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格十三的文章就是療癒。
很多教養書看了會有很強烈的挫敗和罪惡感。天呀!專家說不能罵小孩,我早上出門前才剛大吼過兩回!專家說不能在小孩面前滑手機,要跟孩子一起閱讀,我每天晚上都跟小孩一起追劇哪!看愈多教養專家寫的文章,愈覺得自己是個不及格的媽媽。
但是看格十三的書就不一樣了。一邊看,一邊點頭如搗蒜:對,就是這樣──好想把小孩趕出家門去!好期待小孩趕快開學,快上學去呀!
我家兒子今年考大學。考前跟他聊天時,他說想考台北的學校,就能住家裡,真是讓我嚇傻了。我不想要他連大學都住家裡呀!不想當免費的隨傳隨到的保母車,不想配合他的作息將就行程,又不能明擺著要他到外縣市去讀書……
我只好不著痕跡地勸說他:「台中那間還不錯呀。」「台南的那所大學是企業首選耶。」「高雄的……」但他就是堅持要把第一志願填在台北。
從那一刻開始,我不斷祈禱,用念力發功,求老天爺讓他考遠一點,最好是中南部、甚至外島去。考遠一點,他應該就能趕快獨立,讓他學會搭車換車、打點自己的生活細節。
我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世界。我的願望,老天有聽見,他果然考到中南部去。如果不是疫情期間,真想召集所有親朋好友來辦個流水席。老公立刻打臉:「你有朋友嗎?」
嗚……進入中年的媽媽,生活圈真的小得離譜呀!不是老公、就是小孩,不是工作、就是家庭。中年婦女的孤單與哀愁,老公不懂,但是格十三知道……
希望孩子到外地讀書的想法,我都不敢說,深怕有人說我這媽媽很狠心。但是格十三竟然寫著:「最好學校能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二十四小時幫我帶孩子……」哈哈哈哈!有人跟我同仇敵愾,真是解氣。原來不只是我這媽媽想脫離孩子的依賴。
不是我不愛孩子,而是我更嚮往那生了孩子以後,就一刻不得閒的自由。
女兒從小生長、發展遲緩。我陪著她經過幾年的復健和課程,現在對談如流、行動自如,上學後唯一的障礙就是無法識字。大概是平時生活都沒有困難,外人看外表,幾乎看不出來她是特殊的孩子。
她上小二時,有一天工程師早點回家,我請他幫忙看著女兒寫功課,我去煮晚餐。晚上睡覺前他突然問我,「妹妹是讀寫障礙嗎?」
我的天!他女兒是讀寫障礙已經九年,他竟然不知道孩子有閱讀困難,寫不出字來……
有一次,我問工程師:「這輩子遇到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工程師想了想,「沒有耶。我覺得我人生還滿順的。」
我的天!我為了妹妹的遲緩和障礙,不知道在夢中跳樓幾次;為了哥哥們的叛逆淚濕枕頭,恨不得把孩子塞回肚子裡去。有時我覺得我的人生苦到不能再苦,可是這個男人,竟然人生滿順的!
媽媽在苦海深淵,爸爸卻狀況外,渾然不覺。身邊這個枕邊人,跟我睡同一張床,卻是活在兩個平行的世界。我不知道要跟誰說去,沒想到看格十三的文章點頭如搗蒜,淚流滿面,終於有人知道我的苦。
看到書的最後,格十三說:「沒有誰能真正平衡好一切。只是有人笑著多扛起一個擔子而已。」
我說:「誰的人生沒有幾個坎?走不過去,就爬過去。沒有哪個坎,可以難得倒身經百戰的媽媽。」
今天的模特兒是我家的硬核貓媽媽~糖糖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70的網紅方生糖-不只是房子設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喪失客廳功能的客廳重新改造/ 這個591華廈物件,非常地罕見,他們有3間大臥室,每間都大得跟獨立套房一樣 推測住在這裡的人,應該是3個獨立的家庭 他們可能一回家就往各自的臥房裡待了 導致公領域區域客廳,逐漸沒落 ➡️➡️➡️➡️➡️➡️➡️ 我提案的設計策略是: 給這個家"重塑一個客廳" 這...
住家裡 獨立 在 W.MIY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記得之前還有門市時每天在門市忙碌著、雖然孩子都帶在身邊、但認真坐下來聊天的時間真的很少
再加上有三個孩子,時間更是少得可憐
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慢慢的也有些許的距離感出來
轉工作室後學習了解、每個孩子都需要陪伴、但個性、需求不同需要不同的對待
我認為對你好的方式不見得是每個孩子可以接受的
有的孩子很獨立、但有的就愛哭黏踢踢、有的孩子速度很快、但有的慢的讓人快暈倒、有的很調皮有的很配合
只要對的方式對待、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
像我們家3個性完全不同
以前很容易暴怒委屈的姐姐現在國二慢慢的穩定很多、還會跑來跟我撒嬌💗、姊姊在做決定前需要時間搜集資料、計畫、想清楚才有辦法做決定。
現在已經開始在計劃未來想讀哪一科,也會跑來跟我討論、但我真的都很中立的給他分享、分析,讓孩子自己決定。
前幾天還跟我說我們家附近都沒有他要讀的科系😂、
👩🏻:妳可以住校呀!
