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望盡三千年,耶路撒冷理不清的愛恨情仇。
耶路撒冷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三大宗教聖地。幾千年來歷史錯綜複雜,兼容各派信仰最虔誠的祝禱,也經歷了一次次戰火洗禮。
三千年前大衛王在耶路撒冷定居,興建聖殿,發展猶太教。猶太教徒深信這裡是上帝創造宇宙的中心。後來聖殿歷經外國勢力兩次摧毀,猶太人淪為奴隸,流散各國。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猶太信徒每日朝耶路撒冷的方向禱告,並將其視為以色列國家復興的首都。
穆斯林相信,先知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升天,世界末日審判將在此進行。耶穌基督背負十字架的苦路、死亡又復活的教堂更是許多基督徒一生渴望朝聖的地方。
猶太經典書籍《塔木德》記載,「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留在耶路撒冷。」此刻的我彷彿站在世界中心,看盡耶路撒冷的美麗與哀愁。儘管不是教徒,還是很值得一遊。只是這座城市帶來的感動比預期的還多,能用文字述說的卻又太少。小腦袋瓜還在消化,請容許我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娓娓道來吧!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英雄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祈禱在硝煙覆蓋的帝國墳場下,總有天會挖掘出希望之光。 📖讓你重拾開卷感動的電子閱讀器 mooInk S📖 英雄說書專屬連結|https://tinyurl.com/ykxqvd26 透過上方連結購買單一閱讀器或任一優惠組合,均可獲得說書人私房好書五選一的贈品。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將於...
「伊斯蘭教 書籍」的推薦目錄: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心得] 伊斯蘭的歷史閱讀地圖與資源分享-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每天一本书: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诞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伊斯蘭教 書籍 在 [問題] 關於伊斯蘭教文化的書籍-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伊斯蘭教 書籍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跨文化婚姻的衝突,反倒都能以伊斯蘭教義來化解?】#關鍵刺文化
筆者曾經翻遍清真寺裡所有與伊斯蘭相關知識的書籍,並認真研讀過,也因此,與外子在許多跨文化婚姻的衝突上,意外地反倒都能以宗教來化解。
當夫妻之間有生活上的齟齬時,筆者總以這句話來怒嗆外子:「不能讓妻子快樂的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信士。」大部分的生活衝突,只要搬出伊斯蘭經訓裡的教誨,基本上,外子都只能啞口無言。
真正至今難以跨越的,倒是外子出生長大的印巴旁遮普文化……
🔎談場異國戀,嘗遍人生五味:https://bit.ly/37fB7K2
#異國戀 #ccr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 書籍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約瑟夫‧布羅茨基詩中的巴洛克敘事 ◎蕭宇翔
“It seems that what art strives for is to be
precise and not to tell us lies, because
its fundamental law undoubtedly
asserts the independence of details.”
from The Candlestick by Joseph Brodsky
|賦格與俄語
布羅茨基曾自言,最早教會他詩歌結構的啟蒙老師即巴赫(J.S. Bach)。與其說音樂值得詩歌嚮往,不如說這是藝術具備的公分母,在這點上,布氏幾乎發展了一整套韻律理論,藉音樂的特性深刻地反觀詩歌。他認為:「所謂詩中的音樂,在本質上乃是時間被重組達到這樣的程度,使得詩的內容被置於一種在語言上不可避免的、可記憶的聚焦中。換句話說,聲音是時間在詩中的所在地,是一個背景,在這個背景的襯托下,內容獲得一種立體感。」(註一)「包括音質、音高和速度,詩歌韻律本身就是精神強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它們甚至不能替代彼此。韻律的不同是呼吸和心跳的不同。韻式的不同是大腦功能的不同。」(註二)音樂是以音符與節拍承載時間,而對詩歌而言則是韻律和語氣,如何藉此重構時間(或說面對消逝),此即作詩法。
從各種層面來講,巴赫的作曲法和布羅茨基的作詩法的確相像得不可思議。譬如巴赫窮盡一生不斷改進的的賦格曲式,宣示了一整個巴洛克時代的成就。賦格可分成兩大類:一種輕快簡單如舞曲,風格飄逸;另一種則結構嚴謹,由層層模進所交織串聯,厚重而壯麗。這兩種風格剛好可以蓋括布羅茨基一生的詩風。
如同巴赫的音樂,布羅茨基的詩風同樣既古典又現代,事實上,布氏認為:「現代主義無非是古典的東西的一種邏輯結果──濃縮和簡潔。」(註三)這是因為在俄羅斯,布氏生長的城市,彼得堡──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混合體,古典主義從未有過如此充裕的空間去填充現代,幾百年裡義大利的建築師紛至沓來,抑揚格節奏在這裡自然如鵝卵石,布氏認為,彼得堡不僅是俄羅斯詩歌的搖籃,更是作詩法的搖籃,在曼德爾施塔姆的詩中足以看見彼得堡的天使壁畫、金色尖頂、柱廊、壁龕,當然還有文明的末日景觀。(註四)
