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細弱與遠方(上)】
--余秀華詩歌意象研究
◎小編林佑霖賞析
余秀華(1976年3月22日-)出生自中國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導致終生腦癱。2005年起開始發表詩歌,2009創辦個人部落格大量發表詩歌,作品量超過兩千餘首。2014年底《詩刊》刊出余秀華的一系列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開始在微信等社群軟件上廣泛轉載,之後便旋即出版了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以及詩選集《月光落在左手上》,2016出版詩選集《我們愛過又忘記》。
余秀華的詩歌引起了文壇與大眾的熱烈關注,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討論熱度,除了受益於網路社群上腦癱、農婦等標籤的炒作,以及部分詩人、學者、評論家的正反討論之外,其詩歌應占了相當比例的原因,本文試著分析余秀華詩歌中的意象,試圖在分析詩歌意象的過程中,了解其詩歌精神,同時釐清余秀華的詩歌之所以能引起大眾注意的原因。
余秀華的研究除了大量的評論與討論之外,也有許多論文研究如:將余秀華置於比較系統的評價體系之中,像是劉雲峰、李俊國〈余秀華詩歌譜系與疼痛美學——以《詩經》、海子、「梨花體」為參照〉;以文學事件化為主軸:榮光啟〈余秀華大熱的傳播學和詩歌學解釋:從傳播學討論到詩學解釋〉、孫桂榮〈余秀華詩歌與「文學事件化」〉等;主題式的研究:陳亞亞〈余秀華:性別、階層和殘障的三重敘事〉、張祖群〈余秀華蕩婦詩體的一種「文化詩學」〉;以詩歌意象核心分析:黃懷鳳〈余秀華詩歌核心意象研究〉其中以白、秋、愛作為核心意象,每個意象選取一首詩為代表,進行新批評文本細讀。
余秀華目前出版作品為《搖搖晃晃的人間》、《月光落在左手上》、《我們愛過又忘記》這三冊詩集、詩選集。在臺灣出版有《搖搖晃晃的人間》、《月光落在左手上》,其中簡繁版的《月光落在左手上》內的選詩有所區別。
余秀華曾說過:「白色沒有安全感,我更喜歡黑夜,黑色反而有一種安全感,白色恰恰是沒有安全感,世界是空的,沒有任何顏色」而在余秀華的詩歌中,白色相較於黑色以及其他顏色,更頻繁地出現。她詩中的白、白色鮮少指涉純白與潔淨,其詩歌中的白色意象整理後大致歸為以下兩種:
(一)白月光--觀望與寬容
如廖偉棠在代序〈自在者無敵:一種弱詩歌的強大〉中提及:白是脆弱的、無辜的、甚至是貧瘠,卻又是寬容的、接納其他一切微弱或醜陋事物的。她詩中的白有時像是個觀望者、包容者,不發一語注視著你。有時這樣白色的注視是具有撫慰效果的〈今夜,我特別想你〉:「我依然高掛明月/它讓我白,讓我有理由空蕩/讓我在這個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莊裡/奢侈地悲傷」
今夜我特別想你 ◎#余秀華
今夜我特別想你
但是
夜色和大地都如此遼闊
而我又習慣被許多事情牽絆
整個下午我在熬一服中藥
我偷偷把當歸摘出扔掉
是遠處的我走過來
撞疼了我
夜色裡
總有讓我恐懼的聲音
而我
