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別讓自己成為社會邊緣人!
在閱讀「未來地圖」這本書時,作者提及「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口號是「We are 99%」。1%最富有的美國人,賺了全國收入的25%,並擁有40%的財富。美國金融業從業人口是4%,但卻拿走25%的利潤(2007年時高達40%);薪資占GDP比重,從1970年代的54%,跌到這幾年的44%。
台灣的電子業、金融業也是天之驕子,郭台銘要選總統,如果只是誇示自己的財富,聲稱可以左右兩岸領導階層,那就不必了;電子業的菁英最理解科技如何改變世界,如果能動用他的財富、人脈,啟發金融、電子業的菁英貢獻社會,那麼社會真的會感謝他。
從邊際效益看,對電子業的企業家而言,更多的財富不見得能創造多少的正面價值,更多的財富讓自己與社會更為疏離,我相信這不是創業的初衷。
剛剛出門散步,附近社區裡有一棟透天別墅要賣,154坪要價1.1億元,我不明白為何要出這種價錢買這麼大的房子。我一直相信,房子太大,只會帶來家人的疏離感,我們與社會的關係也是如此!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佔領 華爾街 心得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首先感謝台灣著名財經博客99啪兄為本書寫推薦序!記得認識99啪是在2017年,我出版第一本《現金流為王》時,碰巧99啪在台灣又出版了其第一本著作,更主動郵寄了一本給我,以書會友!
自從出版第一本書後,發現在我的博客或Facebook專頁都有不少台灣的讀者群,間中時有溝通,發覺台灣讀者和投資者的思維與我的投資思維/理念更接近(相比香港的),他們普遍都比較接受「現金流再投資」的投資理念,而且更願意走出國際市場尋找不同的投資機會。
基於這個原因,當我出版第二本著作《現金流為王2》時,就主動找了99啪為本書撰寫序言,希望能與更多台灣的讀者分享交流投資心得和理念。香港出版社說目前已跟台北的發行商商談中,希望台版能盡快與大家見面。此外,《現2》已發貨台灣,應可於三月到台灣各書店。
.
---------------------
以下是99啪的推薦序
.
在投資的道路上,我一直習慣透過廣泛閱讀學習,充實自己的理財知識,但只在有極少數的時刻,會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有著豁然開朗、相見恨晚的悸動,而Starman兄的大作<現金流為王2>,正是這樣的一本好書。
.
現在回憶起來,其實我與Starman兄結識時間並不算長,是2015年才接觸到他部落格的文章,但卻對我在投資思維上有著很大的啟發與影響。因為當時我正處於投資階段的轉換期。雖然自己過去藉由投資中小型價值股及動能操作,得到豐厚的超額報酬,但同時也必須忍受更大的波動,所以我一直希望,隨著資產的累績,能慢慢將資本利得的操作,轉換為相對穩定的股息回報,最終以賺足穩定的現金流為目標。
.
可惜台灣這方面資訊及適合的投資工具不多,所以才開始放眼海外投資,後來偶然接觸到Starman兄的文章後,更開啟了我的投資視野,因為他獨創的「現金流投資法」,是以較少人關注的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及債券(Bond)為投資工具,將兩者不同的特性融合互補,再搭配適度的槓桿,完成了一個可以有穩定增長現金流的投資組合。
.
這種方式正好與我的投資目標不謀而合,於是我開始變成Starman兄的忠實讀者,而且一路追看文章下來,越發欣賞他的投資理念及人生觀。之後湊巧我們都先後出書,也才開啟了以書會友及互相交流的機會。從他上一本大作「現金流為王」中,我已經得到非常多的啟發與收穫。
.
但這次有幸拜讀新書後,更是令我眼界大開,因為Starman兄除了延續過去「現金流為王」的概念外,還進一步完整闡述了他的投資體系,包含「資本運作」、「資本配置」及「槓桿配置」的應用方式及背後的哲學理念,教大家如何區分各種資產的特性,並且善用這些要素,建立一個可以自我優化,持續穩定增長的現金流系統。
.
此外,還將此投資理念應用到地產、物業及營商等項目上,教導投資者如何以現金流為基礎,藉由「先現金流、後價值、再價格」的方式,估算資產價值,甚至通過「產融結合」模式,達成所謂「現金流的極致」—資本證券化的終極操作。
.
