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先說
1. 接種COVID19疫苗不影響哺乳,不需要因為接種疫苗停止或暫停哺乳。
2. 接種疫苗數天後母親血中與母乳中可以檢驗出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有喝到的母乳的嬰兒就有保護力。
3. 嬰兒(大寶或其他成人亦同)攝取母乳後,抗體約可存在體內數小時到數天,被消化吸收後抗體就失去作用。持續喝到母乳,不論奶量多寡,都會持續獲得抗體,停止喝母乳後就沒有抗體了。
4. 各種廠牌的新冠疫苗均為非活性疫苗,不太可能透過母乳給寶寶。目前認為哺乳婦女只要沒有禁忌症,可接種各種廠牌新冠疫苗。
老話一句: 打得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哺乳母親打疫苗不僅保護自己,還能透過母乳提供哺乳中的嬰幼兒抗體,是一舉兩得的健康措施。
文長,有興趣再往下看
首先參考:
<泌乳新知分享: 哺乳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後,母乳中出現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 https://www.facebook.com/drmaoibclc/posts/7993644403994195
結論: 這個研究發現疫苗接種後六週內,母乳中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SARS-CoV-2 specific IgA 與 IgG均明顯增加。IgA 較早開始出現,在疫苗接種後兩週明顯增加,IgG 則在四週後(第二劑接種後一週)大幅增加。
這篇新的文章是波蘭的研究,結論類似,哺乳母親打過輝瑞(Pfizer-BNT)疫苗後母乳中抗體會增加,在第二劑之後7天左右增加最為明顯。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04501/
Nature最新一期有關哺乳與新冠疫苗的相關討論(重點同上,建議打疫苗+繼續哺乳,有提到一些尚未發表的研究,結論跟前兩篇均類似)
COVID vaccines and breastfeeding: what the data sa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680-x?fbclid=IwAR2yQm9PdHDPPxhvOHwggz4nVHdBQwA2ddjsCs0EK6BnZ2lziaK5X4pZp88
最近實在太多私訊或留言來詢問新冠疫苗相關的問題了,我一併整理在這篇文章中,讓家長可以一次參考完畢。雖然新冠疫苗很新,但全世界有許多人,甚至全台灣目前已經有近20% 人口,一起接種了各種廠牌的新冠疫苗,等於是超大型的臨床試驗。疫苗副作用在所難免,但整體看來仍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若希望恢復一般日常生活,只要沒有禁忌症的民眾盡量接種疫苗,提高疫苗覆蓋率,是最能讓大家恢復生活的方式了。所以請大家輪到可以接種疫苗就去接種吧,有疑惑的部分都歡迎理性的討論,希望讓家長們都能知情後同意,認同自己與家人接種疫苗的選擇。
以下為最近家長提問與答覆:
Q1.1: 大寶或先生喝母乳,可以得到抗體嗎?
Q1.2: 請問奶量多少寶寶才可以擁有足夠抗體呢?感覺奶量越來越少,怕之後可以打時奶已經不多了
Q1.3: 請問除了正在授乳的嬰兒之外,若提供奶水給家中其他幼童是否也能同樣得到抗體?
Q1.4: 請問打完疫苗一個月後停止親餵,抗體會在寶寶的體內存在多久呢?
Q1.5 如果我想靠母乳給孩子們抗體,是不是就要一直持續哺餵母乳? 停餵後孩子身上就再也不會有抗體保護了嗎?
A1: 不論誰喝到母乳都可以得到抗體,但沒喝到母乳就沒有了~
不論奶量多寡,母乳裡都有抗體,所以持續哺乳可以提供寶寶抗體,就算部分哺乳也一樣,就是「有吃有保庇」的概念。
但若期待喝母乳有打疫苗的長期免疫效果就不實際了,除非大寶和老公「持續」喝到母乳才會有抗體,不然母乳中的抗體等消化吸收後就沒有了,頂多數小時到數天。
Q2: 國外有研究施打 mRNA 的疫苗確實可以透過母奶讓寶寶獲得抗體,但 AZ 屬腺病毒載體的疫苗,目前好像還沒有相關研究?
