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書,之前都有介紹過,對我的影響幾大,看完所學到的東西,也對我有好的影響,今早起來看看書,有點少少筆錄分享,書名叫《破梯效應》。
簡單說一下書的重點,作者認為社會上窮人富人有一條階梯,由低層窮人到富人高層,可能階梯有十個級別,然而每個人對自己的階級定位有不同,很有錢的人覺得可能自己是中層,中層的人可能覺得自己是高層或低層,這都是個人的主觀看法。
作者是心理學教授,當中做了很多心理學的實驗去看人性,也提出一些令我們活得更好,更聰明的比較方法。當中我書寫幾點深刻的學習,與大家分享。
(一)自我感覺愈貧窮(階梯低層)的人,愈急功近利
有一個研究發現,活在愈貧窮家庭的男女孩,愈早熟,女孩也有較大的機會早生育和男孩會更大機會作出犯罪的行為。因為他們見到不公平,也很難改變情況,因此活在當下的感覺,使他們更易冒險和作出危機的行為,因為想更快得到想要的東西。
改變:自我感覺貧窮是自己定義的,我們應該改變覺得貧窮的感覺,改變只活在當中的感覺,對未來抱更多的計劃和希望,這樣對投資/理財都會有更穩定的心態,更易做到長線投資,改變短線投機的行動。
更易有投資的平常心。師傅說:「平常心,其實就不平常心。」我認為:平常心是需要練習的。
(二)不是收入愈多愈好,幾多是足夠?
美國2010年出的一項研究,收入愈多的人愈快樂,但是到了一個點,快樂便不會隨收入增多而增加很多的快樂,轉捩點為7.5萬美元,即年收入約60萬,每月5萬左右,我覺得大家不妨也可以參考一下。
改變:更重要是,明白自己需要什麼,家庭需要什麼,如果一味追求華麗的生活,600萬年收入也是不足。
(三)對自己有益的比較:向上比也要向下比
「乞丐不會介意富人生活比他好,但會妒忌隔壁的乞丐比他富有。」
這是有趣的人性,不難發現,我們時常跌入這個人性愛比較的盲區。
改變:做對自己有益的比較,向上比也要向下比,多感恩自己擁有的會是不錯的練習,也要聰明的比較。
(四)寫下自己重視的價值觀
人最易在物質的擁有上與人作出比較,是人性的習慣。
改變:寫下自己重視的價值觀
(1)我相信棉花糖實驗:耐性比一朝暴富更合理,節制自律的人最後會得到更多。
(2)金錢可以祝福自己和家庭,也可以祝福比你不幸的人,善用金錢。
祝大家中秋快樂!
低層中層高層定義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英雄原型的三個層次
文 / 周震宇
英雄原型有三個層次:低層次的英雄,會把焦點放在爭輸贏,而且一定要贏,內心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一直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是最強的,他不接受「輸」啊、「失敗」啊……這些字眼,為了要贏,常常會做出蠢事。這種人叫「流氓」比較適合,稱不上「英雄」。
中層次的英雄是為了自己的家庭、事業、社團而奮鬥,保護他的家人、領導他事業上的夥伴、相挺自己社團的朋友,他們是社會的中流砥柱。
高層次的英雄會願意為了崇高的理想、價值犧牲自己,而這個崇高的理想、價值,就是孔子說的「仁」,仁者無敵的仁。
孔子常常提到「仁」這個字,但是他對於「仁」這個字並沒有確切的定義,不同的學生問他什麼是「仁」,他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不過一般認為「仁者,愛人」是核心的意義。
愛人,無私的去愛別人,這是一種大愛。高層次的英雄原型,是會為了一個高於個人利益的目標而奮鬥的,而這樣的目標,就是保障社會及全人類的利益。
--------------------------------------------------------------------------------
周震宇老師【聲音九大原型-人聲與人生的修練課】1/3開課,課程簡介與報名網頁 :
http://cmcc.com.tw/courses/course-19-01
低層中層高層定義 在 小子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樓盤專題分析 (將軍澳中心篇) (請參見附圖)
作者: 見習金錢師
http://www.facebook.com/moneyist2015
首先本頁開立一年,like數終於突破500,多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為答謝新舊讀者,小編在以後的文章增加了以下的新內容
1. 增加對樓層高低的定義
每個屋苑身處的地區不同,本身高度亦不同,所以對每個屋苑所採納的標準亦不甚相同。例如淘大、沙一等80年代落成, 約30層的樓宇,就會以10層作為一類。1-10為低層,11-20為中層,21-30為高層。如果是特色單位,亦會特別標示。而如果樓宇數目較高的,就會以15層為一單位,例如4-15為低層,16-30為中層, 31-45為高層,45樓以上為極高層。好了,有極高層便當然有極低層了。因此,由下一篇開始,1-3將被視為極低層。(跳層問題亦相應調整。)
2. 按景觀分析。這是比較困難的一環。上一篇本希望加入景觀上的分析,不過由於時間關係未能加入。新一篇的文章將會嘗試加入這分析系統,希望可以增加文章養份,盡快破千個like!