心有明月
即便病入膏肓
我依然高掛明月
它讓我白
讓我有理由空蕩
讓我在這個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莊裡
奢侈地悲傷
只是想到你
我就小了
輕了
如一棵狗尾草
懷抱永遠的陌生輕搖
我無法告訴你:
我對這個世界的對抗和妥協裡
你都在
所以
我還是無所適從
無法給這切膚之痛的心思一份交代
只是想到你
世界在明亮的光暈裡倒退
一些我們以為永恆的
包括時間都不堪一擊
我哭
但是我信任這樣的短暫
因為
你也在這樣的短暫裡
急匆匆地
把你土地的一平方米
掏給我
〈月光〉:「月光在這深冬,一樣白著/她在院子裡,她想被這樣的月光照著」
月光 ◎#余秀華
月光在這深冬,一樣白著
她在院子裡,她想被這樣的月光照著
靠在柿子樹上的人,如釘在十字架上
有多少受難日,她抱著這棵柿子樹,等候審判
等候又一次被發配命運邊疆
月光把一切白的事物都照黑了:白的霜,白的時辰
白的骨頭
它們都黑了
如一副棺材橫在她的身體裡
〈我摸到他詩歌裡的一團白〉:「也不知道一團白從何處來,照亮我的眼淚和孤獨」。
我摸到他詩歌裡的一團白 ◎#余秀華
而黃昏欺近。他詩歌裡的詞語有了時辰感
我說不清楚流淚的原因。生病的左手彷彿牽住了他
的衣角
隔著山嵐與河流
也不知道一團白從何處來,照亮我的眼淚和無辜
生活讓我們都無法走更遠的路,連抒情的聲音也
越來越微弱
我想起在一場愛情裡,我也這樣流淚過
便把酒杯裡的酒,都倒進了酒窩
而有時這樣的注視卻又是理性的、不帶感情的旁觀者〈九月,月正高〉:「月亮那麼白。除了白,它無事可做/多少人被白到骨頭裡/多少人被白到窮途裡」
九月,月正高 ◎#余秀華
村莊不停地黃。無邊無際地黃,不知死活地黃
一些人黃著黃著就沒有 了
我跟在他們身後,土不停捲來
月亮那麼白。除了白,它無事可做
多少人被白到骨頭裡
多少人被白的窮途裡
但是九月,總是讓人眼淚汪汪
田野一如既往地長出莊稼
野草一直綿延到墳頭,繁茂蒼翠
不知道這枚月亮被多少人吞咽過了
到我這裡,布滿血跡
但是我還是會吞下去
(二)大雪與死亡--生命中無法逃避的痛苦
而其詩歌中另一類白色意象,則是象徵痛苦,個人片段式生命經驗的痛苦與殘酷本即是其詩歌創作的一大主題,而白色在其中則進一步象徵「必然的、無法逃離的」痛苦,如〈一隻烏鴉在田野上〉:「傳來的消息是白色的。比如大雪或死亡/一些悲哀的事物莊嚴。一說就有了是是非非」
一隻烏鴉在田野上 ◎#余秀華
它慢慢地,走過來,又走過去。並不關心天氣
它的身體裡有春夏秋冬,這個時候,北風勁吹
恥於南遷,恥於色彩。有翅膀就夠了
生命遷移或不遷移都是同等的浪費
傳來的消息是白色的。比如大雪或死亡
一些悲哀的事物莊嚴。一說就有了是是非非
如果過程再緩慢一些
也不妨找到一棵狗尾巴草內部的次序
在這個早春,寒潮第一次來襲
我什麼話都說出了,面臨重複的恥辱
風再一次吹來,而它沒有消失
彷彿一種堅固的浸在水面下的信仰
從地上到一棵樹上,或者從一棵樹到地上
她自己先省略了被計算的部分
性別,對象。另外一隻烏鴉飛過這個田野
產生的短暫的氣流
〈白月光〉:「罪行也是白的。不白到扭曲不放手」
白月光 ◎#余秀華
比雨更狂暴,打下來,錘下來,這殺人的月光
能怎麼白呢,能怎麼叫囂呢,能怎麼撕裂,還能怎麼痛
拒絕掩蓋的就是一無是處的
地球從這一面轉到那一面,能怎麼照?
