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書單:盛裝讀書是有理由的」
お待たせ!六月是為生命畫上分號的季節,上個月雖忙碌收尾大學生活,三級警戒的日子容許不擅道別的我,透過讀書、整理房間的小小儀式感,重新探索世界的邊界。坦白說六月的自己因未來的不可知,多數時間感到倦怠心慌,書寫的時間明顯變少了,但書本依舊是我的庇蔭,提供得以逃往的另類世界。
這個月分享的三本書分別自微觀與俯瞰的角度,用令人驚豔的筆法提出洞見,從裡到外檢驗著歷史、文學與人際關係。
/
《新寶島》 黃崇凱
在故事裡,小說家就是自己世界的總統。黃崇凱長篇小說《新寶島》是一只世界觀層層相裹的俄羅斯娃娃,故事描述2024年台灣第一位原住民總統就任當晚,古巴與台灣人民於發生「大交換」,醒來一夕置身於彼此的土地上。此一魔幻寫實的設定對「國土」定義提出質疑(國家究竟立基於土地抑或人民?)也透過了古巴/台灣兩國地緣政治的相參照,換位思考台灣的國際處境。
《新寶島》的文體包山包海,視角更自地理、歷史、虛實縱橫交織,每篇皆能獨立成篇、卻又緊緊相繫。在「大交換世代」的前提下,讀者隨時間軸,宛如荒島求生步步挖掘台灣人如何在古巴重建生活(路邊攤到了哈瓦那,立馬改賣古巴三明治)。全書中段,黃崇凱則再端出「書中書」《新大陸》一作,輔以虛構作品的評論、書摘、一場讀書會紀錄,重新以文學視角檢視「新寶島」的世界。最後則並置古巴革命英雄與排灣族都市原民的故事,直指古今的相繫與殖民主義的陰翳。
《新寶島》的靈感自「總統先生」一篇逐字稿形式的作品開展,結合了作者至古巴駐村時的實際經驗,展現了小說家在歷史所學術訓練下的獨特史觀,以文學展開政治思想實驗。邊讀邊不停感嘆:「這個人到底要在一本小說裡發明多少東西!」大力推薦給對台灣史、中美台關係有研究,喜歡拉美文學的讀者們!
/
《聊天紀錄》 Sally Rooney
《正常人》作者Rooney的首本小說《聊天記錄》繁中版終於問世,《聊天記錄》一書寫兩個創作夥伴兼心靈伴侶的二十幾歲女大生,在結識一對文藝圈夫婦後,如何在四角關係中重新理解愛與友情。兩人的互動宛如千禧世代版《Just Kids》裡的派蒂與羅伯特,共用一具疾呼的創作靈魂、但以兩具女體去愛。女主角法蘭西絲既有《正常人》中梅黎安的壓抑與聰慧,也具康諾的溫吞與階級矛盾,她的摯友波碧作為一名外放的共產女性主義者,如鏡映照著法蘭西絲對中產階級、男女關係的權力關係的矛盾情感。
《聊天記錄》透過一段動態平衡的關係,談愛他人至極時,人們如何經歷自毀、破滅與衝突,於關係中的相對位置立足。我喜歡法蘭西絲寫給波碧的信:「沒有什麼是只靠兩個人或三個人所組成的。」有愛之處必有光影生滅,相愛並無固定公式,意義終其變幻莫測。
/
《啟蒙的辯證》Max Horkheimer & Theodor W. Adorno
這學期上「音樂產業導論」的期末報告指定用書,因為太好看而列入本月書單(笑),這部哲學論證著作自「神話」概念談起,指出「啟蒙」一詞如何遭西方極權主義濫用,而摒棄自然、顛覆文化真諦。
本書中針對科技、語言與經濟社會的哲學片簡不及備載,我則特別關注其中「文化工業」一章:儘管當代社會中,人們能透過各式各樣的表現方法呈現多樣的文化,表現自由的「啟蒙」實則是一種群眾欺騙。霍克海默與阿多諾認為,經標準化流程被大量複製的作品使得藝術變成一種無關創作動機、利益導向的「文化工業」。在科技與數字至上的表象下,藝術成為創意勞工的軍備競賽,掌握一流技術的創作者,即能在該領域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雖然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對科學社會提出無數犀利批判,然而大衛拜恩也在《製造音樂》(How Music Works)裡提出:「文化是一種經驗,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影像。」 「啟蒙」或進步觀不必是現代人所背負的原罪,但語言與文化若被約化為符號,將成為宰制社會的工具理性。在談論啟蒙的同時,人們實則有待啟蒙。
.