於是我們看到布羅茨基在遵守嚴格韻律之餘,常以古典的耐心,巴洛克式的句法層層雕琢、延展,甚至在長詩〈戈爾布諾夫與戈爾恰科夫〉裡,將兩名精神病患的交談分切為片斷的組詩,相互衝突而又離不開彼此的兩人,類似區分大腦兩半球官能的對稱,這表現在詩章結構、內容的平行現象和各章編排的對稱與反差。十四章標題的總合構成了「十四行詩」一樣的文本。對稱嚴格之外,十四章的篇幅是均等的:各有一百行,第一章和第十三章例外,是九十九行。所有「對話」的各章都用十行詩節,每節各有五個同樣的對偶的韻腳,這無疑是强調二重性的又一種方法。(註五)巴赫以同樣的方式創作賦格曲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在音樂裡,這稱作對位法。總總精妙的巧合不僅讓我揣想,巴赫之於布羅茨基,是否如坂本龍一之於德布希,認為自己是前者的轉世。
然而,詩歌畢竟是獨立於音樂的另一種藝術,其最重要的素材不是音符與節拍,而是語言。布氏對於自己的母語同樣有著系統性的見解,他認為俄語是一種曲折變化非常大的語言,你會發現名詞可以輕易地坐在句尾,而這個名詞(或形容詞或動詞)的字尾會根據性、數和格的不同而產生各種變化。所有這一切,會在你以任何特定文字表達某個觀念時,使該觀念具有立體感,有時候還會銳化和發展該觀念。從句複雜、格言式的迴旋,是大部分俄羅斯文學的慣用手段。(註六)
就語法的錯綜而言,名詞常常自鳴得意地坐在句尾,對於主要力量不在於陳述而在於從句的俄語是相當便利的。此非「不是/就是」的分析性語言──而是「儘管」的綜合性語言。如同一張鈔票換成零錢,每一個陳述的意念在俄語中立即蕈狀雲似地擴散,發展成其對立面,而其句法最愛表達的莫過於懷疑和自貶。(註七)
因此俄語詩歌總的來說不十分講究主題,它的基本技術是拐彎抹角,從不同角度接近主題。直截了當地處理題材,那是英語詩歌的顯著特徵。但在俄語詩歌中,它只是在這行或那行中演練一下,詩人接著繼續朝別的東西去了;它很少構成一整首詩。主題和概念,不管它們重要與否,都只是材料。(註八)
依憑著俄語的不規則語法,離題這件事可想而知卻又非同尋常,原因是它並非由情節的要求而引起,更多是語言本身──意識流不是源自意識,而是源自一個詞,這個詞改變或重新定位你的意識。(註九)數世紀俄語聖殿的「文字辮子」,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尼古拉‧列斯科夫對高度個人化敘述的偏好(skaz),果戈里的諷刺性史詩傾向,杜斯妥也夫斯基那滾雪球般、狂熱得令人窒息的措辭用語大雜燴。(註十)
總的來說,布氏認為,俄羅斯詩歌樹立了一個道德純粹性和堅定性的典範,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於保存所謂古典形式而又不給內容帶來任何損害。(註十一)而他與普希金、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古米廖夫,繼承了這些傳統。除此之外,俄羅斯歷史與現實的噸級質量,同樣可視為此種巴洛克作詩法誕生的要素,因為通過在細節上精確複製現實,往往便能產生足夠超現實與荒誕的效果。
布羅茨基身為一個現代人,其語言與內容定然比起生活在古典時期的人更感飢渴、躁動,正因如此,布氏所使用的古典形式與韻律乘載了一股力量,這力量總是從內部試圖吞噬並篡奪本體,形成詩歌內部的最大靜摩擦力,一旦觸發就會以加速度往前衝破。對付這種力量,人類需要古典的耐心,無怪乎布羅茨基經常引用奧登的話:「讚美一切詩歌格律,它們拒絕自動反應,強迫我們三思而行,擺脫自我之束縛。」(註十二)
|呈示部──黑馬
這是一首完成於1962年7月28日的短詩,只有三十五行,布羅茨基只有二十二歲,然而已暴露出布氏善於綿延鋪陳的作詩法──布氏開頭動用了二十八行,傾全力試圖描述黑色的荒野中一匹馬到底有多黑,一系列的形容包括:那馬腿比夜色還黑因此不能融入夜色、黑得沒有影子、黑如針的內部、如穀糧正藏身的地窖,或肋骨間一座空洞胸腔,眼中甚至傾瀉出黑色的光芒......有人說這是俄羅斯式的想像力,實際上,不如說,這是俄羅斯現實的質量,其形容依靠的不是修辭,而是物理或光學,當然還有作者敏感纖細的一顆心。布氏曾引用芥川龍之介的話來形容自己:「我沒有原則,我擁有的只是神經。」(註十三)
一首詩的主要特徵必然是最後一行,不管一件藝術作品包含甚麼,它都會奔向結局,而結局確定詩的形式並拒絕復活。(註十四)〈黑馬〉驚人的結尾,的確拒絕了復活,但與其說是死亡的手勢,毋寧說是「第二次誕生」,這手勢的反轉向讀者指認生活的嶄新,正如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開篇:「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伸手去指。」〈黑馬〉是一首奇蹟之詩,其震懾力或許只有里爾克的〈無頭的阿波羅像〉能匹敵。因為它們做到了同一件事:提醒一個人的被動地位。當我們以為是我們是主格,是觀察者,是生活的主宰,並因此可以置身事外。實際上,某種東西正在高處端詳、物色,伸手指向我們。我們的生活是被選擇的,遠非自己所選。這匹黑馬或是繆斯的化身,也可能是黑帝斯,無論如何,宿命引領牠找上我們,並且,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駕馭,否則將就被牠踐踏或遺棄。
「為何要將蹄下樹枝踩得沙沙作響?
為何要湧動眼中黑色的光芒?
他來到我們之中尋找一名騎手。」──〈黑馬〉末三句,蕭宇翔譯
|展開部──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
〈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創作於〈黑馬〉的隔一年,顯然他自覺抓到了某種可善加發展的作詩法。這兩百二十七行的輓歌體詩作,十足展現了俄羅斯古典式的耐心,那年布羅茨基只有二十三歲。誰敢將巴黎聖母院的工程交給一個二十三歲的小夥子?因此,當阿赫瑪托娃讀到此詩時驚嘆:「約瑟夫,您自己也不明白您都寫了什麼!」也並非沒有道理。但誰能料到這是讚賞?
