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Taiwan
英布蕾 / 英布蕾套餐 / $175
美味程度:🌕🌕🌕🌕🌑
環境衛生:🌕🌕🌕🌗🌑
服務態度:🌕🌕🌕🌕🌑
再訪意願:🌕🌕🌕🌗🌑
🗺 104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370號一樓
🚇捷運南京復興站8號出口
☎️ (02)2716-0208
⏰11:30-19:00週日公休
🍽2021.04.08到訪用餐
💡補充💡英布蕾套餐$175的套餐包含了任$99的捲餅、$55元主廚湯品、$50大杯飲料,這次點了兩份套餐,另外加點起司醬薯條和天然優格熟成厚煎餅,捲餅分別選了紐約客起司牛和希臘炭烤牛,裡面包含了牛肉、生菜、番茄、還有薯條,整份吃起來很有飽足感🥰!牛肉是使用澳洲牛五花,有明顯的炭烤香味,而他們的捲餅是使用優格,並經過18小時長時間的發酵,餅皮不會薄,吃起來偏軟像麵包的口感,不會有優格的酸味,還蠻Q的!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希臘炭烤牛,它的醬汁是使用希臘優格作成的,加了蒔蘿、義大利香料、黃檸檬,整體吃起來比較清爽✨湯品分別是巧達濃湯和田納西蔬菜牛肉湯,裡面的料都蠻多的!巧達濃湯的奶味明顯,然後勾芡不是使用太白粉而是麵粉,因為這樣外帶回家吃才不會凝固,老闆非常用心❣️飲料則是新英格蘭餐茶和水蜜桃冰茶,餐茶是使用錫蘭、阿薩姆、伯爵三種茶葉去做調配的,喝起來有點果香,而是使用自家熬的冰糖去調整甜度,所以不會太甜,水蜜桃冰茶甜度固定,比較甜,尾韻會帶點酸味,喜歡甜的口感的人可以喝喝看水蜜桃冰茶🍹這樣的異國料理價格相對平價,內用座位雖然不多,但是可以外帶也有外送的服務,對於時間不多的上班族👩🏻💻們非常適合!手裡直接握著午餐方便又可以吃飽飽😋
#4foodie #4foodie南京復興站 #南京復興站美食 #台北美食 #taipei #台灣美食 #台北午餐 #捲餅 #外送美食 #台北下午茶 #中山區美食 #中山美食 #英布蕾 #4foodieintaipei #4foodieforfoodie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copyrights reserve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
休伯納捲台北 在 無法停止的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席捲韓國的麵包 台北也吃得到惹😌
📍東橋商店
👁🗨爆漿黃豆麵包$55
店內新產品 真的超爆漿 內餡黃豆鮮奶油濃郁不甜膩 搭配底層的紅豆泥 增添風味 外層要小心食用因有黃豆粉 千萬不要吃太大口 否則會嗆到唷~
👁🗨巧克力核桃$60(迷你款)
自製的甘納許 還未入口前就有淡淡的巧克力香 很誘人 吃起來口感不會乾口 巧克力的苦甜感 剛剛好 配著茶享用 簡直完美!
👁🗨東橋一號$60(迷你款)
這款是店內人氣最高的 粉色外型可愛破表 裡頭是是草莓內餡和奶油乳酪 酸甜滋味還帶點奶香 非常順口啊!
👁🗨伯爵紅茶$65
伯爵茶香濃厚 整體甜度剛好 麵包部份也很有彈性 裡面有些許的蔓越梅 增加口感~
👁🗨東橋巧克力$299/3個
現在店內還有巧克力禮盒 趁著情人節前夕快去買起來給另一半吧!樣子都很繽紛少女心唷~
-
🕗Am11.-Pm8.