👧:我不想住校⋯😂
(媽媽我還記得那時候要填志願的時候、心中的第一志願就是只要不要住家裡、什麼學校都可以😆😆是有多想出去🤣🤣)
現在孩子想的真的跟我們都不一樣了、但絕對尊重彼此的想法❤️
#晚上8點
#新品也都超好看的😍😍
#還有飾品配件💗
#記得上線呦😙😙
#看懂孩子好重要❗️
#每天都是新的開始💫
#別用過去的觀點框架自己 ❤️
住家裡 獨立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是否給父母一份備用鑰匙?]
最近,媽媽問了令我吃驚的問題。
她說:你以後買了自己的房子,會不會給我一副鑰匙?
首先我確定她是在和我閒聊,不是討要鑰匙,畢竟,我也買不起房子。但是,本題確實有些難以回答,回答不,不免不近人情,也可能使她有被拋棄的感受;回答好,也覺得好像又退縮了什麼或有被父母插手管教的機會。
想著給不給鑰匙的問題時,試著反向思考,當我成年之後,父母是不是「應該」要給我家裡的鑰匙?
當子女成年後,是不是應收回家中的鑰匙?藉此明示子女,你和妳均已成年,應當獨立,也宣告彼此邁向生命的下一個階段。
成年的子女,要學習獨立,離開原生家庭,探索自己,與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人深刻交往,藉以定位自己,明白自己與他人的相異。
而父母也從深刻的愛護與照顧中,卸下了責任,從失去自我之中,又重新回到自己,經歷愛與放手的課題,放手是另一種深刻的愛。
是否有父母不給孩子家中的鑰匙呢?有的。
如果這個孩子在家啃老,養兒形同負資產,更甚者揮霍家財,還危害父母安寧,是不是有子不如無子?顯然不可給出鑰匙,否則永無寧日。
是否有孩子不給父母家中的鑰匙呢?有的。
如果這個父母索取無度,擾亂成年獨立的生活,是不是保持適當的界限為宜?也總是有些父母放不了手,從結婚對象一路管到家中的裝潢,就連孫子的教育也一併管起來。
父母對子女的愛,成為令人窒息的溫室,子女也未曾學會過獨立,也未曾學會成為個體再與父母結交為朋友,也沒有機會學習成為父母,而對於孩子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感覺又是什麼?
曾經,媽媽說她的朋友這麼做,她朋友有兩個兒子,一個在家裡附近工作,住在家中,一個在台北工作,北漂租屋,而她跟住家裡的孩子說:你必須繳房租給我,如此對另一個兒子方才顯得公平,否則誰肯到外縣市打拼?
我覺得這個事件,讓我有一個認知,當我成年之後,我們只保有家人的關係,但基本上不再必須是同住在一家的人了。
可以同住,但也可以不同住,如果希望與父母靠近一些,我同時也會失去一些個體性;如果我期待多一些個體的探索機會,必然需要界限和距離再更加清晰。
若界限是清晰的,倒覺得給不給鑰匙是無所謂的小事,那只是一種信任與方便而已,我相信她來到我的屋子會尊重身為主人的我的個體性,也同時能夠照顧好她自己。
此外,若有界限模糊之處,還可以溝通和討論,深以為,能有通暢的交流和對話,比起給不給鑰匙重要多了。
住家裡 獨立 在 方生糖-不只是房子設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個喪失客廳功能的客廳重新改造/
這個591華廈物件,非常地罕見,他們有3間大臥室,每間都大得跟獨立套房一樣
推測住在這裡的人,應該是3個獨立的家庭
他們可能一回家就往各自的臥房裡待了
導致公領域區域客廳,逐漸沒落
➡️➡️➡️➡️➡️➡️➡️
我提案的設計策略是:
給這個家"重塑一個客廳"
這個客廳可以容納所有人,也可以切分給很多個別小群體使用
-------------------------------------------------------------------------------------
我們的態度是➡️
比起房價,我們反應該在意居住在屋裡的空間品質,畢竟房子其實用來住的
-------------------------------------------------------------------------------------
本範例591物件參考連結➡️朝南450米松江南京站4房4衛長安學區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9769439.html
--------------------------------------------------------------------------------------
其它精采居家室內講糖系列➡️ https://pse.is/3hnrxs
其它精采的建築講糖系列 ➡️ https://pse.is/3hw78f
其它精采的設計講糖系列 ➡️ https://pse.is/3jegnu
訂閱頻道,更多優質內容 ➡️ https://pse.is/SK6MF
工作聯繫mail✉️: funsugar8119@gmail.com
I N S T A G R A M 🔍 https://www.instagram.com/funsuger_not_design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XxxJLTuTkE/hqdefault.jpg)
住家裡 獨立 在 Lo-Fi Hou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作品集:https://reurl.cc/vq702y
這次的屋主給我的感覺是位很獨立的現代新女性。
大概從去年8月我們就有了第一次的見面聊天,
可以從談話之中知道,她有她的堅持,
在每個顏色、風格、材質到單品的選擇,
她可以很明確的說出要與不要,
也讓我慢慢的在腦海中完整了她的家該有的樣子。
把這次的案子取名叫「思宅 House of Thoughts」,在留白的空間裡讓思想滿溢、填補生活。
.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並且擁有自己的空間風格!