布氏的作詩法顯然是致敬,因為他曾譯過多恩的詩作。其詩意冥想往往表現於展開、放大的隱喻。這樣的隱喻和比擬方式又稱為「協奏曲」(來自意大利語concetto,「虛構」,在這裡的意思不是臆想,而是思想的提煉,想象的建構 )。「協奏曲」是全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典型特點。(註十五)布氏透過這種方法來重構現實,試圖藉現實質量的高度來還原多恩的死亡。
開頭以「約翰‧多恩入睡了,周圍的一切都已入睡」作為梁柱,接著便是繁複的雕塑、大量裝飾、戲劇性的突出處,其中有關睡眠的動詞出現了五十二種:沉睡、入睡、酣睡、安眠、打盹、睡了,諸如此類,並附上了一百四十三個睡著的物件,包括門閘、窗幔、木柴、窗外下著的雪、監獄、城堡、貓狗、倫敦廣袤的大地、森林與海、大批書籍、人們頭頂上的天使們、地獄與天堂、上帝與惡魔、所有詩行、語言之河、韻律、真理、一切,全都睡著,一步步將敘事的時空拓幅,同時以特寫鏡頭加強景深,並不時跳回重覆的同一句:「全都入睡了,約翰‧多恩入睡了」,彷彿約翰‧多恩既渺小、單一,又等同於萬物──這輕盈、飄逸與向下俯瞰的視角正暗示多恩的死亡,因為只有靈魂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與抽離。這是大沉寂。而到了第九十九行,布氏的聲音才終於介入,扮演多恩的靈魂,這究竟是多恩的獨白,還是布氏與多恩的對話?或許兩者皆是。但絕不可能是布氏的獨白,因為他抗拒以別人的死亡來行自我的抒情,他害怕自己的呢喃蓋過了死者的哭聲。
「是你嗎?加百列,在這寒冬
嚎哭,獨自一人,在黑暗中,帶著號角?
不,這是我,你的靈魂,約翰‧多恩。
我獨自在這高空滿懷悲傷
因為我用自己了勞動創造了
枷鎖般沉重的情感、思緒
你帶著這樣的重負
在激情中,在罪孽中卻飛得更高」──節錄〈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婁自良譯
|再現部──歷史的填縫與增長
布羅茨基的傳記作者列夫‧洛謝夫認為,顯然由於某些內在的原因,布氏感到有必要完成十七世紀的功課,彌補俄羅斯詩史的缺口。這種巴洛克式的敘事詩體在20世紀俄羅斯抒情詩中被視為陳舊的或處於過渡狀態。19世紀「詩體故事」是相當流行的:普希金的《未卜先知的奧列格之歌》、雷列耶夫的《沉思》,托爾斯泰的歷史題材的抒情敘事詩,或如普希金的《箭毒木》、萊蒙托夫的《將死的鬥士》、涅克拉索夫的《毛髮》——這些只是九牛身上的一根毛。(註十六)
到20世紀這種體裁過時了。這些大量有故事情節的詩「是民眾容易懂的」,其實就是蘇維埃俄羅斯文化產品的思想檢查官容易懂,當然,也只有這樣的詩才能服務於宣傳目的。但高雅的現代派俄語詩幾乎完全排除了故事情節。於是早期馬雅可夫斯基或茨維塔耶娃激情洋溢的抒情詩,阿赫瑪托娃情感含蓄的自我反思,曼德爾施塔姆關於文化學的冥思,便傾向於極其準確的自我表現。這種純抒情詩的理想是——作者和作品的「我」的完全同一。這一類抒情詩總是充滿激情,而且詩里的情感總是明確地表現。甚至俄羅斯現代派的長篇敘事詩也是內心的傾訴。(註十七)
然而,俄羅斯的過期品,在那個時期的英語詩歌中卻是典範。托馬斯·哈代、W.B.葉慈、羅伯特·弗羅斯特、Т.S.艾略特、W.H.奧登同樣地既寫第一人稱的詩,也寫關於「別人」的故事。他們對虛構人物進行細致的心理描寫,詳細地描述他們的生活場景,往往在詩中使用直接引語。(註十八)弗羅斯特尤其受布氏推崇,他在訪談中提到:「弗羅斯特的敘事的主要力量——與其說是記述,不如說是對話。弗羅斯特筆下的情節照例發生在四壁之內。兩個人彼此交談(令人驚嘆的是他們在彼此之間什麽話不說!)。弗羅斯特筆下的對話包含一切必要的情景說明,一切必要的舞台指示。描述了佈景、動作。這是古希臘意義上的悲劇,簡直就是一齣芭蕾舞劇。」抒情作品的戲劇化,利用「舞台」、「演員」,使他可以包羅萬象地轉述日常生活的可怖、荒誕,而在浪漫主義抒情獨白的傳統形式中,存在主義悲劇很容易就被偷換成個人的抱怨。(註十九)
布羅茨基從海洋的另一頭提領了勇氣,證明了復古與先鋒並非反義詞,而是「創造」的兩種釋義。前文提到的某種「內在的原因」,正是這跨洋閱讀的效應,從海的另一頭遠望,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祖國,而是整個世界。因此俄羅斯歷史自覺的根本問題才會產生:是歐洲還是亞洲?對布羅茨基來說,歐洲從它的希臘化源頭開始,就是和諧(結構性)、運動、生命。亞洲是混亂(無結構性)、靜止、死亡。布羅茨基總是把地理(或地緣政治)主題表現於嚴格的對立模式的框架之內:亞洲——西方,伊斯蘭教——基督教,樹林——海洋,冷——熱 。「那裡的氣候也是靜止的,在那個國家……」(〈獻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與此同時西方文明正往前邁進。(註二十)
「……死亡是模糊的,
就像亞洲的輪廓。」──節錄〈1972年〉,婁自良譯
|結語──未完成的賦格
某些「內在的原因」以其迴避、模糊、朦朧的句式,提醒了我們作者論的重要性。布羅茨基之所以會大量閱讀英美詩歌,是因為那時候他被放逐到俄羅斯北方的諾林斯卡亞村去做苦役,這荒涼之地人口稀少,被森林和凍原所覆蓋,蘇聯時期甚至用做核彈試爆。然而重點在於,那裡的環境從17世紀起就很少變化。那是一個停滯甚至往回走的時空,作為放逐和讀詩的場所再適合不過,某種層面上來講,兩者是同一回事,因為緊接而來的總是孤獨,和絕對的遠景。
布羅茨基在那十八個月裡研讀翻譯了大量的英美詩歌,這直接造成了布氏詩體範圍的急劇擴大。這急劇的變化表現在詩的個性的結構,因而布羅茨基急需自我表現的新形式,或者說,新的作詩法找上了他,而他逼迫自己學會如何駕馭,並樂在其中。
其後的流亡也是意料中事,因為詩人的倫理態度,事實上還有詩人的性情,都是由詩人的美學決定和塑造的。這就是為什麼詩人總是發現自己始終與社會現實格格不入。(註二十一)故而當同時代的俄羅斯詩歌傾向減法與抒情時,布羅茨基則使用加法,並盡可能隱匿自己的音色;當蘇聯政府在拆除舊建築、發射衛星、造火箭時,布羅茨基則面向女神柱、迴廊、雕刻與大理石紋。而數十年的流亡經驗在時空幅度與心靈程度上的擴大比起放逐有過之而無不及,帶給布羅茨基更強的漂流加速度,一種從語言本身向外的擴張與膨脹,並且更多謙卑,及更加堅定的作詩法。
奧登曾對布羅茨基說:「J.S.巴赫是非常幸運的。當他想讚美上帝時,他便寫一首眾讚歌或一首康塔塔,直接唱給全能者聽。」的確,只要聽過巴赫最後的「未完成的賦格」,便能感受到那竭力向上攀升的意念,與其說巴赫試圖趨近完美,不如說是親近上帝。