A2: 目前的確還沒有看到AZ疫苗在哺乳媽媽身上的直接研究,希望之後會看到,我也在持續查詢文獻中。
不過在各個族群都有打過AZ疫苗後,血中抗體增加的研究。基本上只要媽媽身體裡有的抗體,母乳中就會出現,這個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了。
所以不論接種哪一種疫苗,只要能讓媽媽體內產生抗體,母乳中就會有抗體提供給寶寶。
Q3: 請問媽媽注射完AZ疫苗,體溫輕微發燒,是否就無法持續哺餵母乳?
A3: 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請媽媽利用多喝水、多休息來緩解,有必要時服用止痛藥也可以,以上緩解症狀的方式都不影響哺乳。
常見的止痛藥如普拿疼、伊普芬等,並不影響哺乳。請媽媽依照原本方式擠奶或餵奶,刻意改變有時候反而手忙腳亂,更不利於休息。
疫苗的副作用通常是24小時之內開始,48小時內消退。若媽媽的發燒超過48小時未緩解,還是建議媽媽就醫檢查為宜。
Q4: 為了疫苗硬撐著餵到15個月了,看來結論就是要有保護就得持續餵,不知道這個疫情什麼時候被控制住,才能夠退奶啊?
A4: 媽媽你好: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哺乳會慢慢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也總有一天會離乳,為這段日子劃下句點。
母乳提供寶寶抗體當然很重要,但這也是媽媽自己的生命歷程,希望媽媽不論選擇哺乳/擠乳/離乳,都是自己開心自在的想法與決定。
如果是因為疫情感覺逼著自己選擇繼續哺乳或擠乳,不妨跟泌乳顧問聊聊,找出不同的可能性,將哺乳融入生活;或是試著調整目前方式,將哺乳擠乳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負擔,讓自己也享受這段哺乳擠乳時光~
希望媽媽將來回頭想起這段日子的時候,除了記得自己給了寶寶很珍貴的抗體,也享有一段有點辛苦卻感到甜蜜的回憶喔^_^
Q5: 家人問我媽媽吃什麼都會進而影響到乳汁的改變跟品質,還反問我媽媽吸毒餵奶不會影響給小孩嗎?疫苗是病毒是從哪裡轉為抗體?他們說要打疫苗就要離乳,打這麼危險的疫苗為什麼還要繼續餵奶?
A5: 有關新冠疫苗的原理、安全性與各種分析,已經有非常多很棒又很新的整理,我把自己看過,覺得很推薦的都列在這裡,歡迎大家參考。
喜歡影片版的: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不用我介紹,大家都看過了)
https://youtu.be/1rs9dY1b7jk
喜歡文字版和podcast的: 林氏璧醫師給長輩的AZ疫苗懶人包(更不用我介紹了,TMI: 林氏璧醫師是我同學喔! )
https://linshibi.com/?p=39590
純文字版: 臺大醫院的新冠疫苗QA 整理, 資料很新也很完整,適合專業人員參考 https://gdoc.pub/doc/e/2PACX-1vRonbj6D3bX0UU1mTTjQO8u5iynhDUg-8d0Rf8qnKcNCS5o3sirFqF6fSh6Jc5YKYyNFNi9jRhpw3VD
簡報版: 大林慈濟醫院PPT版本(將內容整理為圖表,縮短閱讀時間)
http://dl99.tzuchi-healthcare.org.tw/tchw/pdf/COVID-19%E7%96%AB%E8%8B%97%E6%87%B6%E4%BA%BA%E5%8C%85%E8%B3%87%E8%A8%8A%E5%A4%A7%E5%85%A8.pdf
回到媽媽的提問,家人想要的是你對疫苗的說明? 還是想要將手伸進你的生活,影響你如何哺乳/何時離乳/是否接種疫苗的決定?