罪行也是這麼白。不白到扭曲不放手
你舉起刀子,我不閃躲。山可窮水可盡
誰不是撒潑無奈耗盡一生,誰不是前半生端著
後半生就端不住
哦,這讓人恐懼的光,把虛妄一再推進
讓我在塵世的愛也不敢聲張
你盡情嘲笑我吧
就算你的骨頭不敢放進月光一剎那
〈冬天裡的我的村莊〉:「的確,雪從北方傳來了消息/但是與我的村莊有多大關係呢/雪沒有下,我的村莊也如此白了」
這一類的白色意象如雪、死亡,是必然會面對的痛苦與悲傷,這樣的痛苦巨大而無法逃離,但詩人在詩中的姿態是直面的,即使我的力量無法改變、抵擋,也同樣會挺身抵抗。〈請原諒,我還在寫詩〉:「這個世界上,我只相信我的兔子/相信它們的白/相信它們沒有悲傷的死亡」
請原諒,我還在寫詩 ◎#余秀華
並且,還將繼續下去
我的詩歌只是為了取悅我自己,與你無關
請原諒,我以暴制暴,以惡制惡
請原諒,我不接受那些無恥的同情
這個世界上,我只相信我的兔子
相信它們的白
相信它們沒有悲傷的死亡
做不做詩人我都得吃飯,睡覺
被欺負就會叫
我不得不相信:哪怕做一個潑婦
也比那些虛偽的人強
-
◎詩人簡介
余秀華
一九七六年生,湖北鐘祥市石牌鎮橫店村村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造成腦癱,因此行動不便,高中畢業後賦閒在家。一九九八年開始寫詩,《詩刊》編輯劉年在她的博客上發現她的詩,驚豔她的詩中深刻的生命體驗,於二○一四年第九期刊發了她的詩,之後《詩刊》微信號又從中選發了幾首。農民,殘疾人,詩人,三種身分引爆了大眾對她的熱議,然而她卻對自己的出名感到意外,在博客中說自己的身分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我希望我寫出的詩歌只是余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余秀華,或者農民余秀華的。」
-
美術設計: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4.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余秀華 #白 #意象
「何恆佑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流浪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新聞] 林子豪、何恆佑各有優點劉育辰觀察兩- 看板Lions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新聞] 獅隊兩新秀大物評價對方何恆佑秒答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林辰勳、林子崴、何恆佑都被評價有首輪實力,保守估計前2輪 ...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何恆佑的推薦,PTT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2.15 統一獅熱身賽:何恆佑開轟全壘打影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統一獅#何恆佑回娘家#穀保美食攏底加!【#緯來雙芷拍什麼 ...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中職】全壘打舞也要熱身!何恆佑首場熱身賽就開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Re: [炸裂] 何恆佑-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新聞] 何恆佑打擊高評價餅總:期待感像林子豪- Baseball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何恆佑評價 在 [新聞] 餅總緊盯轉播關心何恆佑期待成為強打二- Baseball 的評價
何恆佑評價 在 流浪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沈旭暉隨緣家書】給林兆波教授的信:救救香港,到了「一國兩制4.0」了……
林教授:
幾年前,你曾發表(或被發表)情書,鼓勵林太「為落實一國兩制作出貢獻」。即使是私人密語,也不忘國家大事,可見「真・一國兩制」在你心目中的份量。然而經過過去七個月,香港自此邁入更高壓管治、自治程度更低的「一國兩制3.0」,已是客觀現實;想不到一場疫情,更令香港跑步進入「一國兩制4.0」,相信這不是你那封情書的初心。
你當年鼓勵林太當政務司司長、但不贊成她參選特首,足見睿智;不少朋友對身為劍橋大學數學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當副教授的你寄予厚望,認為唯有你們夫妻的愛,才是挽救香港的最大希望。畢竟由「一國兩制3.0」全速倒退到4.0的以下徵狀,相信有第一身觀察的你,不會陌生:
一、政府通過玩弄數據、偷換概念,不是從源頭開始處理問題,而是從源頭開始處理提出問題的人,散播假資訊,再在親政府媒體配合下捏造事實;連根本事實也否定,這是香港近數十年的管治從未出現過的。此刻香港人心惶惶,普遍認為香港正在「分流」內地醫療責任,這並非因為所謂「歧視」,而是根據很客觀的數字,擔心以香港一地的醫護資源,在這場充滿不可測性的疫情爆發後,很快超負荷。假如政府不堵截非本地人進入、而他們又能使用同一醫療系統,整個系統就會崩潰,屆時整個香港,就會「攬炒」。
這個論述不是文宣組創作,而是和你的研究一樣,能科學量度的:每天依然有多少來自疫區的非本地人入境(新措施當天數字依然有接近二萬);公營、私營醫療系統每天服務多少非本地人(數字未見公開,不少前線醫護人員分享說緊急服務超於一半);一旦因為人口流動原因令疫情加劇,香港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又是多少……這些,都只能讓數據說話。
可惜林太的政府從沒有誠實交代數字,卻聲稱「偽封關」已令內地人入境數目大跌「超過九成」。作為劍橋數學博士,相信你對她刻意把內地入境大戶的機場入境數字剔除,並以新措施公佈前「14日」這個毫無統計學概念的日期作為比較基礎,定必搖頭嘆息:反正是吹噓,何不乾脆說自她宣佈新措施的一秒,和14日前相比,要光有光,立竿見影「大跌九成」?你是香港少數algebraic topology權威,要是你的學生交這樣的功課給你,不合格的可能,九成九吧。
事實是,這人數怎麼減,也超過一萬人。要是每天有過萬疫區人口入境發生在新加坡,當地政府就是再威權,也會在下次大選下台。香港是小政府運作,平日市場、民間一切已可自行處理,政府的剩餘責任,就是在危機出現之時。任何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在疫情大爆發前「防疫」,而不是在大爆發後才亡羊補牢,這是common sense。否則,我們交稅來做什麼?