更棒的是,本書除了理論之外,還有舉出許多Starman兄親身投資案例作為示範,包括貿易平台、地產及倉地的投資等,這些都是市面少見、非常難得的經驗分享,許多項目甚至跨足商業經營領域,已經超出了一般散戶的投資範疇,足見作者功力之深,見識之廣。我想,也只有像Starman兄這樣身兼投資專家及企業經營者的資歷,才能寫得出如此宏觀格局的作品。
.
最後,現今世界各地都出現貧富差距惡化,財富向1%少數人集中的趨勢,也因此過去才會出現所謂「占領華爾街運動」,主要訴求99%的人再也無法忍受1%人的腐敗跟貪婪,當時對我造成很大震撼,也是我「99啪」筆名的由來。
.
不過不同的是,我始終認為,資本市場雖然是由1%的人制定規則及壟斷財富,但99%的人不必灰心,更不用去佔領街頭,只要學會正確理財方式,每個人都有達到財務自由的機會。而本書<現金流為王2>,就是一個值得大力推薦,可以幫助大家翻身的最佳利器。
.
因為本書已為讀者完整剖析了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則,只要大家能學習作者的投資思維,持續正確的累積資產,我相信未來一定也可以擁有穩定的現金流系統,享受富足自由的人生。
【連假好讀推薦--現金流為王2】
.
本書是香港知名暢銷財經作家StarmanStarman 資本攻略的第2本著作,小弟很榮幸有機會為文推薦。這本書去年底就發行了,記得當時我看完草稿後就驚為天人,曾建議作者一定要請出版社引進來,讓台灣讀者也能看到這麼好的作品。
.
本來想說等來台上市後再為大家好好介紹,但出版社最後還是沒有引進來,非常可惜。不過據我所知很多投資高手或內行的讀者都已經託人代買或直接從海外訂購,可見這本書的魅力。
.
目前在台灣最方面的閱讀管道應該透過Google Play電子書,不然就只能海外訂購,附上相關連結給大家參考,大力推薦給每位對現金流投資有興趣的朋友。
(更新一下,台灣讀者有福了,據作者說3月會在台上市)
.
Google Play : https://goo.gl/JZiHCN
天窗出版社 : https://goo.gl/DVrG3c
.
---------------------
以下是推薦序
.
在投資的道路上,我一直習慣透過廣泛閱讀學習,充實自己的理財知識,但只在有極少數的時刻,會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有著豁然開朗、相見恨晚的悸動,而Starman兄的大作<現金流為王2>,正是這樣的一本好書。
.
現在回憶起來,其實我與Starman兄結識時間並不算長,是2015年才接觸到他部落格的文章,但卻對我在投資思維上有著很大的啟發與影響。因為當時我正處於投資階段的轉換期。雖然自己過去藉由投資中小型價值股及動能操作,得到豐厚的超額報酬,但同時也必須忍受更大的波動,所以我一直希望,隨著資產的累績,能慢慢將資本利得的操作,轉換為相對穩定的股息回報,最終以賺足穩定的現金流為目標。
.
可惜台灣這方面資訊及適合的投資工具不多,所以才開始放眼海外投資,後來偶然接觸到Starman兄的文章後,更開啟了我的投資視野,因為他獨創的「現金流投資法」,是以較少人關注的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及債券(Bond)為投資工具,將兩者不同的特性融合互補,再搭配適度的槓桿,完成了一個可以有穩定增長現金流的投資組合。
.
這種方式正好與我的投資目標不謀而合,於是我開始變成Starman兄的忠實讀者,而且一路追看文章下來,越發欣賞他的投資理念及人生觀。之後湊巧我們都先後出書,也才開啟了以書會友及互相交流的機會。從他上一本大作「現金流為王」中,我已經得到非常多的啟發與收穫。
.
但這次有幸拜讀新書後,更是令我眼界大開,因為Starman兄除了延續過去「現金流為王」的概念外,還進一步完整闡述了他的投資體系,包含「資本運作」、「資本配置」及「槓桿配置」的應用方式及背後的哲學理念,教大家如何區分各種資產的特性,並且善用這些要素,建立一個可以自我優化,持續穩定增長的現金流系統。
.
此外,還將此投資理念應用到地產、物業及營商等項目上,教導投資者如何以現金流為基礎,藉由「先現金流、後價值、再價格」的方式,估算資產價值,甚至通過「產融結合」模式,達成所謂「現金流的極致」—資本證券化的終極操作。
.