然而在普希金說過「上帝像俄羅斯一樣哀傷」,並且布羅茨基模仿了這個句式,寫出:「死亡像亞洲的輪廓」之後,上帝不再是信仰的對象,或許死亡才是。但這並不妨礙布羅茨基的幸運,或許他比巴赫更加幸運,因為上帝畢竟不是一陣音樂,而就布羅茨基對死亡的信仰而言,他認為,寫詩正是練習死亡。因為死亡並非逃避,而具備激活現實的效用,藉此我們活下去,傾全力。(註二十二)這就是為甚麼詩人之死這個說法比起詩人之生聽起來更加具體,因為「詩人」與「生」本是同義反覆,而詩人之死揭示了一首詩的完成,因為藝術終將奔向結局。
世人最後一次見到布羅茨基是在1996年1月27日,亞歷山大‧蘇默金和他們的共同朋友鋼琴家伊莉莎白‧萊昂斯卡亞拜訪了他。妻子瑪麗亞準備了美好的晚餐,以及提拉米蘇,布羅茨基狀態良好,在庭院的草地上喝了高強度的瑞典伏特加,並且一定,他抽了好幾根菸,伊莉莎白即興彈了幾曲鋼琴。深夜,在祝妻子晚安後,布羅茨基說他還得繼續工作,便走進書房。窗外,一團世紀末的烏雲在月亮的催化下像是一顆孤獨的大腦,而星星閃亮如電子迴路,閃爍著隱藏的靈光。他站著抽菸,吸氣的時候眉頭深鎖,那貪婪的胸腔彷彿要將所有元素納入懷中,就像他所使用的語言,永遠不滿,於是只能撲向自己。而當他吐氣時,就像是壞掉的噴火器,以掃射的方式噴濺煙硝,不時岔出幾道烈焰,其熱度足以蒸發貝加爾湖。瑪麗亞在早晨的地板上發現了他,門開著,他正試圖離開房間,臉流血,眼鏡也撞壞了。一根尚未點燃的香菸掉落地面,開門時必然還在滾動,而布羅茨基的心臟必然也還在跳動,儘管再微弱。
最後順帶一提,「賦格」的字源一般認為來自拉丁文的「追逐」或「飛翔」,在義大利語中則是「逃走」。而在俄語裡,如果由布羅茨基親自發音的話,應是絕對的沉默,其理由無比高貴。因為「流亡」這個詞對他而言從來都是一種傲慢或張揚,他認為,這無非是將個人的苦難作為標籤特別化,但他仍難擺脫這段經驗,包括接踵而至的加冕與議論。如今,他以永遠的沉默終結了它。正如布氏自己的詩句:
「黑暗恢復了光明修復不了的東西。」——節錄〈論愛情〉,曹馭博譯
|註解
註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7)《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哀泣的謬思〉p.37-41, 〈在但丁的陰影下〉p.80,〈論W.H.奧登的《1939年9月1日》〉P.263-304,〈取悅一個影子〉p.314
註二: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8
註三: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空中災難〉,p.236
註四: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9-110
註五:參見《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77
註六: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哀泣的謬思〉p.28
註七: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自然力〉p.133-134
註八: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5-106
註九: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自然力〉p.134
註十: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空中災難〉,p.249
註十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9
註十二:奧登(W.H. Auden,1907-1973)英語詩人,生於英國,1947年入籍美國,是將布羅茨基引入國際詩壇的關鍵人物。此兩句詩引自奧登的組詩〈短詩集之二〉。
註十三: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水印‧魂繫威尼斯》,上海譯文出版社,p.19
註十四: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2
註十五: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55
註十六: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58-60
註十七: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0
註十八: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1
註十九: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1-62
註二十: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92
註二十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7
註二十二: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2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3.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布羅茨基 #巴洛克 #賦格 #黑馬 #俄語 #巴赫 #蕭宇翔
伊斯蘭教 書籍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祈禱在硝煙覆蓋的帝國墳場下,總有天會挖掘出希望之光。
📖讓你重拾開卷感動的電子閱讀器 mooInk S📖
英雄說書專屬連結|https://tinyurl.com/ykxqvd26
透過上方連結購買單一閱讀器或任一優惠組合,均可獲得說書人私房好書五選一的贈品。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將於下單完成一週後,將書籍兌換代碼寄至您的Email信箱,可以從五本好書中任選一本兌換。前五十名購買的觀眾,額外再送一組兌換碼,總共能兌換兩本喔!