家長要不要被影響? 要怎麼面對身邊的不同意見? 請記得: 這些不同意見絕對不只與哺乳有關,還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育兒方式或選擇都會出現~~
要說之以理? 拋諸腦後? 陽奉陰違? 以拖待變? 溫柔堅持? 相信每個人每個時間的應對方式可能都不一樣
所以媽媽的問題對我來說並非疫苗相關,而是如何決定自己哺乳生活的常見困境,歡迎參考之前的文章
<我的哺乳我決定> https://www.facebook.com/drmaoibclc/photos/7107282232630421
終於寫到一個段落了,希望讓家長們對接種新冠疫苗更有信心,也對持續哺乳的決定更有自信,持續享受哺乳育兒生活! 歡迎大家討論分享喔!
最後請加入社團「享受哺乳開心育兒」,大家互相支持分享,讓自己的哺乳生活更開心愉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4694999643443/
圖片來源: 吉卜力 來自紅花坂
#COVID19疫苗與哺乳
#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喬依哺育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享受哺乳開心育兒
伊 普 芬 止痛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401紐約時報
*【雷根總統執政40年後政府終於能有所作為】
雷根總統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曾宣布:政府不是解決我們問題的辦法,這個政府是有問題的。40年過去,拜登總統宣布了國家基礎建設計劃,不只是大型基礎建設,還有電動汽車 充電器 人工智能和社會工程學領域,將投入2兆美元,要展現政府可以做私人企業無法做的大建設。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31/us/politics/biden-infrastructure.html
*【拜登稅收計畫挑戰共和黨的經濟增長模式】
拜登總統雄心勃勃的企業加稅計畫,不僅扭轉了前任推動的大部分改革。它還提供了一個不同的願景,使美國更具競爭力,以及制定新法案。2017年,當總統川普和共和黨國會重新修訂稅法時,大部分福利都流向了最富有的美國人,企業稅率和投資利潤都較低。支持者認為,指導原則是,削減對公司和投資者的稅收將鼓勵企業擴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每個人創造更多財富。相比之下,拜登政府所提,提高美國競爭力和促進經濟增長的最佳方法是提高公司稅,以為交通,寬帶,公用事業等領域的大量投資籌集資金。商業人士普遍支持將資金投入基建的想法,但對提高企業稅的作法仍然表示反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31/business/economy/biden-tax-plan.html
*【川普稅務調查展開】
曼哈頓檢察官傳喚川普集團首席財務官個人銀行記錄。Allen H. Weisselberg在這一關鍵職位已任職數十年,他可能掌握著檢方針對前總統及其家族企業提起刑事訴訟的關鍵。如果檢方在其個人財務狀況審查中發現不當行為,則可能以此向其施壓。據信,檢方還向Allen H. Weisselberg詢問了他和他的家人曾經收受川普贈送禮物的情況。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31/nyregion/trump-vance-investigation.html
*【在反亞裔襲擊中被捕的男子曾因殺害母親而獲得假釋】
曼哈頓亞裔襲擊事件嫌犯被捕。38歲的Brandon Elliot是一名無家可歸流浪漢,曾在20年前殺害自己的母親。他在周一對一名菲律賓移民襲擊時,仍處於保釋期。其暴力行為導致受害者骨盆骨折,身體多處挫傷。檢方表示,他將以仇恨犯罪被指控,最高將面臨25年監禁,以及違反保釋條件的其他後果。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31/nyregion/brandon-elliot-asian-attack-nyc.html
*【面對襲擊和仇恨,第二代亞裔移民如何保護父母】
隨著針對亞裔美國人的襲擊事件日益猖獗,許多成年二代移民正努力保護父母免遭傷害。他們努力克服代際和文化鴻溝,以各種方式與上一輩進行有關種族和暴力的對話。
https://cn.nytimes.com/style/20210331/asian-american-hate-racism/
*【佛洛伊德案庭審進入第三天,檢方出具新影片】
檢方播放了一段來自另一名在場員警的執法鏡頭捕捉的畫面,以警方視角更深刻地還原了案件現場:員警一開始就拔出了手槍,這令佛洛伊德情緒激動並開始哭泣;在他已經戴上手銬、尖叫著說自己有幽閉恐懼症時,仍被員警大力壓制。影片播放時,佛洛伊德最小的弟弟也在場。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3/31/us/derek-chauvin-trial-live?_ga=2.217368150.1988148611.1617071151-1305779676.1608620621