只在乎一己收成期的保險議員陳健波之流可以裝作不明白,但資深公務員如林太不可能不明白。無論是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甚至北韓領袖;都明白了,台灣、澳門、甚至河南領袖,也明白了。唯獨在「一國兩制4.0」,林太的政府,卻牽頭宣傳「後真相」,徹頭徹尾的愚民。也許她相信,永恆的少數派政府,即使到了支持度不足20%這個歷史最低點,也是永不會落台的。假如你有一票、而她不是你太太,你會投給她嗎?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二、「一國兩制4.0」的打壓對象,從反送中運動的不同參與者,進展到沒有強烈政治傾向的專業人士,例如醫護人員。前線醫護人員醞釀罷工,只是因為上趨勢,令香港醫療系統不勝負擔,除非政府全面封關。他們的動機是拯救香港,而不是拯救自己。假如這是100%天災,我深信全體醫護人員和所有真・香港人一樣,義無反顧,死而後已;但現在,這是林太政府造成的100%人禍,拯救人禍的唯一方式,就是解決造成人禍的人和制度,否則就是白白犧牲。香港醫護人員不是愛國主義教育以身體炸碉堡的董存瑞,而是知道怎樣改革制度的馬丁路德金,何況你們的教育,理應不用學習這些臉譜化的樣板吧。
即使政府不認同上述邏輯,也應客觀辯論,林太卻以輕藐的態度說這是「激進行為」、配以一個冷笑,就把非常嚴肅的運動定性,將他們與她咬牙切齒的「黑衣暴徒」連在一起,無視支持者包括大量平日和你一樣「不問世事」(這是林太公開給你的評價) 的殿堂級醫學權威。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三、「一國兩制3.0」劇本已經加入了群眾鬥群眾,4.0更恐怖的是,還要毀滅被鬥群眾的專業身份。醫護人員心境純樸,一如你的招牌白襪子,卻被親政府輿論稱為「黑醫」、「黑護」。世上任何的原則,都要在特定context之下檢驗,正如林太的政府說「止暴制亂」、「反對一切暴力」,假如這概念絕對化,暴力上台的共產黨難道是非法政權?醫護人員要是連提出解決方案也是「逃兵」,7.21的警隊是否要全隊槍斃?
當然,這種極端聲音,就是在香港建制陣營當中,也依然是笑話。問題是這類聲音的對象,早已不是香港人,演的是一齣沒有現場觀眾的神功戲,只是給部份內地人看,目的是在內地民族主義者當中吸取能量,通過蜂擁而至的微信批鬥,令被對象產生恐懼,連「免於恐懼的自由」也一併失去。
一位臭名昭著的警員公開詛咒香港醫護全體感染武漢肺炎,而被公務員事務局默許;相反同一個局長卻高調譴責公務員工會的任何發聲,都是違法政治中立。另一位臭名更著的建制寫手豁出臉皮,稱醫護人員為要槍斃的「逃兵」,而早前傳出你「中風」才成為「不拍手的逃兵」的,又是同一批人主理的「新聞」網;至於極左網上傳出林太是英國間諜的是否同一批人,就自行判斷了。
林太由當年精英眾星拱月的手袋黨,淪為靠今天這些人圍爐,就像劍橋米芝蓮三星餐廳淪為華記正能量,令人不勝唏噓。你鼓勵林太回港服務社會時,想到和你同氣連枝的專業人士,會有這樣的下場嗎?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四、為甚麼疫情不及香港的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地,都對中國大陸入境者或禁絕、或大幅限制,唯獨香港不能,林太的答案居然是「回應世衛準則」、「不能地域歧視」。難道全球所有國家都無視世衛?連中國內部不同地方相互隔絕疫情之舉,也是「煽動獨立」?
