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離地球YouTube】袁彌昌博士 (Derek) 是同期在英國讀書的好友,雖然對他在2020年依然以「中間路線」參與立法會選舉不大認同,而且對這屆選舉的立場南轅北轍,但依然可以無所不談,這正是真・香港的可貴。除了讓他闡述何謂他口中的「關鍵少數」,不少朋友對袁家如何相處也很感興趣:當他說到擔心在國際游說的父親袁弓夷被通緝,因為建制派太太容海恩要加入「臨立會2.0」而懷疑是否應繼續做候選人,前人民力量主席妹妹袁彌明又表明不支持他參選,這些家庭之內的掙扎,也不足為外人道。
▶️ 許智峯:改造民主黨「和理非主義」的使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__XvE2-Sc
⏺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未來十年,N個「新香港」之間的香港人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078758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堅離地球 · 沈旭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袁彌昌博士 (Derek) 是同期在英國讀書的好友,雖然對他在2020年依然以「中間路線」參與立法會選舉不大認同,而且對這屆選舉的立場南轅北轍,但依然可以無所不談,這正是真・香港的可貴。除了讓他闡述何謂他口中的「關鍵少數」,不少朋友對袁家如何相處也很感興趣:當他說到擔心在國際游說的父親袁弓夷被通緝,...
何謂博士候選人 在 杜震華粉絲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年輕朋友的最後忠言
各位年輕的朋友們:
大家好!大選投票就在眼前了,你現在可能還在猶豫,這張選票該投給誰比較好?是要投給「顧台灣,護主權」的蔡英文呢,還是給「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的韓國瑜好?
你的謹慎是對的,國家新領袖將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我們大家的未來,而且是無法走回頭路的-一旦決定了方向,要回頭可是千難萬難。
年輕人最不想聽老人家說教,我也不想說太多,只是想提醒大家幾件歷史事實,供你參考…
1992年,兩岸在多年對峙後,在香港進行會談,其後的往來文件獲得結論:海峽兩岸都同意,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各自用口頭去表述一個中國的內涵,這就是「九二共識」;台灣稱為「一中各表」,希望有自己的表述空間,大陸稱為「各表一中」,怕台灣表述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獨立狀態。
無論如何,這項對內涵無共識,但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識」,提供了雙方和解、交流互動的基礎,否則在對岸堅持統一下,只有兵戎相見。
1993年,兩岸由辜振甫和汪道涵在新加坡會談,同意進行多項事務性合作;國際間認為兩岸邁向和解、很快就會三通。跨國企業因台灣地理位置適中、方便管理亞洲各國據點,可做為「亞洲總部」所在地,建議我國開放三通直航,打造為跨國企業亞洲總部所在地。特別是聯邦快遞(Federal Express),因它的飛機從美國飛到亞洲、耗盡油料降落時,剛好就在台灣上空。
當時台灣經建會(目前國發會)主委蕭萬長先生,邀請台大經濟系主任薛琦、理律法律事務所創辦人(也是台大法律系兼任教授)徐小波、我(當時在台大國發所任教)和理律的劉紹樑博士,共同研究「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可行性研究」,提出包括「兩岸三通」、碼頭作業民營化等多項建言,1995年1月5日「亞太營運中心」被行政院列為「國家重大經濟建設」,將全力推動。媒體非常重視,討論會和新聞報導不斷,大家都對台灣經濟的未來寄予厚望。
進行研究時,我曾遍訪香港和新加坡的產官學界,見識到何謂「效能」;團隊還到美國訪問聯邦快遞在曼菲斯(Memphis)的全球轉運中心,半夜凌晨去觀察世界最大的快遞分件和機隊作業狀況。研究中也訪問了新加坡惠而浦(Whirlpool)的東南亞總部,公司副總裁告訴我,只要台灣和大陸有海空運直航,惠而浦總部立刻搬遷台灣。
而且總部會放在桃園南崁,因為他1個月有15天要搭飛機,而新加坡飛到台灣就要4小時,距離大陸太遠不方便。而且,他認為新加坡所有和製造業有關的跨國企業總部,全部會遷移到台灣,因為台灣製造業技術高,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我當時興奮異常,若3百家跨國總部遷台,每家用3百人的話,就有9萬人之多。天啊,這不是所有大學畢業的優秀學生都不用去新港美日尋找高薪,都可以在台灣就業了嗎?