❌週三公休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105巷3-1號
☎️0913-997-509
🔍IG:「 東橋商店 」
- @ 東橋商店
休伯納捲台北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作者: 胡方翔 (醫師,管理學、法律碩士,目前就讀政大勞工所碩士班)
去年(104年)6月27日晚上,北台灣發生了史上最大的粉塵爆燃災難事件,近500名燒燙傷病人送醫,其中須要入住燒燙傷加護中心的重症病人超過200人,最終造成15人死亡。除了醫療機構過度負荷,雙北市有39間醫院近千名休假醫護被緊急召回,因為人力仍嚴重不足,召回者加班連續工作總時數甚至超過每天12小時。
今年(105)2月農曆小年夜,南台灣發生大地震,造成維冠大樓倒塌,以及過年期間流感爆發盛行,皆短時間產生大量傷病患湧向醫療機構,使現有醫療人員工作過度負荷。過去因長期醫護人員不足而關病床病房的醫院也捉襟見肘,病人在急診等候住院的時間更顯著拖長,尤其是週末假日期間,醫院急診更是爆量。4月底,醫改會與立委皆召開記者會,要求診所醫師週日必須看診,以提供便民醫療服務,殊不知藥師與護理師依《勞基法》在假日皆休假,診所不但要以加班費與補休來聘人,甚至想出錢也找不到人,因為休假與生活已經是一般民眾的基本權利,否則「一例一休」與「兩例」又何必斤斤計較?但一般民眾與立委,顯然不認為醫師有休假權。
5月3日,新任的衛福部長送出勞動節大禮,在記者會宣布要在2020年把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5月27日在瑞士的世界衛生大會(WHA,World Health Assembly)上,林部長公開演講介紹「中華台北」健保制度時再次加碼,向國際承諾要將我國所有受雇醫師(Employed Physicians)納入《勞基法》。
5月23日,骨科鄒醫師前往宜蘭大學駐診,在校內被故障電梯夾擠身亡,因為醫師沒有法定勞工身分,恐怕又得走奇美蔡伯羌醫師過勞致殘案的訴訟老路,交由司法認定,纏訟經年;過去數年,許多專家學者及醫界前輩,也曾對醫師納入《勞基法》提出正反意見與疑慮。這些醫療時事,在在凸顯出台灣醫療勞動問題。
▋醫療業的惡性循環
自部長政策拍板後,理應大致塵埃落定,確認未來4年新政府衛生主管機關對醫師勞動保障的施政方向,正朝向分階段將全體受雇醫師納入《勞基法》規劃的方向走去。但近月來,質疑醫師納入《勞基法》的聲浪甚囂塵上,甚至於風向轉往醫師勞動權納入《醫療法》修法。醫師勞動人權保障,《醫療法》或《勞基法》究竟何者為宜?應予探明。
過去,醫師為自由業,擁有充分專業自主,多不自認勞工,仍停留於勞動權是「藍領」勞工的刻板印象,殊不知律師、會計師、教師與經理級專業「白領」勞工,早就納入《勞基法》多年,甚至所有的27類《醫療法》的法定醫事人員,也僅排除醫師,顯見醫師自身對勞動人權認知不足。
另一方面,台灣醫師的工作已今非昔比,於民國84年全民健保開辦後,民眾就醫門檻低,醫療可近性高而負擔輕,就診行為習慣改變,一有不適便前往就醫,把醫療視為消費服務業,稍不順意,便出現言語與肢體暴力,甚至以官司相逼,使得醫療需求質量不斷增高、醫師工作負荷加重;但在總額給付制度下,診療量增加卻反而稀釋了給付醫院金額點值。因此醫院在經營管理因素考量下,減少人力與其他成本支出,並將營運重點著重於給付或盈餘利潤較佳之科別或部門,醫師的績效薪資隨點值浮動而下滑。而在醫管與財務雙重掛帥下,醫師專業自主早被扭曲侵蝕,對醫師從業環境帶來莫大之衝擊。
總體醫療環境惡化,醫療人力的流失,醫師超時、超量工作情況日益加劇,過勞工作、薪資待遇壓縮等勞動條件卻保障不彰,醫療糾紛與高額賠償金增加,職場暴力事件頻傳,醫病關係更為緊張,也使得醫師不得不採取「防禦性治療」之醫療行為。去年(104)衛福部力推的醫糾法草案,將醫糾補償責任最高7成轉嫁醫界,引起極大爭議而暫緩,最近又死灰復燃……。以上種種因素,導致醫師從業環境變得更加艱困,人員脫離勞動市場,醫療人力加速流失,醫師更易過勞與捲入糾紛,儼然形成惡性循環。