假如現政策不變,內地入境者每天還有一至兩萬,而他們一律沒有醫生提供的健康證明,比例上越來越多來自機場(即相對富有的一群)。究竟他們在非常時期來港有甚麼逼切性?是否不讓他們來,就是「助長港獨氣焰」、「讓香港變成孤島」?當整個建制派也基本上支持封關,林太不封關的決定,邏輯上,只有一個答案:不惜令香港醫療系統崩潰、香港人心惶惶,也要讓香港成為內地富人的逃生門。做出這些的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上月你參加澳門回歸慶典時,沒有聞歌起舞,不少朋友視為「勇武手足」。雖是說笑,但《歌頌祖國》這首歌,確實不是伴隨你長大。早已入籍英國的林家,想必對《天佑女王》更有感覺,正如現在真・香港人只唱《願榮光歸香港》。其實,香港人本來不愛意識形態的表態,除了那些深深害國的愛國賊,哪些人需要時刻表忠?
在我心目中,最能代表香港不同顏色的歌曲,依然是《東方之珠》:不是羅大佑政治正確版,而是前輩歌手甄妮的同名歌曲:「新的迫害/新的引誘/ 有正有邪/何處是岸/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首歌推出時,大概是你和一代精英學生Carrie Cheng蜜運之際。滄海桑田,你們一家最後的岸,究竟在香港、北京、還是倫敦,我們不知道。也許你也不知道。但這樣下去,我們又何處是岸?
勸勸Carrie,救救香港,封關吧。其實,在心靈深處,你又有多久沒見過那位大家懷念、那些年的真Carrie Cheng?
明報筆陣,2020年2月3日,原裝長版
何恆佑評價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沈旭暉隨緣家書】給林兆波教授的信:救救香港,到了「一國兩制4.0」了……
林教授:
幾年前,你曾發表(或被發表)情書,鼓勵林太「為落實一國兩制作出貢獻」。即使是私人密語,也不忘國家大事,可見「真・一國兩制」在你心目中的份量。然而經過過去七個月,香港自此邁入更高壓管治、自治程度更低的「一國兩制3.0」,已是客觀現實;想不到一場疫情,更令香港跑步進入「一國兩制4.0」,相信這不是你那封情書的初心。
你當年鼓勵林太當政務司司長、但不贊成她參選特首,足見睿智;不少朋友對身為劍橋大學數學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當副教授的你寄予厚望,認為唯有你們夫妻的愛,才是挽救香港的最大希望。畢竟由「一國兩制3.0」全速倒退到4.0的以下徵狀,相信有第一身觀察的你,不會陌生:
一、政府通過玩弄數據、偷換概念,不是從源頭開始處理問題,而是從源頭開始處理提出問題的人,散播假資訊,再在親政府媒體配合下捏造事實;連根本事實也否定,這是香港近數十年的管治從未出現過的。此刻香港人心惶惶,普遍認為香港正在「分流」內地醫療責任,這並非因為所謂「歧視」,而是根據很客觀的數字,擔心以香港一地的醫護資源,在這場充滿不可測性的疫情爆發後,很快超負荷。假如政府不堵截非本地人進入、而他們又能使用同一醫療系統,整個系統就會崩潰,屆時整個香港,就會「攬炒」。
這個論述不是文宣組創作,而是和你的研究一樣,能科學量度的:每天依然有多少來自疫區的非本地人入境(新措施當天數字依然有接近二萬);公營、私營醫療系統每天服務多少非本地人(數字未見公開,不少前線醫護人員分享說緊急服務超於一半);一旦因為人口流動原因令疫情加劇,香港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又是多少……這些,都只能讓數據說話。
可惜林太的政府從沒有誠實交代數字,卻聲稱「偽封關」已令內地人入境數目大跌「超過九成」。作為劍橋數學博士,相信你對她刻意把內地入境大戶的機場入境數字剔除,並以新措施公佈前「14日」這個毫無統計學概念的日期作為比較基礎,定必搖頭嘆息:反正是吹噓,何不乾脆說自她宣佈新措施的一秒,和14日前相比,要光有光,立竿見影「大跌九成」?你是香港少數algebraic topology權威,要是你的學生交這樣的功課給你,不合格的可能,九成九吧。
事實是,這人數怎麼減,也超過一萬人。要是每天有過萬疫區人口入境發生在新加坡,當地政府就是再威權,也會在下次大選下台。香港是小政府運作,平日市場、民間一切已可自行處理,政府的剩餘責任,就是在危機出現之時。任何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在疫情大爆發前「防疫」,而不是在大爆發後才亡羊補牢,這是common sense。否則,我們交稅來做什麼?