*【H&M回應新疆棉事件:希望重獲中國消費者信任】
該公司在聲明中指出,希望成為“中國和其他地區負責任的採購商”,“正在積極開展下一步的材料採購工作”。作為全球第二大時尚零售商,該品牌目前在中國已關閉了約20家門店。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31/business/hm-responds-to-a-firestorm-in-china-over-xinjiang-cotton.html
*【白宮指責中國阻礙WHO疫情溯源調查】
白宮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對WHO和中國科學家聯合發佈的報告提出質疑,稱其缺乏關鍵資料,僅能說明部分情況,並呼籲北京提高“透明度”,提供更多有關2019年底疫情首次爆發時的資料。同日,美國與澳洲、英國、加拿大、以色列和日本的官員共同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對新冠病毒的來源進行“透明且獨立的分析”,且不會受到“不適當的影響”。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30/world/white-house-who-china.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嬌生幾週前因工人誤將兩種冠狀病毒疫苗混合在一起,污染了多達1500萬劑疫苗,並迫使監管機構推遲對該工廠生產線的授權。
#法國實施第三次全國封鎖。隨著該國感染病例激增,新冠死亡總人數逼近10萬人,總統馬克洪宣佈了封鎖措施。全國各地的學校和非必要運營的企業將關閉,國內旅遊被停止,人們的戶外活動範圍將被限制在距家六英里以內的地方。封鎖措施將於週六生效,為期四周。
#輝瑞-BioNTech Covid疫苗在12至15歲的青少年中非常有效,甚至比成年人更有效。
#研究顯示,大流行期間有更多孕婦死亡,死產急劇增加。
#懷俄明州宣布,至少16歲的居民現在有資格在該州接種Covid-19疫苗。新墨西哥州,南達科他州,賓州,華盛頓州和肯塔基州也加入。
#去年當冠狀病毒在紐約消退時,州長古莫還計劃出一本書,記錄他成為抗疫英雄的事蹟,同時卻掩蓋了養老院的死亡情況。
#威斯康辛州法院撤銷了該州戴口罩規定。
#冠狀病毒大流行給洛杉磯的學生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使將近三分之二的幼兒園學生失去了學習閱讀所必需的技能,並且大約有40,000名高中生有可能在未來四年內不及早畢業。
#隨著病毒病例激增和齋月臨近,土耳其禁止聚會。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Dana Spinant表示,將盡快分發疫苗,目標是到7月能覆蓋70%的歐盟人口。該委員會是歐盟的執行機構,負責訂購疫苗。該委員會表示,預計在夏季之前將再提供3.6億劑疫苗。迄今為止,只有大約11%的歐盟人口接種過一次疫苗,英國為46%。
#2月份,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了一項試驗,志願者在其中接受了一定劑量的Pfizer-BioNTech疫苗,然後接受了一定劑量的阿斯特捷利康製劑,反之亦然。本月,研究人員將開始分析受試者的血液,以觀察混合搭配法的效果。隨著越來越多的疫苗獲得批准,研究人員正在測試其他組合。其中一些正在臨床試驗中,而其他一些目前正在動物中進行測試。
#聯邦衛生研究人員周三報導,Covid-19是2020年美國第三大死亡原因,可取代意外傷害,僅次於心臟病和癌症。
#第一夫人Jill Biden訪問加州一處疫苗接種中心,並為農民工施打疫苗尋求支援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3/31/world/covid-19-coronavirus
*【俄羅斯稱是全球首個批准針對動物的新冠疫苗的國家】
俄羅斯國家獸醫部門表示,該機構開發了一種用於動物的疫苗,以避免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類,或在動物中產生變異。改疫苗將可以被用於毛皮動物農場或為寵物貓狗接種。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31/world/europe/russia-covid-vaccine-animals.html
*【塞爾維亞稱讚中國公司為救星,但當地人付出了代價】
塞爾維亞政府對中國企業提振當地經濟的做法表示歡迎,但不少人開始質疑中企對環境和政治產生的影響,更有批評人士認為一些公司正在幫助塞爾維亞政府令民主自由倒退。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331/serbia-chinese-companies-pollution/
