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人生》(Nomadland)趙婷2020導演
電影其實無甚出奇,但只「誠懇平實」便足以動人,而此片竟可拿下本屆奧斯卡三項大獎以及威尼斯金獅獎,可見現代人類社會與此四字距離有多遠了!
說來所謂的「游牧族」不是首次出現在大銀幕上(只是成為電影主題應是首見),前不久在某電影頻道見到休葛蘭及珊卓布拉克合演之《貼身情人》(Two Weeks Notice),連美前總統川普當年都曾在此片客串入鏡過(演他自己,一個房地產奸商),其中有一情節:珊卓布拉克有急,然於長排堵車車陣中找無廁所,她的老闆休葛蘭急忙敲打一輛大型家庭露營車的車門,商借車上廁所一用,當珊卓布拉克順利如廁之時,這位建商家族出身的富家子弟休葛蘭在車上只能與那家人閒聊兩句,記得好像是問「府上何處?」,結果這家四口(一對夫妻、兩個兒子)卻是「游牧族」、「無屋者」,四海為家,頓時讓休葛蘭好生尷尬。當然這是故意設計的情節,在《游牧人生》中的 「游牧族」似乎並沒有「整個家庭」這種案例,多是單獨的個體,年齡也偏大。
我自年輕時看過《逍遙騎士》(Easy Rider)以來,就一直頗嚮往那樣在美洲大陸上騎機車自由徜徉的生活想像,還曾暗自下定決心如果此生「無望」,就將所有財產集中,到美國弄輛機車,四處遨遊,至死為止。後來因緣際會開了書店,之後受邀上大砲春節目受訪,還把如此天真的「人生終極方案」在節目上說了出來,每每思之都自覺羞慚;及至年紀愈長,想法愈偏向《游牧人生》那樣的生存方式靠近,或許最後會縮減成不過是尋得一個自己可以滿意的「死所」罷了。
至於導演趙婷,我認為她2017年拍的《重生騎士》(The Rider)早已值得這些獎了,而也是因此得遇法蘭西絲麥朵曼,有她的加入才使得一切變得更加可能!
休葛蘭家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夜.語錄.埃及法王遊行》
* 如果我對雲說話,千萬不要見怪,城市就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生活的地方。—-梭羅
* 月亮的鐮刀在深秋的夜晚割倒花朵,而所有花朵都在無窮的渴望中等待月亮親吻。
——索德格朗《月亮》
* 當記憶的花園逐漸荒蕪,一個人會開始珍愛最後殘存的花草。為了不讓它們枯萎,我從早到晚灌溉澆水,悉心照料。因為怕忘記,我回想,再回想。——奧爾罕·帕慕克
* 大多數引起人的不幸、痛苦、絕望、羞辱、逆境的真正原因並非是人性中的惡,而是簡單的惰性。—-馬洛伊·山多爾《草葉集》
* 熱愛書吧,它會使你的生活變得舒暢愉快,它會幫助你辨別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別人和自己。
—— 高爾基
* 友誼意味著兩個人和世界,然而愛情意味著兩個人就是世界。在友誼中一加一等於二;在愛情中一加一還是一。—-泰戈爾
* 處理人間事務時粗線條即可,不必過分深究。世間萬事萬物,總存在太多彼此矛盾的方面和各不相同的形式,考慮多了,反而迷茫。—-蒙田《蒙田隨筆》
* 我已成為過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過是我往日的記憶殘片。我心目中最寶貴的東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壽終正寢。我只是按照過去的記憶坐臥行止。—-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 有時候,壓力太大反而會導致一事無成。你應該去精進那些自己擅長的事情,不要試圖讓一切十全十美。—-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
* 小羅斯福差不多十五歲左右,父親覺得兒子自學得差不多了, 才把他送到麻州Massachusetts的格羅頓學校Groton School。
這是美國人教育小孩的方法:小時候讓你人格、個性自由發展,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記憶,然後到了一定年紀,要求你過自律的生活,開始嚴格的離開父母親,離開這個家,不可以過安逸的日子。
格羅頓學校非常著名, 所有想要上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大概都會先去念這家寄宿學校。小羅斯福開始接受所謂正規的學校教育,而且必須離開他的父母親。母親莎拉當時在日記裡寫:「我一方面拂去他收集的鳥類標本灰塵,看著他行李已經打包,還在河裡游泳。我懷著沉重的愁情,我知道必須跟我的寶貝兒子離別了,我很難過。」
