜,船不再搖晃不定,能夠繼續前行,並看見遠方的燈塔。
今天看到哈佛商學院商業倫理John Shad教席教授約瑟夫·巴達拉科寫的文章:「一個有思想的人,是如何做艱難決定的?」他提出五點,跟我的「四定」意外的不謀而合﹑相互呼應,證明吾道不孤。這五點分別是—
1. 每種選擇的淨結果是什麼?
2. 我的核心責任是什麼?
3. 現實世界的行事規則是什麼?
4. 我們是誰?
5. 我最終能接受結果是什麼?
這五點是方法,而我的四定是得到的定論,怎麼做呢?以上面這位上班族的死黨來說,他在與別人合作時,可以先從約瑟夫·巴達拉科的五個問題切入,比如說他分析之後,得到以下五個答案:
1. 我是誰:
--我沒有足夠條件,無法獨當一面,需要與別人合作,借別人的勢,壯大自己的勢。
2. 現實世界的規則:
--這一行目前以採取團隊合作方式居多,單打獨鬥則力量單薄。
3. 我的核心責任:
--對方是個大企業,以他為馬首是瞻,自己全力配合就對了。
4. 我最終能接受的結果:
--有小贏面就足夠。
5. 每種選擇的淨結果:
--由目前的選擇看來,對方得到的比較多,似乎占便宜,但是自己也在這一行獲得一席之地,後勢發展看好,這是能夠接受的結果。
一旦分析如上,這位死黨的下一步便來寫下「四定」,比如說:
1. 定向:與對方合作,在業界站穩腳步。
2. 定位:配合對方,全力以卦。
3. 定見:現在吃點小虧,未來占大便宜。
4. 定力:不論朋友的勸說﹑或自己一時自我懷疑,都要回到以上三個定,穩住小船的舵,繼續前行,直到靠港。
以上是我做決定的方法論,適用職場,也適用人生各個層面,不妨一試。每個人的命運都有侷限性,也就是各有條件,無法說「If I were you」,如果我是你,我就如何如何,彼此運作的模式無法相互套用。但是每個人的命運也有自主性,能夠透過上面五個問題,以及四個定,做出合適自己的分析與決定,並降低風險。
最後,命運有開創性。人人都不能只想成功,不想失敗,否則無法前進,也就無法開創新局。再說成敗無法在一開始就料準,因為看似成功的決定也隱藏著失敗的因子,看似吃虧的選擇裡面有占便宜的未來。我們要做的是四定,確定自己這隻小船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即可,至於途中的風浪不是我們能預測。
選擇,沒有最好的,只要合適的。
決定,沒有完美的,只要不後悔的。
人生,不可能永遠在最高點進場,而是要選在反折點切入。
如果此文讓你有受益,請留言+1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企業倫理四原則 在 第二講【(一)企業倫理與道德原則】- 4. 企業與倫理有什麼關係(2) 的推薦與評價
財團法人書香文化教育基金會(https://shu-xiang.org/) 許士軍教授- 「經營與管理」數位講堂第二講: 企業倫理 與企業社會責任/【(一) 企業倫理 與道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