|使用改造服務|
📍改造服務介紹:https://reurl.cc/EnGqoR
📍立即預約改造:https://reurl.cc/Q941XO
但是你知道嗎?你自己也可以完成空間改造!
|自己動手DIY,找尋油漆、窗簾、居家商品|
📍LoFi-Warehouse首頁:https://reurl.cc/kZl4Xx
📍時光餘韻 Made of Time
風格油漆組:https://reurl.cc/VELLe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kbNGvV5SAs/hqdefault.jpg)
住家裡 獨立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吃飯時間到,就會探出頭,嘴巴張得大大的 四窩燕子晚餐實況 每個媽媽都知道 小孩張嘴就要吃 嗷嗷待哺 餓了 餓了
大約四月開始,燕子築巢後,開始孵蛋,孵了20到21天、約5月間小家燕開始破殼,然後燕子爸媽就開始到處找食物餵小家燕,燕子爸媽忙著餵小家燕的溫馨畫面或者看到燕子爸媽怎樣教小家燕飛翔的嚴厲與慈愛非常迷人。
再等20天左右小家燕就會長大、學飛,6月左右就可以獨立生活,然後爸媽就會將成年的小燕子趕出巢穴,繼續孵化第二窩,最後在8月底前帶著一大群小孩離開
每年五至七月是牠們的繁殖季節!傳統認為燕子有「相人」的能力,會在友善人家築巢,家宅有靈氣才會「燕來巢」,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鳥類。
人與家燕一起常有溫馨的故事, 對馬祖人來說燕子象徵了吉祥,也象徵了福氣,因此馬祖人特別喜愛家燕到自家屋簷底下結巢,甚至有的燕子飛進家裡結巢,當起戶長,馬祖人也只是笑笑,表示歡迎,有時到了晚上,燕子還沒回來,馬祖人還不敢關門。
家燕在春、夏季會遷至台灣繁殖(5~7月),家燕通常築巢於住家騎樓的牆上,巢以濕泥混雜著細草莖築成,為碗狀貼牆式。雌雄燕會輪流捕捉飛蟲、蚊子等,以供應雛鳥營養來源。等待秋、冬又再度往南方飛去度冬。不過有的家燕也會選擇留在台灣,變成台灣的留鳥。
一般人會誤以為燕子有每年回巢的習性,但根據日人的研究(以毛腳燕為例),回巢率其實很低,不過燕子會利用舊巢以節省再築一次巢的力氣,這在觀察記錄中是比較常見的。
由於家燕除了文化面的吉祥象徵外,繁殖期間也會大量捕抓蒼蠅、蚊子等害蟲因此也具有實質環境幫助
家燕的飛行能力很強,能貼近地面或低空快速飛行,迴旋飛行的技巧純熟,可以直接用嘴掠過水面喝水。天氣變差前的黃昏時刻,空中常有大量飛蟲,此時也時牠們忙碌的時刻。
一隻燕子一天約需吃掉約500隻蚊子、蒼蠅才會飽,難怪整天見他們在空中不停捕捉。繁殖季節會產兩窩,二窩的幼鳥約有十隻,加上親鳥,一天就需6000隻蚊子、蒼蠅,一個繁殖季下來(5月至10月)這個家庭可吃108萬隻蚊蠅,對防制蚊蟲很有效果
家燕牠們信任人類,喜歡在人來人往的地方築巢,騎樓往往是家燕繁殖,往往一條十幾、二十家店面的騎樓就會有將近十窩家燕繁殖不過鳥大便會掉到地面,造成店家困擾,會清除鳥窩,或在騎樓裝設天花板,讓家燕無法繁殖,所以現在市區的騎樓幾乎看不到燕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VWayXQeJY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VoLZK7SECfK49cqpR78tbjUr4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