※本次活動贈品由「Readmoo 讀墨電子書」提供,主辦單位保留變更贈品品項之權利,請務必留下正確信箱,以免錯過訊息。
編劇:阿睿
剪輯:Jin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阿富汗
#杜蘭尼王朝
#塔利班
伊斯蘭教 書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日本的洋食:從洋食解開日本飲食文化之謎」新書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品嚐洋食的奧妙
咖哩飯、拿坡里義大利麵都是日本料理?那麼,炸豬排飯呢?
牛肉鍋、壽喜燒、長崎蛋糕,甚至是拉麵,
你以為這些都是日本料理,其實全部都是外來食物!
你以為的日本料理不是日本料理?!日本洋食的前世今生讓人大嘆不思議!
日本的和食,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上,成為精緻、高貴、傳統的美食。
然而,在外國人口中的「日本料理」,可不只有壽司或天婦羅,日本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耳熟能詳的食物,例如咖哩飯、蛋包飯、義大利肉醬麵、豬排、丼飯等等,在外國人眼裡,仍屬於日式料理。理由不難想見,它們是誕生於國外的食物,卻在日本發展出不同於原始料理的形式,成為當今日本全國各地的常見菜單。
故事要從日本進入明治時代(一八六八)說起。當時日本吸收了來自歐洲各國和美國的各項文化,飲食文化也是其中之一。在這段過程裡,歐美各地的料理逐漸和日本料理融合,調整為「和洋折衷」的口味。當中有許多料理因為不合日本人口味而消失,但如壽喜燒、蛋包飯和炸豬排飯等,源自葡萄牙的天婦羅、英國傳入的咖哩、法式料理變身的可樂餅,則發展為新的料理,在日本落地生根。不僅如此,從食材、烹調法到器具等,都發展出日本獨有的文化。
嚴格說來,「洋食」指的就是在日本獨自發展而成的西洋風料理,而非純日式料理。它們和現代日本人常吃的傳統日式料理齊頭並進,創造出日本當今的飲食文化。本書從歷史、社會、文化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
作者簡介:青木百合子 Aoki Yuriko
世界料理綜合情報站e-food.jp代表。各國及鄉土料理研究家。
致力推廣長年受到各國地域居民喜愛的鄉土料理,用食物串連起日本與全世界,積極振興逐年失傳的地方傳統特色料理。
曾任職於國際飯店的廚房,在需要因應60國以上的料理菜單,並針對外國顧客的宗教飲食需求,如「清真食品」(伊斯蘭教)、「潔食」(猶太教)和素食主義者之料理現場擁有實務經驗,習得專業技術。受理東京大使館和大使公邸的委託,以大使館及大使公邸主廚的身分,提供各國道地的鄉土口味。
目前擔任世界料理及食譜博物館・圖書館的館長、Gurunavi ippin「各國鄉土料理」策展人,並兼任日本「潔食」股份有限公司的協調專員。
監製、執筆的書籍有《世界料理大調查!》(しらべよう!世界の料理)全7冊。
伊斯蘭教 書籍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今日新疆,明日??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去黑啤那裡看看:https://pse.is/B2RM4 👀
各節重點:
00:17 什麼!新疆再教育營強迫洗腦?
00:51 中國政府先從這些人下手
01:02 這種行為竟然是犯罪?!
01:51 一旦被抓進去,不是吃免錢飯那麼簡單ㄛ
02:46 新疆曾兩度脫離控制啊?!
03:40 怕!新疆維族不惜燒掉古傳書籍以自保?
04:09 為了維持社會秩序,揪竟能不能限制人民思想言論自由ㄋ?
05:28 我們的觀點:違反主流價值言論,該不該禁?
06:29 社會秩序和思想言論自由の抉擇
【 製作團隊 】
|企劃:+魚
|腳本:+魚
|剪輯後製:Pookie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我的東突你的新疆維吾爾族與中國民族主義霸權:https://goo.gl/k5Mi83
→ 新疆和田再爆槍擊事件 又有3名嫌犯被擊斃:https://goo.gl/yMPxaz
→「教師說我們病了,要被治療」百萬人被再教育的新疆停售出入境車票
https://goo.gl/4DpLEm
→中國新疆再教育營 維吾爾留學生揭實況
https://goo.gl/n4pbxv
→新疆穆斯林遭中國無故關押 「再教育營」被迫吃豬肉、飲酒
https://goo.gl/9Ys3Cz
→中國否認虐待新疆穆斯林 稱提供職訓、防極端主義蔓延
https://goo.gl/6nj9ij
→誰的新疆?疆獨是大博弈下的遺緒還是遺毒?
https://goo.gl/hzwWiD
→鐵腕治理新疆與西藏 中國「政治新星」陳全國
https://goo.gl/yVRZ3D
→美媒:新疆的中共再教育營關押人數超過德國集中營
https://goo.gl/cK3E2a
→再教育營遭譴責…胡錫進:若非嚴管 新疆早已開戰
https://goo.gl/5915WJ
→公民信息權利的現况和展望:第二章──信息權利和言論自由:https://goo.gl/yt4c9Z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伊斯蘭教 書籍 在 每天一本书: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诞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书 名:《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历史基本框架:一、犹太教、基督教还有 伊斯兰教 的诞生与发展二、三大宗教信徒之间的 ... ... <看更多>
伊斯蘭教 書籍 在 [問題] 關於伊斯蘭教文化的書籍-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齋戒月剛結束才發現台灣人真的對伊斯蘭教不是很了解除了網路上的資料以外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相關的書籍可以閱讀呢? 順便推薦這個「穆斯林之聲」部落 ... ... <看更多>
伊斯蘭教 書籍 在 [心得] 伊斯蘭的歷史閱讀地圖與資源分享-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圖文版本:
https://bit.ly/3mFeAwe
起源: 為什麼我們該了解伊斯蘭?