只在乎一己收成期的保險議員陳健波之流可以裝作不明白,但資深公務員如林太不可能不明白。無論是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甚至北韓領袖;都明白了,台灣、澳門、甚至河南領袖,也明白了。唯獨在「一國兩制4.0」,林太的政府,卻牽頭宣傳「後真相」,徹頭徹尾的愚民。也許她相信,永恆的少數派政府,即使到了支持度不足20%這個歷史最低點,也是永不會落台的。假如你有一票、而她不是你太太,你會投給她嗎?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二、「一國兩制4.0」的打壓對象,從反送中運動的不同參與者,進展到沒有強烈政治傾向的專業人士,例如醫護人員。前線醫護人員醞釀罷工,只是因為上趨勢,令香港醫療系統不勝負擔,除非政府全面封關。他們的動機是拯救香港,而不是拯救自己。假如這是100%天災,我深信全體醫護人員和所有真・香港人一樣,義無反顧,死而後已;但現在,這是林太政府造成的100%人禍,拯救人禍的唯一方式,就是解決造成人禍的人和制度,否則就是白白犧牲。香港醫護人員不是愛國主義教育以身體炸碉堡的董存瑞,而是知道怎樣改革制度的馬丁路德金,何況你們的教育,理應不用學習這些臉譜化的樣板吧。
即使政府不認同上述邏輯,也應客觀辯論,林太卻以輕藐的態度說這是「激進行為」、配以一個冷笑,就把非常嚴肅的運動定性,將他們與她咬牙切齒的「黑衣暴徒」連在一起,無視支持者包括大量平日和你一樣「不問世事」(這是林太公開給你的評價) 的殿堂級醫學權威。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三、「一國兩制3.0」劇本已經加入了群眾鬥群眾,4.0更恐怖的是,還要毀滅被鬥群眾的專業身份。醫護人員心境純樸,一如你的招牌白襪子,卻被親政府輿論稱為「黑醫」、「黑護」。世上任何的原則,都要在特定context之下檢驗,正如林太的政府說「止暴制亂」、「反對一切暴力」,假如這概念絕對化,暴力上台的共產黨難道是非法政權?醫護人員要是連提出解決方案也是「逃兵」,7.21的警隊是否要全隊槍斃?
當然,這種極端聲音,就是在香港建制陣營當中,也依然是笑話。問題是這類聲音的對象,早已不是香港人,演的是一齣沒有現場觀眾的神功戲,只是給部份內地人看,目的是在內地民族主義者當中吸取能量,通過蜂擁而至的微信批鬥,令被對象產生恐懼,連「免於恐懼的自由」也一併失去。
一位臭名昭著的警員公開詛咒香港醫護全體感染武漢肺炎,而被公務員事務局默許;相反同一個局長卻高調譴責公務員工會的任何發聲,都是違法政治中立。另一位臭名更著的建制寫手豁出臉皮,稱醫護人員為要槍斃的「逃兵」,而早前傳出你「中風」才成為「不拍手的逃兵」的,又是同一批人主理的「新聞」網;至於極左網上傳出林太是英國間諜的是否同一批人,就自行判斷了。
林太由當年精英眾星拱月的手袋黨,淪為靠今天這些人圍爐,就像劍橋米芝蓮三星餐廳淪為華記正能量,令人不勝唏噓。你鼓勵林太回港服務社會時,想到和你同氣連枝的專業人士,會有這樣的下場嗎?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四、為甚麼疫情不及香港的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地,都對中國大陸入境者或禁絕、或大幅限制,唯獨香港不能,林太的答案居然是「回應世衛準則」、「不能地域歧視」。難道全球所有國家都無視世衛?連中國內部不同地方相互隔絕疫情之舉,也是「煽動獨立」?
假如現政策不變,內地入境者每天還有一至兩萬,而他們一律沒有醫生提供的健康證明,比例上越來越多來自機場(即相對富有的一群)。究竟他們在非常時期來港有甚麼逼切性?是否不讓他們來,就是「助長港獨氣焰」、「讓香港變成孤島」?當整個建制派也基本上支持封關,林太不封關的決定,邏輯上,只有一個答案:不惜令香港醫療系統崩潰、香港人心惶惶,也要讓香港成為內地富人的逃生門。做出這些的這人,還是當年你認識的Carrie嗎?