小羅斯福在格羅頓學校裡總共待了四年。在這四年裡,他跟校長建立很好的友誼。學校基本上是非常斯巴達式的教育,住宿的校舍一點都不豪華,相當的簡陋,房間跟房間只隔著窗簾,根本沒有門。小羅斯福的學校房間大概只有他原來自己家裡房間的十分之一,疏疏落落的放一些家具。他每天早上七點起床、七點半吃早餐、八點十五分朝會、上課、中午休息用餐、上課、運動,晚餐時間要穿著整齊做晚間禮拜,接著晚自習──這就是格羅頓學校的一天作息。
課程裡有非常密集的古典課程,我們看他第一年的紀錄,他修了拉丁文、希臘文、幾何、英國文學作文、古代史、科學、聖經研究︙︙我之前提到,他的成績向來不好,在這裡也一樣,就拿B。不過,老師對他的評語已覺得他聰明、好學,成績不是頂尖,鋒頭沒有很健,踢得一腳好球──這是同窗對他唯一留下的印象,他的同學做夢也沒有想過他會成為美國總統。因為家族影響力的關係,一九○○年他還是進入哈佛大學。
有一張小羅斯福油畫像是在他進哈佛大學時畫的,現在掛在羅氏宅邸,非常的帥,像電影明星休葛蘭Hugh Grant迷人。
那時的美國處於一個急遽變化的時代。二十世紀初,由於工業革命,全世界有數百種發明陸續問世,包括電梯、地下鐵、電話、汽車等,都在那個時候發明。
美國在這方面的發展尤其很快,當時的美國GDP總量已經超越英國。
現在很多美國人覺得:「噢!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工作被誰偷走?」其實我想告訴美國人:「請回頭看看你們當時的經濟怎麼發展起來。」當時的美國從農業轉成高度的工業化社會, 變成世界的經濟強國。西部拓荒已經結束,一八六○年時美國人口只有三千萬,到一九○○年是七千五百萬人。換句話說不只兩倍,是兩倍半,這兩倍半的人口激增主要來自於各地移民對美國的夢想,但是外來移民激增以後,城市自然擁擠不堪,衛生狀況很糟,財富分配不均衡。
四十年之內,美國人口從本來三千萬變成七千五百萬,可能四十年前來的移民也是落魄戶,過四十年之後他們的經濟狀況好一點了,但是看到新來的移民就覺得別人是落魄戶。
新人總被舊人看不起,每個人都會遺忘自己過去的貧窮。
我們現在談貧富差距,會說:「吉尼係數如果是多少多少,這個國家社會就會顛覆。」我為美國人、也為所有人回憶一下,當時美國1% 的公司占了全美製造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完全由少數幾個寡頭公司,壟斷全美所有的製造業。在這個時刻,美國工業大幅成長還有另一個原因,外來移民使勞工工資非常便宜,便宜到什麼程度呢?便宜到在磨坊、工廠裡頭工作的人,平均每日工資是一.五美元;女工和童工更低, 一個禮拜收入只有六塊錢:換句話說,一天大概只有一塊錢。
當時是沒有週休二日的,連禮拜天都不休息,所以一天連賺一塊錢都不到。
童工是整個美國二十世紀初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後來被稱作「國家的恥辱」,可是也因為童工工資很便宜,美國經濟才在二十世紀初大幅崛起。
那時美國有一百七十萬名低於十六歲的童工在工廠或農場裡工作,大部分是十四歲、十六歲以下的小男孩,還有很多是十歲或十五歲的女孩, 這些人工資就更便宜了。
全美國20%的男孩沒有上學,都在當童工。紐約市有三分之二的居民住在很髒亂、擁擠的地方──這就是一九○○年代經濟全面起飛的美國。
當時的貧富差距有多嚴重?現在我們說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很嚴重,1%的家庭控制全中國40%的財富,但你絕對猜不到,一九○○年美國是1%的人口──不是家庭──控制了全美90% 的財富。這就是當時的美國。
小羅斯福一九○○年進入哈佛大學,哈佛大學已經是全世界著名的名校,創校二五○年,是美國權貴子弟最熱衷的大學。他高中的時候體育成績還可以,到大學的時候也不行了。第一年參加合唱團,第二年開始對校園刊物有興趣,第三年就擔任《哈佛日報》的總編輯。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參加很多慈善團體的工作。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樣一個小孩在那個出生背景會注意到這些事情,可能是他在學校裡廣泛的閱讀,每天讀報紙。他發現美國財富太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他看到同年齡的男孩很多都在做童工,自己的日子卻過得這麼好。
他每次在父親的車裡,看到在馬路上發派報紙的童工,看到在馬路邊賣糖、賣吃的那些小孩,想想自己旅遊時所坐的豪華郵輪,就覺得很慚愧;這是他加入慈善工作的理由。
所以,一個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不見得需要經歷貧窮,心中有一種善良,才能讓他去關心比他窮困的人。
他在大學時主修歷史和政治,輔修英文。一個美國人為什麼要輔修英文?