以上就是六月看的三本燒腦好書,雖然這個月書單的文字頗有份量,卻似乎正適合這種無處可去的日子細細在燈下端詳。此刻的我盛裝讀書,是為在世界回歸運轉時,昂首跨出家門、重整旗鼓去見想念的人。
#刺蝟讀書室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謝稀如 Michelle T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攝於2019年3月18日 奇蹟課程(靈性教練 Spiritual Coach)一年只辦一屆 一年課程讓我們圓融地學習整個靈性架構並學習幾個靈性工具實修,先療癒自己,獲得內在平安,再療癒別人,循序漸進了解整個靈性架構,一起踏上覺醒之路,活出喜悅人生。 課程內容: 30% 奇蹟課程 20% 一念之轉-實...
何西阿書導論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教育單元,邀請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汪用和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超進化人工智慧歷險漫畫》/ 木馬文化。未來的世界AI將無所不在,翻開這本書輕鬆打造AI腦!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w26ssA-0-8I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內容簡介:
未來的世界AI將無所不在,翻開這本書輕鬆打造AI腦!
軒轅、堯堯和阿舜是阿宅聯盟的主要成員,擅長以科技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事,例如出動無人機協尋走失的狗狗,就連打棒球也寫了程式,分析對手的投球軌跡等等。就在一個平凡到不行的午後,三個人一如既往的總是揮棒落空,怎樣都打不到球。最後,軒轅派出了擁有深度學習功能的機器人米莉上場。「鏘──」一個全壘打,改變這場球賽的結果,也意外介入了來自2121年時空警察的追捕行動中……時空警察到底在追捕誰,這背後究竟有什麼大危機,以及不為人知的祕密呢?
故事裡的AI科技應用大解密
1.電腦如何分辨圖片是否一樣?(圖片辨識原理)
2.聰明的飛行小幫手(無人機飛行輔助)
3.你的投球習慣,AI 全知道(投手投球行為模式學習)
4.下一球投到哪,AI告訴你(棒球投球軌跡預測)
5.你的行為對不對,AI能分辨(人類動作辨識)
6.智慧商店買東西,AI也能當結帳機(超商自動結帳機工作原理)
7.AI機器人也能做早餐(智慧型早餐配餐建議)
8.誰在說話,AI能分辨(聲音辨識與聲音智慧控制原理)
9.AI成為你的專屬健康管理師(智慧健康管家原理)
10.圖書館員小幫手,導引機器人(圖書館智慧導引機器人原理)
11.AI與人類,誰比較聰明?(AI輔助決策系統)
◎作者簡介:鴻海教育基金會
鴻海教育基金會相信,每個生命都具有無窮的潛力,希望幫助孩子不因家庭因素而限制他們的發展機會;同時也認為,每個生命都有適合他的教育,期盼透過創新多元的方式,讓孩子適性適才學習成長。因此,鴻海教育基金會歷年來已經投注了超過20億元,用於鴻海獎學鯨、台灣希望小學、扎根科技教育、發展多元教育……等;其中在扎根科技教育部分,基金會已出版高中AI教材《人工智慧導論》,也舉辦過多場AI師培營、AI學生工作坊、量子師培營、高中職量子營隊……等,盼能讓台灣開出更多美麗的科技花朵。
何西阿書導論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結果指導教授出來護航李佳芬的碩士論文,
更讓我覺得有錢人真好,寫那爛東西還有學者願意用學術人格背書。
#我應該讀嘉義大學der
昨天我的無心之過,沒想到引起一股我預料之外的波瀾,今天,李佳芬碩論的指導教授回應我了,由於這位教授話也相當多,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留言處連結。
我質疑李佳芬研究維多利亞學校,說她是「自己研究自己」,這個說法不夠嚴謹,應該是「自己研究自己的企業」。
而這位教授的回應大致是:「李佳芬這個狀況可能是「自我民族誌」(auto-ethonography)研究。」這個我不免質疑,您真的認為李佳芬研究維多利亞學校的品牌管理是自我民族誌研究?自我民族誌研究最重要的精神,我認為是「說故事」還有「以自我過程來進行文化分析與社會詮釋」,李佳芬整篇論文,我看不到一點有民族誌研究的痕跡,如果她今天的論文題目是《維多利亞學校創辦歷史之研究》,那她「自己研究自己」我一點意見都沒有,您用「自我民族誌」來幫她護航我也才聽得下去。
我嘲笑李佳芬,說她這個《維多利亞中小學品牌管理》論文題目,根本用不著辛苦訪談,跟她爸還有她老公坐下來吃宵夜就能知道事情,何必大費周章?何必做成論文?