可惜這樣的期待,很快被李登輝前總統澆熄了:1996年8月14日,李前總統在國民大會回答國代建言時回應:「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檢討」,9月14日正式提出「戒急用忍」主張,對台灣經濟有所期待、對兩岸三通深切盼望者,全感到深痛的悲涼-9萬個高薪工作機會已經泡湯,台灣經濟未來如何競爭?
2008年底,馬總統開放了兩岸海空運直航,時間耽擱了12年,大陸經濟崛起,上海逐漸取代其他競爭者;「聯邦快遞」原想到桃園機場的構想早已落空,到菲律賓蘇比克灣設立「亞洲轉運中心」成效不彰,最後落腳到廣州新白雲機場,貢獻巨大的利益給了大陸。其他跨國企業,因大陸崛起而台灣阻礙兩岸交流、經營不便陸續由台灣外移,高薪工作機會逐漸減少,外國人聚集的台北天母地區也日益沒落。
此外,東協國家在1993年通過10年內設立「自由貿易區」,免除彼此貿易關稅,2002年東協和中國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表示未來大陸和東協的貿易,以及東協本身的內部貿易,都會取代原來台灣對這兩大地區的出口,衝擊台灣的經濟成長。國內產官學界憂心忡忡,紛紛呼籲政府速和東協簽署自貿協定來抵銷不利衝擊。
學界更透過學術訪問機會,一再遊說東協國家和台灣盡快簽署;但受訪者都說,他們對北京有所畏懼,但若新加坡和台灣簽署,他們就會順勢跟進。所以,2003年初,當媒體報導台灣和新加坡要諮商自貿協定時,我們都非常期待,希望能迅速突破貿易協定被封鎖的狀況。
但是,2004年媒體曾有些微報導之後,台新諮商就不再有任何消息。我非常納悶,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後來,我在長期訂閱的香港「亞洲週刊」看到,新加坡資政(已從總理退下)李光耀在東協高峰會演說時提到,新國和台灣諮商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談完,但簽署時陳水扁前總統卻堅持,必須用「台灣」名義簽署,而非我國在世貿組織的名稱「台澎金馬關稅領域」,讓新加坡只有放棄,因為它將無法抗拒北京壓力。
當然,新加坡和台灣未簽,其他東協國家也不敢造次,全部沒和台灣簽署。等到2013年,台灣在馬政府時代和新加坡重新談妥簽署,又蹉跎了9個年頭,北京政經實力更強,台灣已無力突破它對東協國家的封鎖了。
之後,台灣的貿易出口受到東協迅速和中國、日本、韓國簽署貿易協定的排擠,出口成長率從2003-08的10%直線下墜到2008-13的4%和2013-18的2%,經濟成長率也從5%重摔到2.5%,中高度的經濟成長已遠離台灣-蔡總統還在為2.5%的成長率沾沾自喜,說是「四小龍之首」,不知人家早已遙遙領先台灣,今年只是衝擊較台灣大些而已。
到了2014年,台灣和大陸在2010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基礎上,繼續談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已簽署;但在立法院審議時,發生了民進黨背後支持的「太陽花學運」,讓服貿協議無法生效。這個協議當時若經立院通過,5年半來相信台灣金融界已在大陸設立1千個以上的營業單位,若一單位有10個台灣過去的幹部,就會有1萬個高薪工作機會。
但綠營卻無視陸企因大陸經濟規模大、成長快,對來台投資根本興趣缺缺的現象,蠱惑學生反向說陸企會搶走台灣幾百萬個工作,讓學生心生畏懼而無知反對,不知自己因而葬送了機會和前途。
三個案例-亞太營運中心、台新自由貿易協定、太陽花學運,清楚說明了,為達政治目的、不按經濟邏輯辦事的話,陪葬的是青年的前途;讓薪資17年不漲的不是別人,正是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等人。
他們天天說主張統一者會賣台,可是馬英九執政8年,除了讓幾百萬陸客來台增加觀光業收入以外,賣了台灣甚麼主權?蔡英文執政才4年,喪失7個邦交國,誰主政之下才限縮了主權呢?