更棒的是,本書除了理論之外,還有舉出許多Starman兄親身投資案例作為示範,包括貿易平台、地產及倉地的投資等,這些都是市面少見、非常難得的經驗分享,許多項目甚至跨足商業經營領域,已經超出了一般散戶的投資範疇,足見作者功力之深,見識之廣。我想,也只有像Starman兄這樣身兼投資專家及企業經營者的資歷,才能寫得出如此宏觀格局的作品。
.
最後,現今世界各地都出現貧富差距惡化,財富向1%少數人集中的趨勢,也因此過去才會出現所謂「占領華爾街運動」,主要訴求99%的人再也無法忍受1%人的腐敗跟貪婪,當時對我造成很大震撼,也是我「99啪」筆名的由來。
.
不過不同的是,我始終認為,資本市場雖然是由1%的人制定規則及壟斷財富,但99%的人不必灰心,更不用去佔領街頭,只要學會正確理財方式,每個人都有達到財務自由的機會。而本書<現金流為王2>,就是一個值得大力推薦,可以幫助大家翻身的最佳利器。
.
因為本書已為讀者完整剖析了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則,只要大家能學習作者的投資思維,持續正確的累積資產,我相信未來一定也可以擁有穩定的現金流系統,享受富足自由的人生。
佔領 華爾街 心得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羅德必須倒下
哈佛法學院最近廢除了學院的院徽,因為院徽上採用的是Royall家族的記號。Issac Royall Jr. 在1781過世的時候,把土地捐給哈佛,哈佛後來在Royall的捐地上蓋了法學院。去年底,哈佛法學院有人發起了Royall must fall的運動,因為Royall被發現生前在南方擁有莊園,蓄有大量黑奴,哈佛不能表彰這種「種族主義者」。
院徽說廢就廢,反正設計的時候是1937年,Royall早死了,他本人也沒那個意圖要家徽變院徽。但羅德的故事就不一樣了。Royall must fall是抄襲Rhodes must fall運動的,羅德也比Royall來得有名多了。號稱全世界最難申請的留學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就是羅德捐給牛津大學,供全世界最優秀的學子全額獎學金到牛津唸書。但傳奇的羅德,死後並無法安寧。
羅德是靠著鑽石在南非發跡,神秘的De Beers正是羅德創立的。他在1902年死的時候,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富豪,羅德獎學金只是他的慈善事業的一部份。他廣泛地捐地助學,南非的開普敦大學是他捐的地蓋出來的,但也是從開普敦大學開始有Rhodes must fall的運動。開普敦大學裡有羅德的銅像,部份學生非常不能接受一個種族主義、殖民主義者在一個現代的、種族融合的南非校園接受這樣的死後尊榮,所以發起拆銅像運動。
銅像給拆了,但運動並沒有停歇,反而漫延到了全世界,所以有了哈佛的Royall must fall。牛津也被掃到,因為牛津也有羅德的銅像,學生抗議,校方真地認真考慮拆掉羅德的銅像,但羅德的後人威脅學校,如果真的拆了,一億英磅的捐款就會沒了,於是羅德在錢的保護下,得以挺立。
有時候我對左派這類的歷史修正主義覺得很幼稚,建國群豪多得是南方的莊園主人,難道要把傑佛遜從獨立宣言上除名嗎?有時候又想,這看起來很像轉型正義,如果我支持台灣轉型正義,為什麼要取笑Rhodes must fall。但仔細深思,我不覺得這是轉型正義,沒有人轉型轉了二、三百年,更何況應要把Royall、羅德、傑佛遜這些人當成獨裁壓迫者,也太超過了。
我覺得真正的原因是歐美這一代的左派,和以前的左派一樣天真瀾漫,充滿理想主義,但和上一代不樣的是,已經沒有高牆可以讓他們推倒了。夢想著革命的有志青年,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裡找不到施力點,高喊著社會不公不義,貧富不均,但除了去Bernie Sanders的場子喊口號,給希拉蕊好看,或是佔領華爾街一下,還能做什麼事?Black lives matter,Rhodes must fall等運動都是創意下找出來的出口,在他們心目中,議題大得像反越戰,反種族隔離一樣。
但世界並沒有因此改變。
或者是說,羅德必須倒下,但世界並沒有因此改變,改變的是帶領運動的青年,自我滿足感十足,腎上腺素充腦,開心得不得了。我對這些人沒有意見,也對左派媒體跟著自嗨視而不見,這種事一下就過去了,不值得花心思關切。
真正要改變世界的人,早早就看到制度和權力的關係,早早就收起興奮和衝動,彎下身子,一步一腳印的走向奪權之路。歐巴馬是這樣,黃國昌也是這樣,這才是令人敬畏的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