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六號,我要趕著把手上15萬字的小說送出去參加比賽。
最近再趕著修改第六次做最後的錯字檢查與完稿。
#但這個事件關乎子女教育與人格培養
#而且這篇新聞事件真的很激勵人心,所以我就簡短說一下好了。
小時候,我們都念過一篇文章,子曰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簡單翻譯 : 君子不輕易與人鬥爭,要爭也是比賽射箭,雙方在互相行禮後再開始比賽,比完了雙方飲酒慶祝,這就是君子之爭了。)
這麼有風度的事,一般都是出現在朋友之間。
但這一次,世大運讓我們看到這種運動家精神被充分開展。
----------------------------------
大家都知道這次的世大運男子標槍中,我們拿下了金、銅二牌。
拿下金牌的鄭兆村是比下了德國選手霍夫曼(Andreas Hofmann)而奪冠的。
鄭兆村與同隊的隊友黃士峰在這次的競賽中不斷打破自己的紀錄,而鄭兆村也跟舉重的郭婞淳一樣不斷的打破個人紀錄與大會紀錄(郭婞淳最後打破世界紀錄)
#這過程其實真的是頂尖對決。
當我們的選手黃士峰擲出86公尺64時,其實已經破了大會紀錄跟亞洲紀錄;但隨後德國的霍夫曼又立刻以88公尺33的紀錄蓋過黃士峰 (等於再次刷新大會紀錄)
想不到鄭兆村最後大爆發,第6擲射出了91公尺36,打破個人、大會紀錄,更壓倒了所有人的紀錄。
#而這個紀錄最重要的一點還在於這是第一個投出90公尺的亞洲人
最後,德國選手霍夫曼把握最後一擲的機會飆出了91公尺07的距離。這突破了他自己的最遠紀錄。
但霍夫曼在知道自己最好的一擊飆破了90公尺,卻還是輸給鄭兆村,躺在地上的他以手掩臉後搖頭大笑。
他不只沒有覺得自己為何投出90公尺還輸了金牌而怨懟;他更認為他突破了自己的極限、他享受那個三個人不斷突破互相超越的比賽刺激,最後比的痛快,更輸得心服口服。
所以他馬上起身抱著鄭兆村恭喜他。
#他為自己破紀錄而高興
#為了鄭兆村打敗最好的他而高興
#為了自己跟兩個頂尖選手公平刺激的賽了一場而高興。
他自己也在事後發文說 : 「這個時刻就是,當你破了個人紀錄,第一次擲破90公尺,但你在這場比賽中還是拿到第二名……多麼美好的經驗,謝謝你台北!」
還不斷把「Once in a life time」放在嘴上,這句話的意思就等同於日文中的"一期一會",講的是 : 一輩子就這麼一次的經驗(或相遇)
比賽影片在此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Qja__goNA
(霍夫曼掩面倒地在3:00處)
霍夫曼的祝賀畫面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PEHxpl8Wg
----------------------------------
呼應我上次在郭婞淳那篇貼文裡所說的 : 我們的選手比賽,都以"奪牌"為最大目的;但真的能這樣享受競爭與運動過程的運動員真的太少了。
如果我們給予孩子的價值觀只是出手就要拿獎、沒拿獎就是失敗,那又怎麼能培養出真的享受與喜愛這些競爭項目的孩子呢?
一個你不愛的工作,很難真的在裡面做出甚麼大成就或好結果。
因為你想做而做的是"事業";你不得不做的只是"工作"而已。
但撇開這麼沉重的議題,我想這次在世大運裡,霍夫曼也給大家上了重要的一課,與非常良好的示範。
對霍夫曼來說,他會一輩子記住這場比賽與台北;但我想我會一輩子記住他的風度與運動家精神。
如果我有這樣的孩子或朋友,我會很驕傲。
看到這樣的比賽,我覺得很榮幸。
我們的選手打敗了他,但我們卻可以在他身上學到更美的人文精神與道德。
#德國的教育真的不簡單
#我們也需要好好的思考_到底是怎麼樣的教育方式才能教出性格這麼堅韌強大又豁達的孩子
.
.
.
====
#這種胸懷是練不出來的_只能靠教育
#練習就是希望能夠遇到真正的對手
#啊不是說要簡單說_怎麼又打一堆
====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
http://sports.ettoday.net/news/998466
但這個事件關乎子女教育與人格培養 在 品德教育——家長如何培養子女良好品格 - 明光社| 的相關結果
這個 方法是鼓勵孩子分享生活點滴,叫小朋友寫下他擔心或恐懼的事件,然後父母和他一起探討,過程中讓孩子有機會表達他的想法及感受,可分享可商議,矛盾與 ... ... <看更多>
但這個事件關乎子女教育與人格培養 在 猶太人如何系統培養孩子成才(一)再論猶太人如何系統培養 ... 的相關結果
猶太人還教育子女要“延遲享受”,告訴孩子,如果你喜歡玩,就必須去賺取自由時間,但這需要你獲得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優秀的學業成績。 ... <看更多>
但這個事件關乎子女教育與人格培養 在 子女教育 - 樂評 的相關結果
但如果你能嘗試了解現今實踐自家教育的家庭,便不難發現這傳聞不盡不實(不是說這個世界完全沒有上述情況,而是我們不應把若干剝奪孩童受教育權利或虐兒的問題個案無限放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