說是大陸打壓,沒錯,大陸幾十年來從未停止打壓,但為何馬政府時代反而讓台灣的國際空間較大呢?
我已是退休之人,可以簡約地生活,而且經濟越壞、物價越低,我的實際生活會更好;所以老實說,台灣經濟好壞,對我不是那麼重要。只是,我也有兩個小孩,都在30歲上下,看到你們就如同看到他們一樣,我當然關心他們和你們未來的發展空間和環境,不希望台灣越來越糟,讓他們和你們一樣越來越苦。
兩岸關係很重要,藍營不會賣台,只是希望用更有智慧的方式,爭取台灣的生存發展空間,甚至要透過交流互動、積極進取地影響大陸民主化,產生對台灣安全最大的保障。
蔡政府的躁進,會葬送台灣的經濟,和已經非常困難的國際政治空間。北京是霸道、不民主,但力量太強,台灣只能用智慧和靈活戰略和它周旋,硬鬥只會提早滅亡!而兩岸交流是有一些風險,但現行法規都足以應付。
韓國瑜的政見中,要大力投資你們的未來,包括補助你出國當1年的交換生、軍公教警消出國進修1年、生育頭胎補助3萬元、次胎以上6萬元、育兒津貼每年6萬元直到6歲、小學開始就雙語教育、利用閒置校舍廣建社會宅、用囤房稅來抑制房價,讓你們提升國際競爭力、有亮麗的未來!別的候選人不夠重視,真的差很多!
因此,你的這張選票,真的非常關鍵,未來是你們自己的,但願大家都做出最有智慧的選擇。
祝福大家:新年達新願!也祝福中華民國,國運昌隆!
(前台大教授 杜震華)
何謂博士候選人 在 曹長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蔡英文的論文與博士為真,我願割身上的肉餵狗
【摘要:如果蔡英文的論文是真的,也拿到LSE的博士,筆者願意承諾身體上任何部位隨便讓人割去餵狗。若否,蔡英文只要向社會大眾道歉就好。……搞什麼鬼,把自己的升等資料列為國家機密封存到2049年底,這種事只有蔡英文幹得出來。】
正文:
薛雲峰博士:蔡英文論文門的爭議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台大哲學系學士、台大新聞所碩士、台大國發所法學博士
關於立法院於11月28日召開公聽會,討論蔡英文總統的真假博士案,幾天下來,幾乎絕大多數的電視和平面媒體都沒有什麼報導,甚至有人稱這是「一場意圖修理卻反替蔡英文澄清的公聽會」,宗旨只有一個:就是謾罵找尋真相的林環牆、賀德芬與彭文正等人,一意替蔡英文總統護航。筆者認為,台灣已政黨輪替兩次,民主社會的進步靠的是說真話的人,不是仍在選邊站。
幾天下來,絕大多數的媒體,甚少報導蔡英文的「論文門」,怪的是,藍營也不追著打,大概是怕韓國瑜到北大讀博士班的過程更不堪檢驗,被中國共產黨栽培教育快十年的韓國瑜,恐怕比不誠實的蔡英文更讓國人覺得恐怖。
但如此一來,藍綠雖然心照不宣,但對立依舊。於是甚少人仔細聆聽林環牆、賀德芬、彭文正、歐崇敬和邱榮舉等教授們,對蔡英真假博士的論證,甚至還妄言彭P等人是在替韓國瑜解危,作法猶如2012年的宇昌案,非要把這些愛台灣的學者「抹紅」不可。
甚至有位自稱是「大學教授」的林先生,不但不去國圖下載蔡英文的「論文」看看,還隨便妄言彭文正等人是在護航藍紅體系,但蔡英文放在國圖的「論文」能算是論文的話,那林先生的「大學教授」也當得太隨便了。一本沒有指導教授或口試委員簽名的論文能算是論文嗎?所以,有人要不是盲目的「英粉」;就是不學無術的江湖郎中、或許想圖個什麼官來做。
筆者和大多數的台灣人,也是很不希望韓國瑜因此獲利,但台灣已政黨輪替了兩次,民主社會己臻成熟,大是大非的問題,總要有個交代。君不見,美國國會正在彈劾川普吧。川普,至少對台灣很好,深得台灣人的喜愛,但美國國會照樣對他不客氣,若按批評者的邏輯,莫非川普也是共產黨的「內應」?