▋醫療法與勞基法的平衡,是下一個重點
就受雇醫師的立場,當然期待能獲得渴望已久的保障;但從醫院經營者角度也當然不希望因此增加勞動成本,導致難以經營的窘境,呈現兩難的賽局現象。鑒於醫護工作者勞動的特殊性明顯超越其他行業,尤其醫療行為與病人的健康結果息息相關,醫療從業人員要求高強度的專業倫理標準,所以醫護工作者肩負著提供適當醫療服務、且需確保一定品質與安全的責任,身心壓力巨大。健保支付制度是主導台灣醫療產業經營策略的重要依據,對醫療產業經營模式、民眾就醫與醫師醫療行為造成決定性影響,在總額預算支付制度之下,醫院的服務量與費用皆限制在一定範圍內,使得經營者必需採取各項成本的控制與人事縮減。佔經營成本最大宗的人事費用在此背景下首當其衝,受雇者被中間剝削、勞動條件惡化,醫療照護品質當然也受影響,醫事人員的勞動保障已迫在眉睫。
台灣健保制度最接近英國的公醫制,卻不將醫師納為公務員,又兼具德日的社會保險性質,卻偏向社會福利,更特殊的是又放任病人就醫自由,幾乎無所管制。病人需求端與醫療產業競爭竟採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健保支付制度卻採共產主義管制經濟,諸多矛盾,存在其中。
《醫療法》與《勞基法》的最大扞格,在於《醫療法》是「責任制」而《勞基法》是「工時制」,而「責任制」正是血汗與過勞的根源,無限責任,無盡血汗,難道過勞與剝削,只是廉價健保宿命?也有人認為,《勞基法》適用於製造業,不適合服務業;但根據國內外法律可知「從屬性」為成立勞動契約之要件,醫師受雇於醫療院所,受指揮監督下付出勞力,則從屬之特性已無疑義,應成立僱傭關係。況且,《勞基法》是以勞動人權立法,斷無製造業與服務業基本人權有差別的道理,縱使兩者的產業或職業特性有異,只須要在施行細則給予細緻化規範即可。至於醫師職業特殊性,也有《醫療法》特別法可以專門處理,並無重大困難,毋庸差別處遇。
目前醫師職業工時現況確實無法完全適用現有《勞基法》,惟其主因乃係醫師現有勞動條件保障不足、工時制度尚未完善,因此應須先將醫師納入《勞基法》以改善惡劣的醫療勞動環境,而非堅拒納入放任血汗,並應針對其職業特性配套《醫療法》增修人力配置規定,以完善措施建構專業責任制,確保醫師得到合理之保障來符合《勞基法》。而最關鍵的衛福部長已依據蔡總統政見的醫療政策白皮書政治宣示,也公開向世界承諾,全國自此應一致積極朝向受雇醫師納入《勞基法》的方向規劃,必然要《勞基法》與《醫療法》搭配,醫療血汗暗黑時代終現曙光。
醫師勞動人權保障,《醫療法》與《勞基法》皆為必要,須雙軌並行,且以《勞基法》勞動人權為基礎,配合《醫療法》修法加入人力專章,以調適「責任制」與「工時制」的落差。受雇醫師納入《勞基法》成為全民共識之後,台灣醫療困境已邁向後勞基法世代,將以團體協商為中心,《健保法》也將不得不正面回應勞動法的巨大變革。
醫師納入《勞基法》,就是台灣醫療改革的開端,能否避開其他國家面對醫改的陣痛期,迎接第3代健保的重生,有賴政府、醫界與社會各界的集體智慧。不可諱言,醫師納入《勞基法》必然有利有弊,如何興利除弊,不僅要找出問題,更應提出可行解決方法。我認為應該立即公告醫師納入《勞基法》的期程,讓醫界全體動員起來,並在9月立法院會期優先增修《醫療法》配套,在醫師納入《勞基法》保障之後,醫師勞動人權意識終將覺醒。
休伯納捲台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防疫
─────
瘟疫來襲,宅在家讀書最安全了對吧。
你知道有哪些好書特別適合瘟疫時期來讀嗎?防疫措施可以嚴厲到什麼程度?可以直接下令讓酒店說停業就停業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於肆虐中國後,COVID-19現在幾乎已攻陷地球,當然,台灣也守得辛苦。
為了防疫,我們迎來了許多「不自由」──全民都減少了外出時間;
而萬一你從國外回台,還得先居家檢疫14天。
非常時期,多數人都能體諒這些嚴格的防疫措施;
但話說回來,這些限縮人民自由的防疫措施究竟可以「嚴厲」到何種程度呢?