不是因為他英文講得不好,而是他想讓自己的英文更漂亮,演講時更動人。這兩件事情使他後來從政,不論是當紐約州議員,還是成為美國總統的演說,還是宣戰時的演說,都成了經典演講。
他在哈佛大學的成績又如何呢?
比他高中的時候還爛,是C。
父親在他大一時去世了,留給他一筆財產。
在美國,父母不會一下子給你幾百萬美元的財產,都是用信託的方式,當時他一個月可以拿到將近五百美元左右,一年是約六千美元。當時很多學校老師年薪不過五百美元,他等於一個月可抵老師的一整年,生活算是相當相當的好,但他並沒有太揮霍。
他本來也可以成為媽寶。因為爸爸死了,媽媽生活沒有重心就搬到哈佛大學附近。同學就開他玩笑,說他是長不大的小男孩,但是他常常說:「我的母親對我的影響是什麼?就是如何對一個愛你的人Say no,你如何拒絕,而又不傷害他。」
所以,小羅斯福若與他人之間有一種特殊的交往能力,他認為是從如何應付他強勢的媽媽學來的。
他在哈佛大學的時候多次參加慈善機構的募款,自己也常捐款,替貧窮的機構當志工,比他花在學校上課的時間來得更多,這也影響了後來他的婚姻。大四的時候,他和他的一位堂妹擦出愛情火花,隔一年宣布訂婚,畢業後隔一年就在紐約市結婚;他的妻子就是後來美國最著名的總統夫人伊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他們交往的過程小羅斯福的媽媽反對得不得了,媽媽好不容易搬到哈佛大學附近,而且買了很漂亮的、當地一條叫Commonwealth 的大道上的一座豪宅,就是希望他能多結交波士頓名流,希望他開舞會。
可是,小羅斯福會應付他媽媽,說我在圖書館學習,其實他是去幫貧窮的孩子補習,還參與一些慈善機構工作。—-陳文茜《文茜說世紀典範人物》
《文茜說世紀典範人物》本書所有版稅收入全部捐贈台灣國際音樂家協會
🎉🎉3月26日已正式出版上市
📝博客來 https://reurl.cc/WE8ydD
📝誠 品 https://reurl.cc/L0QVd4
📝金石堂 https://reurl.cc/e9Vn9Q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埃及舉行盛大遊行,慶祝王室木乃伊遷入新館】4月3日,在埃及電影明星、歌手、舞者和衛兵的護送下,22位法老和古代王室成員的木乃伊在開羅街頭巡遊,從歷史悠久的埃及博物館搬到最近落成的埃及文明博物館(NMEC)。其中大多數木乃伊來自古埃及文明的黃金時代——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39年至公元前1075年)。此次搬遷的18位法老和4位王室成員中包括數位古埃及的王室名人,其中拉美西斯二世,通常被稱為「拉美西斯大帝」,被認為是《出埃及記》中提到的法老;還有哈特謝普蘇特,她是威嚴的領袖、傑出的建築大師,也是古埃及為數不多的女法老之一。許多埃及人期待著這次遊行,認為這是疫情期間難得的慶祝時刻,但也有人擔心木乃伊的遷移會帶來厄運。
休葛蘭家族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演員溫佛德.布藍理(Wilford Brimley)辭世,享壽85歲。他的代表作包括《突變第三型 The Thing》(1982)、《天生好手 The Natural》(1984)、《魔繭 Cocoon》(1985)等作。他以一張超越同齡人的老臉聞名,晚年經常被拿來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作為對照,成為網路迷因(meme)。
.