上月你參加澳門回歸慶典時,沒有聞歌起舞,不少朋友視為「勇武手足」。雖是說笑,但《歌頌祖國》這首歌,確實不是伴隨你長大。早已入籍英國的林家,想必對《天佑女王》更有感覺,正如現在真・香港人只唱《願榮光歸香港》。其實,香港人本來不愛意識形態的表態,除了那些深深害國的愛國賊,哪些人需要時刻表忠?
在我心目中,最能代表香港不同顏色的歌曲,依然是《東方之珠》:不是羅大佑政治正確版,而是前輩歌手甄妮的同名歌曲:「新的迫害/新的引誘/ 有正有邪/何處是岸/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是絕望」。這首歌推出時,大概是你和一代精英學生Carrie Cheng蜜運之際。滄海桑田,你們一家最後的岸,究竟在香港、北京、還是倫敦,我們不知道。也許你也不知道。但這樣下去,我們又何處是岸?
勸勸Carrie,救救香港,封關吧。其實,在心靈深處,你又有多久沒見過那位大家懷念、那些年的真Carrie Cheng?
明報筆陣,2020年2月3日,原裝長版
何恆佑評價 在 [新聞] 獅隊兩新秀大物評價對方何恆佑秒答 的推薦與評價
獅隊兩新秀大物評價對方何恆佑秒答:林子豪比較強記者楊舒帆/台南報導統一獅前兩輪大物林子豪、何恆佑建功,15日統一獅與富邦悍將形成投手戰,何恆佑9局下打回獅隊第1 ... ... <看更多>
何恆佑評價 在 林辰勳、林子崴、何恆佑都被評價有首輪實力,保守估計前2輪 ... 的推薦與評價
林辰勳、林子崴、何恆佑都被評價有首輪實力,保守估計前2輪被選中不是問題。 劉予承無論投打都有球探在追蹤,還在考慮中。 穀保家商棒球隊辰擊勳耀(林辰勳# 26 ) ... ... <看更多>
何恆佑評價 在 [新聞] 林子豪、何恆佑各有優點劉育辰觀察兩- 看板Lions 的推薦與評價
林子豪、何恆佑各有優點 劉育辰觀察兩人差異
記者陳立勳/新莊報導
統一7-ELEVEn獅隊今年季中選秀加入10位新人,其中首輪林子豪與第2輪的何恆佑格外受
到關注,統一打擊教練劉育辰也談到兩人之間的差異。
統一7-ELEVEn獅隊今年季中新人選秀挑到10人,新人們本周四都先跟著一軍練習,球隊也
針對每位新人進行觀察,劉育辰表示,本周四獅隊透過儀器檢測新人的揮棒數據,其中何
恆佑爆發力比較強,林子豪球棒控制能力比較好,但林子豪的擊球初速稍微比何恆佑差一
點,林子豪比較穩定,但何恆佑的爆發力比較好。
劉育辰表示,打擊就是節奏,不是每一次都要很用力,如何輕鬆地讓球棒到好的位置,何
恆佑有時候揮棒想要趕,所以穩定性會差一點,至於林子豪知道自己的優勢在於球棒控制
。
之前評價林子豪打擊型態類似富邦悍將林益全,劉育辰認為,林子豪有機會可以更好,如
果接受職棒訓練,有機會超越林益全,林益全是打了業餘之後才加入職棒,但林子豪18就
開始接受職棒訓練,不過最終還是要看能不能頂的住壓力。
劉育辰表示,林子豪的球點掌握性高出一般同齡新人,但打出去球能不能飛的遠,還是要
看打擊技巧,重量訓練也要適當,至於何恆佑揮棒型態與富邦悍將張進德差不多,只是沒
有張進德那麼壯碩,但揮棒不會扭扭捏捏,也是全力揮擊,林子豪是揮棒完整,不需要全
力揮擊,如何維持節奏,對他來說比較重要。
原文網址: 中職/林子豪、何恆佑各有優點 劉育辰觀察兩人差異 | ETtoday運動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813005#ixzz6YUc8ecMt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187.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ons/M.1600520716.A.49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