*【納瓦尼獄中宣佈絕食】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表示,在與自己選擇的醫生會面、獲得適當的治療之前,將絕食抗議。此前,納瓦尼稱自己在獄中病情惡化,背部和腿部劇烈疼痛,但獄醫僅提供布洛芬藥片止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31/world/europe/navalny-hunger-strike-prison.html
伊 普 芬 止痛 在 醫師。娘(隔壁張太、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快回去了臨床都忘光光趕緊來讀書哦之心得報告]
退化性膝股關節炎(Knee OA)非手術治療-最新實證醫學報告
Ref.: http://newsroom.aaos.org/…/non-surgical-treat-of-knee-osteo…
美國骨科醫學會(AAOS)對退化性膝股關節炎(Knee OA)的非手術治療,分析多篇文獻,比較了acetaminophen(普拿疼); ibuprofen(伊普洛芬); intra-articular (IA) or joint injections of cortisone(關節內注射類固醇);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hyaluronic acid (玻尿酸療法);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例如 naproxen, celecoxib, and diclofenac);以及安慰劑組。
這篇專有名詞有點多,請先看注釋再看結論:
1. 這裡的功能指的是「走路能多遠、爬樓梯的能力、會不會痛」
2.Naproxen、Ibuprofen、Diclofenac、celecoxib皆為非類固醇消炎藥,口服為主。
Naproxen常見商品名如Naposin CR「能百鎮」。
Ibuprofen常見商品名如「博芬」、「益普芬」、「伊普」。
Diclofenac常見商品名如 Voltaren SR 「服他寧」, 或是 Voren supp.「非炎塞劑」小兒常用的塞劑退燒藥物。以及廣告常見的
含有「大顆粉圓」(英文翻譯成台語)的止痛貼布。
Celecoxibt常見商品名為希樂葆 「Celebrex」
單就緩解疼痛而言,短期內最有效者為類固醇關節注射。其他的包含伊普洛芬、PRP注射、非類固醇消炎藥(Naproxen跟Celecoxib)。
單就功能上改善而言,效用最好的是非類固醇消炎藥當中的Naproxen ,其次是Diclofenac、Celecoxib、Ibuprofen跟PRP注射。
綜合評價疼痛緩解與功能改善最有效的是非類固醇消炎藥(Naproxen),接下來依序是類固醇注射、PRP注射、Ibuprofen跟celecoxib。
玻尿酸注射在緩解疼痛跟功能改善上都沒有排上前五名。其中有12篇報告亦提及玻尿酸注射跟安慰劑效果沒有顯著差異。
補充註記:
坡尿酸注射對於疼痛緩解跟功能進步,雖然evidence都不如其他(NSAID 類固醇注射 PRP...等),但是其效用是增加關節潤滑程度,只是機轉並不是完全瞭解。
另外這篇meta analysis在評估時 Ibuprofen特別另外提,其他的不管cox 1 cox 2通通歸成NSAID一類,是因為在美國Ibuprofen是櫃台用葯很方便,而其他均為處方用藥不方便又貴,所以效益分開評估。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需要再評估藥物造成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是本身已有心血管疾病或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者(三高、代謝症候群)
請注意、這一篇講的是“非手術治療”,無關乎預防疾病發生或嚴重化的保養。所以關於葡萄糖胺它完全沒有提及。
關於葡萄糖胺的爭議,這裡有很棒的解釋只是有點長要花點耐心看完:
https://www.medpartner.club/glucosamine-osteoarthritis-tre…/
這篇美國骨科學會發出的指引,目的是希望當大家因為膝蓋退化的問題求診時,能夠更瞭解各種非手術治療,才能完整的跟主治醫師溝通並選擇自己最適合的療法。
附錄:
Naproxen商品名:https://www.tcdruginfo.com/My%20Webs/Naproxen.html
Celecoxib 商品名:https://www.tcdruginfo.com/My%20Webs/Celecoxib.html
Ibuprofen商品名:https://www.tcdruginfo.com/My%20Webs/Ibuprof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