現今的國際政局,最神秘的一塊莫過於中東了,常常聽到新聞又起衝突,最近是川普下令用
無人機將伊朗伊斯蘭革命隊指揮官蘇雷曼尼擊斃,每每在讀中東國際政治新聞我感到一片霧
煞煞,心理有百萬個為什麼: 中東信仰以伊斯蘭為大宗,為什麼老是在起衝突? 什葉派和
遜尼派分別在哪裡? 中東的關係為何和歐美那麼差? 台灣的歷史教育關於伊斯蘭方面的著
墨非常少,這部分的知識貧乏讓我們對伊斯蘭非常容易產生偏見,因此對歐美輸入的伊斯蘭
印象容易照單全收,實際上翻開伊斯蘭歷史,他曾經主宰廣大帝國,他的統治與分裂也為後
續政局帶來深遠影響。
然而,身為一個對伊斯蘭幾乎無了解的人,該從哪裡開始呢? 一開始茫茫然,網路資訊碎
片多,東看看西看看簡直是大海撈針,好不容易找了幾本書,才發現想要了解伊斯蘭與中東
政局,必須先了解伊斯蘭史,建立起一些基本系統概念才能往下,也因此我興起了寫這篇文
章的念頭。該如何系統性的了解伊斯蘭史是本篇文章的重點,我想分享的是我的閱讀脈絡,
當然歷史有很多切入點跟面向,我的脈絡或許不夠全面,但可以提供同是想了解伊斯蘭的你
一個參考。為了讓閱讀更加容易,以下分享採用問題探討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用跳讀的方式
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1.伊斯蘭教是如何興起的?
伊斯蘭教的起源大多都會從穆罕默德的故事開始說起,而伊斯蘭教早期發展和分裂的淵源,
也與穆罕默德家族故事(所謂先知家庭)有很深的淵源,所以在一開始讀伊斯蘭系列書的時
候,我很驚訝的發現了解先知家庭可以增加對這段歷史的理解程度。
不過比起如宮廷劇般的先知家族故事,我更想了解的是一開始伊斯蘭的傳播是怎麼開始的?
世界興亡史系列「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一書作者提及穆罕默德當時傳教的難度: 統治麥
加城市的古萊十族如果接受伊斯蘭的一神教的傳統,便是否定自古流傳下來的多神信仰,況
且伊斯蘭教主張人人平等,使古來十族部族血統的傳統受到衝擊,手握權利的部族長老怎麼
願意放開權利皈依穆罕默德的手下呢?
但也正因為伊斯蘭教強調人人平等,吸引了當時對現況不滿的人信教,尤其是年輕人。對於
當代既有社會的批判給了伊斯蘭教傳播的契機,古蘭經如詩般容易誦讀也增添了伊斯蘭教的
羽翼,在伊斯蘭教以前的阿拉伯人重視的現世享樂,但伊斯蘭教義中用更寬廣的宇宙論討論
生死,讓人對於死後的世界不再害怕惶恐,這與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在教義中解釋死後的皈
依解釋有異曲同工。還有無可避免的一點,伊斯蘭教取得了早期關鍵對戰的勝利,包含巴德
爾之戰、暫壕之戰等。
2.什葉派和遜尼派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兩派最初主要區別在於認定到底誰是穆罕默德真正的繼承者。由於穆罕默德只有女兒沒有兒
子,在世時並未指定繼承人,因此過世後引發繼承問題爭議。遜尼派認為繼承者應由部族共
同選出,當時第二代哈理發,也是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巴克爾正式依循這樣的方式出任哈
理發,因此是合法的繼承者。什葉派認為,繼承者必須是先知最親密且有家族關係的人,這
樣也最能將先知的想法發揚光大,而穆罕默德的養子也是女婿的阿里,是先知的家人也是戰
友,才是他們認為的正統繼承者。
不過阿里最後也出任第四代哈里發,因此繼承問題不能完整歸因兩派的分裂,歷史上真正引
發兩派分裂的導火線,是「卡爾巴拉戰役」,當阿里被出走派(伊斯蘭極端教派)刺殺身亡
,阿里的大兒子哈珊讓位給伍麥亞王朝的穆阿維亞,哈珊的弟弟胡珊想要挑戰伍麥亞王朝政
權,但卻在卡爾巴拉遭到殲滅,也因此引起支持阿里一派的強大不滿,另立什葉派,造成伊
斯蘭的分裂。
什葉派於是有了其領導者為「伊瑪目」的說法,伊瑪目代表禮拜的領拜人,對什葉派來說伊
瑪目代表繼承穆罕默德神秘力量之人,這位真主選擇之人可以使信徒的靈魂得到救贖。什葉
派後來在今天埃及、圖尼西亞的土地建立「法蒂瑪」王朝,其主流派系為十二伊瑪目派,顧
名思義,此派認為總共會有十二位伊瑪目,到第十二位之後伊瑪目會陷入隱遁狀態,直到末
日時再度現身,這個派系也成為今日什葉派的主要派系。
現今世界,遜尼派為伊斯蘭世界之主流,約有85%伊斯蘭口為遜尼派,分佈於埃及、沙烏地
阿拉伯等地,15%人口為什葉派,主要分布於今日的伊朗、伊拉克等地,兩派的衝突仍不時
耳聞,尤其是當統治者與國內信奉的主流教派不同之時,但當今中東衝突不能僅僅理解為所
有衝突都起源於教派衝突,因為隨著時間的發展,中東的動盪已經不只是歷史層面,更是政
治、經濟、文化等等之層面(詳見閱讀資源&脈絡第四點)。
[閱讀資源&脈絡]*建議依照以下順序性
(1) YouTube影片:「遜尼派 什葉派有甚麼不同 為什麼有深仇大恨」
https://youtu.be/hqWDfs4ubo4
(2) 文章: 「殉難、真主與鮮血:伊斯蘭什葉派的誕生」
https://link.medium.com/tfcURLopV9
介紹什葉派的基本概念文章,除了敘述穆罕默德繼承人之爭前因後果外,也提到因為有著被
「迫害」的歷史,什葉派的人會加深為宗教犧牲的概念,這使得殉教的觀念較容易傳播開來
。
(3) 書籍: 「先知之後: 伊斯蘭千年大分裂的起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7298
想了解千年前穆罕默德與繼承人的故事,不得不推薦這本書,作者萊斯麗以非常故事性的方
式講述了當穆罕默德去世之後,繼承人如何明爭暗鬥,簡直就如同看宮廷劇八點檔一般,本
書的故事性使其成為極佳了解伊斯蘭分裂入門書籍,然而也因為他的故事性,描述上稍微有
失客觀性,不僅內容非常戲劇化,人物的描寫也類似八點檔劇善惡完全分明,因此建議讀完
此書須再找其他相關書籍輔助閱讀。
(4)文章: 「中東大衝突: 伊斯蘭內鬥的核心與迷思」 https://link.medium.com/Hi0jK8Ep
V9
這篇文章主要為幫助了解伊斯蘭分裂千年之後,什葉派和遜尼派衝突並非僅僅皆來自千年前
穆罕默德繼承人的衝突,而更是近代歷史中兩個不同教派中所產生的版圖與權力角力。兩派
的衝突不單單只是二元論「遜尼vs什葉」,更是中東各國中利益之爭、極端教義權力考量之
爭、列強的能源之爭...種種複雜前因導致今日結果,並非簡單二元分法「遜尼vs什葉」可
以一言以蔽之。
3.聖戰對伊斯蘭代表什麼意義?