溫佛德.布藍理出生鹽湖城,他的父親是一名房地產經紀人,在三〇年代末期帶著他搬遷至加州。他在14歲便輟學,後來曾加入海軍陸戰隊,在阿留申群島服役。回美國本土後擔任過富豪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的保鑣,也陸續做過牧場工人、鐵匠等工作。在好友勞勃.杜瓦(Robert Duval)的邀請之下,當時提供馬蹄給影視作品的他,開始以臨時演員或特技演員的名義參與西部片,參與作品包括《大地驚雷 True Grit》(2010)。
.
而後以演員為業的他,第一部有顯著表現的作品是電視劇《華頓家族 The Waltons》(1972-1981)。但布藍理真正突破性的演出是參與電影《大特寫 The China Syndrome》(1979),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名核電廠工程師。一場為飾演其老闆的傑克.李蒙(Jack Lemmon)所辯護的戲,令他聲名大噪。《紐約時報》將當時幾乎名不見經傳的溫佛德.布藍理稱為「幾乎從珍.芳達(Jane Fonda)手中搶走《大特寫》結局的鬍子男」。
.
此後溫佛德.布藍理經常以畫龍點睛的角色出現在電影之中,包括同樣由珍.芳達主演的《惡意的缺席 Absence of Malice》(1981),在劇中飾演的角色是助理檢察官詹姆斯,戲份雖少,但卻非常關鍵。勞勃.杜瓦之後在主演《溫柔的慈悲 Tender Mercies》(1983)時,因為與導演布魯斯.貝瑞斯福(Bruce Beresford)不合,遂堅持好友布藍理必須與之一同主演。結果布藍理確實成了他最堅實的後盾。
.
八〇年代是布藍理演藝事業的巔峰期,除了上述作品,他還在《天生好手》中飾演一名棒球經理,後續並憑藉著經典驚悚片《突變第三型》的演出更為人所知。他在該時期代表作當然不能遺漏《魔繭》,在這部描述外星人之繭如何使一群老人重返青春的作品,時年約49歲的布藍理在劇中飾演老人主角群之一,但其實與之共同出演的資深演員皆比他年長約20歲以上,例如片中主角唐.阿米契(Don Ameche)演出時年約75歲,但兩人站在一起卻沒有絲毫違和感。
.
《魔繭》導演朗.霍華(Ron Howard)曾評價布藍理的演出,稱之是一名「脾氣暴躁、不易合作,但在表演上的直覺相當出眾的演員」,並透露有關他的演出多是即興創作。事實上,為了讓他更能詮釋該角色,化妝師染白了溫佛德.布藍理的鬍鬚,也在他臉上增加皺紋與老人斑。但也不能不否認,布蘭理本身看起來確實就非常「超齡」。
.
近年許多網友為了表達湯姆.克魯斯的凍齡程度,屢屢將當時屆齡五十歲的布藍理演出《魔繭》以及與克魯斯共同演出的《黑色豪門企業 The Firm》(1993)劇照來進行趣味對比,讓他莫名在網上竄紅。其實布藍理曾或許未必對此感到開心,他在1993年受訪時便曾埋怨道:「我從來不是男主角,從來沒得到過一個女孩,沒脫過衣服。我還得為那些比我年長25歲的人扮演父親。」
.
溫佛德.布藍理在八〇年代的另一項事蹟,是主演了桂格麥片廣告,使得他一時之間成為全美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之一。在九〇年代,布藍理演出過吳宇森的《終極標靶 Hard Target》(1993)等作,但也漸漸放緩發展腳步。他在《新郎向後跑 In & Out》(1997)中飾演凱文克萊(Kevin Kline)的父親後便表明離開好萊塢大製作,轉而演出獨立電影為主。
.
在21世紀開始,布藍理演出的少數知名作品是《名牌冤家 Did You Hear About the Morgans?》(2009),在劇中與休.葛蘭(Hugh Grant)有對手戲,雖然他曾公開批評這部電影是一部爛片。之後的他呈現半退休狀態,期間曾以歌手身分發行專輯,還曾參與世界撲克牌大賽。但他在2020年原訂也有演出的計畫,其實從來沒有正式離開表演崗位。
.
布藍理向來都以謙遜地態度看待他的事業,在2014年受訪時,他說:「我不能談表演,我對此一無所知,只是幸運地被錄用了而已。」
.
2020年8月1日,溫佛德.布藍理因腎病於猶他州聖喬治市的醫院過世。
.
.
(圖為《魔繭》劇照,圖右為當時年僅49歲的溫佛德.布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