這位教授的回應大致是:「李佳芬都有告訴受訪者她是董事,而且李佳芬都有謹守學術倫理,這我可以保證。」首先,我一點都沒有質疑李佳芬的論文是別人寫的,還有,李佳芬以董事的身份訪問家長跟潛在客戶這點,這可能有點問題,但這個我也沒質疑她。我只是認為,從她的結論看來,她真的沒有必要這麼辛苦訪談,要知道維多利亞建築很美、雙語教育很強、有競爭力、願意推薦給朋友來就讀這些感覺起來是用問卷調查得到的結論,竟然是用焦點團體跟訪談法做出來的?我不解,到底是李佳芬文筆太爛,還是她的受訪者根本講不出更多。
最後,我調侃李佳芬的論文,簡直是「維多利亞學校的滿意度調查」,這個教授的回應,我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
他說:研究者熟悉研究方法且堅守嚴謹的研究歷程,對於研究成果之學術貢獻原本就不會苛求。事實上,搜尋已發表的期刊論文,只要能提出可以檢證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以「滿意度」為題的研究論文亦多如牛毛。所以,誰說滿意度調查不能成為「論文」呢?
哈囉,你前面跟我說李佳芬是「自我民族誌」研究,也說她很認真訪問「11個人」,然後你現在又跟我說,綜合這11個人的意見所寫成的「滿意度研究」當然可以是論文啊!
哈囉,你的邏輯在哪裡?滿意度研究當然可以當成論文,但是!請記得李佳芬的論文題目叫做《維多利亞中小學品牌管理》,並不是在說滿意度。我又再看一次李佳芬的問題意識,她說她的研究問題是:「維多利亞的品牌形象建立策略跟策略成效,以及影響這些策略的成敗因素」,人家並沒有要做「滿意度調查」阿,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做出來就變成滿意度研究了。
好啦!話說太多了,進入我的結論。碩論品質參差不齊,這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可悲現況,這邊不討論。但當今天李佳芬打著她是教育研究所畢業,在「佳芬講堂」上大談教育政見,甚至刻意用誤傳跟謠言,來抹煞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時,不好意思,我無法原諒也無法認同。
我檢視李佳芬求學歷程唯一的方式只有去看她的論文,就如我上一篇文說的,看完她的論文,我只能說,從她口中說「三年級教肛交」、「六年級教性高潮」這個我一點都不意外。以她荒腔走板的論文看來,她連最基本思考邏輯跟論述能力都差勁透頂,你還奢求她會去分辨事情的真偽?
李佳芬的指導教授們,我不覺得你們有問題,指導教授有督導論文與照顧學生之責,你們的護航與溢美之言,是你們該做的事情。但我相信這個社會多數人是公正客觀的,那本論文寫得好不好,事實擺在眼前。
何西阿書導論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攝於2019年3月18日
奇蹟課程(靈性教練 Spiritual Coach)一年只辦一屆
一年課程讓我們圓融地學習整個靈性架構並學習幾個靈性工具實修,先療癒自己,獲得內在平安,再療癒別人,循序漸進了解整個靈性架構,一起踏上覺醒之路,活出喜悅人生。
課程內容:
30% 奇蹟課程
20% 一念之轉-實用操練
10% 即時催眠療癒個案
20% 真正的靜心/真正的祈禱
20% 其他(如一行禪師、老子道德經、Adyashanti、當下的力量的教導,等等)
學費與報名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ACIM
《奇蹟課程》(A Course in Miracles)簡介:《奇蹟課程》是一門讓心靈獲得平安的課程,四十年來在西方國家已有無數人受惠,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活出「寬恕」、放下判斷、化解小我的攻擊與防衛。《奇蹟課程》提供了正文、學員練習手冊及教師指南三部分,講述的宇宙觀、時間觀、心理架構都非常完善,由淺入深每天一步一步去學習放下我們固有的觀念,重新審視眼前的世界,學習寬恕與臣服,從而顯化奇蹟,讓我們獲得超乎想像的平安。
《一念之轉》(The Work of Byron Katie)簡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早前就一念之轉作出研究,把抑鬱症患者分成三組進行療程,然後在八星期後,檢測各組成效,結果顯示:
第一組:患者只服食安慰劑-有20-40%患者好轉
第二組:患者服食抗抑鬱藥物-有40-60%患者好轉
第三組:參加九天的覺醒功課課程(The School of The Work with Byron Katie)-有94%患者好轉!