舉例,現在只要健保卡一刷,我們許多出入境記錄就無所遁形;
因為為了防疫,疾管局和移民署已達成資料交流的共識。然而,等到瘟疫過去,這會改回來嗎?
類似情形不僅於此──就在這兩天(4月10日),政府發佈了全國酒店和舞廳全面停業的命令。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餐飲與KTV,不也同屬「在密閉空間中密切接觸」的行業嗎?只下令酒店與舞廳停業,難道沒有歧視色情行業之嫌?
可能的理由是,餐飲與KTV不易造成相關人員隱匿行蹤;而如果你上過酒店,確實較有動機隱瞞此事,進而導致防疫破口。
畢竟被隔離不會少你一根汗毛;但要是引爆婚姻危機,可就代誌大條了啊。
這好像也有道理。如此說來,是否我們反正一律乖乖「順時中」、聽政府的話就好了呢?
會不會長期讓渡了自己的自由,順民做成習慣,有天就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了呢?
伊格言說,所以瘟疫時期,我們該來讀讀這本有趣的小說──法國作家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llebecq)的《屈服》。伊格言如此形容這本書:
米榭‧韋勒貝克依舊是米榭‧韋勒貝克──他還是那個右派;那個一臉滿不在乎,同時引爆法國人極端喜愛與反感,據說「書賣得跟小麵包一樣好」的挑釁者。這次他同樣狠毒無比,既尖酸刻薄,又不懷好意地誘惑包括他自己在內的西方知識份子白男:乖,你去信伊斯蘭教,讓你娶四個老婆好不好?
看看韋勒貝克的樣子──是不是覺得幾乎可以從臉上看見他的桀驁不馴呢?
沒錯,《屈服》這本書的故事背景,就是假想西元2022年親伊斯蘭教政黨席捲法國,取得政權,將法國全面改造為伊斯蘭國家。
對於不信伊斯蘭教、崇尚個人主義的我們(以及絕大多數西方讀者)來說,讓伊斯蘭教成為國教聽來似乎有些恐怖──絕對比為了防疫把自己的自由讓渡給政府來得恐怖一百倍。
對,如果你的職業是大學老師,你甚至可能失去生計──因為依照規定,教師必得是伊斯蘭教徒;
你必須皈依真主,才能繼續任教。所以我們的小說主角,大學教授弗朗索害怕極了。
結果呢?結果完全出人意料。
你以為社會會變得保守又不自由──沒錯,在某些方面(例如女性衣著),社會確實變得極端保守;
但另一方面,由於來自中東伊斯蘭教國家的鉅額金援,教師與知識份子們都意外獲得高薪。
更爽的是,弗朗索居然發現,天啊,他可以娶四個老婆!
韋勒貝克如此描寫社會風俗的變化:
有錢的沙烏地阿拉伯婦女白天罩著密不透風的布卡,到了晚上搖身一變成了天堂小鳥,束著緊身馬甲,穿著鏤空胸罩,多彩蕾絲丁字褲上綴著水鑽;和西方女子完全相反。西方女子白天為了社會形象穿著有品味、性感,晚上回到家整個垮掉,累得放棄一切魅惑的打算,穿上休閒鬆垮的家居服......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rCuCLTitt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