談到伊斯蘭,聖戰是我們常聯想到的印象,到底聖戰對伊斯蘭的意義為何? 聖戰是由伊斯
蘭的吉哈德被翻譯而來,但這樣翻譯是否準確,必須先從吉哈德(Jihad)這個字的定義說起
,字面上吉哈德意味「竭盡全力」,但隨著歷史情境的演變,吉哈德被賦予的意義則視狀況
而定。
在穆罕默德時期,起初吉哈德並未被賦予任何戰鬥概念,但由於伊斯蘭教開始擴張版圖免不
了軍事衝突,所以正當防衛給了吉哈德戰鬥的正當性,在古蘭經中也被稱之為「持劍的吉哈
德」。隨著伊斯蘭統治範圍越來越大,吉哈德的戰鬥意義成了統治者的手段,成為國家掌握
軍事國防的象徵。隨著鄂圖曼帝國衰弱,列強入侵,吉哈德有被賦予「防衛」的意義,一方
面要著重於伊斯蘭的復興,另一方面雖然已經無法實行「持劍的吉哈德」,但象徵奮鬥努力
的「內在吉哈德」也不會消失。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現代吉哈德的輪廓,吉哈德,也就是聖
戰並非指的是攻擊,而是「防衛」或是「在保障自己的權力之下的防衛」。而在我們印象中
的恐怖攻擊,是這個想法的激進延伸。
[閱讀資源&脈絡]
1. 書籍: 「我必須獨自赴約: 第一線聖戰報導記實」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5828
為什麼要發動聖戰? 成立組織培訓聖戰士、甚至犧牲生命完成聖戰,背後有甚麼樣的原因
? 平時我們接觸的新聞報導觀點都是來自西方,這本書可以稍稍平衡觀點。蘇雅德是來自
德國、但身分是穆斯林的女記者,在書中的多次報導深入險境,採訪過多個聖戰組織首領,
從她的採訪案例看來,聖戰首領很多都有想「復興伊斯蘭帝國,建立哈里發政權」的想法,
採取武力是建築在對美國和西方的仇恨上, 「我們被放炸彈物就被罵恐怖組織,他們到阿
拉伯和伊斯蘭國家迫害無數生命,難道就不是恐怖組織嗎? 」
跟著蘇雅德的採訪鏡頭,我們彷彿進入聖戰士的世界,每個人加入聖戰都有各自的原因和立
場,當被仇恨蒙蔽雙眼時,除了用激烈手段甚麼都容忍不下。我很認同作者蘇雅德的觀點,
當面臨歧視或無法融入社會時,採取極端作法只是一條簡單的路,真正困難的是努力了解不
同價值觀和立場,並且用實際作為加強雙方溝通管道。身為非穆斯林的我們,也該謹記這個
世界價值觀並非單一論點,不輕易加諸自己價值觀於別人身上,這也是我們分析歷史、了解
歷史的初衷。這本報導記實非常好讀也收穫良多,推薦給想深入了解伊斯蘭世界的人。
2. 書籍: 「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 一部奮鬥、正義與融合的伊斯蘭發展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592
這是八旗出版的世界興亡史系列書籍,裡面除了談到吉哈德依據歷史有不同意義之外,也從
古蘭經的角度談到吉哈德如何被賦予「自我犧牲」的定義,除了因為發展除來世的概念而使
現實的利害淡化之外,更以較寬廣的宇宙論談論生死。不過這本書除了從伊斯蘭歷史探討吉
哈德外,也談論了伊斯蘭的歷史、社會制度,以烏瑪(意即社群共同體)為中心,建立各項生
活規範包含禮拜、齋戒、天課等介紹,可以快速對伊斯蘭有個大方向的認識。
4.歷史上有那些著名的帝國以伊斯蘭教統治?