意思是,台灣要進步,總得要有講真話的人。如果蔡英文的論文是真的,也拿到LSE的博士,筆者願意承諾身體上任何部位隨便讓人割去餵狗。若否,蔡英文只要向社會大眾道歉就好。
搞什麼鬼,把自己的升等資料列為國家機密封存到2049年底,這種事只有蔡英文幹得出來。但千萬別抹紅筆者,個人擔不起賣台的罪名,本人只是一個正常的台大博士,只要求國家元首是個正直誠實的人而已。像韓某某這種信口開河,又親中又對香港抗爭立場不明的總統候選人,相信台灣人都不會把票投給他。
只是很悲哀的是,如今的台灣,只是在不誠實與更不誠實的人之中選一個當總統。在這種情況下,吾人更應該尊敬那些敢說真話的學者們,因為他們讓台灣的民主更成熟穩健,而不是盲目的因個人利益在選邊站。
——原載《風傳媒》2019-12-04
李金玉博士:真博士與假博士之戰
拜讀台大博士薛雲峰先生,12月4日在《風傳媒》的投書「蔡英文論文門的爭議」,心中感慨萬千。一則以喜,一則以悲。
薛博士質疑蔡總統的博士學位,並且發下豪語:「如果蔡英文的論文是真的,也拿到LSE的博士,筆者願意承諾身體上任何部位隨便讓人割去餵狗」!
獲得台灣第一名校的博士,願意割肉餵狗,可見心中氣憤至極。
自從台大榮譽教授賀德芬,指稱蔡總統並沒有通過倫敦政經學院博士學位口試,只能算是寫好論文的「博士候選人」之後,有許多獲得外國博士學位者紛紛發表看法,提出眾多疑問。這些疑點充分顯示蔡總統的「博士論文」,以及「取得博士學位的方式」與眾不同。
但是蔡總統對於外界所提出的疑問,以及各項不合常理的現象,只說了一句:「真的假不了」。然後就三緘其口,始終沒有坦誠地、逐項地回答諸多問題。
根據最新民調,蔡總統仍然領先其他總統候選人。充分顯示小英的「論文們」事件,已經不是選民關注的議題。
在人們不再關注小英「論文們」之際,竟然還有人願意浪費時間,以犬吠火車的方式,繼續談論小英學位爭議,目的僅僅是為了維護「學術誠信價值」,這種精神與意志,實在是令人敬佩。這是可喜之處。表示台灣還有人具有良知、良能,還把禮、義、廉、恥奉為圭臬。
管子牧民篇有言: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為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覆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九十一,歐陽修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又曰: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況爲大臣而無廉恥,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此言正是筆者感到可悲的原因。因為在台灣,「真理」、「正義」已經被政治綁架。「政治正確」超越了禮、義、廉、恥的道德標準。
賀德芬教授質疑小英博士學位,竟因此遭到小英支持者「抹紅」,罵她是「紅色集團」、「跟北京唱和」。
賀教授堅持的是「學術誠信」。並表示「我沒有顏色,只有黑白」。
學術殿堂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地,不容有絲毫虛假。學術誠信也是做學問者的基本準則。蔡總統在此事上「不誠實」,是極為嚴重的情事。按理說,根本不配做總統。現在更應該沒有臉見人。然而,政治現實反映的現象並非如此。
在小英支持者眼中,論文與博士學位,只是無足輕重的議題。「學術誠信」、「事實真相」、「道德人格」,都不比選票重要。台灣除了選舉,還剩下甚麼?
——原載《風傳媒》2019-12-06
何謂博士候選人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袁彌昌博士 (Derek) 是同期在英國讀書的好友,雖然對他在2020年依然以「中間路線」參與立法會選舉不大認同,而且對這屆選舉的立場南轅北轍,但依然可以無所不談,這正是真・香港的可貴。除了讓他闡述何謂他口中的「關鍵少數」,不少朋友對袁家如何相處也很感興趣:當他說到擔心在國際游說的父親袁弓夷被通緝,因為建制派太太容海恩要加入「臨立會2.0」而懷疑是否應繼續做候選人,前人民力量主席妹妹袁彌明又表明不支持他參選,這些家庭之內的掙扎,也不足為外人道。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imonshe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https://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