而增加內容後的第一個屋苑,是將軍澳市區的超級高樓群。日出康城? 不,日出康城將會在下一篇的文章再分析。話說在「建華年代」(1997 – 2005年),政府為了達到八萬五的建屋目標,便在不影響單位面積的前提下放寬了建築物的高度限制。因此,在當代發展的樓宇大都有超過40層的高度。
今日分析的,是在將軍澳站上蓋的一大私人發展項目,將軍澳中心。將軍澳中心總共13座,在2002-2003年入伙,當年多少的年青人,就由港島遷入將軍澳,建立出一個新的中產區。
按間隔作分析
言歸正傳,在最近的一年,將軍澳中心成交量達163宗,都是一個可觀的數字。成交的主要是實用面積約460呎的兩房單位,達103宗。而在樓層方面,主要買賣的是中層單位 (17-33樓, 不設4字尾層數),有58宗。圖1為按間隔劃分的平均呎價。
起初我以為兩房的呎價會明顯地高三房一截,但是結果較小的三房 (約550呎) 的呎價亦不遑多讓 (只有3%偏差)。至於面積640-680呎的套三房的成交則比兩房平均低約10%。這一方面證明細單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亦證明將中為換樓之選,三房是可以吸引到一定的換樓客。小編曾看過將中的平面圖,發現雖不少浴室是黑廁,但間隔方正,正適合一家大小。
以樓層作分析
對於高密度的屋苑,小編假設樓層不同,其呎價應是有一定的距離的。始終用了數百萬,應該都想住得開揚一點,不想困獸鬥吧。
但總體而言,單看樓層,呎價分別不大。總括而言高層價格較高,但是高層均價只比低層高約6%,分別相對正常的分野 (10%) 較少 (見圖2)。
按景觀作分析
在開始分析成交價前,先要介紹一下單位的不同景觀。將軍澳中心的景觀分為以下幾種:
1) 海景: 由於將軍澳中心比前排的新屋苑高得多,所以有一部分的高層單位會望到遠海景
2) 山景: 同樣道理,由於將中高度比後面的公屋高,所以高層單位可以居高臨下望向山景。
3) 內園: 如果大家看地圖,發現將中的樓是以菱形佈局,所以樓宇間的距離會稍遠一點。不過因於建築物高度,所以壓迫感都不少。
4) 開揚景 (北): 部分向北單位是會望向彩明苑、體育會等,或是天晉後面的公園,景觀開揚
5) 開揚景 (南): 另外,低層及中層的單位則會望向寶邑道南面的填海地。暫時前面都是GIC (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雖然預計景觀上沒有大改變,但是都將之分辨出來,從而分辨出前面工程的影響。另外,遠望維景灣畔及天晉園景 (基於密度較低) 的都會視為開揚景。
6) 公屋景: 少部分單位近望唐明苑,相對壓迫。
上一段提過樓層對成交價影響較少。但另一方面,小編發現隨著景觀不同,其成交價的表現亦不盡相同。例如是內園景 (或者樓景, 圖3) 的話,低層的樓價並不遜色,甚至有時比高層更好價。似乎證明了小編之前 「園景低層比高層吸引」的看法。
至於向北的單位 (圖4),由於前方有建築物,所以樓層間的分別較大。一般而言,高低層分別達15%。至於山景單位,都會比同景觀平均呎價高5%以上,反映樓層因素。另外居屋景的中、低層平均呎價竟然一樣,雖部分是成交時間差,但亦反映在樓景下,呎價分別其實不大。
至於向南的一線單位成交價則可見圖5。高層海景成交價均價比低層填海區景高14%,而高層與中層間分別亦有約8%。當中雖有時間差,但景觀都對成交價起了重要作用。
將軍澳已不再只是以前的「堆填區」,而變了政府銳意發展的新社區,而在將來都會有很多的新樓推售。除了會有更多外區客,亦會有很多久居將軍澳的朋友換樓。大家與其買得高,反而景觀才是保值的重要因素。同時,亦有部分的朋友希望進軍相對低水的三房戶投資,不過三房戶主要用家是家庭客,對室內空間普遍要求較高。因此,大家亦適宜分析其間隔才下決定。
#見習金錢師2015 #窮小子投資專頁
============================
大家覺得資訊有用就幫手Share出去或比個Like!
投資先機盡在 #窮小子投資專頁
投資先機討論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poorkidsinvesthk/
窮小子投資筆記 http://poorkidsinvesthk.blogspot.hk/
*本專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視為任何投資之建議或邀請,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應先考慮個人因素及風險,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投資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