在哈里發之後,伊斯蘭經歷伍麥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之後被蒙古征服,再來較著名以伊斯
蘭教體系為統治基礎的帝國便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相較於早期伊斯蘭王朝歷史,
鄂圖曼帝國的相關歷史更是人名爆炸、錯綜複雜。早在奧斯曼一世逝世前後,帝國就已擴張
至巴爾幹半島及地中海中部,雖然曾短暫夢谷的帖木兒擊敗,但鄂圖曼帝國的擴張正如當年
奧斯曼之夢所預言的,不斷征服各國,甚至攻陷了不論在地理上、心理上都對基督教、羅馬
人至關重要的伊斯坦堡。
此後鄂圖曼帝國擴張的腳步沒有停歇,反而更及積極擴張,到蘇萊曼大帝時達到高峰,帝國
的擴張也來到頂點,包括征服匈牙利王國。在「中斷的天命」中提到,雖然蘇萊曼大帝所在
的16世紀時期完全看不出鄂圖曼土耳其的衰退,但蘇萊曼大帝沒有成功占領奧地利,是日後
轉折的關鍵,因為當時的鄂圖曼帝國制度需要建立在不斷擴張,若停止擴張,不僅損失擴張
領土帶來的收入,更使原本制度底下的受害者(例如佃農、新兵)無法透過參軍來紓解社會壓
力,或許此一說只是試圖以管窺天,但可以見得鄂圖曼龐大的帝國與錯綜複雜的運行機制,
是使其在時代改變之後無法快速調整的原因。
[閱讀資源&脈絡]
(1) YouTube: 巔峰對決:鄂圖曼與帖木兒的頂尖決戰-安卡拉之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Y8kJIM_4M
給對戰爭史有興趣的讀者們,因為影片敘述方式非常幽默。
(2) 書籍:中斷的天命:伊斯蘭觀點的世界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6574
中斷的天命是以伊斯蘭角度討論整部世界史,所以其實適用本篇文章討論的所有議題,只是
中斷的天命是用故事敘述的方式闡述,如果從頭開始看我覺得會看的有點霧煞煞,最好先對
伊斯蘭有些背景了解,因此會將建議順序放到討論伊斯蘭帝國這邊。另一個原因是關於鄂圖
曼帝國中文資料甚少,若是直接看較詳細的書籍人名又多到昏頭,而中斷的天命在鄂圖曼帝
國時期這段,言簡意賅的說明各帝國的進程。其中關於鄂圖曼帝國晚期與西方的碰撞,過去
我們讀的都是以歐美角度看待,書中詳述穆斯林針對這次碰撞歐洲人興起的危機感,彷彿跟
當時歐洲列強闖入中國有似曾相似之感,分析甚是精彩,是可以當剛入門伊斯蘭史的好書。
(3) 書籍: 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跳脫土耳其視角的非伊斯蘭帝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3318
此為世界興亡史系列書籍,看完會對鄂圖曼帝國複雜的政治、軍事、社會體系有更深入的了
解。書名其實能對本書作者想法略窺一二,鄂圖曼不應被理解為完全等同伊斯蘭帝國,僅是
用伊斯蘭教手法來達到統治目的,而非實現伊斯蘭教理想的帝國,換句話說,理解鄂圖曼帝
國不僅涵蓋宗教層面,更應包含其背後整個政治、經濟、社會層面。
5.現代中東衝突的根源?
近代中國衝突的根源主要來自鄂圖曼帝國瓦解後,列強依據自己利益瓜分土地,沒有考慮不
同種族居住歷史因素,其中最多衝突的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因為
長期受迫害希望建立自己土地,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長期生存在這塊領土,當最後聯合國
裁決雙方直接分割領土,穆斯林感覺到的是命運受到歐洲人的宰割,伊斯蘭帝國的光榮不再
,自此之後,多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皆位居上風,伊斯蘭世界掀起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隨著無法站在主導地位、反而被西方國家主導的情緒越來越強烈,1979年發生於伊朗的伊斯
蘭革命,正是這樣爆炸性情緒的累積出口,何梅尼主打宗教革命,將伊朗建立為以什葉派為
主、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然而中東世界多以遜尼派為大宗,伊朗什葉派的復興,再加
上邊界不清、想爭取石油資源的利益衝突,使伊拉克統治者海珊大舉入侵伊朗,兩伊戰爭爆
發。這場戰爭的緣由也是現行中東衝突的縮影: 二次大戰以來隨意劃分的國家界線、什葉派
與遜尼派的權利紛爭、歐美在中東的石油爭霸戰、伊斯蘭被歐美控制的不滿情緒...,時至
今日,中東衝突糾結著解不開的相同歷史背景,彷彿同樣的事物換過新的包裝,仍不斷重新
上演。
[閱讀資源&脈絡]
1. 文章/書籍: 「以色列的小國大志: No Room for Small Dreams」
https://link.medium.com/bQzWJZcrV9
以色列總理的自傳心得,描述以色列建國以來的歷史,雖然本書觀點完全偏向以色列,但我
們也可以藉此了解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歷史,這方面是過去 在文末我也列出了解以色
列的參考書籍。
2. wiki關鍵字: 兩伊戰爭、薩達姆海珊、何梅尼、波斯灣戰爭
如上文所說,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是1980年代伊朗的轉折革命,何梅尼引領的什葉派宗教復興
革命引發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衝突,間接促成兩伊戰爭。兩伊戰爭之後,因為油田利益再
加上領土糾紛,伊拉克佔領科威特,而後美軍發起波斯灣戰爭入侵伊拉克,自此美國已經深
深的介入中東,也使伊斯蘭國家對美國不滿情緒升高,種下日後911攻擊事件、伊斯蘭國崛
起的種子。
心得總結
由於長期的政治歷史因素,以及石油的經濟利益,中東對立的仇恨並不容易消弭,對此我是
悲觀的,因為仇恨很容易,但和平與理解很難,就算能讓部分人理解了,若依據囚犯論局,
只要一有衝突,對立的情緒很容易又擴散開來,在不久遠的未來,我相信中東紛爭仍會持續
上演。但至少,我們能做到自己嘗試去了解全局,這也是本文的初衷。
伊斯蘭歷史是一段被歷史課本忽略的大段落,因為生疏空白,建立伊斯蘭歷史脈絡是件不容
易的事情,即使整理完所有閱讀資料,我卻覺得我的伊斯蘭閱讀歷史旅程才剛剛開始而已。
這趟旅程是值得的,因為我學習了用不同觀點去看待過去發生的事件,事出必有因果,所有
歷史事件發生都有脈絡可循,同時會發現事情不一定有絕對誰對誰錯,而是不同角度利益衝
突、政治衝突、民族衝突之下堆疊而成。在不同民族交融之時,如果能放下日常在新聞所看
到的以偏概全的印象,彼此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誤會衝突與歧視,也許看到的視野會更寬廣
。
書寫觀點:FB:https://m.facebook.com/book.viewpoint/
部落格:https://bit.ly/3mFeAw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67.1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00576885.A.8D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