學習使用轉念作業,即時解除讓我們痛苦的念頭。有時人生就是被無謂的信念搞砸了,改寫負面信念將會為人生帶來新出路,活出圓滿人生。
奇蹟課程第三屆
星期六 10am-6pm
2020年
3月21,28日
4月18,25日
5月2,16,23,30日
2021年
3月20,27日(神聖一刻之奇蹟回歸)
*課程將會錄影,每人可要求看錄影三次
*海外人士可以即時視訊形式參加課程
一年課程包括:
1) 10天課程
2) 120日學員練習手冊導論錄音
3) 每月學員小組會(學員之間自行相約,每組會有舊學員參與)
4) 每月讀書會(由6月開始至2021年3月,由資深學員帶領,導師會參與其中三次)
5) 出席現場課堂達八成或以上,將會獲本中心頒發「Spiritual Coach」(靈性教練)的證書
YouTube頻道有關於奇蹟課程或其他靈性教導的免費視頻,歡迎收看。
導師簡介 Michelle Tse 謝稀如
香港催眠及身心靈整合中心創辦人、臨床催眠治療師、催眠講師、瑜伽導師、靈性導師。
讓我們學習如何活用當下的力量去轉化人生、創造奇蹟,使我們獲得持久的喜悅與內在平靜。
查詢電話/whatsapp:98764670
電郵:hypnohealinghk@gmail.com
網址: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Facebook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owhereNowHere
#當下的力量 #零極限 #奇蹟課程
何西阿書導論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奇蹟課程(靈性教練 Spiritual Coach)一年只辦一屆
一年課程讓我們圓融地學習整個靈性架構並學習幾個靈性工具實修,先療癒自己,獲得內在平安,再療癒別人,循序漸進了解整個靈性架構,一起踏上覺醒之路,活出喜悅人生。
課程詳情:www.hypnohealinghk.com/acim
課程免費簡介會
日期:2019年2月21日(星期五)
時間:7:30-10:30pm
地點:尖沙咀柯士甸路20號保發商業大廈9樓903室 (佐敦D出口)
免費簡介會報名連結:
*無論是否想報讀也歡迎參加,屆時將會簡介一年課程如何轉化情緒、放下痛苦的念頭,亦簡介不同的修行工具與靈性道路的架構,最後體驗集體靜心,連結內在的神聖。
課程內容:
30% 奇蹟課程
20% 一念之轉-實用操練
10% 即時催眠療癒個案
20% 真正的靜心/真正的祈禱
20% 其他(如一行禪師、老子道德經、Adyashanti、當下的力量的教導,等等)
《奇蹟課程》(A Course in Miracles)簡介:《奇蹟課程》是一門讓心靈獲得平安的課程,四十年來在西方國家已有無數人受惠,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活出「寬恕」、放下判斷、化解小我的攻擊與防衛。《奇蹟課程》提供了正文、學員練習手冊及教師指南三部分,講述的宇宙觀、時間觀、心理架構都非常完善,由淺入深每天一步一步去學習放下我們固有的觀念,重新審視眼前的世界,學習寬恕與臣服,從而顯化奇蹟,讓我們獲得超乎想像的平安。
《一念之轉》(The Work of Byron Katie)簡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早前就一念之轉作出研究,把抑鬱症患者分成三組進行療程,然後在八星期後,檢測各組成效,結果顯示:第一組:患者只服食安慰劑-有20-40%患者好轉第二組:患者服食抗抑鬱藥物-有40-60%患者好轉第三組:參加九天的覺醒功課課程(The School of The Work with Byron Katie)-有94%患者好轉!學習使用轉念作業,即時解除讓我們痛苦的念頭。有時人生就是被無謂的信念搞砸了,改寫負面信念將會為人生帶來新出路,活出圓滿人生。
奇蹟課程第三屆時間表:
逢星期六 10am-6pm
2020年3月21,28日, 4月18,25日, 5月2,16,23,30日
2021年3月20,27日(神聖一刻之奇蹟回歸)
*課程將會錄影,每人可要求看錄影三次
*海外人士可以即時視訊形式參加課程
*提供即時視訊或錄影予海外人士,歡迎查詢。在港居住的朋友不建議線上學習,因為一起共修是很有力量的3
一年課程包括:
1) 10天課程
2) 120日學員練習手冊導論錄音
3) 每月學員小組會(學員之間自行相約,每組會有舊學員參與)
4) 每月讀書會(由6月開始至2021年3月,由資深學員帶領,導師會參與其中三次)
5) 出席現場課堂達八成或以上,將會獲本中心頒發「Spiritual Coach」(靈性教練)的證書
上課地址:尖沙咀柯士甸道102號11樓1101-1102室 (佐敦D出口)
簡介會地址:尖沙咀柯士甸路20號保發商業大廈9樓903室 (佐敦D出口)
導師簡介Michelle Tse 謝稀如
香港催眠及身心靈整合中心創辦人、臨床催眠治療師、催眠講師、瑜伽導師、靈性導師。
讓我們學習如何活用當下的力量去轉化人生、創造奇蹟,使我們獲得持久的喜悅與內在平靜。
查詢電話/whatsapp:98764670
電郵:hypnohealinghk@gmail.com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hypnohealinghk
Facebook群組: www.facebook.com/groups/NowhereNowHere
#奇蹟課程 #靈性教練 #覺醒 #轉化 #療癒 #修行 #謝稀如Mich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